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元末新世界 > 正文 第六章 遇袭4

元末新世界 正文 第六章 遇袭4

作者:月下清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0:13: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枪兵们挺起长枪,分站在两侧迎向冲过来的元骑,不断突刺。乌颜骨左右挥舞弯刀,拨开了周围捅来的长枪,大喝一声,如飞一般冲过了两车间的缝隙,同时回刀后撩,顺势砍倒了一名步卒。

紧接着,乌颜骨身后的元骑如海浪一般跟着冲到了车阵防线,各骑分别自行寻找两车间缝隙,敌我双方就在这些缝隙处激烈地搏杀。元骑马快,只要能够顺利冲过去,凭着马速,也不立刻拐弯,而是继续杀向坡道右边,目标主要是正向对面山坡撤退的老弱妇孺。乌颜骨手起刀落,左右挥舞,立时将追赶上的两人砍倒。

乌颜骨明白由于现在马速快,一时无法迅速回驰,先继续向前冲杀一段路,待速度慢下来,就集中人马驰回道路,接着继续砍杀对方的步卒。

于志龙指挥众人仓促间树起长枪,对着冲来的元骑突刺,或是乘其不备砍其马腿,在车缝隙处立时放倒了六七骑,自己也伤亡了近十人。大家都明白,如果阵线一旦失手,这里的人们基本上是要交待在这里了。

“守住防线!绝不后退!”于志龙大声呼喊,鼓励着众人奋勇作战,麻脸马如龙在他身旁舞刀策应,两人在斥候时就多次一起出动,与敌交手过,彼此间的默契明显高于其他人。

一骑元兵飞速冲来,一枪扎死了车旁一名动作稍慢的士兵,麻脸趁其尚未收枪,侧面扑上去就是一刀,元骑收枪不及,侧身用枪杆挡住,再一荡,拨开了麻脸的刀。于志龙突然闪身而上,一刀捅进了马腹,战马痛得哀叫一声,斜着跑了七八步,终于不支,扑通倒地,马上的骑兵也直接摔出了五步外,只觉头昏脑涨,一时爬不起来,早有几个步卒赶过去,趁其神智昏昏时乱刀砍死了他。

路边的车辆大小不一,载物有轻有重,有多有少,元骑马快,有的到了车前竟然一跃而过,车后的众人一时不及抵挡,立时就被元骑连撞带杀,被放倒了数人。

于志龙大急,眼见冲过来的元骑越来越多,身边的士卒被杀得渐渐不成阵线,若不有效阻止,大队的元骑冲破防线,在这坡道上来回被他们冲杀,后果难以预料。

现在元骑已经在各个车辆间的缝隙冲出来二十余骑,跟着乌颜骨杀向坡下的老弱,偏偏起义军两头的援军还未及时赶到,而路上的步卒正在全力阻挡冲击的元骑,无法分兵后撤救援,只能任由他们肆意杀戮,一柱香不到,就有六十余人尸首扑地。

终于在逃跑的人中有人发现不能逃出升天后,一个老翁勇敢的转身不再逃跑,松开挽着的小孙子,把他推向自己身后,督促他赶紧自行逃跑。虽然自己手无寸铁,毅然在地上捡起一块拳头大的青石,大喊了一声:“杀鞑子啊!”奋力将青石扔向追击的元骑。

那追击他们的元骑已经距离他不过十余步,见他不逃反而拾起石头掷过来,微微一怔,青石太小,也不过拳头大些,这老翁力气也小,青石很快失了准头,不会对他有什么伤害。元骑毫不理会自身边过去的青石,侧身闪过,赶上前举刀下挥,一条漂亮的弧线划过,一颗苍老的头颅立时高高的飞起,远远的落在前面的草丛中。战马继续前冲,老翁身后的孩子又被战马撞得凌空飞起,也翻滚着落在远处,肯定是不活了。

“杀鞑子啊!”一个附近的中年汉子目睹了这一幕,这个老翁是他的族叔,曾经对他幼时多有照顾,自己才能苟活至今,现在眼见老人尸首两分,仆地而亡,愤怒的目眦欲裂。

中年汉子放下包袱,举起手中的木棍,迎上去捅马上的元骑,希望拼上一命,将他捅下马,可惜终究是种田出身,空有力气,却技不如人,战马自他身边冲过,刀光一闪,元骑已经冲锋而去,汉子的咽喉被刀划过,一腔热血飞溅出来,身子晃了晃,终于后仰,倒在了坡地上。

“他爹啊—,”旁边的一个女子见到惨景,失魂落魄下身子委顿瘫在了地上,再也站不起来,她还没有机会再哭喊就被另一个元骑的战马撞飞,嘴角溢出鲜血,眼见只有出的气没有进的气了。

屠杀的场景在坡下连续发生,在元骑的追杀下,这段坡下的老弱妇孺只逃出了约一半,死里逃生的人们连滚带爬的急急忙忙的上了对面的山坡。

“杀鞑子啊!”于志龙回头看到坡下的惨象,愤怒欲炸的感觉直冲头脑。他只觉得口干舌燥,脑袋嗡嗡作响,原先深深隐藏在心中的恐惧一下子飞到了九霄云外,似乎有一股大力气涌进了自己疲惫的身体。

前些日子于志龙总隐隐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看客,与这些人们有着难以言明的隔阂,但是现在见到那些音容笑貌如此熟悉的老幼一个个血溅五步,就先后倒在了自己面前,这才突然有了痛彻心扉的真实感。

于志龙在举起钢刀,堵住已经摇摇欲散的阵线,奋力一击,竟一刀将冲来的元骑砍下马,麻脸同时冲上去,一刀削去了元骑的半个脸,并结果了他的性命。“杀鞑子啊!杀鞑子啊!”麻脸跟着大声呼应,“是爷们的,上啊!”

能够跟着起义军长期征战的,多数是与靼子和豪绅有血海深仇的人,在多次的激烈交锋中,双方你死我活,不死不休地战斗了多次,彼此间对幸存的亲人就更加看重,现在将士们回头一看,坡下竟然已是尸横遍野,不少尸体是身首两半,热血撒布大地,那种为亲人报仇雪恨,誓死不退的念头立即涌上心头。

于志龙和麻脸的高声呐喊犹如火上浇油,把众人心中报仇雪恨的**顿时燎到半空。

“报仇!杀靼子啊!”人们一个一个接着呐喊道,挥舞手中的刀枪,甚至是木棍奋不顾身地扑向元骑,以命博命,即便自己必死,也要把元骑拉下马!他们死死的抱住对方,在自己临死之前,尽全力把刀子捅入元骑的肚子,或是手掐或是嘴咬,或是紧紧的按住元兵的手脚,不让其反击,以便战友在旁抓住机会,杀死元兵。

不到半柱香的时间,车阵处很快尸横累累。于志龙大呼酣战,见元骑已经基本上冲过去,自己踩着车辕猛地跳上车,迎着最后冲过来的一个元骑,盯紧他的动作。

那元骑见有人上车与他对抗,狞笑一声,挺起手中长枪,两手紧握,战马将过车缝隙时,突然长身而起,急刺于志龙的小腹。

于志龙举刀斜靠,贴上对方的长枪,右手钢刀连缠带卸,引着枪尖偏开到了身侧。不料自己前期劳累后已是力弱,在电光石火般的纠缠中,钢刀竟被对方反而绞飞,于志龙无暇细想,干脆扭身而上,不退反进,顺着马势,大喝一声,趁元骑暂时未来得及抽回枪再刺时,双腿猛然发力,竟然利用车身高度,跃到对方的身后,落在马鞍后。

于志龙左胳膊从其颈后绕过,揽住那元骑的脖子,身体则紧紧贴靠在他背后,用两腿抵住元骑的双腿,尽最大的力气往后掰。

元骑大惊,未料到于志龙不仅挡住了自己的突刺,竟还敢空身而上,凌空飞落在自己身后。正要回枪反刺,脖子一紧,已经被于志龙左手紧紧勒住,一时无法呼吸。

这元骑反应迅速,立时腰背发力,挺身,一手攥紧于志龙的胳膊,不让于志龙继续加力,勉强保持呼吸,同时两脚蹬住马镫,猛然发力,先左右大力摇晃几次,想将于志龙甩下马。

于志龙胳膊和腿使出了吃奶的劲,就是不松开,身子在急驰的马上晃了晃,勉强稳住身形。元骑力气大,大手如铁攥得于志龙左胳膊生疼。于志龙毕竟是未到弱冠之年,刚才的厮杀身子已经乏了,只是凭着一腔热血在努力作战,一时力气上处于下风。

于志龙见机不妙,一手继续与元骑相持,努力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迅速拔出腰间的匕首,趁其无法回头,飞快的在其咽喉抹了一刀。元骑本来正在蓄力,想着将他一震而下,突然感到喉部一凉,顿时热血喷溅,手上,身上,马上很快红了一片。

于志龙继续抱着元骑向前奔驰了十几步,感觉到元骑的手劲迅速减弱,本来犹如虎豹,力大如山的身躯就像泄了气的气囊一般,很快软了下来。于志龙奋力一拨,将其推下马,双手抓住马缰,身体前移,坐牢在马鞍上。此时再勒住缰绳,慢慢把马停下。

这时候于志龙才感觉到身体极端乏力,左胳膊生疼,发现多了一道刀伤,原来刚才出刀太快,不加细想,竟然将自己的胳膊也伤到了!

此时乌颜骨的百骑已经全部冲下,除了成功冲过车阵的六十余骑外,大约有四十骑死在了车阵前后。多数元骑是被防守的步卒们不顾生死,以命博命而阵亡的。坡道上横七竖八的躺着近百具起义军的尸体,幸存的步卒们包括于志龙和麻脸还剩下大约七十余人。

暂时劫后余生的人们看看周围的尸体和被冲开的车阵,不禁庆幸幸亏有于志龙提前指挥,将这些车辆紧急布置成列,才有了一条简易的防线。正是这条简易的防线才有效的阻止了元骑狂烈的冲锋,同时大大减少了自己这方的伤亡。

于志龙环顾战场,发现乌颜骨的骑兵仅仅百余骑,山坡上再也没有敌骑出现,而且看旗号,这队元骑只是个百人队,远远少于原先预料的大约三百余骑,不禁奇怪,现在自己这方的阵线已经大大受损,只要再来一次百骑冲锋就很可能崩溃。他可不知道是乌颜骨求胜心切,一心想擒杀于海,夺得首功,所以不等颜赤大队到齐,就发动了突袭。现在颜赤的两个百骑队还在后面,至少还需要小半个时辰才能赶到。

乌颜骨率领本队冲杀到了坡下,利用暂时较高的马速继续追杀坡下的老弱后,终于马速减缓,可以逐渐调整冲杀方向,于是乌颜骨单手举起弯刀,环顾左右,大声的喊叫,身后的掌旗手跟着挥动旗号,兵随旗走,逐渐收拢了后续的元骑。

乌颜骨在向车阵冲锋时就注意到于海和他的旗帜在向前转移,试图与返回救援的前队步卒汇合,此时乌颜骨的身后已经汇合了数十骑,事不宜迟,乌颜骨立即返回坡道,趁着于海与前队尚未汇合的有利时机,迅速擒杀他。

乌颜骨也瞥见坡道上的车阵给自己的骑队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失,本来百余人的骑兵队,竟然现在只剩下六十余骑,虽然敌人留下的尸体更多,但是在如此有利的地形和时机下,仍有这么大的伤亡,倘若被千户颜赤知晓,即便官职能够保住,但是一顿马鞭的刑罚是肯定逃不过的。若想将功抵罪,必须擒杀于海!

山风吹来,带来特有的山间草木的清香,同时混杂有淡淡的血腥味。乌颜骨无暇仔细观看,不停地催促下属们快速向自己靠拢,在奔驰中不断调整、聚拢队形。

在返回再次通过坡道后,继续向前数十步然后稍稍右拐,与坡道上的步卒们形成一个近似的平行线。看看距离已经合适,乌颜骨一声令下,众元骑纷纷收起刀枪,弯弓搭箭,瞄准于海转移的方向,“嗖-嗖-嗖-”箭矢犹如落雨,纷纷落向前方的步卒。

历史上蒙古骑射威震欧亚,当欧洲联军的步兵形成一个个方阵,在身穿重甲,手持长矛、前有大盾的条件下,元骑的冲击难以冲垮这些刺猬般的大方阵,但是在机动灵活的骑射下,元骑在方阵的前后左右不断快速移动,对其不间断的攒射,而步卒方阵在没有远射能力的反击下,变阵缓慢,只能任其肆虐屠杀,用不了多久就伤亡惨重,被这些元骑打得找不着北。

在多瑙河联军与蒙古军的战略决战中,欧洲联军虽然人数远远多于元军,但是骑兵太少,步骑兵的全身钢盔钢甲负荷又太重,尤其是重骑兵,就是一个完整的钢铁人,自己根本无法独立上下马,因为负重太多,战马也根本跑不了多远,再加上联军战术呆板,最终被元军杀的是大败而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