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元末新世界 > 正文 第三百零八章 北风那个吹3

元末新世界 正文 第三百零八章 北风那个吹3

作者:月下清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0:13: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林道然自然姓林,是本城林家老太爷的一近支宗脉外甥子,,他父母早亡后,就拜入老太爷一脉,收为义子。林家老太爷膝下原有几个嫡子,可惜大多夭折,最后能够成年的只有一个三子,而这个三子就在前两年纳娶了山东道日照府治内的豪门方家一女子,即方萝。

不幸的是这三子的身体也是较弱,本想着娶媳妇冲喜,但是婚后身子仍然无起色,进来竟然有咳血之兆。而方萝好不容易怀的一个小儿,也在她的肚子里早流了,急得林家老太爷坐卧不宁!若是这小儿有个好歹,自己诺大的家业能交给谁?

不过有人悲来,有人喜。林家宗族旁支可不少,若是主家无子,自然旁支就有了机会。

林道然素来圆滑机智,极擅逢迎,暗地里还开着多家买卖,其府内经营的盐、茶、皮革、当铺等铺号不下几十座,论财力直逼林家主业其后。他这几年与老太爷走的极近,每日请安问好是少不了的,时常俨然如亲生般在林家呵斥,甚至不将三哥夫妇放在眼里,令府内上下侧目。

如今林道然在官场混迹得风生水起,没几年就擢升至益都路任盐转运司同知,在官私两道愈发活泛!

他升官发财如此速度,手底下难免不干净,同僚知道他根底深厚,不愿开罪,唯有本省的行御史台的方疯子不屑于顾,虽屡次被贬、被斥,仍屡屡对其弹劾。

林道然一进门就给卓思诚拜礼,再略整衣衫给姬宗周回了礼,又团团做了一圈揖,与几个堂下侍候、相熟的下官等人短短寒暄了数句。堂下早有机灵的掾吏赶紧将林道然请至一边就坐,再恭恭敬敬奉上一杯茶茗。

卓思诚落微微狐疑,开口问:“林大人风尘仆仆,何至于此?”

林道然假意深叹一口气:“还不是靖安贼闹得!”

卓思诚与姬宗周互视一眼,心内霎时了然,皆不接话。

林道然见卓思诚不接口,顿了顿,继续笑颜道:“自靖安贼临朐脱困,本路已有撩火蔓延之势。如今那小于贼更是亲领贼军大举东进,眼见到了日照城下。这些年某奉皇差,忝为本路盐司正使。为国家计,无一日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深怕不竭力有负皇恩。好在托总管及诸位大人的福,虽然间或有波折,但总算是不辱使命。每年的盐引及盐包数均超额完成官家定额,也算是某尽了微末之力了!”

姬宗周拱手道:“林大人为国殚心竭虑,辛苦,辛苦。本地桑梓有幸,莫不感恩焚香顶拜!”

林道然哈哈一笑:“姬大人说笑了!有卓大人和姬大人在此,林某哪敢妄言辛苦?只是,如今贼势猖獗,眼见日照告急,若是再牵连莱州府、登州府——,某怕益都路危矣!”

山东的盐场多在这三地,仅日照盐场的盐田不下数十处,有数万倾盐田,盐民数万余人。因为此地光照最为充足,每年益都路盐转运司所收的食盐超三分之一出在此,特别是林家等大族的私盐盐田也多是在此。一旦日照有失,对这些豪富之家的打击尤甚。为公私计,难怪林道然急慌慌来此询问。

于志龙一部迫近日照,已有朝廷军中快马报至益都。也先、买奴自然焦急,不过益都路战线当下被拉得太长,前期官军攻城实力大损,尚待恢复休整,如今无法兼顾各处,当务之急还是临朐之敌最为重要。也先先前曾令莱州府等临近府县的部分元军和义军精锐尽快赶赴益都城汇集剿贼,地方上则以固守待援为要。

而纪献诚为配合于志龙东进,不仅奉命向沂水等地增派了援军,保证赵石能够稳固;还在益都城南、城西,甚至弥河河东,屡屡出步骑,行骚扰之势。如此,双方的斥候、军马频繁交锋,甚至双方的小股骑军也多次发生冲撞。不足一个月,双方死伤将士就达数百人。

临朐城外,明雄还大力操练军伍,频繁组织各部演练攻伐战术。按照于志龙的授意,这次还大力整训了万金海、夏侯恩等部属,没多久,各部的补充的新卒到位,实力恢复之快远超益都想象。

买奴暴怒下,叱令也先停止整军编练,即刻再次南下攻伐,也先、江彬等苦劝,只说时机未到,暂时以隐忍为上。

为了安慰坐卧不宁的益王买奴,也先与江彬、俞伯等不得不组织了几次对临朐的锋线扫荡,但战果不大,折损不小。主要原因还是官军各部伍的新卒太多,士气低糜,战力大打折扣。守御虽有余,进攻尚不足。

但官军也不是没有利好的消息,经也先、卓思诚等的强征、摊派,军中急需的粮秣械帐等再次逐渐积聚,新卒也一批批被补充到各部营中,虽然战力低,军营内毕竟快满额了。

林道然对战况自然关注,纪献诚虽然闹得欢,可益都城坚固,无需太过担忧府城安危,但他闻知于志龙一路杀奔日照,却再也坐不住,那里的私家盐场,很多可是自己的产业,无论如何不可有失。

他在元廷盐转运司衙门,平素常与总管府及各下部衙署打交道,日常、节假的孝敬之处是惯例,双方关系自然比较莫逆。他仗着与卓思诚颇有私谊,故今日登堂拜访。

卓思诚为难道:“今日与元帅议事,奈何军中少粮缺俸,二来各地贼患滋生,周边府县无法全力抽调援军。本官亦是棘手。”

“下官此来,正是为大人解忧!”林道然欠身道,“今年的盐银秋解,盐运司库内尚有七十万两白银还未及解付大都;库内还另有五万担白盐可资调拨。滨海城内还有商家的两万担白盐也可奉献朝廷。某知大人心焦国事,特已在月初六百里加急,向中枢陈情本路现财力窘迫,力请上峰允可暂借这些盐银助剿,待事成后,明后年可酌情补交。今儿某刚得回文,允可将其全部转拨本路军政两用,至于明年的补交量,先一半即可。”

卓思诚大喜,禁不住耸然立身,在堂内来回急行两次:“当真!林大人真乃本路及时雨!益都上下对林大人济助之手铭感五内!”他苦于官库内钱粮枯竭,就是今年的本路河汛堤防的款项也已大半挪至了军用。今年的几次加征赋税,民众怨言日甚,甚至有的地域已经出现了民户逃亡、公然聚众抗征的现象。

姬宗周等众官员连连拱手致谢:“有此臂助,当可救急!林大人功莫大焉!”

林道然肃然整衣回礼,再缓缓道:“国家有事,正是吾辈鞠躬尽瘁之时。这些钱资本是国家之物,若能助元帅和大人筹军、练兵,剿灭匪患,亦是大善事。”

“窃又闻日照、莱州等地,屡有不法之人趁机与小于贼呼应起事,如今地方贼势糜烂,地方难堪其苦。府城大军又远在数百里外,一时鞭长莫及。日照等地的士绅莫不对此忧心如焚,还望本地驻军以守乡土为上。至于大帅的调兵令,恳请暂缓为宜。为此,他们愿多多捐献,以解府城燃眉之急。某这里有其联名的上书,总计钱钞不下二十八万两,丝绢、桐油、铁器、牛羊若干。此事还请总管大人为他们在王爷前多多美言!”说完,林道然自怀中取出一封信函双手转交给卓思诚。

卓思诚等恍然大悟。林道然如此殷勤,原来是为日照、莱州做了说客。

想想也是,仅仅林道然一人就有数处大盐田在日照等临海地,每年所获的盐银款项至少数十万两,本路大豪富绅多参股其中,就是卓思诚等本路地方官宦显贵每年也从中捞了不知多少干股油水。若是这么丢了,大家都会肉疼!

“此事涉及军事,大人为何不先直接向元帅建言?”姬宗周见卓思诚一时沉吟,便代替上司问林道然。

林道然嘿嘿一笑,在胡椅上微微舒展身体:“也先元帅临危受命,正欲大展拳脚。帅府向各地催调官军、义纵的令文急急如星火。下官也知军情重大,只是这日照、莱州城实在失不得,不得不如此啊。”

“下官虽不通军事,却略知那些流寇多是贪财好色的主儿,只要守住县府大城,贼寇得不到补充,多日强攻后自然力乏,就是官军转守为攻取胜之机。如今益都坚城官军再次云集,何惧之有?只是王爷和大帅却道:重病用猛药,急症不可久待。趁其羽翼未丰,举雷霆一击为宜!些许为难处,还是众县府勉力自持为上。”林道然继续道。

姬宗周暗道:买奴、也先急着灭寇,自有其道理。只是兵员、钱粮短时难筹措。相比益都城,林道然更为担忧自家盐场安危,故一面为这几个县府说情,一面请调款项以资军用。既做了好人,又解了钱源之危,当真是心思玲珑!

这个大堂上,为这几个县府在买奴面前说情,只有卓思诚有资格。姬宗周不好表态。坐下同僚在众口赞了几句林大人救国救民后,均不约而同的沉默,转眼望卓思诚。

卓思诚暗下合计一番,终于哈哈大笑:“难得林大人公忠体国,王爷面前,某当为滨海众生说几句体己话!”

林道然见目的达到,忙起身端庄施礼,大喜道:“多谢总管大人!能得卓大人美言,本路数百万桑梓如有再生父母!过几日恰好是族兄寿诞,若大人及诸位肯屈就寒舍,不啻于蓬荜生辉!”

“如此,叨唠了!”卓思诚轻捋胡须,微微颔首道。

林道然也不久坐,再寒暄几句,随即恭恭敬敬的起身拜退。

卓思诚目送其下堂,离去,定神思虑一番后,吩咐身后侍立的长史:“如今贼势猖獗,各地县首当谨守本职,以安靖地方为重,不得再节外生枝。若有流言非议者,轻者拘,重责刑;官吏犯者,轻则剥去今年考评之资,重者去职!”

卓思诚顿了顿,再道:“本路吏员当前应以国事为重,不得授人口实。今日即给济南有司行文,言本官必当与其竭诚同力,共襄国事。各地上疏风评的折子,若是合例,还请监察司传喻本府一观。”

大元立国后,设提刑按察司,分四道,掌监察。至元二十八年后改肃政廉访司,其中一道为山东东西道,府台置于济南。后来逐渐再分为二十二道。

一般各地监察有本参疏的,多经本路总管同审,内容重大的或涉及路府主官的,也可专经廉访司,直达京师。卓思诚如此吩咐是想着尽可能压下不利于益都路总管府的弹劾。

长史躬身应声,微微犹豫后,低头道:“旁的人不消说,只是那方疯子一向乖张,向来口无遮拦,若是他强要上书倒是难办!”

方疯子乃方正,本是山东东西道监察司经历,从五品。科举出身,为人极为方正愚讷,见不得官场鲸吞民利、上司卖官鬻爵,自济南路任上就不断参劾数位上司和同僚,惹得济南官场群起攻之,不得不改调至益都路。到了益都城做了监察经历,又因他接连参劾地方盐转运司、河运司、匠做局、提举司、地方官仓衙署等事,大大恼了各衙门主官及掾吏。众官群起攻讦,劾他非议刻薄,妄生事端,沽名钓誉,挑拨是非等十几项罪。

卓思诚念他是同乡,知他性格耿直近迂腐,更有京都的太平等上官数次出面维护,方正这才没有再次被黜,但之后还是被卓思诚招呼了东西道监察司,找个由头把他打发到了胶州,也不分派具体职司,任他每日城内外游荡。方正被累经压制后,据闻终于心灰意冷,不再对同僚逾规行止挑刺,对衙门里晨晚的点卯也不理会,一人常常游走街巷酒肆,沉醉终日。大家乐得清静,多不理会。

方正的官职虽不显,然因性直而人清,乡野间名声不弱,就是在京师御史一系中也有相当声望。脱脱为相时,也对其有嘉许。后得太平等京师清流看重,本有意擢为京师监察,无奈此时多人作梗,只好作罢。

卓思诚略略思索后,不经意道:“如今战事将起,正是上下合力时,他无折变罢,若是有什么折本,检查司必要详勘,转总管府后方可上陈京师。”

长史会意,领命而下。

姬宗周暗觑卓思诚微沉的面色,想起远远被打发走的方正,如此紧要关头,此人虽愚直,然办事着实用心,是个能担当的干员。明年春的农耕,引水,开荒,核田、勘验农户牛马,修路等诸多事项正是亟需此人襄助,只是如何能请得总管大人开金口,允许他改入劝农司,哪怕做个芝麻大的小官,对于自己,对于方正都是一件好事!

他心内正寻思,卓思成颇觉得心神劳累,索性拿起身边的茶盅,深深饮了一口,众下属心知肚明,赶紧起身告退。

姬宗周无奈,只得虽众人俯身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