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元末新世界 > 正文 第二百八十八章 拿囚

元末新世界 正文 第二百八十八章 拿囚

作者:月下清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0:13: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刚来到大街,未行几步,有同僚一路寻来,见了他,急道:“燕大人相召,快与我回去!”

潘贵跟随他大步走,问:“某出来时已经告假,何事相召的这么急?”

“不晓得,不过听闻有京师一队快马宿卫,刚刚直接进了衙署。”

潘贵不明所以,只得加快脚步往衙署赶去。

此时益都路总管府内,数队荷刀持枪的宿卫里三层外三层的封锁了官衙出入。年初自京师被特遣至益都路的枢密院佥院顾恺已被摘去纱帽,脱下官服,打入了庭院里的囚车。

俞伯、谭子琪等近身下属被拦在院外,不得进入。众人跪拜哭诉:“大人一向忠心体国,自入益都剿匪后更是不敢稍迨。如今遭此横祸,必是有歹人在朝中搬弄是非,构陷忠良!”

旁边一个宿卫千户大怒:“朝廷律法森严,国家自有法度,怎容汝等破口污言!犯官顾恺罔顾朝恩,谄媚权奸,受皇命至益都剿贼,却办事无力,一败再败,今日被囚,因果使然!汝等抱负不平,可是对大元朝廷有异心?”

俞伯涕泪交加道:“吾等自至本路,朝思夜想,无不是为了眷念皇恩,一心报效朝廷。沙场虽有败,然亦有所斩获,怎能一慨而论?况顾大人严守法制,未敢稍有逾越,何来谄媚权奸之说?”

那千户愤然斥道:“巧辞诡辩!再不退下,一并拘了!”

顾恺在囚车里惨笑,高声劝道:“山阳莫再要分说,某一心为国,今日去了大理寺,想必诸位堂官定要给某一个公道。天理昭昭,自有公道在人心。倒是山阳与真知今后还要全心辅佐卓大人等,速速平定地方,还地方百姓一个太平世道!”

谭子琪在旁拜倒,泣道:“大人,路上保重,待真知完成此地皇命后,必与俞兄速速返回京师,为大人鸣冤!”

宿卫千户不耐烦:“顾恺乃朝廷罪人,尔等哭哭啼啼,敢是小视朝廷?”

一个刑部侍郎出屋,见到俞伯和谭子琪哭泣的模样,冷笑道:“我道是谁,原来是山阳兄!囚犯顾恺已被监察院举报,证据确实,今受皇命将其拘捕,这就押解上京。当初山阳兄离京时信心满满,推崇这贼囚,还道要还益都地界一个安靖天地,如今水落石出,真相大白,尔等还有何言?再聒噪,仔细本官将尔等一并拘了!”

“朗朗乾坤,汝等搬弄是非,惑迷圣君,真朝廷罪人矣!吾恨不能食汝肉!”俞伯顿足握拳,目呲欲裂。谭子琪紧紧抱住他,怕他冲动。

“你敢当众污蔑本官,以为本官不敢拿人交付肃政廉访司吗?”那侍郎大怒,一双三角眼瞪得欲出火,就要吩咐拿人。“顾恺有罪,尔等为其下属,或有勾连阴谋处,朝廷御下天恩,或不追究,但本官秉公办理,绝不容私!且先拿下,解往京师再说!”

下属轰然响应,就要上前拘拿。

“且慢!”总管卓思诚与参赞江彬正自正堂出来,见到这一幕,立即喝止。

侍郎不得不躬身行礼。这侍郎姓金,他品秩不过正四品,益都路管民总管府总管的品秩可远高于侍郎。

“大人,这厮口出狂言,辱慢朝廷,而且与顾恺关系匪浅,一直为其喊冤,难免不会勾连其中。”

卓思诚插话道:“汝奉京师衙门行文做事,我益都路自然遵从。不过行文只说拘拿罪人顾恺,未曾提及他人,俞伯等与顾恺为国事一起操劳多年,私下有些情谊在所难免,所有言语不当处,看在本官面上,大人还是宽宥则个。”

金侍郎勉强笑道:“既是大人看顾,下官自然无有不从,今日完成缉拿,下官这就辞行,有唠叨大人之处还望海涵!”

卓思诚微微颔首:“此去京师千百里路,车马劳顿,诸位辛苦了。”

“为朝廷效命,理所当然,下官不敢耽搁,这就启程了。”

江彬出列道:“大人来去匆匆,不得稍歇,实乃百官楷模,王爷对此也是赞赏不已的。今儿有王爷赏赐,以慰诸位公忠体国的辛劳,还请笑纳!”随手一招,两个小厮双手各举一铜盘,上罩一匹红绸,里面高高拱起,看外形应是一块块银两之物。

金侍郎随眼一扫,心内估计不下千两,忙展颜笑道:“王爷有心了,下官不过是为圣上跑腿,怎当得起厚礼!”他也不推脱,示意下属快接过铜盘。

江彬这才道:“某与罪囚毕竟共事半载,临行前尚有几句话交代,还请大人通融。”

“好说,好说。不过天色已不早,留时不多,还请先生谅解。”侍郎摆摆手,踱步到了一边。

江彬穿过警戒的宿卫士卒,来至囚车旁,见顾恺面色清白,眼光有些涣散,不由叹了一声。

他还未开口,顾恺低声道:“下官遭此大难,估计回到京师就是问罪之时,先生不需费心为顾某奔波了。”

江彬不料顾恺对回京申诉如此没有信心。他本想寻找京中门路打探消息,设法为顾恺开脱。毕竟顾恺此来半年有余,为益都路战事和民事出力极多,说他谄媚上司,耽于政事,江彬是无论如何也不信。

“在奸人眼中,早把顾某列为太师一党,今日顾某遭难事小,吾只担心太师已遭遇不测,还请先生早做准备。小于贼已经脱困,其人心志不小,又善笼络愚民心智,若是得势,定为大元祸根,益都路明年若要剿贼完功,只怕道路尚艰难!”顾恺缓缓道。

“太师功震古今,天下有志之士莫不为之倾心,即便有朝中宵小作祟,不过是蚍蜉撼树,顾大人无需多虑。只是到了京师廉访司莫要再太过直面陈情,江某自会求王爷修书,拜请朝中关系。刘贼授首,益都路总有些功劳,某必为顾大人奔走鸣冤!”

“小于贼虽然继位,不过,众贼首未必肯真心臣服于他,只要官军稳扎扎打,步步为营,就不会给敌以可趁之机。京师中也有清流,顾大人虽然落难,也未必没有脱困洗怨的机会!江某自会禀告王爷和卓大人,将顾大人这一年在益都的谋划和考评如实上陈中枢。”江彬安慰道。他自下属手里接过一个褡裢,“里面有一袋清水,几个干囊,路上多多保重。”

两人谈话,江彬尽量宽解顾恺忧虑。

有押解百户终于不耐,过来催促,江彬赶紧递过去褡裢,顾恺红着眼接过来,哽咽泣道:“顾某一生只念精忠报国,想不到大难来临,只有卓大人,恩公及山阳、真知等送行,人生能得几知己无憾矣!”

“疾风知劲草,坦荡见忠臣。自古想做忠臣的未尝不受屈蒙冤的。顾大人做事禀直,只求问心无愧,江某钦佩之至!”

江彬转过来请道:“这位大人,尚有一事相求!”

金侍郎反问:“还有何事?”

“京中只说拘拿顾大人,未曾明言以木笼立枷提人。想此去千百里,犯人体弱,哪里熬得住,还请大人以木笼内囚,锁链扣之,可好?”

说完江彬借着施礼的机会,走进金侍郎,掏出两根金钿,不知不觉塞入侍郎手中。侍郎只觉手一沉,明显比白银重许多,他面色犹豫了许久,才回道:“顾恺乃朝廷重犯,京中各位大人极为看重,若是死在半路上,确是有些不妥。就依了先生。你们几个把犯人放下,上锁链,戴木枷,拘在木笼吧。”

顾恺是被大车上的木笼夹住,头被卡伸在外,脚下难得够得住板车车面,不得不踮着脚,这一路上必将极为难受。就如江彬所言,如此上京千百里,体弱者很有可能撑不住。

顾恺在车上无法行动,哑着嗓子大叫:“天佑恩公,顾某来世必报大恩大德!”

俞伯和谭子琪连连对江彬叩首拜谢。

卓思诚身为地方管民总管,此时避嫌尚来不及,能够出来为其说句话已是极为难得了。至于俞伯和谭子琪均是顾恺下属,若非朝中对头此时对他们的分量实在是看不上眼,未曾有心追究,说不定两人此时也会落个同样下场。

江彬身份特殊,若非为了做事方便,他连这个王府参赞职务也不愿接受。他受益王买奴推崇,能够随侍在益王左右。在益都路,众官都会给其几分面子。这侍郎虽在京中任职,可对益都路的官风,人脉等相当了解。见江彬出面,多少还是照顾。

卓思诚和江彬目送囚车在大街上被宿卫押送远去,双方无言对视,彼此叹息。这顾恺为人算是方正,可惜一心办事,为了快速剿灭益都路匪患,不惜问罪了不少地方大小官员,其中一些获罪的官员与地方和京师有着错综复杂的关联,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今日之祸未免不是昨日之因。

再说顾恺被视为太师一系,这顾恺临行前的提醒,江彬想想就不寒而栗。

“太师正受命南征,京都无亲信重臣镇守,真要是顾恺预言,这朝廷岂非又是一次翻天巨澜!”江彬默默思索,一时无计。

俞伯与谭子琪早已随囚车,伴送顾恺出城。

此时彤云密布,冬风变得凛冽,看天象,将会有风雪来临,又是一年寒冬近,不知来年几家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