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元末新世界 > 正文 第二百八十四章 劲吹江淮间

元末新世界 正文 第二百八十四章 劲吹江淮间

作者:月下清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0:13: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惠帝不敢再想下去。因为自幼饱尝无势之苦,方知权力的珍贵。自禀整以来,惠帝一直苦心经营,小心迎奉伯颜和脱脱,真论起来,伯颜作为一个权臣,常置惠帝于脑后,脱脱虽然势强,但是多少还听从惠帝的意见。

养贼自重,四个大字在他眼前飞舞。京师侍卫亲军的各个指挥使等,多出于脱脱门下或与之有瓜葛,惠帝既尝到了权力的甜头,自然甘之如饴,再不肯放弃。

这封奏章最令惠帝惊心的是暗指张贼数次与朝廷重臣献好结交,虽未明指何人,但是隐隐然就暗指庙堂重臣的意思。

脱脱行事一向雷厉风行,如今大军却顿于高邮多日,落到惠帝眼中未免蹊跷。

再想到这两年奇氏和哈麻等朝臣的谏议,惠帝不免心惊肉跳。他虽好权,却缺少斩钉截铁,雷厉风行的气概,也少运筹帷幄,精妙布置的风范,否则也不会先后有伯颜、脱脱先后大权专揽。

他环顾这金碧辉煌的皇家殿堂,殿内几十根高大浑圆的朱红色殿柱拔地而起十几丈,柱上雕饰着无数五色金龙,张牙舞爪,盘旋而上。脚下是青色琉璃石砖,头顶是彩纹画饰的各色横梁、顺檩。触目皆是金碧辉煌,奢侈至极,彰显皇家气派。

抬粱广大,南北东西纵横数十步,粱上还绘有孔雀、白鹤 、红梅、绿荷、青松、海棠、云海等,可谓宣室玉堂,重阶金顶。

头顶上那些重重尺寸、规制都精致到极点的榫卯更是每每令他目眩神迷。

惠帝消遣时爱自制宫殿楼阁、舟车牛马。去年他所造龙舟首尾长一百二十尺,广二十尺。前有瓦帘棚、穿廊、两暖阁,后设吾殿楼子。龙身并殿宇用五色金妆,前有两爪。龙舟行时,龙首、眼、口、爪、尾皆可动。又自制宫漏,约高六七尺,广半之,造木为匮,阴藏诸壶其中,运水上下。匮上设三圣殿,匮腰立玉女捧时刻筹,时至,辄浮水而上。左右列二金甲神,一悬钟,一悬钲,入夜后金甲神人自能按更而击,无分毫差。当钟钲之鸣,狮凤在侧者皆翔舞。

匮之西东有日月宫,飞仙六人立宫前,遇子午时,飞仙自能耦进,度仙桥,达三圣殿,已而复退立如前。其精巧绝出,人谓前代所鲜有。

后人称惠帝为鲁班天子,莫出其右!也是实至名归。

“匮”者,窃以为乃盛沙容器耳。

至于后宫的十六天魔舞,更是令惠帝目眩神迷!与中原佛教清心寡欲,抛弃身体皮囊的教义不同,蒙古权贵所喜爱的藏传佛教里有欢喜教义,授男女榻上之法。是否有修行之理,深藏成佛之路,暂且不论,单论男女欢爱,可是极得惠帝等人沉溺。故藏传佛教在大元宫廷内大行其道。

所谓欢喜之道,人世极乐也!

这一切都是朕的!谁也不能拿走!

“摆驾兴圣宫!”惠帝终于下定决心,面无表情到道。

元大都宫城位于全城南部中央,此时大明殿为前朝,延春宫为后宫。元惠帝的第一皇后伯颜忽都就居坤德殿。宠妃第二皇后奇氏居兴圣宫。

第一皇后本是答纳失里,但因亲弟唐其势谋反获罪,最后被伯颜矫诏毒杀。时年仅十五岁。

当再立何人为第一皇后时,惠帝与伯颜完全意见不同,惠帝欲立高丽出身的奇氏,但最终拗不过伯颜,不得不改立伯颜忽都。

这伯颜忽都出生弘吉剌氏,成吉思汗曾定下“弘吉剌氏生女为后,生男尚公主”的规矩,故当初权臣伯颜认为奇氏出生高丽,血脉不正,按照祖制,强烈反对惠帝立奇氏为第一皇后。惠帝无奈立奇氏为第二皇后。

而伯颜忽都也得到了一道写得天花乱坠的册后诏书:“帝王之道,齐其家而天下平;风教所基,正乎位而人伦厚。爰择配以承宗事,若稽古以率典常。咨尔弘吉剌氏,淑哲温恭,齐庄贞一。属选贤于中壸,躬受命于慈闱。勖帅来嫔,蹈榘仪之有度;动容中礼,谨夙夜以无违。兹表式于宫庭,宜推崇其位号。乃蠲吉旦,庸举彝章,遣摄太尉某持节授以玉册宝章,命尔为皇后。於戏!乾施坤承,克顺成于四序;日明月俪,久照临于万方。朕欲跻世于乂安,尔其助予之德化,共御亨嘉之运,益延昌炽之期。勉尔徽音,聿修内治。”

伯颜忽都后在皇宫中度过了二十七个枯寂冷漠的年头,她处处谨慎克己,不邀君宠,谨守宫规,终日端坐,未尝随便出宫。以至死后竟有衣裳弊破。奇氏子爱猷识理达腊敬其德,特回京为其奔丧,哭之甚哀。

奇氏虽然对后位虎视眈眈,但她的第一皇后之位却从来没有动摇过,她的家族也没有受到任何损伤牵连。

不过惠帝对她虽有敬意,但一生不喜,这等私密大事自去兴圣宫与奇氏密议。

当夜哈麻府邸,后宅内。哈麻与雪雪再次饮酒商议。

“江北淮东道的奏章应该是上了龙案了,这可是要那老贼命的宝贝!阿哥这一招委实高明!”雪雪兴奋的赞道。

“前者我等联络百官,弹劾的奏章如雪片,未能动老贼分毫。一是那老贼根底深厚,轻易动不得,生怕打虎不成反被虎伤;二是今上一直举棋不定,还顾念些旧日情谊,如今正好有了张贼的动作,再加上那些辩白不清的往来信函和消息,这一次害怕他飞上天去?”哈麻意犹未甘,“今上前生颠沛流离,尝尽失势之苦,自古君弱臣强非国家长久之道,老贼风头已是极致,也该是盛极而衰了!”

雪雪凑近道:“阿哥特令江北按察司出面,省得吾等直接动手,此计大妙!妙不可言!若是有挫,任谁也想不到你我身上。”

哈麻捋须低声道:“吾观今上与老贼已是水火不容之势,若不早做安排,万一老贼回京,哪里还有你我生路!”

“再说,老贼出京前,留下许多布置,若不是有人暗中向吾等托出,怎知其心计如此狠辣诡谲?”

“阿哥今月任了中书平章政事,进阶光禄大夫,足见陛下厚爱!这几个指挥使倒是乖觉,发现如今势头不好,干脆改换门庭,省了我等不少力气!”雪雪接着道,“好在你我得知其奸计,这才早做了打算,否则老贼回京之日就是吾等授首之时。”

“世人皆有趋利避害之心。大船将覆,明白人自然早做打算。”哈麻指点雪雪道,“如今已不易再静观其变,明后日再齐各部百官,弹劾老贼。至于成尊、吕思诚、傅公让、老的沙之辈虽然自诩清廉刚正,与我不睦,不可彼等视我,不外乎是贪财货的佞臣,那老贼可是祸国殃民的权奸!此时大可与他们同舟共济,可寻人知会其高邮消息,只需他们明白老贼不臣之心即可。”

“当年御史李澄九当廷力举修河之弊,被老贼怨怒,蛊惑今上降旨罢黜,后闻老贼余怒未消,遣人至其故土毁墓,以致令百官不耻。御史台本是令我兄弟哽咽在喉之地,如今其多数与老贼有隙,也真是天助我也!”

成尊、吕思诚、傅公让等虽然认为哈麻兄弟佞君贪鄙,但是对于脱脱更没有什么好感,所以哈麻才愿借彼之力。

元御史台职司监察考课文武百官,司黜陟,纠举政治得失。

御史大夫一职必须由蒙古贵族担任。秩从一品,下有御史中丞、侍御史、治书侍御史等,各地还设有行御史台。

中台和行台之下,全国分为二十二道监察区,每道设肃政廉访司,分驻各地,督察地方官府违法行为,同时还受理基层官民不服判决而依理陈告的案件。

中台直辖腹里八道,南台辖有东南地区的十道,西台辖有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四道。中台、行台与肃政廉访司相衔接,形成了一整套司法监察体系,由于元朝废除大理寺,唐宋时期原大理寺与刑部之间监督制约权全部归御史台,御史台监察司法权得以扩大和加强。

“多添一把火总是好的,明日某就寻桑哥实里、明理明古、袁赛因不花再表奏劾之!”雪雪兴奋道,“可万一主上还不下决心,奈何?”

“主上不喜老贼,就算一时犹豫不绝,吾已经在军中做了准备,老贼性命绝不可留!只是此乃图穷匕见之策,不到万一,绝不可用。且看这两日陛下决断再做计较。”哈麻微微一顿,他精于心计,此等大事干系满门生死,怎肯把唯一的希望单放在元帝身上。

雪雪性莽口快,虽是亲弟,哈麻亦不放心,具体细节仅自己掌握。雪雪亦知自己个性,索性不问。

两人说的兴致,室外管家突然敲门来报,宫内元帝急召,宣哈麻觐见。

十余日后,京师一彪人马行色匆匆,一路南下到了高邮城外元军大营。

人马不多,不过两三千,皆是京师宿卫精锐右卫率府。

辕门警卫百户见了钦差仪仗,大惊,稍稍请问,早有前锋元将展示手中虎符、旗牌。那百户这才确认,不敢怠慢,吩咐手下大开辕门,迎钦差一行入内,同时飞报自家千户,千户再急入中军禀告脱脱。

此时正是至正十四年冬,北地已被寒风遮蔽,士绅百姓开始着冬衣。江淮尚有几分暖意,草木还带有几点残留黄翠。南征元军此时还有部分军士仍一身秋装,尚未换冬服。

中军大帐内,一人高座案后,正挥笔做书。眼见得数张宣纸书就,那人最后落款,盖了私印。再取来一张信封,小心将信塞进去,涂上油蜡,打上印戳,这才轻出一口气。

正寻思着是否在信封上书写姓名,忽然帐外有亲卫大叫:“禀大帅,营外忽来一彪人马,前锋指挥使称是京师钦差来到,有要事传大帅。人马已经自行入了内营,大帅是否出外迎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