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元末新世界 > 正文 第二百章 将军岂会阵上亡

元末新世界 正文 第二百章 将军岂会阵上亡

作者:月下清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0:13: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当日子时末,燕栖楼的密信抵达益都,称于志龙不知去向,顺天军一部亦不知所终,其中多有贼骑。军情司立时报至也先,也先大惊下,直接穿戴整齐,亲至益王府禀告买奴,同时连夜告知顾恺和卓思诚,并加派斥候探查益都周围可有异常。

买奴本已睡下,听闻此事睡意立消,再召顾恺、卓思诚、俞伯等商议。

“于小贼悍勇奸诈,乃刘贼柱石,只要灭此狼子,刘贼就失其臂膀,再次南征剿匪必定事半功倍!”也先首先出言。

“将军说的极是,吾观于小贼虽然年纪尚轻,然英才勃发,已隐然有一代枭雄之姿。此子治军带兵之能在刘贼中各部卓然,而且有大志,善言辞,原县丞谢林之所以甘心投贼,就是被此子所折服,可惜谢林一身治政之才竟蒙垢于贼。细作回报,临朐县城至今已经蚁聚乱民数万人,刘贼得精兵近万,至于贼兵家眷皆多分田分牲畜,并多建家舍,此举大收乱民之心,实不可小觑。”俞伯接着道。

“若无于小贼,朝廷不会失临朐县城,也不会有上次之败,若无谢林,其贼穴只怕早就闹起民乱,刘贼之祸绝非今日之烈。”顾恺捻须慢道。

“今儿既知贼动作,如之奈何?”卓思诚受不了这两人唠叨,只想知道益都应该如何应对。

“卓大人勿急,某已令城内斥候四出,探查于小贼是否北上,各部兵马已经整装待命,同时传令河东和山西的各部人马,加强戒备,严防贼渡河而击或入山逃遁。”也先解释道。

“是否已经向莒县大营派出信使?”买奴不放心道。

“南下的道路被刘贼阻隔,末将已经派出信使走河东,快马驰往该部大营。想必两日后可到!”

“两日时间太长,难保这于贼会直扑莒县大营,细作既然回报数日已经不见贼军精锐,万一他南下,只怕消息来不及传递到。”顾恺有些担忧。

“哎,现在还不知这于贼究竟去了哪里,若是北上,亦未可知?不知宣慰使司有何对策?”买奴不耐烦道。好不容易再次聚齐大军,只待有了时机就一举南下,不料大半夜里被属下叫醒,突然知道悍贼竟先发制人,而令人担心的是至今不知其所终。

“回王爷,末将以为于贼最大的可能还是向西入山,寻觅小道再折向或北或南,皆有可能。故已严令山隘各部紧守要道,不需主动出战,一旦发现贼踪,只需立刻禀告宣慰司,并尽可能拖住贼军即可。”也先回复道。

“将军怎知于贼不会直接东向渡河或直接北上?”顾恺奇道。

“于贼仅仅两千众,潜行出营,必定是为其大部为前驱,打开一条通路为要旨。向北可说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也无密林山峦可遮蔽,我军已经在此驻有多处大营,且广布眼线和斥候,贼军若北上不可能完全隐匿踪迹,这两日既无斥候消息,说明直接北行不会是临朐所想。”

“若东向渡河,所需舟楫必多,急切间难以制作齐备,今河上我军巡视极为严密,若有小股贼军过河,尚可侥幸瞒过官军,这上千人马的动静极大,完全不可能遮蔽其动作。”也先继续道。

也先有多年军旅,所料基本不差。

“若是南下,倒是一条途径,只是关隘已被我官军占据,周围都是山峦起伏,山势崎岖险峻,强行攻打,损兵折将不说,失了宝贵时机,一旦纠缠不绝必会陷入首尾难顾的困境。”

“山路虽崎岖,然非有一条山道,若贼军入山远遁,避开关隘,奈何?”顾恺追问。

“某已经问询莒州大营附近的山势和山路,那里高山峻岭,除了一条狭窄的山路外,周围几乎没有山路,即便是上山伐柴薪都难以攀爬,于贼一行多携带战马,人都难行,何况马匹?”

“不过为防万一,某已令王德在四周山峦险要处多设警哨,若有贼踪自会响应。于贼若南下而不被发觉,至少需得多绕数百里山路,单是粮草就能把他耗尽!”也先一一陈述。

“如此于贼是入山西窜,很有可能走孟庆的老路了?”卓思诚沉思道。

“极有可能!向西的山路毕竟要比南下好走的多,而且当初刘贼就是自西山处逃窜,彼等对此处更为熟悉。即便不是此条道路,但是方向应该不差,刘贼八成还是想过清水河北窜。”也先虽不能肯定,但是对这点更有把握。

顾恺对买奴施礼道:“王爷,下官虽不通军事,不过,自古两军交锋要么堂堂正正,要么兵行诡道,或二者杂之。既然北、东皆无可能,似乎西、南就应为防堵重点。”

“顾大人说的是,传令,各处加强戒备,多派探马,尤其是临朐西、北两处,告诉他们于贼亦可能前往。”买奴想了一下,对卓思诚道:“军情司的人全力打探,贼已动,想必其主力也会后续跟之,这次只要内应传报有机可乘,一定要趁隙而上,打他个措手不及!”

“谨遵王爷令!”卓思诚赶紧站起道。军情司隶属东西道宣慰司,这打探军情是其职责之一。

俞伯道:“无论于贼前往何处,这股贼军精锐既去,贼穴大营力量已大大削弱,正是朝廷大军发动之良机,若坐等彼方消息,恐遗误战机。”

“敌情不明,不可妄动,谁知刘贼是不是故意设局引我入彀?”也先皱眉道,“不过末将请王爷下令众军予做准备,一旦令下,就可立时出发!”

也先昂然道:“属下将士已经枕戈待旦,只待军令!”

“且待白日消息。”买奴最终如是说道。

众人商议后,不久天亮,因一时再无消息均各归本衙处理杂务。

第二日,申时刚过,燕栖楼再次传来密讯,今日上午刘启宴请刘正风等各部首脑,席上果然缺了于志龙,还有赵石和于世昌两重要将领。有人问询刘正风,只答此三人因操练步骑,带队远去,至于操练的内容和行程皆不再明言。

另外燕栖楼探得于贼实际上是北去后转向至南六十里,再进山而去。消息的来源是靖安军一伙夫与同伴闲聊时听得,再几经口传,才入了燕栖楼的耳内。

益都城得了这些消息,终于可以确定于贼的方向是南方,算算日子已经过了三日,但莒县大营前日仍是报平安,不知这两日可曾遇敌?

买奴当即令也先调动兵马准备趁夜南袭,令军情司立即通知内应准备动作,接应元军入城。河东的元军此时尚有两千之众,同时也将在渡口集中,准备到时过河策应。

也先羞怒,误判敌情不啻于给他一记响亮的耳光,接令后,立即召集李振雄、孟庆、田辉、贾道真等部,拟定部署。一时间益都城军骑四出,各处军营人喊马嘶,一派大战前紧张气象。

益都的形势急转直下,南方高邮城外却是僵持不下。

自统帅脱脱逐步攻取了周围各县,最后张士诚只能困守孤城。在十余日里,张士诚曾数次传书乞降,初始还想取消诚王匪号,要个宣慰司同知的位置,后来脱脱攻势愈急,随不断自降请降要求,所要的官职是越来越小,最后只求有个管军万户即可。

不过脱脱对此一概不理,初时还见一见城内的使者,后来直接将其砍头了事,并将使者头颅高悬于两军阵前,直接向张士诚明白宣告绝不接受张贼的投降。

龚伯等私下进劝,既然张贼已经无心抗拒王师,不妨允其言,至少可挽回攻城时无数将士的性命。再不行,也不妨虚与应付,诈开高邮城后,再趁其不备,将其一举拿下。

脱脱只是不许。

高邮城临高邮湖,湖面浩浩荡荡,城外又多是低湿之地,易守难攻。

脱脱手下有一员爱将,名石普,因从脱脱征徐州有功,迁兵部主事,后很快升任枢密院知事。此人本是至正五年进士,可以说是能文能武,因脱脱恢复科举,石普才有机会中举入仕,所以石普对脱脱一直铭感五内,对其忠心不二。后因高邮战事奉脱脱令,权山东义兵万户府事,准备于山东境内招民义万人以行。而脱脱朝中之敌汝中柏者却受哈麻指示,暗中阻扰,蓄意减其军半。

战事紧张,无暇拖延,石普不得已先率成军者南下。

前些日石普领军攻高邮北门时,因孤军深入,竟陷入张士诚众军之内,反复冲杀不得脱身。脱脱急令骑将颜赤领元骑自阵外接应,但因地形不利,滩涂众多,难以发挥元骑的优势,颜赤冲杀数次,均无功而返,差点连自己也陷入其中。而阵外距离石普最近的高丽军竟然面对张士诚的大军行动迟缓,攻击不力,大非前期勇战。即使脱脱严令其前去支援,也只是做些声势,与对阵之敌草草接触一战就撤了下来,没有多少实际动作。

可怜石普在敌阵内终不得脱,最后与部曲力竭而战死。后载:普血战良久,仗剑大呼曰:‘大丈夫当为国死,有不进前者,斩!’普直入贼阵中,从者仅三十人。至日西,援绝,被创堕马,复步战数合。贼益至,贼指曰:‘此必头目,不可使逸,须生致之。’普叱曰:‘死贼奴,我即石都事,何云头目!’左胁为贼枪所中,犹手握其枪,斫贼死。贼众攒枪以刺普,普与从者皆力战,俱死之。

失了石普,脱脱痛彻心扉,不过高丽军不听将令,他一时也无法将其治罪,毕竟这些高丽军来自高丽,说是援军,却有很大的自主权。高丽能遣援军,多因元廷急需用兵,因感不足,虽脱脱特专信令高丽国助之,其中奇氏起了不小的作用。

奇氏居于中宫,正是得宠之时,她与高丽国和高丽诸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在脱脱在朝内已经树敌太多,还不能在此时与后宫的势力撕破脸。

脱脱气愤之下,找了几个作战不力的借口,斩了几个汉军万户,才算是多少令心情平静了些。此时,脱脱还未意识到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至于屠城,他有自己的考虑。张贼性猾,反复无常,今日大军到此,他眼见山穷水尽,不得不降,他日朝廷大军归去,他无了约束,野心难免再起。更何况江淮处处烽火,各路反贼均互相观望,今日若不能彻底剿灭张贼,以儆效尤,只怕其他各路反贼气焰更甚。

“当年徐州屠城,方有今日中原之安定,今日本帅就再屠高邮,震慑江南江北之贼寇!”脱脱终不纳龚伯之言,令身后众亲卫驰马传令各部。

“大帅有令,不受张贼之降,屠高邮城,入城资财,众军所得自有!”各亲卫手持号旗,驰马高声宣告,半个时辰后,全军皆知,军心大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