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元末新世界 > 正文 第一章 军议

元末新世界 正文 第一章 军议

作者:月下清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0:13: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众人没有二话,赵石、麻脸、于志龙、吴四德、侯英纷纷起身拾起各自的兵器先后到达了祠堂大厅集合。说是大厅,只不过是村里的祠堂大屋,因为够大,可以集合近百人举行祭拜仪式,这批到处流动作战的队伍自占领了此处后,大头领将它作为暂时的议事场所。

大头领就是大家口中称呼的“大于头”,也是姓于,大名于海,四十余岁。因为是队伍的大哥,渐渐的众人背后称呼他是“大于头”,于志龙年仅十八岁,颇显机智,因为年岁小,众人逐渐称他为“小于头”,亲近些的也有人称“于小哥”的。麻脸马云龙、吴四德、侯英都是斥候队的牌子头,也可列会。

大厅中间摆设有一张大桌案,于海现在坐在大厅正中的桌旁,面冲南边的厅门,左右已经坐了不少头领,职位低的自然站立在最外侧。渐渐的大厅中先后聚合了六十多人,大家或坐或站。于海咳嗽了一声,站起来大声道:“各位,现在大家已经到齐了,开始议事吧。”

“先请刘头领说说今日探到的消息。”于海接着道。

下手一个头包黄头巾的大汉站了起来,说的主要就是刚才于志龙在厢房中听到的话,最后说道:“诸位,我们的时间不多了,现在北面,东面,西面的官军已经距离我们不过百里,前锋出击只需一天半即可到达;南面的叶志成一直在积蓄力量,他们力量最强,早晚会北上,把我们赶到清水河南岸,是走是留大家早拿个主意。”

于志龙仔细看了这个说话的刘头领一眼,这个刘头领任前队千户一职,大名刘正风,做事仔细,胆子大,功夫好,多次任前锋出战,都化险为夷,难得的是能够合理调度人马,善于利用地利,减少手下的伤亡。遇到官军,刘正风常冲锋在前,若是没有他,估计前期作战的损失还得增加许多。在这一年多的流动征战中,刘正风起到了突出的作用,是于海的得力干将。

“爹爹,我们现在集中全力先打下孟家勋,从清水河北上,走淄川,那里人烟稠密,官军比较少,正好休养发展!”坐在于海旁边的一个青年迅速说道。大家一听就知道是于海的独子,于世昌。

于世昌作战勇猛,一旦开打,就热血上头,因为是于海的儿子,有些心高气傲,现在前队任百户,归属刘正风指挥。因为近来于志龙表现不俗,并且二人都是年轻人,于世昌很有与于志龙一比高下的心思。

“不妥,孟家勋可不是孟家山,孟家山急躁易怒,上次是他急于抢功劳,孤军前出,与孟家勋脱节,被我们打了埋伏。孟家勋为人阴猾,往往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他上次不主动急于救援三弟,未必没有借刀杀人的想法。这孟老贼年纪打了,手下的四个儿子都想上位,别看人前都是一副父慈子孝的模样,背地里彼此狗咬狗,恨不能对方死光光。而且孟家勋的实力较强,前锋已经有六百人马,后续的大队在两千人左右,现在还不是我们能碰的。”这时右队的千户秦占山首先反对发言。

左队千户刘启道:“我还是觉得南下,争取绕过叶志成,南下投方国珍或者投张士诚,他们势大,听说人马已经好几十万,占了许多郡府治所,官军都奈何不得。”

“方国珍和张士诚不过是盐贩子和渔夫,有什么出息?要投最好还是投刘福通,都说人家是先宋龙脉,有真龙天子的气数。”又有人提出建议。

赵石与于志龙、秀才钱正、吴四德等都属于斥候队,赵石是百户,在队里素有威望,斥候队是这支部队战斗力的精华,所以赵石的实际地位可比于各个千户。赵石先看了于志龙一眼,道:“现在官军已经在我们周围压了上来,当务之急是赶紧跳出这个圈子,免得被包了饺子。”赵石顿了顿,接着道:“我们刚才还正议论这事,大家正想听听于小哥的想法。”

“哦,你有什么想法?”于海转头对着于志龙道。

于志龙赶紧站出来,冲于海双手一拱,行了礼,道:“大头领,我认为孟家勋已经基本上达到了他的目的,孟家山实力受损,在他老爹面前丢了面子,现在缩在清水河附近,一时半会不可能对我们有威胁;孟家勋只需要堵住我们北上的路,就是稳拿的功劳,所以他绝不会让我们渡过清水河。如果我们北上,很有可能和他就是硬碰硬。”

“叶志城的官军实力最强,现在已经基本集结完毕,为了抢功劳,升官发财,他们的动作一定最大,所以南下不是好去处。”于志龙接着道。

“益都路的人马已经和我们交了好几次手,他们的战斗力我们比较熟悉,再说他们吃了几次亏后,与我们作战的**最低,现在还缩在孟老贼后面。相比之下西边鲁山的官军实力较强,淄川的县衙距离他们比较近,增援快,即使打败了他们,很快也能恢复实力。特别是淄川位于南北东西的要道,南下浙江的官军和粮草很多都走淄川,如果我们去那里,很有可能会刺激当地的官府,一旦他们觉得治所受到威胁,就很可能向朝廷路府求救。正南下的官军就可能分兵,调头先打我们,到时候形势会更恶劣。”

“这么说,我们只能向东了。”一个四十多岁的小头目道。

“是!我们打垮益都军,在他们没有合围前跳出去,现在益都附近是不能呆了,向东,我们去莱州,甚至登州。”于志龙坚定地说。

“东边没有队伍呼应,我们自己向东去不就成了孤军吗?”于世昌立刻反问道。“如果我们向南或向西,张士诚和刘福通都可以接应!”

“现在大都的军马正不断的南下,说明张士诚那里的形势很紧张,在胜负未分之前贸然南下,风险太大!”于志龙不同意。

“如果现在向西,就必须穿过济南路、东平路、济宁路等,才能与刘福通汇合。济南路、济宁路是官军南下的必经之路,现在路上的官军很多,道路便捷,而且地方大族组建的义军实力比较强。目前腹里南部、河南江北行省、江浙行省是作战最激烈的地区,听说刘福通他们已经吃了几个大败仗,今后能否取胜尚不可知,我们实力小,满打满算可战之兵不过千余人,就是去了也起不到多少作用。倘若失利,后果难以预料。”于志龙慢慢地说道,一边仔细地在理清思路。

“如果向东,莱州、登州的人口多,有山有地,地形必定复杂,官府的力量相对弱小。若从大都附近调兵,劳师远征必不能持久。而且眼下鞑子朝廷的注意力更加关注的是南方的张士诚和刘福通,所以若是官兵来剿,益都路出兵的可能性最大,但我们对他们最熟悉,只要在莱州、登州站住脚,就可谋划下一步。”

时刘福通在至正十一年颍州起事后,至今已经击溃了元廷派遣的赫厮、秃赤及也先帖木儿的大军,不断的占州夺县,声势浩大,后期起事的起义军多遥奉其为共主,尊称为大帅。

“俺觉得还是在这里打一下,只要找着机会,打个胜仗,哪里有口子就从哪里冲出去。”有一个首领道。其余的首领们纷纷众说纷纭,有的赞成南下,有的赞成东进,有的道先北上,再转向西,与刘福通汇合等等,场面一时众说纷纭。

“各位,时间不等人,眼下各路官军已经压上来,再不决定方向就来不及了。形势大家已经了解了,我认为还是先向北,起码要突破孟老贼的防线再做定夺。”于海听大家说了好一阵,终于站起来道。

“现在除了北面是孟老贼的义军外,其它方向的都是官军,他们装备好,士气高,又有达鲁花赤监督,作战的劲儿足;刚才小于头说了,孟家的义军分为几路,哥几个心不齐,配合起来漏洞必定多。向北走,我觉得胜算大些,大家怎么看?”

“那就打孟老贼,我们听大首领的!”部分首领心中合计,似乎这是个不错的方向,以前这支起义军每次在被合围后,都是抓住机会迅速突围,快速遁去,引得官军东奔西走,疲于应付,常常出现防御上的漏洞,再加上官军隶属不同,彼此争功避险,协调不力,使得起义军多次抓住机会,在必败之局的形势下,转生为安。

最后官军也意识到自己的协调存在问题,朝廷在三月份从大都专派一员中议大夫至益都路治所负责全局督导。所以在这个月起义军明显感到压力增加,周围的官军越来越多,刚刚突破一层围剿,很快就来了第二道围剿。

其它首领因为意见不一,无法形成多数,最后也就同意了。在这一年多的作战中,起义军内部不断汰弱存强,有二心的,意志不坚定的基本上都在前期的征战中离开了队伍,或化为战场枯骨,留下的是意志较为坚定,弓马较娴熟的。虽然部分人想法不同,但在目前至少还能抱成团,不至于争权夺利,刀兵相见,导致队伍分裂。

“那好,大家现在回去准备,明日卯时出发。探马回报,孟贼刚刚到清水河,河西的虎丘地形复杂,密林多,路险而少,孟贼的人马还没有完全封锁清水河。过了虎丘,我们直奔小清河,尽量秘密渡河后绕过后续的孟老贼大队,甩掉官军后再定去向。”

于海接着道:“赵兄弟,斥候队今晚子时出发,一定要探查清楚虎丘附近的官军旗号,是否有甚变化,以及孟贼探马主要散布的地区。注意,不要轻易和他们动手,免得惊动他们。”

于志龙微微皱眉,和大家站起来冲着于海拱了拱手,跟着赵石出了大厅。半路上赵石看他面有忧色,道“小于头,你不看好北上的计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