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元末新世界 > 正文 第一百九十三章 各家自有烦恼事

元末新世界 正文 第一百九十三章 各家自有烦恼事

作者:月下清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0:13: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顾恺在大都见过不少权贵玩鹰,海东青是元廷最中意的品种,元廷还特地在各省设立鹰坊,有专职监管捕鹰之事。

因为海东青居于北地,正是女真人世代栖息之所,所以辽、金、元多是强令女真人猎其作为贡品。只是海东青性猛难训,难以捕捉,而且每年产卵不过两枚,故能得海东青者皆元廷勋贵,就是京师巨富也难以得之,更不论珍品海东青了。民间有“九死一生,难得一名鹰”的说法。

其时辽帝年年派出银牌使官向女真若要,且使官每至其地,必索未出室之姿色出众之女荐枕,根本不论其女子是否有夫及来历。女真各部既苦且怒,只是元廷势大,不得不顺之。

“见过小王爷。”顾恺三人依次对那当先之人施礼道。顾恺多次来到益王府邸拜会过买奴,见过几次这个小王爷。卓思诚只是目视一眼,不语。

当先一人只是买奴之子,出了院门,猛然见至四人,他停步对卓思诚拱了拱手,简单施了一礼,“卓大人请了。”

卓思诚点点头:“小王爷好雅兴,可是出城放鹰?”

小王爷罗帖儿笑道:“前几日自辽东得了一只鹰,如今调教一番,趁着这秋日清爽正好一试!

卓思诚的爱子与罗帖儿时常厮混在一起,时不时惹出事来,府中管家和本城衙门不时的过来陈禀:某日某时,因自家公子不慎,致使街人被府中惊马冲撞而死,或是因意气之争,令某家子或伤或毙等等。虽然说的委婉,卓思诚心内明白,八成是自家子或见色起意,或恃强凌弱所谓,连带着对罗帖儿也没有好观感。

说起来这小王爷的秉性不比自家子好到哪里,飞鹰走马,酒色财气之事在益都城里也是挂了号的。

不过毕竟益王乃上司,不好给罗帖儿冷脸色,故见面时,卓思诚只是正色见礼。今日心情急切,不愿因他耽搁。

顾恺等做为下属,早早向罗帖儿打了招呼。

“原来是顾大人,父王在后室,汝等可自去,小王这就出去放鹰,今日定要搏个好彩头!”说着话,小王爷罗帖儿冲着顾恺摆摆手,然后大步出前门而去,几个家奴不敢失礼,一窝蜂的冲着卓思诚、顾恺叩拜后才敢追着罗帖儿去,那架着玉爪的家奴不得便,只得对卓思诚等告个罪,欠身后被人拥着去了。

此时堂内买奴正在生闷气。

顾恺是去年专派至益都路,职位虽不显,却是出自中枢的京官,买奴身为益王,有一方镇土之责。这剿匪不利,与他脱不开干系。

这几天买奴的心情甚是不佳,以前喜爱品评奇石、瓷器等,如今也没有了兴致,甚至无端大发雷霆,还杖打了四个嫌手脚不利索的小厮,其中一个捱不住竟然就此丢了性命。内室里的几个宠姬也不敢出言相劝,只是陪着小心,软语在旁伺候。

昨日本路宣慰司有吏来禀,因莱州地界连降大雨,原先计划抽调的田氏义军八成会被迫延期到达,而孟氏义军因大败折损,正军心浮动,孟庆虽在乡里大举招募士卒,全力操练,但是毕竟需要些时日,而孟琪、田辉却希望益都路能提供部分军饷和阵亡士卒的抚恤,以安军心。

今年因收成不好,各地或涝、或盗,本路内各处时发匪患,不得不征调官兵四处灭火,再加上黄河虽修,但积年水患尚未彻底治理,乡民仍有四处流徙乞讨的,农事废弛,田亩滋草,各处府县都在向上级请拨救济,可是益都城能有多少存粮和金银?

益都路近几年税赋连续下滑,财政已是入不敷出,这次战败前后又花费了许多钱粮,很多粮秣又被征调运转至高邮,今年地方粮仓大多不满库,宣慰使卓思诚急得焦头烂额,请示买奴如何处置,买奴亦是无法。

因为脱脱数十万大军被滞留在高邮城外,每日的粮草输送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好在江浙物产丰富,大多给养皆就地征调,但是仍有许多需自外省输送。

山东临近南方战场,这就近提供粮草的重担自然有部分落在了山东的肩上,济南路和益都路的担子都不轻快。要不是先前贾鲁大人治理黄河,疏通了山东段的大运河,有了舟楫之利,光是转运粮草就愁死了买奴。偏偏刘贼占据了临朐,使得益都的粮草不得不转向西,绕路临淄,多耗了许多钱粮。

至于所需役夫船夫,全部是本地征调,其口粮几乎是本人自带,朝廷是不会操心的,要不然数万役夫每日的口粮就是一大笔款项。

这该死的刘贼!

买奴正苦思这些事,罗帖儿这个不争气的幼子又来聒噪。

这小王爷一直不省心,因惹出人命纠葛,被买奴在府内禁足了好几日,结果府内一直被其骚扰不停,日夜不得安歇,却无人敢管。罗帖儿的高丽新妾曾规劝他几句,反被呵斥,母妃更是对其长期纵容,府内再无人能制。

罗帖儿前些日不知在哪里得了一只海东青,喜得在后宅里吆五喝六,整日里不停的调教,更是闹得家宅不宁。买奴终于无法,允他可以出府。这才有今日出城放鹰一事。

听闻罗帖儿闹哄哄出府,买奴心里暗叹一口气,想当初自己出镇益都,先被帝赐宣靖王,后因忠心可嘉,勤于王事,又被赐益王,远离了大都的是是非非,这些年在这里可谓是过得顺风顺水,可惜近几年山东蝗旱水灾不断,特别是境内贼寇四起,本来山东是北地富庶之所,如今已是乱像频生,自己隐隐如坐火炉。想起南方的张士诚、郭子兴祸乱苏浙等地,其声势之盛,自己都替当地的行枢密院和宣慰司发愁。天幸张士诚终于被围在了高邮城内,只要官军加把劲,或许很快就要被剿灭了。

只是自己膝下只有这一子,偏偏如此不争气,每日只知飞鹰走马,玩弄女色,至今连个子嗣都未出,这份家业怎么能安心交给他?

前年自高丽给罗帖儿纳的小妃倒是娇俏可人,不仅言语得体,还能在府内多少约束了罗帖儿,多少能够规劝罗帖儿的性子,使得府里清净了许多,很得买奴欣慰。罗帖儿也是怪,以前遇到女子如虎如豺,不知害了多少女子,这次纳妾后,没有二个月竟然有服软迹象,后来几乎不敢主动与这高丽妃同宿,多是宿在其他几房妾室房内。

不过这毕竟是高丽女子,不可能为正室,一旦后宅里有了正妻,这高丽妃的境况难免会难自处,不过买奴也顾不了这么多了。

今晨王妃蒙根其其格苦着脸过来告诉买奴,这个被溺爱过度的儿子,前些日不知从哪里抢来的一个年幼汉人女子,昨夜被发现竟然在偏厢房内悬梁自尽了!

买奴听了自是烦恼,一个汉人女婢自尽,本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偏偏自尽于益王府邸,他虽是蒙人,也开始信奉汉家风水学说,这对王府气运难免会造成影响,说不得需要做场法事了,至于被有心人的得知,被人弹劾,御史台的那帮人可是唯恐天下不乱的!

见蒙根其其格还想絮叨,买奴制止了她后面的话。这王妃是买奴的正室,也是少时夫妻,感情算是深厚,但是对这个儿子的宠爱一点也不比自己少,甚至更甚。罗帖儿现在的无所事事,肆意妄行不少是其母宠惯而成。现在见着儿子不成材,蒙根其其格再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不过是个贱女,有什么打紧?你去打发人问问,若是有家人的,不妨多给些银两,让其领取尸身自去安葬了事,衙门里再通报一声,后面的事自会有人处理。”买奴不耐烦道。

“一个下女自然无关紧要,不过你的宝贝儿子总是整日里玩鹰斗狗,不务正业,以后如何能接续王位,传承祖上的基业?”蒙根其其格追问。

“如不是你日常宠他,又怎会有今日不肖!”买奴埋怨道。

“老爷怎能全部怪我,这上梁不正下梁歪,府里的姬妾还少了吗,每年还不是多几房?至于那些侍候的丫头还不知换了有多少!现在罗帖儿就连人命都弄出好几条了,整的府里这几年也是不得安生,衙门里已经接到好几次苦主的状子,都是使了银子将事情压了下来。老爷也该多用心管教管教了!”

“我自有分寸,待这次军务之事结束后再做计较,你且下去吧。”

打发走了王妃,买奴的心情变得低沉。心不在焉地用了早饭,买奴坐在书房内反复思量着益都路的各项军政之事,下人过来禀告总管府有人求见,这才整理衣装,出来见客。

总管府来人进来见礼后,详细诉说了这个月的治下情况,见买奴脸色不豫,不敢多言,只是静立在其身侧。

府里的管事突然出现在议事堂外,见着买奴正高座在堂上,呆呆的看着外面,不知其所想,管事则陪着小心,轻声道:“王爷,王爷,卓大人、顾大人在外求见!”

“哦,快请!”买奴猛然惊醒,顺势让总管府来人坐在了下手。

“下官见过王爷。”卓思诚、顾恺与俞伯、谭子琪很快进来,依次上前见礼。

买奴知道俞伯、谭子琪授命出使临朐,见这几人面色无波,心里不由一紧,不由自主的放下了手中茶盅。

“尔等出使可有结果?”买奴性急发问。

“回王爷,刘正风贼等拒绝朝廷招安,执意负隅顽抗。”顾恺平静道。

买奴的一颗急切的心思刹时凉到了底儿。“不过此次去贼穴,俞、谭两位倒是摸清了贼寇的虚实,而且还有意外之喜。”顾恺一字一句道。

买奴的目光顿时转到了俞、谭两人身上。

俞伯肃然起身,来到堂中施礼道:“此行多赖王爷洪福,诸位大人妙算和布置,下官虽未完成招安使命,但已知贼寇底细,若诸事谐矣,灭贼只在旬日之间,请为王爷一一道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