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元末新世界 > 正文 第一百一十四章 古来征战几人回2

元末新世界 正文 第一百一十四章 古来征战几人回2

作者:月下清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0:13: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咚咚咚鼓响,赵石领兵杀奔前锋线,侯英等本已疲惫,见后方援兵至,大喜,奋起余勇,守住阵线。

赵石骑马,临近时拍马加速,竟然当先冲进了敌军阵围中,这里刚刚被敌军冲破,数十义兵正大呼小叫的冲进缺口。

赵石长枪连连挑,刺,加上战马冲撞,竟一下子挑飞、撞飞七八个敌卒,他脚跟连连踢在马腹,马速不减,直奔敌阵核心而去!

后面的几个亲卫大急,与众军纷纷拼死突入,为其护卫。稍后,只见义军阵中枪戟纷乱,旌旗扑倒,一片惊骇声中,不知多少义兵被赵石等杀退,杀死。终于一声大喝后,一将杀透敌阵,竟然冲至敌前锋阵后!正是副将赵石。

赵石手挺长枪,此时手中竟然夺了一杆敌军的百户旗帜!

“赵石在此,谁敢一战?”

声若洪钟,滚滚振荡于两军阵前,孟氏将士闻之莫不心惊,靖安军上下则士气大振。赵石趁机带人横扫锋线敌军。

此处破了敌阵,众军蜂拥而入,再反向包抄,将众多孟氏将士或擒或杀。众军杀得兴起,刀枪之下,俘虏极少。短短一段时间后地上就遗尸上百具,孟氏前锋士卒士气消沉,纷纷四散,黄二趁机组织反击,若不是孟庆此时又自后方调来援军,这次交锋,义军必将再次败退。

孟河铁青着脸,看着从前方退下来的一个百户。

“汝既失军旗,又不能破敌防线,反而被敌所溃,家中有何交待的,可速速道来!”

那百户脸色惨白,跪在地上苦苦哀求:“末将知罪,只是恳请大人给小的一个机会,小的这就回去组织部曲,定要擒下那贼将,夺回军旗雪耻!”

“军中法令岂是儿戏?你既然无遗言,左右,斩之!”孟河的两个亲卫上前,反按住那百户的两臂。那百户一脸惊骇,连连哀求,另一亲卫举刀就劈,刀光一闪,人头落地,惊得退下的士卒们战栗不已。

“无令后退者,失军旗者,以此为戒!”孟河厉声喝道。

他再以剑在身后深深地划了一道线,语气森森道:“今儿以此线为界,汝等若敢后退,某剑下无情;某若退出此线,某的项上人头任汝等取去!”|

众军莫敢不服,皆回身再战。此时孟立部急急赶到,与之共同反击赵石等。赵石将缴获的百户旗帜插在锋线的本部数步之后,弃了马,双手持枪,率众继续大呼酣战。

为了抢夺这面百户旗帜,孟河、孟立数次率兵发动决死冲击,两拨人就在这弹丸之地反复进退了数次,双方的尸体累计如小丘,地面早已被鲜血染透!混战中,赵石伤了臂膀,孟立头破血流如注!

孟河铁石心肠,不断督促各部士卒前冲,他看的明白,那面被缴获的旗帜旁牢牢立着一面赵姓将旗,他不仅要夺回百户旗,还要抢下这面将旗,一雪前耻。

此时整个战线的左中右呈现出迥异的特点。

刘正风的右翼,即万金海部处,两军交战的规模迅速增大,彼此纠缠不清,若没有元骑的加入,万部仍可一战。此时部分元骑开始迂回,万金海赶紧部署侧翼的防御,并急报刘正风和秦占山等;中军处却是一片静默,双方的中军隔着数百步,彼此紧张的对视,等待着各自主将的下一步命令;刘正风的左翼,即于志龙处,两军杀得血流成河,虽然双方尚未出全力,但是锋线处的厮杀激烈程度令人瞠目。

就是也先和顾凯等都频频侧目观看此处的激战,虽然距离远,看不清切,但是那潮水般的呐喊声却清晰地阵阵传来。也先更是特地令探马加大对右翼的探查,知道孟庆部血战,心内开始琢磨是否将李振雄的留守人马派往右翼。

孟庆万万没有料到自己携近三千之众,竟然啃不下对面这块硬骨头!

一个一个的百人队接连冲了上去,过不了一柱香的时间,就被对方在当面的厮杀中被打残了,一个个在军中任职各级军官的孟氏亲族子弟不断地被抬下战场,看着血流满身的亲族尸体,孟庆坐在马上,半晌说不出话,自己与这帮于贼流寇战了年余,从未出现这种情况,想到在石峪村附近几乎全军覆没的上千部属,心内不禁打了个突,这些流寇何时如此敢战?如此能战了!

孟家齐脸色惨白,自己本想这次跟着老爹多亲近,顺便捞些战功以利今后成事,但是看着眼前残酷的对阵厮杀,看着一具具抬下来的孟氏子弟尸体,孟家齐手心里直冒冷汗。刚才自己还信誓旦旦的请战,想在老爹面前露回脸,孟庆不允,自己还心里埋怨,如今看来幸好孟庆心疼这个幺儿,不愿他冒险,否则孟家齐现在未必能留下一条命!

于志龙也不好过,黄二、侯英、罗成所部的士卒已经折损近半,黄二刚才杀起了性,不顾周遭情况,一个人左手持盾牌,右手挥舞大刀,竟杀入了义军的阵列中,他的前后左右全是义兵,幸亏罗成眼尖,带着十几个士卒奋力前冲,终于杀透敌阵,将黄二抢了回来。

只是黄二的胳膊和大腿、背部等部位都受了重伤,要不是罗成抢得快,黄二就得交代在今日了。

一番厮杀后,黄二、罗成都受伤,不得不被抬下了战场,穆春所部共六百人也被派上前阵,替换下已经疲惫不堪,折损近半的的前三个方阵。

见孟庆义军攻势汹汹,于志龙再令常智率两个百人队随后支援穆春所部。

穆春曾经在汴梁参加过数万人的大战,眼前的大阵势最为熟悉,所以于志龙对其期望殷殷,穆春也不负所望,指挥若定下,很快就将阵列稳固住。

再加上赵石勇闯敌阵,斩将夺旗,大大激励了军心士气,此时靖安军倒是气势如虹。

于志龙则令赵石本人撤回来,这大战刚起,他可不敢让赵石一直在前锋线作战。赵石去时衣甲鲜明,回来后,只见赵石的一片肩甲早已不翼而飞,前胸数片甲页脱落,浑身上下全是血迹,两只靴子自脚脖一下尽赤!

“赵将军勇悍,可比燕人张翼德也!”于志龙啧啧赞叹,令其暂歇,召军中郎中过来给赵石上药包扎。赵石也不多言,适才血战用尽了力气,此时手脚也是发软,只是军前必须注意军仪,士气,不得不勉力支持。

因为也先的中军尚未发动,并且元骑至今没有在眼前出动,于志龙不敢向前阵战场投入更多的人马。刚才万金海有传报,部分唐兀卫已经冲向他的侧翼,这说明元军有了主力发动的迹象。

于志龙心内不断提醒自己,一定要稳住心神,万万不可大意。

此时传令兵频繁的往返,传递各部的战况,唐兀卫既然出动部分,想必原先设计的对策也会对应使出来,就是不知效果如何?

与刘正风一样,于志龙和赵石同样很担心右翼的发展,毕竟全军都是草创,自己所部还是简单地训练了十几日,并进行了步骑等的对练,刘正风等其余各部则训练的时间和强度更少,而且顺天军将出多头,协调时更是不利。

于志龙静静站立在大旗之下,皱眉望向前阵,那里的厮杀仍然激烈,孟庆人虽老,但是性格颇坚毅,并且治兵有方,这些义军的战力很是不俗,即使是伤亡比靖安军还大,仍然在各级军官的组织下,不断呐喊着冲击穆春的阵列。

“将军,黄二将军仍是昏迷,郎中检查后说是流血过多,止血后,性命应该无碍。罗成将军伤了小腹,需静养多日。”身后一个小校跑过来禀告黄二和罗成的伤势。

“嗯,下去吧。”于志龙面无表情得点点头。黄二被抢回后,立刻就脱力倒在地上,还没有被抬下来就昏迷不醒,孙兴见于志龙关心其伤势,吩咐一个小校到后面查看回报。

此时战况正酣,于志龙不想表现的过于激动,以免军心浮动。

“将军,元军的中军又开始前移了!”一个小校指着元军的大阵提醒道。

于志龙,赵石等忙看向元军中军,果然,元军再次缓步前移,这次又前移了约五十步。此时两军中军直接距离已经约三百步。

“各砲注意,上弹,预备,起!”砲队的千户指挥站在队前,挥舞手中的红色小旗,一步步的下达各项指令。

也先的中军在数次前移后,摆在后阵的砲队阵列也随之前移,现在已经达到了砲队的最佳射程,也先见对方的中军仍然未有行动,决心利用后方的砲队先实施打击。

说是砲队,其实就是石炮,也就是抛石机。元军自征讨金、宋时就多次领教过金、宋的火铳、石炮,这些装备在防御和攻击城池有着不小的作用。后来元军也利用缴获的火铳和石炮,以及俘虏的使用人员等建立了自己的砲队。这些砲队在西征西域、欧洲大陆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次因为是攻打城池,也先特地征调了一部砲队。

经过权衡,也先认为自己的左翼战局最佳,很有可能最先突破敌阵,右翼处于对战持平,自己的中军应趁机压上去,用火铳队和炮队、弓箭手等再吸引贼军中军主力,尽可能拖住对方,使之不能有效增援两翼。

若能在中军对阵中打垮贼军,更佳!

炮队在两军对峙后,就迅速将随军携带的各类器械组装了十台石炮,并紧跟中军不断前移。

当角度校正,滑钩导索被拉至极限,一声令下后,十块大瓦罐大小的石块凌空飞向对面!

刘正风的中军瞭望哨从来没有见过石炮,顺天军的斥候战力又弱于元军,每次临近元军阵列时,往往被元军骑兵驱逐,根本观察不到元军炮队。这时突然见一些黑乎乎的东西凌空飞来,塔上的观察哨不禁呆立在木塔上。

第一波石弹准头较差,只有三四块命中了刘正风的军阵,众将士本来正紧张地站立在原地,关注对方的动静,见到天上突然飞来的石块,士卒们都下意识的叫嚷着,互相推搡闪避,

一盏茶时间后,又是一波石弹飞来,这次的准头好多了,大多落在了阵列中。

随后又是一波石弹飞来。石弹落在地上,余势不减,继续在地上翻滚着,弹跳,向前冲去。直接中弹的士卒自然骨断筋折,站在石弹前冲路线上的士卒们若是躲闪不及,至少也要落个腿脚断裂的下场。

三次石弹造成了这边二十余人的伤亡,运气不好的直接被石弹砸中头部,当场毙命,死状自然惨不忍睹。看着地上的死尸血肉模糊,脑浆崩裂,刘正风等诸将都是一时失色无语。

修改文稿好累啊,近几日事多,心情不畅,码字少了许多。希望大家还能满意这几章。顺便厚颜求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