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元末新世界 > 正文 第九十九章 选将

元末新世界 正文 第九十九章 选将

作者:月下清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0:13: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于志龙突然想起一事。变色问道:“田烈家宅可否受到强索?还有城内为我部制衣的严掌柜等家店铺是否也被索要?”

方学拱手回禀:“大人放心,这些人家虽然也被索要,不过属下与谢县尹后来都禀告过顺天王,已获顺天王同意,不再对其索要纳献,已经收了的,则归还其家。谢县尹还在这些店铺前出了告示,说明此店铺皆不在受索纳献之列。”

于志龙嘘出一口气,神色有些困顿,缓缓道:“如此还好。你等做的不错。吾今日既然已知此事,方主簿,你且为我拟就几封致歉书信,备上礼物,先代吾前去致歉,改日吾必亲去赔礼!”

“至于李家庄和胡家庄的新卒之事就依各位之言,暂不告知顺天王。“

方学和谢林回禀这些事后,见于志龙终于采纳个人意见,再无吩咐,随先行告退。

赵石在旁听了好一会,见方学和谢林离去后,终于按捺不住道:“自刘大头领称王后,各家将军都忙于扩编人马,争抢各家纳献之财,今日是刘大头领和刘启为主,只怕秦占山、万金海等也少不了动心。以前大家伙还能抱成团,这大战尚未起,就开始想发财了!”

“属下附议谢县尹所言,不知大人何感?”钱正道。

“石哥也说大战在即,关键时刻,合则两利,分则必败。眼下还是以打鞑子为要!”

钱正在侧努了努嘴,见于志龙一脸肃色,终于还是没有出言。于志龙瞥了钱正一眼,沉声道:“此事休提,把心思放在练兵上!”

钱正低头勉强道:“诺。我倒是想练兵,可没有机会啊!”

赵石直接在钱正头上啪的打了一下,疼得钱正唉吆一声,缩了脖子。赵石是钱正的老上司了,年纪又长,有时对钱正等年纪小的斥候打骂一番是常事。于志龙与其关系特殊,倒是没有这番“优待”。

赵石再道“这几日按照将军要求,集合我部现有的战马,已经编练了一支骑兵大队,实际上已有可用战马、骑兵四百。吴四德对他们练得甚严,所属人员都是挑的征战多时,刀口见过血的老卒,即便是将军的亲兵也被挑走了大半。现在他们都在马峪采石场内驻扎,我已严令不得泄露骑兵队的消息。另外,令高尚专门运去足够的粮草,出去的道路也日夜设人看守。”

于志龙放心的点点头,道:“那里地方偏僻,只要严守道路,应不会泄露此事。此次作战,既然元军都是步卒,我们就给他们一个惊喜。”

“哈哈,吴四德那老小子正盼着这一天呢。”钱正羡慕的说道。这骑兵队校尉的人选,于志龙斟酌了许久,本来最好的人选是赵石,无论是资历,还是智谋和果敢,当推第一,但是赵石现任副将,诸事繁忙不亚于于志龙,而且于志龙手下的兵马多了,赵石作为副将的作用一时无人可替代,最后与赵石商议,还是选择了胆大心细、作战勇猛,又知根知底的吴四德作为骑兵校尉。

钱正一直眼馋骑军校尉之职,见花落吴四德脑袋上,至今还是有些羡慕嫉妒恨。

至于马如龙,侯英、常智等亦是对吴四德羡慕不已。他们虽然不能如意,但肩上的担子也不轻。

造成这个局面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些日子投附的士卒数量太多了,虽然刘正风等将划拨给于志龙的新卒数量做了压缩,但是数量仍然不少,另外,在刘家庄和胡家庄那里还有约千人。于志龙不得不再次新编了十几个百户队,原先马如龙、钱正、穆春、纪献诚等百户被擢为校尉之职,各人手下都统管着数支百户队。相应的,原先的总旗、牌子头等也均官升一级。

部曲大为增多,不仅仅是所需要的各级军官数量增多,众多的新卒需要更多的训练,特别是对军令的传达,阵形的保持和变化等更是提出更高的要求,至于兵器的配备,于志龙反倒是顾不得了,一时先放在了一边。

于志龙穿越前曾看过众多的类似小说,文中内容对于大军的筹建和操练几乎是脑残,似乎只要是有了士卒,再加上几个配角来配合主角就能自然搞定!什么后勤和训练,各级军官的培训和选拨,兵器和军装、旗帐的准备,包括农事,纺织,运输等几乎是迎刃而解,而各类文献史书对于军队的筹建、编练描述也是极不专业,或及其简略。

朝中文臣不知武事,却常常左右军事战略,甚至直接确定战役战术,历来是各朝治国文臣的一大弊端!

于志龙拍拍额头,想起这些琐事就是头疼。他看看钱正的苦脸,不由得是又好气又好笑,想起了前几日召吴四德来当面任命的事。

吴四德再次能够骑马作战,还是于部第一个骑兵校尉,接到任命,自然笑得合不拢嘴,几颗大白牙呲着露出来。

吴四德把胸脯拍得砰砰响,大声道:“两位将军放心,我老吴别的不行,这冲锋打仗绝不含糊!要是手下有人敢在阵前怂包,我第一个砍了他的脑袋,将军再砍了我老吴的头就是!”

“我不要你的脑袋,我要你把元军的脑袋给我带来!可要是你延误战机,误我大事,你也不用回来了!”于志龙声色俱厉地警告他。

“四德,这次所有的兵员任你在全军挑选,即便是将军的亲兵也在此列,最好的战马全部拨给你,每人的所配兵器都是一把钢刀,一柄长枪!另外只要是箭术好的,还可以配齐弓矢,但是有一条,懂箭术的士卒都要编为一队,以便集中使用。当初我们在山路上受到鞑子骑兵的数次骑射,那惨样现在想来仿佛还是眼前,你们初建,自然不可能像鞑子骑射一样,但是大人也说了,只要是有了骑射的数量,准头差点不影响效果。总之,这次你责任重大,万万不可大意!”赵石殷切的吩咐。

“骑兵就是我军的拳头,只要打出去,就一定要击中对手的要害,要让他的要害流血,难以再战,最好是一击毙命。我把我军的精锐交给你,也是把我军的战场命运交给了你!”于志龙补充道。

吴四德肃然道:“大人放心,老吴省得。只要老吴有一口气在,将军旌旗所指就是我部冲锋方向!”

“以前我们是斥候,讲究的是悄悄靠近探查,若非不得已,绝不会与敌交手拼命。现在,骑兵队要的是命令一下,要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要有铁一般的军纪!具体如何操练,我们都是第一次,你可以多向明雄校尉请教,他毕竟是在汉军久矣,对操练骑兵曾有涉猎,我已经给他打了招呼。还有,对于懂箭术的士卒,只要会骑马的也可以征召部分进入骑兵队训练。时间紧急,这就去吧!”于志龙说完就赶走了吴四德。

看着吴四德出去,赵石转头对于志龙道:“顺天王在谢林的帮助下,已经将本县附近的大户劣绅和蒙人的田亩全部收缴,我部从中分得了不少,听说将军打算将这些田亩分配给我部士卒,还包括上次投诚的孟氏义军和汉军士卒?”

“不错,当初我就答应只要他们投诚加入我军,我就在本县分给他们土地,若他们的家小今后过来,也会帮他们安置家小。现在大战在即,我想先兑现诺言,顺便可以安抚振奋军心。”

“将军如此行事,我军士气大振,军心可用!”

“石哥莫要夸我了,这里没有外人,不需如此。这些田地、山林可是不少,最近我们又多了许多新附的士卒,我打算先调出部分田地等供其士卒家眷生活,留下部分,待将士立功后酌情以军功奖励。说起来,在刘家庄的竹枪兵训练的如何了?”

“哈哈,于小哥真是好法子,如今兵器奇缺,以竹制枪真是大大缓解了缺少兵器之苦!只是可惜铁器稀少,铁匠和铁坯也不多,一时无法做出更多的铁矛枪头,现在还只是编练了三个百人队。我们将竹枪制得如此之长,加以训练,战阵之中定要给元军一个大大的惊喜!”

此时没有外人,于志龙让赵石不必如此拘束,他称赵石为石哥,赵石也就不再称其为将军。

“两庄的新卒编练进行的如何?”

“已经从各部抽调了近百可战的士卒作为各级官长分到其中,既然于小哥决定不将其通报给顺天王知晓,不如暂时与骑兵队一样,对外隐藏其消息,或许作战时可收奇效。”

“就依石哥所言。只是现在人员往来众多,要想彻底保密是不可能,既如此,将这三百竹枪兵全部调往马峪采石场训练,训练方法就按照我当初定下的执行。竹枪兵的主将就任用马如龙为校尉吧,让他自行任命下属各级官长!”

“诺!”

于志龙想起一事,再问:“我部现在已经筹建了骑军和长枪兵,这盾牌手也应组建,不知赵哥可有良策。”

赵石想了想,道:“这盾牌手可攻可守,在军中也是一支力量。只是与长枪兵的装备紧缺一样,现在我部的缴获中盾牌实在太少,就连一个百人队都组建不起来。估计就是找遍全城的盾牌,也难以凑齐百面!”

“于小哥想要组建盾部,莫非是为了防备鞑子的箭弩?”

“正是!想当初我等在山道被鞑子伏击,对方的箭射何等犀利,若不是鞑子当时人马较少,我等临机应对较快,只怕稍有差池就是我等灰飞烟灭的结局。后来每每思之,吾常常夜中惊醒。相必益都的鞑子大军来时,箭弩手应不会少。我部若没有足够的盾手抵御,吾担心几轮攒射后,各部士卒就被敌射垮了!”于志龙有些忧心忡忡道。

赵石也陷入沉思。乌颜骨部的骑射异常犀利,虽然不过一个百骑,但是给于志龙和赵石等的印象极为深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