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骑 > 第456章 新的时代

汉骑 第456章 新的时代

作者:堕落的狼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9:10:06 来源:蚂蚁文学

、、、、、、、、、、

左良玉见高猛等人冲上了小山,将众人围住,心中不满,正待有所动作,又想到了什么似的,双目中露出一丝失落来,朝一边挥了挥手,身边的御林军顿时退了下去,让出一个大口来。

“皇上。”饶是有了准备的李信,这个时候望着,也是吃了一惊,他看的出来,崇祯那一箭恐怕是射穿了肺叶,在后世,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但是在这个时候,却是没有任何的机会了。

“,我们又见面了。”崇祯皇帝好像意识到自己恐怕活不长久了,脸上却露出一丝笑容来,他挥了挥手,对身边的王承恩说道:“你们都下去休息吧!朕想和辽国公说几句话。”

“老奴哪里也不去,就在这里侍候着皇上。”王承恩伤心的说道。

“你这奴才,也罢!”崇祯皇帝摇头苦笑道:“辽国公,这次朕是错了,错了就要受到惩罚,哪怕朕是天,无人惩罚我,上天也会惩罚我的。”

“皇上说笑了。天下之大,何人能惩罚皇上,待臣护卫皇上回京师。京师御医甚多,妙手回春者不计其数,必定能治好皇上。”李信强笑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眼前的崇祯皇帝就是如此。

“辽国公不必劝朕,朕的事情,朕知道。”崇祯皇帝摇摇头说道:“辽国公乃是当世豪杰,临死之前,朕有一事相问。朕算的是好皇帝吗?”

李信想也不想,就说道:“皇帝勤政乃是世所罕见,若是在平时代,皇帝乃是古往今来,难得的明君,只是皇帝生在皇朝末期,积重难返,故此皇帝陛下,非亡国之君也!臣乃是王国之臣,皇帝陛下能有今日,皆是群臣罪过。”

“不知道朕死后,史书如何评价朕?辽国公如何定朕庙号?”崇祯皇帝又问道。

“烈。如何?”李信想了想说道。

“烈?倒也不差。”崇祯皇帝点了点头,对李信说道:“朕死后,中原就要靠你了,只是江山虽好,正是如同你说的,积重难返,外有建奴,内有乱民,还有那些官员们,哎,李信,记住了,你是汉人,江山只能是汉人的,不能落入建奴之手。”

“这个自然。臣与建奴乃是生死仇敌,又岂会让他们占据了如画江山。”李信想也不想的说道。

“如此甚好。”崇祯皇帝想了想说道:“朕死后,那些臣们朕自然就不用考虑了,但是还请辽国公善待你的民,这些年朕无能,让这些姓受苦了。”

“皇上放心就是了。”李信点了点头,双目中露出一丝怜悯来。赶紧说道。

“王承恩,准备笔墨,朕要写罪己诏。李信,这是朕最后能帮你的了。”崇祯皇帝示意王承恩将自己放下,李信见状,不敢怠慢,赶紧上前,扶住崇祯皇帝,那王承恩四下寻找了一番,最后崇祯皇帝指了指一边,众人望去,却是崇祯皇帝随身穿着的一件龙袍。

“皇上,可以了。”高猛赶紧让人递上笔墨,王承恩在山石上对崇祯说了句。

“朕自登基七年来,逆贼逼近京师,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致逆贼逼近京师,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死本不足以见祖宗于地下,幸赖辽国公信,神勇无双,有天日之表,朕今日将江山托付于辽国公,进位,进位汉王,辅佐,治理天下。钦此。”崇祯皇帝轻轻的念道。丝毫没有注意到周围众将双目中的惊讶之色,自明朝朱元璋到现在,就没有哪一个外姓封王了,可是到了这里,崇祯皇帝封了李信为王,这可是古往今来,从来就没有过的。

“皇上。”就是李信自己听了之后,双目中也露出一丝感动来。这王位让人强行册封,和被崇祯皇帝册封的那是完全不同的,有崇祯皇帝的遗诏,就能帮助李信解决许多麻烦。

“不要谢朕,就算朕今日不会册封的,你也是会得到这个王位的。你说呢?汉王。”崇祯皇帝脸上露出一丝笑容,但是很快,脸上的那一丝红润眨眼之间,就消失的无影无踪,尽是死灰之色。

“皇上。”王承恩见状,不由的将遗诏扔在一边,失声痛哭起来。

“善待朕的民,善待朕的儿。除非,除非万不得已,不要,不要伤害他们。”崇祯皇帝气如游丝,若非李信耳尖,恐怕还真的听不清楚。

“臣领旨。”李信看了崇祯皇帝一眼,恭恭敬敬的拜倒在地。不过二十多岁的人,比李信大不了多少,李信是雄姿英发,可是崇祯皇帝却是现了老态,身材为瘦削,眼眶深深的陷了进去,也由此可见,崇祯这个皇帝并不是那么好当的。

“皇上。”左良玉等人见状,不由的失声痛哭起来。就是高猛等人看不上崇祯,这个时候,也是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而王承恩却是好像是死了老一样,跪在那里,动也不动,李信看的明白,这个王承恩对崇祯皇帝果然如同历史上所说的那样为忠心,崇祯皇帝一死,他的整个精气神尽数丢失了。

“王公公,皇上已经驾崩,我等还是快速返回京师的好。建奴大军虽然暂时退却,可是这个时候,还是回京师,小心建奴偷袭京师啊!”左良玉在王承恩耳边说道:“皇帝已经驾崩,可是还在,大明的国祚尚在啊!”说完之后,他小心翼翼的望着一边的李信一样,心中有些忐忑不安,按照道理,这些话都是应该是李信说的。

只是不想到,迎面却是望见李信正朝自己望来,脸上还露出一丝赞许的笑容来。只是他不知道的是,对于李信来说王承恩是一个有用的人,虽然他现在有圣旨在手,可是明朝的那些官员们,对其他的方面不行,可是对争权夺利,却是意想不到的厉害,这些人又岂会将手中大权交给李信的吗?若是有王承恩在,只要王承恩说话,这些人自然不会与李信争夺权力,最起码不会明面上来找李信的麻烦。

“汉王,既然先帝临终已经有了遗旨,还请汉王按照旨意行事。”王承恩望着李信,双目中露出一丝莫名的神色来,但是很快就摇摇头,跪在崇祯皇帝身边。他跟随崇祯皇帝,在当初的信王府,护卫着崇祯,和魏忠贤做斗争,自然知道官场的上事情了,对于崇祯皇帝册封李信为汉王,更是知道其中的奥秘了,分明是想着李信在篡位的时候,能念着崇祯的情,放过崇祯的家小。

“如此多谢公公了。”李信点了点头,从左良玉手中接过圣旨,对左良玉说道:“左将军,皇上身边的御林军马还是由将军统领,护卫先皇灵柩,跟随大军,返回京师。”

“末将遵命。”左良玉沉吟了片刻,又问道:“不知道王爷这次率领了多少兵马前来?末将看着山下并没有多少兵马。这?”

“孤只率领千兵马先行,其余的大军还在后面呢。”李信听了之后,哈哈大笑起来。

左良玉听了之后,却是面色大变,嘴巴张的老大,没想到李信只是率领了千兵马就敢前来勤王救驾,这若是被建奴知道了,恐怕早就将李信吃的干干净净了。只是左良玉却没有认为李信冒险,相反,更加震惊于建奴对李信的态,几乎就是看着李信的大旗就逃跑啊!想来也是李信的大军虽然尽是精锐,可是十万大军也不可能尽数杀来,朝廷大军,十万大军行军,能有万一起到就差不多了。李信只是到了千人,而且还是先头部队,也算是难得了。

然后,就在这个时候,远处又飘来雄壮的歌声,左良玉望了过去,却见西北方烟尘四起,直卷云霄,接着就看见旌旗遮天蔽日,朝小山杀了过来。

“看,大军来了。”李信哈哈一笑,指着远处的大军,笑说道:“若是建奴还在这里和我对峙的话,恐怕就会落入我大军的围困之中,皇这次不死也是要吃个大亏了。”

左良玉双目中尽是惊骇之色,从李信出现到现在不过半个时辰的时间,大军就缓缓而来,也确实如同李信所说的,建奴这个时候若是不走,最后倒霉的就是建奴。人都说这李信用兵如神,麾下尽是精兵猛将,也确实是如此。

“王爷神勇,末将佩服。”左良玉赶紧说道。

“可惜了,再怎么神勇也是来迟一步了。”李信摇摇头,望着一边的崇祯皇帝,双目中一丝莫名之色一闪而过,所为人死如灯灭,李信与崇祯皇帝之间的恩怨,随着崇祯之死也就是烟消云散了。

“皇帝之死,自有天命,王爷不必挂念在心才是。”左良玉想了想还是劝说道。

李信点了点,心中却是涌起一阵复杂之色,在历史上记载,崇祯死后,满朝武之中,只有十多个人对其哭拜祭祀,其余的人连看都不看一样,转身就投降了李自成,真是让人感觉可悲可叹了。

“孤已经命令杨雄率领大军进攻张家口,想必这个时候张家口已经攻陷,皇想要回去的话,只能走喜峰口和山海关,这两处地方想攻下来不是一般的困难啊,这次孤要让皇,进的来回不去。”李信笑呵呵的说道。他在出兵之前就已经算计好了,一定要重创皇,这一次课是与以前不一样,以前是崇祯做主,可是这一次是他李信做主。

“王爷,末将担心的是山海关,吴襄投敌了。”左良玉听了之后,赶紧对李信说道。

“吴襄投敌,吴襄?混蛋。”李信还不知道吴襄已经投敌,这次听说之后,自然知道吴襄投敌带来的后果,他也明白了为什么也跟着投敌,显然与吴襄有着很大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这个时候,驻守山海关的是吴桂,历史上,吴桂就曾经投靠建奴,这个时候,弄不好建奴会以吴襄为要挟,归顺建奴也未可知。

“忠孝两难全,吴桂是老奴看着长大的,素有忠义,应该不会背叛我大明朝的。”这个时候,王承恩在后面结果话来说道。

“蒋毅,你为先锋,高猛为中军,尚可喜为后卫,大军立刻前往京师。追击建奴。******,领本部兵马,前往喜峰口,堵住建奴的退。”李信并没有理会王承恩,而是大声怒吼道:“一定要将建奴消灭在关内。”李信话音刚落,顿时迎来一阵欢呼声。十万大军瞬间就集结完毕。浩浩荡荡就朝北京城杀了过去。

王承恩和左良玉两人在附近村落中寻了一副上等的棺木,装着崇祯的尸身,领着残余的御林军,也朝北京行去。

“可恶,可恶的李信。”与意气风发的李信不同的是,皇正领军在上,一脸的愤怒,大军即将活捉崇祯皇帝,可是谁也没有想到,李信这个家伙居然出现了,而且还是如此的巧合。这让他的算计全部落空。这个李信的兵马怎么来的这么快。

多尔衮在一边也是一脸的沮丧,可以想象,这次之后,大明王朝仍然还是风雨不倒,或者说,会是更加的强大,因为这一次是李信做主的大明王朝了,他可不是不同于崇祯皇帝,他身边的精兵强将无数,以前只是地方小,所以才会束手束脚,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他的兵马众多,中原地大物博,想要对付李信恐怕是很难得。

“恐怕不久之后,李信的大军就要追来,我等恐怕还得让人快速的前往山海关。”范程满脸的紧张之色。

“吴桂他会投降吗?”皇有些迟疑的问道。

“他肯定会投降。”范程赶紧说道:“臣听祖泽润说,吴桂与李信有怨恨,别人都会投靠李信,但是此人不会投靠李信的。如今天下,除掉李信就是我们,他不投靠我们也是不可能的,臣愿意前往说服此人,让人归顺我大清。”

“既然如此,就有劳先生了。”皇想了想说道:“先生,若是不成,先生一定要保重自己才是正理。”

“皇上放心就是,臣这就去。”范程知道事情紧急,又想了想说道:“皇上,现在北京城还没有得到崇祯皇帝被救的消息,北京城肯定是一片混乱,这个时候,若是大军能突然出现在北京城下,或许还能诈开北京城,到时候,我们所得到的就是很多了。”

皇想了想说道:“若是李信从背后进攻那当如何?”

“那就见机行事。”范程想了想说道。

“既然如此,朕记住了就是了。”皇点了点头。

一边的多尔衮听的分明,心中直摇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李信的名声在满人的心中就是一个忌讳,上至皇,下至士兵,听到李信的名字就是浑身直哆嗦,看见李信的旌旗,就只剩下一个狼狈逃窜。这次连李信大军的影都没有看见,就吓的大军连连后撤,原本击败了崇祯的御林军,可以说是大胜,虽然俘获了不少士兵,可是几十万士兵,逃走的人还是占了多数的,这些人流落民间,也是一个潜在的威胁,这些人听了李信的召唤之后,必定会团结在李信的麾下,日后必定是满清最大的敌人。

“报,李信大军距离我军不过五十里之了,还请皇上早作定夺。”这个时候,后面数骑冲了过来,大声的说道。

“什么,只有五十里了。”皇面色一变,朝左右望了一下,就跃马上了旁边的一个小土包,朝西北方向望去,果然见到后方烟尘四起,脸上的忧色更浓了。若是按照这样下去,恐怕不久之后,就会为李信追上。一想到,李信的数十万大军一起攻上来,皇就感觉到心里的一丝恐惧。他这个时候暗自后悔,说实在的,这个时候进攻中原,大清还是没有做好准备的,仓促之间,还是没有到决战的最佳时机。

“皇上,你领军先行,臣弟在此挡住李信大军。”这个时候多尔衮拱手说道。

“多尔衮,你。”皇听了之后,脸上露出一丝感动之色,他可是知道这个时候断后将会意味着什么,那就是被李信围歼的命运。

“皇上,父汗创下的基业不能断在你我的手中。”多尔衮面色冷峻,丝毫没有受到皇的感动而有所影响,只是拱手说道:“不过,臣的正白旗只能抵挡两个时辰,还请皇上早作决断。”

“放心,只要两个时辰足以,两个时辰之后,皇弟尽管撤退。”皇握着多尔衮的双手说道:“到时候,我在前方等着你。”

“臣弟遵旨。”多尔衮面色平静,他转过身去,命令亲兵挥舞正白旗旗帜,瞬间就见万余正白旗兵马跃众而出,不得不说,这个时候的八旗弟还不是几十年后,与吴桂决战的绿营弟,这些兵马尽是满人精壮组成,作战凶猛。虽然不过是万人,但是却是相当于明朝数万大军。这个时候,又存有必死之心,士气更是高昂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