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骑 > 第421章 看谁有耐心

汉骑 第421章 看谁有耐心

作者:堕落的狼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9:10:06 来源:蚂蚁文学

、、、、、、、、、、

“皇上是想?”范程双目一亮,惊讶的望着皇。

“这样的机会不能放弃。”皇捏紧着拳头,望着范程说道:“这一次,可是一个绝佳的机会。李信和明朝大军在一起厮杀的时候,李信的兵马人数较少,肯定要尽数投入进去,或许会防守我们,但是明朝方向却是不会防备我们的,他们只是会在锦州防备我们。”

“明朝虽然军队大部分都是在地方上,可是在京师还是有不少兵马的,皇上这次要攻打北京城,恐怕没那么容易吧!”范程以为皇又要进攻北京城,皱了皱眉头,婉转的劝说道。

“我合适说过要进攻北京城,北京城有御林军,崇祯这个人又是一个刚毅之主,想要攻下北京城还是很困难的,不过,北京城难打,宣府不难打啊!杨嗣昌精兵全出,宣府兵马空虚,正好是进攻宣府的最佳时机,先生以为呢?”

“宣府乃是明朝重镇,若是能攻克宣府,必定是京师震动,只是要通过李信的地盘,恐怕很难啊!”范程也认为皇出了一个好主意,但是这宣府可不是喜峰口,距离云中可是没有多少的。进攻宣府倒是没有问题的,可是让李信知道消息了,天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要知道,现在全军上下对李信可还是没有恢复信心的。

“李信是没机会管到我们了,也不会知道的,就算他知道了,恐怕也会放我们过的。”皇想了想,说道:“杨嗣昌大军来攻,若我是李信,就会将从宣府到云中的牧民尽数迁移到漠北去,杨嗣昌的兵锋是指向云中的,只要避开这条道就没有关系,不但能减少损失,而且还能减少资敌,让杨嗣昌不能从牧民手中获取更多的粮草,这样方便李信的骑兵骚扰杨嗣昌的粮道。我也相信李信必定会这么做的,宣府一带恐怕已经没有征北军的牧民了。先生若是不信,可以去看看。”

“皇上的意思是说,李信早就知道大军围攻了?”范程这下就吃惊了。

“当年李信单骑南下中原,你认为他真的有那个本事吗?若是没有人暗中支持,打听消息,李信能这么安全的回到草原吗?不要忘记了,当年的晋商是如何向我们传递消息的。眼下这些晋商们都归顺李信了,难道他就不知道利用。我相信,杨嗣昌的一举一动,都是在李信的坚实之中。这也是让我忌惮的地方。”皇冷哼哼的说道。

“这么说,杨嗣昌这次是必败无疑了?”范程失神道。

“从他出主意的那一天,实际上他就已经败了。”皇毫不犹豫的说道:“李信又岂是那么好对付,那我们大金不是输的很冤枉的吗?”

“若我们大金和他们联合起来呢?一起对付李信?”范程咬牙切齿的说道。虽然李信和明朝这次关系可能是彻底的破裂,可是若是在两个敌人当中选一个的话,他还是选择明朝,明朝已经腐朽,可是李信还是刚刚升起的阳,征北军军纪森严,作战勇猛,内部的官大多都是清廉之辈,这样的势力才是大金最大的敌人。所以这次他不是想着如何趁着宣府空虚,进攻宣府,而是想着如何和明军联合进攻李信,一举荡平李信的势力,甚至还能占据草原,这个念头一想起来,瞬间就占据了整个大脑,只听范程拱手说道:“皇上,我们这边有科尔沁骑兵、大金八旗弟,一起进攻,到那个时候,就算李信再怎么厉害,也挡不住我们的进攻。我们的兵马熟悉草原,只要击败了李信,就能轻松占领草原。皇上,微臣以为这是一个好机会,绝对不能错误。若是选择留下一个敌人的话,微臣情愿面对看上去实力很强大的明朝,也不愿意面对李信。微臣以为,李信日后必定是我们的大敌。能短时间消灭李信,那就最好了。”

“李信没那么容易对付的。”皇也不得不承认,范程的建议很有建设性,说的连他都有些心动了,可是李信真的是那么容易对付的吗?皇可不是那么认为的,与自己一样,他看的出来,李信也是视自己为生平大敌。若是能轻松消灭李信,自然是好的,就算段时间内,明朝占据上方,他也相信,草原最后还是会落到自己手上的,然后慢慢的蚕食明朝。可惜的是,他知道李信不会将自己所有的实力都投入到和明朝的战争中,肯定会有一部分兵力在防守自己。万部众,随手召集,也是有十几万兵马的。进攻李信,很难取得胜利,反而会浪费这样一个进攻宣府的机会的。

“可是?”范程看见皇的一丝迟疑,正待劝说,却被皇摆了摆手。

“先生不要说了。要是进攻李信,弄不好李信会与我们来个鱼死网破,大不了他就放弃云中,指挥部众,向北进攻,至于云中,你以为明朝军队能守的住云中吗?”皇笑呵呵的说道:“曾几何时,中原的军队能在草原上立足的,明朝以前有祖、成祖都曾经征战草原的,可是最后如何?能在草原上做主的还是草原人,李信的云中不是任何人都能占领的。而我们南下宣府,就是要给明朝一个教训,甚至还能激化明朝和李信之间的矛盾。先生难道没有发现,李信和明朝即将出现的战争,在北京城里并没有消息吗?”

“皇上的意思是说,在明朝内部并不是所有人都赞同明朝讨伐李信?或者说,有意隐瞒此事?”范程双眼一亮,十分的惊讶的问道。

“不知道。”皇罕见的摇摇头,说道:“十衙门并没有消息传来。或许两者都有之,或者就是明朝内部的大臣们并不赞同征讨李信。不管怎样,明朝和李信之间的战争是不可能改变的,他们之间的战争只要进行,李信对朝廷肯定是更加失望,他的麾下大将们也会对朝廷离心离德,李信就得两面防御,甚至他对我们进攻中原还是持赞成的态。明朝实在是大了,而我们又是满人,中原对我们这样的民族可是相当抵制的,只能是将能团结的人一起团结起来,无论是李信,或者是高迎祥这样的义军,或者是王好贤这样神神叨叨的人物,我们都应该支持他们。中原越乱,我们这边就轻松,中原的士人们,就没有心思计较什么中原正统的问题,中原越乱,明朝崩溃的越快,我们的机会就越多。上次为什么我们没有趁机攻占北京城,就是因为我们的实力还不够,中原人是不会接受我们的,但是若是中原彻底乱了起来,我们的机会就大多了,先生以为呢?”

“皇上圣明。”

范程见皇已经决定了,心中一叹,也就不再说什么了。虽然他不愿意,可是也不得不承认皇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在这种情况下,也只有他很清醒。

“不过,你说的也是有道理。”这个时候皇又说道:“我们无论是哪个方向进攻,都是会碰到李信的军队和牧民。这也是逼着李信和我们决一死战。我们又要专心进攻宣府,不能对付李信,可是如此,也不能让李信就这样轻松的应付过去,还是要派兵骚扰一下李信,就算是削弱一下李信的力量也是可以的。吴克善可是等了许久,科尔沁部族可以说是在李信的打击下,才损失惨重的,被迫投靠了我们,这次这样的机会,相信他很愿意去骚扰一下李信的。”

“皇上所言甚是。”范程也点了点头。

皇允许李信进攻中原,不但是因为自己要进攻宣府,不希望李信插手,更重要的是,他希望中原是越乱越好,但是同样的,他也不希望李信的势力越来越大,所以他也需要削弱李信。这个时候,科尔沁的残余兵马吴克善无疑是一个最好的人选。

“都说崇祯这个人聪明,这次恐怕是了,杨嗣昌的这点建议真的能消灭李信?那我大金也不可能屡次在李信面前吃亏了。”皇不屑的摇摇头,说道:“杨嗣昌跟他老杨鹤一样,眼高手低,瞧不起李信这样并非科班出身的人,也看不起李信的年轻,却不想想,李信能有今天,又岂是用年龄来说话的?崇祯也是呗杨嗣昌给蒙蔽了,才会做出这样的蠢事。真是让人笑话啊!”

“这也是为什么泱泱大明朝,到了崇祯这边是越来越差了,我大金兵马能轻松到达北京城下。”范程也哈哈大笑道。

“既然如此,就传令吴克善,让他率领所属兵马骚扰李信。”皇点了点头,又叮嘱道:“记住了,让他只允许骚扰,而不是进攻,若是深入了征北军范围境内,被对方围困,我大金是没有多少兵力去援救他们的。”皇想了想,还是叮嘱了一番,科尔沁部族原是蒙古草原,除掉建奴之外,第二大部族,可是上一次,跟随南下,被李信消灭了主力,科尔沁部族在吴克善的带领下,彻底的投靠了建奴。可是皇明白,在吴克善心中,对李信是充满着仇恨的。科尔沁部族也不知道有多少人都是死在李信手中,整个部族沦落为别人的附庸,以前比较弱小的部族现在都凌驾在科尔沁之上,若非皇的后宫中,尚有不少的嫔妃都是来自科尔沁,恐怕科尔沁已经被人吞并的差不多了。这次皇让科尔沁部族前往骚扰李信,也是为了让吴克善有一个报仇的机会。他知道,若是大军前往,李信弄不好就会与他来个鱼死网破,若是小部队前往,一代枭雄的李信会知道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

当然,这前提条件就是吴克善能够克制住自己的仇恨,仅仅只是骚扰李信的部族而已,一旦深入其中,弄不好最后连自己都被套进去。

“皇上既然决定进攻宣府,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崇祯皇帝逼迫李信快速进军中原,剿灭叛逆。”范程又出主意道:“李信现在是引而不发,占据了事情的上风,他一旦出手,就有可能处在事情的下风,此事就算李信做了准备,但是臣知道这个杀胡口,想攻占杀胡口本身就很困难,更何况杀胡口背后的左云右玉两县,当年曾经抵挡过蒙古人十几万军队的进攻,按照李信的性格,微臣认为他是不可能强行进攻杀胡口的。”

“先生的意思是,他会采取其他的策略进入杀胡口,或者干脆不从杀胡口经过,转而从其他的方向?”皇面色一变,忽然说道:“你说他会不会选择宣府?”

“皇上放心,我们可以进攻宣府,但是李信绝对不会进攻宣府。”范程毫不犹豫的说道:“微臣估计,李信想要的是大同。大同地势险要,周围有险关护卫,更奇妙的是,处在雁门关外,就算李信占据了大同,然后像崇祯皇帝上书一道,崇祯皇帝就算不满,也不会放在心上,他只是会加强雁门关的防御,不会派兵强行夺取。”

“若是李信占据了大同,恐怕他也不会有多的兵马夺取大同了。”皇哈哈大笑道:“这若不是要削弱明朝,破坏李信和明朝之间的关系,我还真不会进攻宣府。”他这个时候发现,若是自己进攻宣府的话,实际上是帮助李信,让明朝将目光转移到建奴身上来。

“只要能破坏李信和明朝的关系,那就是胜利,李信就算占据了大同,他虽面临的还是四面封锁。一个大同还养活不了李信多的兵马。”范程摇摇头说道。

“嘿嘿,没想到我大金居然也有一天能与李信合作的时候。”皇苦笑的摇摇头,实际上,眼下这种情况不正是如此的吗?

“这得感谢崇祯小儿了。”范程连连点头,世界之奇妙,莫过于如此。

且不说这对君臣二人在凤凰楼内谋划着,远在北京城内的崇祯皇帝也接到了杨嗣昌的秘密奏折,望着上面的要求,崇祯皇帝迟疑了起来。

此刻的他,只能是拿着奏折在大殿内走来走去,毕竟剿灭李信的事情只是他下了密旨,并没有通过内阁,尽管他也知道,或许内阁的那些大臣们也都知道了此事,可是却没有一个人帮他出主意的,现在在他身边只有一个王承恩还能商量。

“李信兵马不出,这如何是好?”崇祯皇帝握着手中的奏折,自言自语的说道:“难道他已经发现了什么不成?”现在的崇祯皇帝陷入了之中,若是李信真的出兵,那此事就有可能继续下去,击败李信,甚至消灭李信,可是李信若是不出兵,整天缩在云中,他还真没有什么办法,他很庆幸李信没有反心,但是大军劳师远征,无论是宣府也好,或者是大同也罢,更或者是边,大军都已经准备妥当,等待着李信出兵,最后迎头痛击,这下好了,李信兵马到现在还没有出现,朝廷每天都在消耗着大量的钱粮,天长日久这么下去,恐怕朝廷也支撑不起啊!

一边的王辰恩将崇祯皇帝的脸色看在眼中,深深的叹了口气,原本他也是不赞成出兵的,但是崇祯皇帝刚愎自用,一意孤行,他王承恩也没有任何的办法。当下出言道:“皇爷若是有不绝,可以找内阁商议一番。”

“内阁多时庸庸碌碌之辈。能商议出什么呢?”崇祯皇帝想也不想就拒绝了,他的说的话虽然有点道理,但是实际上,却是不想向内阁低头。

“皇爷,若是下圣旨,恐怕天下人都知道此事,对朝廷为不利。”王承恩还是劝说道:“李信现在是引而不发,就是在等着皇爷的圣旨,有圣旨在手,他进军杀胡口,若是遇人偷袭,那就是朝廷的事情了,奴才以为,这个圣旨绝对不能发。”

“可是李信不出兵那该如何是好?”崇祯皇帝迟疑道。

“奴才听说姜瓖此人贪财好色,生性为残忍,现在晋商七大世家都在大同,皇爷只要稍微暗示一下,他必定会对晋商七大世家动手,到时候,李信就是想不动手都难了。”王承恩想了想说道:“不过在此之前,皇上最好将曹诏将军调离山西,此人生性刚毅,恐怕是看不惯姜将军的。”

“这是一个好办法,你这个老狗,没想到居然想出这种计策来。”崇祯皇帝想了想,顿时指着王承恩笑骂道。李信现在靠的是晋商七大世家,若是七大世家损失惨重,必定会向李信求救,李信若是不救,必定会让这些心中愤懑,这样也就等于断了李信一臂,也就能逼的李信不得不出兵。

“都是皇爷调教的好。”王承恩赶紧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