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骑 > 第415章 杨嗣昌的野望

汉骑 第415章 杨嗣昌的野望

作者:堕落的狼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9:10:06 来源:蚂蚁文学

、、、、、、、、、、

“七八成?也算可以了。”宦官听了之后,点了点头,又说道:“干爹还让咱家问大人,还有什么要求?跟咱家出宫的还有几个内侍,已经分别前往大同、延绥了。”

杨嗣昌闻言双眼一亮,他知道几个内侍前往大同和延绥代表着什么,姜瓖就是驻扎在大同,而洪承畴就是驻扎在延绥,显然朝廷已经派人去通知两人了。

“下官想专征专权。”杨嗣昌想了想,终于咬紧牙关说道:“下官这边一旦发动,朝廷必然知晓,下官担心朝中会有人说话,与李信私通消息。”他知道,朝廷内阁那一般人是不会让自己轻松的取得胜利,像李信透露情报这是其中之一,而朝中也有许多人反对,逼着崇祯下旨撤免自己。要知道,自从宋朝以来,都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不要小瞧了这个“共治”,在一方面说明了这些士大夫权力之大。

“咱家记住了。”宦官点了点头,只是脸上却是露出一丝不屑来,说实在的,这些宦官们很讨厌官,自从有了宦官这个职业以来,自从明朝有东厂出现,宦官和官们就是生死对头,两者为了权力争夺了上年之久,或者是宦官占据上风,或者是就是官压住了宦官,将其赶尽杀绝。官们忘记不了的是宦官们的廷杖,宦官们忘记不了是刘瑾等之人,这些人不就是被官们压的喘不过气来的吗?当宦官得势的时候,这些官们纷纷巴结,比如以前的魏忠贤,比如现在的王承恩,有的人已经为魏忠贤立生祠,王承恩所到之处,官低头,这就是宦官们的威势。

“还有一事,下官想请姜瓖前来商议。”杨嗣昌原本是准备让洪承畴也来走一遭的,但是一想到洪承畴的资历比自己高,是边总督,他若是来了,杨嗣昌还真是不好指挥的。当下就只请了姜瓖前来。

“这个自然可以。”宦官点了点了点头,既然要对付李信,那就应该在一起商议一下的。虽然一个是在宣府,一个是在大同,但是目标是一致的,只要是打了胜仗,一切都好说。

“如此下官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杨嗣昌想了想说道。打仗无非是钱粮两项,这两样东西,对宣府和大同来说,都不是什么要紧的东西。作为边关重镇,粮草都是优先供应的。

“杨大人,这次皇爷可是下了大决心了,征北军可不是那么好对付,大人要思而行,若是胜利了,大人固然可以青云直上,这若是失败了?”宦官面色阴沉,死死的盯着杨嗣昌。

“下官自然知道这里面的利害关系。”杨嗣昌点了点头。他自然知道之所以下了密旨,一方面是因为内阁的压力,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害怕失败。一旦失败,就会被天下得知,李信也就有了借口,进攻中原腹地,可是现在朝廷做好了和李信决裂的准备吗?显然是没有,就是这次也是一个冒险,胜利了自然是没什么关系,一旦失败,就会寻找替罪羊,以缓和和李信的关系,而这个替罪羊,恐怕就是他杨嗣昌了。崇祯皇帝到时候要用他杨嗣昌的脑袋来平息李信的怒火。也要平息朝廷武官们的怒火。这场战打的就是他杨嗣昌的身家性命,他只能是胜利而不能失败。

“那就好。”宦官听了之后,这才点了点头,朝杨嗣昌拱了拱手。说道:“既然如此,咱家这就回京,禀报皇上了。”

“有劳公公了。”杨嗣昌亲自将宦官送出了大门后,才命人将黄得功喊了过来。

“不好,忘记了一件事情了。”杨嗣昌端着香茗等着黄得功,忽然想到了什么,失声惊呼道。

“大人忘记了什么?”这个时候,黄得功大踏步走了进来,笑呵呵的说道:“宣府不愧是天下雄兵之所在,这些家伙稍微训练一下,就是精锐。”

这些日,黄得功一直奉杨嗣昌之命训练宣府精兵,虽然宣府在名册上有十几万精兵,但是黄得功这样的猛将,一入军营之后,依靠杨嗣昌,一下淘汰老弱,将侯家的忠诚分尽数涤除,然后在民间征召精锐,一下得了十万精兵,宣府靠近边塞,人多好武勇,黄得功训练精兵得当,一下将宣府打造的如同铁桶一般。

“哎,刚才下官忘记找朝廷要大同的骑兵了。”杨嗣昌却是没有理会黄得功,只是叹息道:“征讨草原,要的就是骑兵。宣府虽然有些骑兵,但是也不过万余人,天下精兵出自大同,大同兵马有一半都是骑兵,最起码有五万精锐骑兵,这股骑兵若是在我手中,足以横扫大漠,兵临云中。”

“大人若是想要,凭借尚方宝剑,姜瓖难道还不给不成?”黄得功不屑的说道。

“这个没那么简单。”杨嗣昌摇摇头,他可不认为姜瓖会轻易的将这五万精锐骑兵交到自己手中。五万精锐骑兵可不是五千精锐骑兵。他心里想了想,弄不好自己还要亲自到大同走一遭,去见见这个姜瓖。

“宣府精锐可能出征否?”杨嗣昌忽然想到了什么,对黄得功问道。

“大人放心,宣府精兵这次绝对会为大人斩将夺旗。”黄得功站起身来,大声说道。

“如此甚好。”杨嗣昌深深地叹息道:“皇上这次是下了密旨给我的,他是顶着满朝武的压力,也支持我打赢这一仗。征北军就是如同一柄宝剑悬挂在京师的头顶上空,随时落下来。看看,这万里长城,在龙头的位置,关宁军被建奴拖住了,不能剿灭贼寇,数万精锐不能动弹,每年要耗费数万两银,朝廷本身就不堪其负。再看看,宣府、大同、边一带,李信兵马众多,其人野心勃勃,随时都能南下中原。朝廷为了对付他,不得将几十万精兵放在北疆,若是将这几十万精锐都拉到中原,那中原的那些叛逆早就为朝廷所剿灭,国泰民安,海晏河清也就是时间上的问题了。”

黄得功想了想,不由的张口说道:“末将倒是认为征北军短时间内不会南下,否则的话,征北军要南下,恐怕早就动手,不会等到现在了。”

“哼,虎山,你小瞧李信此人了,莫忘记了,他此刻不动手,并不代表着以后不动手,我们这是在防患于未然。李信此人迟早是要反的,皇上让本官动手,也是要灭其在萌芽状态。”杨嗣昌微微有些不满的说道。

“末将明白了。”黄得功呗杨嗣昌怒斥的面色微红。

“哎!虎山啊!本官也是没有办法啊!朝廷局势糜烂,朝中尽是温体仁这样的奸佞小人,祸乱朝纲,看看,民间民不聊生,若是不尽快扫清寰宇,我等如何面对天的信任?”杨嗣昌长叹道。

“大人高义,末将明白了。”黄得功赶紧低声说道。

“嗯,这些日,你坐镇宣府,我要亲自到大同走一遭。”杨嗣昌原本是准备用尚方宝剑,召姜瓖来宣府,但是一想到自己还要从姜瓖手中将五万骑兵要来,决定还是自己亲自走一遭。

“大人,现在大雪覆盖,还是等雪停了再去吧!”黄得功望着外面,现在已经是崇祯六年十二月,大雪袭击了整个北方,从宣府到大同虽然没多少,可是道难走,黄得功还是有些担心。

“事情紧急,明年大雪停后,我就要对云中用兵,一些具体的措施我必须要与姜瓖谈好,这不光是骑兵的问题,还有大同防御的问题,姜瓖此人打仗虽然有点本事,可是要与李信这样的名将对阵,还是差了一点。”杨嗣昌摇摇头,对黄得功说道:“所以我必须要亲自前往。你在宣府整顿兵马,不得有误。”

“末将明白。”黄得功见杨嗣昌已经下定决心,顿时也不再说话,当下说道:“大人到大同,如今这上也不大平,最近末将在军中寻得一位猛将,不如让他护卫大人左右。”

“哦,此人叫什么名字?”杨嗣昌闻言双眼一亮,笑呵呵的点了点头问道。

“王斗。十分勇猛,若是论武艺,末将都不是他的对手。”黄得功有些脸红,说道:“末将曾经和他比斗过,此人神勇,力能扛鼎,更是练了一手的神箭,步之内,发中。此人足以护卫大人左右。”

“居然有这么厉害?”杨嗣昌原本只是随口一问,却不曾想到,这个叫做王斗的人物居然得到黄得功如此重视。

“大人不信可以看看。”黄得功拍着胸脯说道。

“这样的勇士不应该做我的侍卫。”杨嗣昌想了想,说道:“也罢,暂时先护卫我左右,待从大同回来,让他做你的副手。这样的猛将,应该率领精兵强将,冲锋陷阵,李信军中猛将如云,我们正需要这样的将军,替我们冲锋陷阵,为国效命。”

“大人所言甚是。”黄得功点了点头,他丝毫没有感觉到,多了一个王斗,就会分了自己的权力,实际上,自从侯家父离开宣府之后,黄得功对宣府军中大将进行了清洗,许多将军都已经与侯家交往过密而被调走,眼下军中大部分虽然都是黄得功提拔上来的,但是军中的将领缺少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黄得功巴不得有更多的将军能前来帮他,现在多一个王斗,他高兴还来不及呢!又岂会反对,更何况,这还是杨嗣昌开口说的,他更是不会反对了。

大同镇朔将军府第,姜瓖、姜让、姜瑄兄弟又坐在一起,过几天就是大年十,姜氏兄弟要聚集在此祭祖,加上姜氏兄弟的谋划已经准备妥当。

“大哥、弟,皇上已经同意了我们对李信用兵了,密旨昨天就已经到了。”姜瓖兄弟坐在一起,姜瓖笑呵呵的说道。

“密旨?”姜让闻言皱了皱眉头,说道:“既然是对李信用兵,为何要用密旨?”姜让不同于姜瓖,虽然论武勇不如姜瓖,但是若是官场上的知识,他要比姜瓖要懂得许多。

“李信现在还没有谋反,朝中大臣们都反对对李信用兵,皇上只能是出中旨了,而此事又是要算计李信,自然是不能让李信知道这里面的消息了,如此一来,就用密旨了。”姜瓖满不在乎的说道:“怎么大哥认为这里面有问题?”

“自然是有问题,此战若是胜利了,我们兄弟,自然是荣华富贵少不了,可是若是失败了,那我们兄弟就是要倒霉了。皇上为了平息满朝武的不满,肯定要找人背黑锅,洪承畴老谋深算,又是朝廷的边总督,立下了汗马功劳,若是失败了,皇上是不会找他的麻烦的,杨嗣昌是皇上的宠臣,这黑锅自然是落不到他头上的,也只有我们兄弟,在朝中没有什么靠山可言,若是失败了,皇上就能将所有的责任推到我们头上,说我们擅起边衅,诬陷忠臣。到时候,我们也只是会落的一个抄家灭族的下场。”

“他敢。”姜瑄听了之后,猛的面色大变,站起身来,大声说道:“我姜家世代为将,效忠朝廷,余年之久,皇上岂能说杀就杀的,真的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干脆就将大同献给李信,看他崇祯能奈我们怎么样?”姜瑄的这种情况实际上就是日后大明朝将军最实际的情况,比如说左良玉的军队,军纪很差,丝毫不在那些匪兵之下,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民怨沸腾,可是朝廷硬是不敢拿他怎么样,因为他手中有兵。那个时候时候,左良玉手中不过一两万人,朝廷就不能将他如何,更何况,现在姜氏兄弟手中握有十几万军队,朝廷更是不会将他如何了。

“这也是万不得已的时候才如此。”姜瓖摆了摆手,不在意的说道:“这次大军一起进攻云中,只要将李信困在杀胡口,李信就是插翅难飞,他手下的那些人群龙无首,如何能应付我们大军一起进攻。”姜瓖还是很有把握的,本来这大同就是易守难攻,李信想要攻下大同几乎是不可能的。他相信,这次朝廷大军一起进攻,足以消灭李信。只要消灭了李信,那就是荣华富贵,至于失败,他姜瓖还真没考虑过。

“将军,宣府杨嗣昌大人来了。”

就在这个时候,书房外,有家人大声禀报道,让兄弟面色一变,相互望了一眼。显然没有想到这个时候杨嗣昌怎么会冒雪前来,要知道过几天可是过大年了。这个杨嗣昌难道有什么要紧事情不成?

“既然杨大人来了,我们不能失礼了,他挂兵部侍郎衔,手握尚方宝剑,是天的宠臣。此人不能怠慢了,否则的话,又是第二个毛龙了。”姜让沉吟了片刻方说道。显然当年的袁崇焕靠尚方宝剑斩了毛龙的事情让这些武将们都小心翼翼,就算后来袁崇焕倒霉了,可是这人都被杀了,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杨大人,远道而来,有失远迎,还望恕罪。”一想到这里,兄弟赶紧迎了出去,只见大雪天里,仪门外,杨嗣昌身上披着蓑衣,站在马上,正等候着人,而更让兄弟惊讶的是,在杨嗣昌身边,还有一个大汉,双手捧着一柄宝剑,金黄的剑穗随风而动,剑鞘上有金龙环绕,正是尚方宝剑。兄弟心中打了一个冷战,赶紧又上前走了几步。

“有劳昆仲了。”杨嗣昌将人的脸色都看在眼中,心中一阵冷笑,对付这些丘八就应该如此。他早就知道这些丘八不大好说话,不但带了王斗这样的猛将,更是将尚方宝剑都带了过来,就是为了震慑这个家伙。他拱了拱手,说道:“事关重大,下官也只能是亲自前来,若是有打扰之处,还请位将军莫怪。”

姜瓖人听了之后,心中一阵不屑这个家伙手捧尚方宝剑,就是进入大内,那些大汉将军们都会阻拦,有了此物,天下之大,哪里去不了的,一个小小的镇朔将军府,还不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吗?身边的那名勇将看上去也是有万夫不当之勇,不是一般人可以抵抗的,这个杨嗣昌看来也是一个虚伪之辈。兄弟一想到这里,更加不敢怠慢了。恭恭敬敬的将杨嗣昌迎了进去,吩咐下人们准备香茗、时令瓜果等物,简直就是将杨嗣昌当做天使来对待,这让杨嗣昌心中高兴了许多,心中对自己的要求也就充满了信心。

杨嗣昌知道只要将大同的五万骑兵弄到手,自己击败李信的机会就大了许多,只要击败了李信,自己入住中枢的日也就很快了。到时候,所谓的温体仁等等,恐怕是再也没有借口说自己如何如何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