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骑 > 第408章 借道

汉骑 第408章 借道

作者:堕落的狼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9:10:06 来源:蚂蚁文学

、、、、、、、、、、

“李信此人年纪轻轻就创下了如此势力,纵横草原,所向披靡。拥兵十余万人,麾下部众余万人,也不是靠运气来的,如此手段,就能收麾下十数万将士之心,不,不单单是征北军,就是朝廷其他军队士兵,也会为其所感动。此人有枭雄之姿,日后问鼎天下也不是不可能的。”范永斗在一边听的分明,虽然脸上没有任何的表示,心中却是惊讶着不停,心中直呼着妖孽。不光是他,就是其他的石元直、等臣,心中震惊不已。

纵观历朝历代,有与士兵同甘共苦的君王,又视信如的皇帝,但是像李信这样,将士兵骸骨归葬一处,让李信的孙孙加以祭拜的却是没有。给予钱财固然让士兵过着富贵生活,给予官位,可以让士兵们过上人上人的日,可是让当权者年年祭拜,让天下人都记得自己的战功,立碑刻传,年年祭祀,这样的待遇则更加的让人感动,让人对其忠心耿耿。

这样的计策若是深得官场的奥妙的人想出来的,这些人或许不会如此紧张,可是李信才多大年纪,不过二十多岁而已。在中原,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这个时候在做什么?或是留恋于青楼酒肆之间,做着一些无病呻吟的诗,或者干脆就是一群纨绔弟,欺行霸市等等,又有谁能如同李信一样,建立如此功业,又如同李信一般,想出如此主意来。

所谓生而知之,大概就是如此,石元直等人相互望了一眼,彼此都能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出一丝惊讶来。然后恭恭敬敬的朝李信行了一礼。

“以后就将大青山建成一个,嗯,英雄陵园!元直,在英雄陵园入口处,立一大石头,请名匠雕刻。选取黄道吉日,我要亲自拜祭英雄陵园,恭请阵亡的将士们葬于大青山里。”李信想了想又说道。他这个主意不是一时想起的,在后世,几乎每个城市都会有烈士陵园,供万人敬仰,让人们都记住那些为了新时代而牺牲的人们。

只是在这个时代,士兵的地位低下,尤其是宋朝以来,好男人不当兵等等,到了明朝也是如此,军户的地位还在匠户之下,地位低了,将士们哪里还有心思打仗的呢!李信要的就是提高这些士兵们的地位。在这个时代,也唯独李信有这样的雄心壮志,有这样的心思,大幅的提高士兵的地位。李信可以猜想的到,此事一旦做成,那些在世的士兵们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还不会奋勇作战,为李信的大业舍身忘死的呢!

这是一个阳谋,就算是李信的对手过去了,也没有办法复制。朝廷就不要说了,士大夫主掌朝廷的一切,本身就是一群歧视武将的人,又岂会将这些士兵们拉出来,单独祭祀的呢?皇帝也只会祭祀神灵和祖宗,又岂会低下身份去祭祀阵亡的将士呢?李自成到现在连地盘都没有,身边大多都是流民,更加不会做这种事情了,也没有条件去做;至于李信的第个敌人,也是最大的敌人建奴,更加不会了。现在替皇打仗的是什么人,那是皇的奴才,作为主可以决定奴才的生死,奴才为主作战而战死,这是天经地义的,是无上荣耀,主能记得他的好已经很不错了,又岂会跪在地上,祭拜自己的奴才呢!这也只有李信才有如此气魄做这种事情。可以说,李信此举不但是收了征北军之心,更是收了天下军人的心。

“主公,属下愿意招募能工巧匠,选择青石材料,建成英雄陵园。”说话的是范永斗,范永斗这个时候是彻底被李信给收服了,这位在商场上浸泡了许久的家伙,这次才是真正的认识到什么才是天命所归,能想出如此办法来,只要他中途不夭折,不犯什么大的错误,这天下迟早是他的。而且范永斗也看出了希望,李信连卑贱的军户都能提升到如此高的地位,日后诸如自己这类的商人也会受到重视的,所以范永斗看到了希望。当然更为重要的是,他老奸巨猾,看出了李信对英雄陵园的重视,他就想着出巨资,帮助李信建起这个英雄陵园,以赢得李信的信任。

“主公,我等也愿意出资建成英雄陵园,还请主公成全。”王登库等人都不是蠢材,一见范永斗出手,自然也不像落后,纷纷出言道。

“你们?”李信嘴角扬起一丝笑容来,这个世界聪明人总是不少的,眼前的这几个人就是商人中的精英,他虽然很讨厌晋商,但是不得不承认,晋商的聪明。范永斗能从自己的一个决定中看出了自己对英雄陵园的重视,就想着借此机会来表示自己的心意。只是这样的英雄陵园,只能是自己来兴建,只有这样才能表示自己的态,当下笑呵呵的说道:“你们出工、出人,我征北军出钱。我李信不差钱。”

范永斗听了之后,心中一阵失望,但是很快就明白了,英雄陵园这样的地方不是一个商人出钱能建成的,这已经不是钱的问题,而是政治上的需要,李信要借这个英雄陵园,收买军心,传播李信的仁义。范永斗插手,这算是怎么回事呢?

“属下失言了。”想清楚里面的问题后,范永斗脸上的尴尬之色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甚至还有一些高兴,这出人出工方面,也是有许多算计的。

“范先生,不要怕没机会,我征北军要夺取代北,这还需要你们的帮助,蒋毅,从明天开始,选拔精锐,将他们送入晋商的商队中,分批次潜入代北之地,让范先生寻找合适的地方,潜伏下来,听候命令。”李信点了点头,又对范永斗说道:“此战若成,你们当居首功。”

“谢主公。”范永斗等人听说之后,双眼中尽是欣喜之色,安排人进入内地,寻情报之类的,这种事情七大世家也不知道干了多少次了,轻车熟,为简单。

“元直,可安排堪舆之士在大青山选址,安葬英灵。”李信对石元直说道:“还有,草原之上的金矿、银矿必须勘察清楚。白城距离建奴近,这个地方虽然有银矿,但是却是不能开采,但是,我却知道在黄岗梁、达来诺尔附近有一个巨大的银矿,应该是草原上最大的银矿了,至于金矿,在乌拉山区哈达门沟地区或许能寻到金矿。这些金矿、银矿,短时间内可以供我们需求。”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人,没有哪个不关心钱,而最值钱的就是金银了,李信也不例外,也曾经在网上浏览过,尤其是在鄂尔多斯开着奔驰宝马的清洁工事件出现过之后,他也曾关注过内蒙古的情况,对于草原上最大的金矿、银矿,也能大概的了解他们的位置。李信不管石元直他们会不会怀疑自己的推断,他现在是统帅,他的话,无人敢反对,敢质疑。

“主公,要铸金币、银币,尚需要熟练工人,还有母钱,这些东西恐怕都需要京城那边出力了。”石元直虽然心中好奇,但是却没有反对,反正是要查探金矿银矿的,李信既然给了地址,就先从那边查探起也是可以的,大不了多花点时间就是了。

“主公要铸造金银币?”范永斗等人顿时坐不住了。这种事情他们是第一次听到,虽然中原有不少的私钱,甚至范永斗他们也铸造了私钱,可是却是铸造的是铜钱,甚至铁钱的,从来就没有想过要铸造金币、银币的,这可是大手笔。

“不错。皇帝陛下已经允许了,甚至还亲自手书了‘崇祯通宝’给我。”李信摆了摆手,就有人送上崇祯手书,果然是丹书朱笔亲书的。

“这工人或许属下等人能提供一些。”范永斗等人相互望了一眼,就听见范永斗轻轻的说道。众人脸上露出一丝羞愧之色来。显然这些家伙当年也曾经制造过私钱,只是这个时候投靠了李信,这个时候李信要铸造金币和银币,显然是想冲击市场,也可以想象,以后那些私钱碰到李信的金币和银币,恐怕是没有市场了。

“呵呵,我差点忘记了,你们这些人也必定铸造过银钱的,也罢!你们就将那些善于铸造银钱的老师傅找来。这些东西,我不熟悉,元直他们都不熟悉。那些老师傅们很熟悉。主要他帮助我们征北军铸造出优质的金币银币来。我们征北军的银币可不是私钱,我还准备让他们流通中原呢!可不能轻轻松松就被人仿制出来了。”

“主公放心,纯粹的银币能发出响声,若是仿制的话,肯定是不会如此效果,很容易被别人发觉。”范永斗很自得的说道:“属下一定会将这种办的妥妥当当的。绝对不会辜负主公信任。”

李信朝石元直望了一眼,见对方点了点头,心中也明白,对于这种假钱的事情,也只有像范永斗这样的商人看的最仔细,甚至他们自己也制造假钱。只是李信还是说道:“你们七家都去寻找老师傅前来,然后我再从京师请人前来,大家一起合计一下,怎样才能制造出别人不容易仿制出来的金币和银币。”

“属下等遵命。”范永斗心中虽然失望,但是仔细想想,这种事情要是放在自己身上,恐怕也是不会将这样的大事交给别人来做。

“元直,可以行山西总督张宗衡、巡抚吴甡、总兵曹诏、还有姜襄,本将奉圣旨出兵中原剿灭叛逆,要借大同作为驻兵所在,初步定于明年开春进驻大同,让他们做好接应,然后在行京师,将此事告诉天,看看朝廷是什么反应。”李信想也不想的说道。

“属下等遵命。”蒋毅等人听了之后,心中热血沸腾,所谓衣锦还乡,这些人在草原上创下两人偌大的名声,但是那也只是在草原上而已,就算是有再大的名声,也没有任何的作用,可是进军中原就不一样了,那里才是汉人居住的地方,大将军纵横疆场,不光是在塞外,在中原才是最重要的。

而石元直等人也是心中期盼已久,进,这就说明了李信准备称霸中原,逐鹿天下。石元直等人也可以获得从龙之功,名垂青史的机会到了。

范永斗等人也很高兴,李信已经接纳了自己等人,等李信成功之日,自己等人也许就能做到货行天下,财行天下的境界了。

很快,李信的的信使兵分,在大雪还没有到来的时候,冲出了云中城,一朝京师飞奔而去,一朝原、一朝大同而来。随着李信的一封奏折,大明王朝从北京到边关,再次掀起了风云。

张家口,新人的宣府知府杨嗣昌面色阴沉,望着张家口的一切,此刻的张家口虽然还能维持着表面上的繁荣,但是他却知道,随着七大世家的撤资,张家口的繁荣已经悄然没落了,虽然还有许多的商旅出现在张家口,可都是一些小商贩,所贩卖的东西也都是一些普通的丝绸等物,算不得什么禁。他更是知道,现在的七大世家都已经转到了杀胡口,那个地方距离李信的云中更近。货物出入的更加方便,而驻守杀胡口的姜家兄弟也是见利忘义之徒,又岂会在乎朝廷的利益呢!

“听说皇上已经允许领军南下,征讨叛逆了?”在他身后黄得功大踏步的走了过来,轻笑道:“听说粮草方面也是自己动手,也不知道征北军的粮草从辽远大漠运到中原,还剩下多少?”

“哼!李信已经上书天,准备在杀胡口按下大营,转运粮草。李信,此人野心甚大。”杨嗣昌冷哼哼的说道:“只是此人将天下人都当傻了。”

“大人为何有此一说?”黄得功有些好奇的说道:“就算从杀胡口转运,那也是千里迢迢,李信若是出征南方,恐怕只能是就地而食。转运粮草,恐怕他要亏上许多。”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李信要的可不是一个杀胡口,他要的是大同。”杨嗣昌能得崇祯信任,来处理张家口李信之事,自然不是傻,只听他冷笑道:“占据了杀胡口,就等于打来了攻占大同的大门,宣大,之所以称为宣大,一方面就是我宣府,还有一个就是大同,乃是大明朝北方的屏障,他李信占据了大同,日后若是再占领雁门关,山西都会向他敞开大门。”

“大人,朝廷方面有何决策?”黄得功握紧了拳头,双目中露出愤怒之色,对于李信这样的奸臣贼,他是为愤怒的。

“放心,皇上英明神武,洞察秋毫,又岂会答应李信这样的糊涂事情。”杨嗣昌想也不想的说道。实际上他心里也是没底的,不会答应,但是并不代表着温体仁等人会怎么想。一想到这里,杨嗣昌只能是望北京方向,深深的叹了口气。

京师,自从建奴去后,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华,一些深宅大院中又恢复了,不,也许,从来都是如此,他们仍然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那些离皇城较近的府邸当中,为了害怕让崇祯听见,在家观看歌舞的时候,不用锣鼓,而是让歌姬用紫檀或者象牙拍轻轻的点着板眼,婉转低唱,歌声想一丝头发一样,似有似无,袅袅不绝,在彩绘精致的屋梁上盘旋,而主人和客人们却是停杯在手,或是睁大着双眼,观看着歌姬的美貌,或者是微闭双目,摇头晃脑,沉醉在这美妙的歌声当中,等到歌声一停,这才频频点头赞赏。又快活的劝酒让菜,相互说着笑话。丝毫就没有想过,如何帮助崇祯皇帝如何治理江山,如何减少流民,以防叛乱再起,或者是建奴再次南下。

崇祯皇帝劳累了一天,在田妃宫中用过了晚膳,然后让宫女上了香茗,静静的坐在铺着明黄团龙蒲团德尔龙椅上,面前有一张用玛瑙、翡翠和汉玉镶嵌成一副鲤鱼戏莲图的紫檀木茶几,贡茶清香,碧玉杯上热气升腾,崇祯皇帝手中拿着的也是田妃自己画的《群芳图》,这是二十四幅工笔花卉,崇祯皇帝在田妃画成之后,十分欣赏,特地让御用监的人用名贵的黄色锦缎装裱成册,原本崇祯还想着自己在上面题几个字,或者是诗什么的,可惜的是,一直以来,他都没有时间。他粗略的翻着册,好像是在看着什么,只是他眉头紧皱,又好像是在想着什么似的。

田妃壮着胆望着崇祯皇帝手中的画册一眼,看看上面是不是有什么不妥的地方。看来看去,只见画册上不过是一个阳的“承乾宫印”和阴的“南熏秘玩”的朱印外,再也没有其他的应该避讳的东西了。两个印章在上面,让画册显示的更加古雅。若是能配上一两首诗,那就更好了。田妃一想到这里,就用幽怨的眼神望着崇祯皇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