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骑 > 第402章 给你一巴掌

汉骑 第402章 给你一巴掌

作者:堕落的狼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9:10:06 来源:蚂蚁文学

、、、、、、、、、、

兵部尚书张凤翼很郁闷,他是堂堂的兵部尚书,在建奴入侵期间,他领导大军也曾抵挡过建奴,待洪承畴收复遵化之后,他又回到了遵化城,以兵部尚书的身份坐镇遵化。他是兵部尚书,按照道理,是遵化城的老大,坐的地方也是大堂的中间位置,可是现在不可能了,坐在大堂中间的是一位年轻男,身着黑色盔甲,倒是生的面如冠玉,目似朗星,只是大堂左右两边的士兵,各个凶猛,让张凤翼胆战心惊,不敢乱动。

“侯爷来到遵化不知道有何指教?”张凤翼十分无奈,都说征北军为善战,以前还不相信,现在总算是相信了,昨天还在蓟县,今天一早,趁着遵化城打开城门的一个时辰之间,就冲进了城池,李信更是斩杀守城的游击将军,万大军呼啸而过,就占据了遵化城,可怜张凤翼连反应的机会都没有,就被人堵在府衙之中。最后还是在李信的屡次保证其性命之下,才打来了府衙大门,放了众人进来。

“没什么,听说遵化风光不错,上次来,我没来得及进来,所以这次就进来走走看,怎么,张尚书,你也不想让本侯进来?”李信似笑非笑的望着张凤翼。

“不敢,不敢,侯爷能来遵化,那是遵化的荣幸,下官怎么可能反对呢?”张凤翼脸上露出微笑,心中却是在暗骂洪承畴,他总算想起来了李信为什么要来遵化了,当初洪承畴将李信挡在遵化,若非忘记收拾城外大营粮草,李信恐怕要被困死在这里了。为了此事,洪承畴还四处宣扬,得意了好久。张凤翼也是羡慕嫉妒恨,只是没有想到,李信这个堂堂的居然是一个睚眦必报的家伙,临走的时候,放着舒适的张家口走,却从遵化走,然后回马一枪,硬是占据了遵化,把自己这个堂堂的兵部尚书变成了阶下囚。这些都是可恶的洪承畴造成的,你自己拉下来的屎,居然让我张凤翼来擦,实在是可恶了。这个时候,张凤翼最讨厌的不是李信,而是跟在李信大军后面的洪承畴。若不是洪承畴这个家伙摆了李信一道,哪里会有今日的模样。

“那就好。”李信点了点头,忽然说道:“当初建奴仓皇撤退,想必留下了不少的东西吧!这些及金银财宝,还有那些粮草哪里去了。本侯也不想尽数拿去,但是总得见者有份吧!要知道,若不是我李信拖住了建奴,诸位大人这些东西也弄不到吧!”

“这个,这个?侯爷,下官可没拿那么多的银啊!”张凤翼听了之后,面色顿时一变,他脸色涨的通红,一直红到了脖上。

“莫非你们都将这些金银财宝和粮食送给了那些老姓了不成?”李信不屑的说道。他可不相信洪承畴这些人这么好,会将这些金银财宝都还给失主。明朝的官吏要都是这么好,明朝的江山社稷也不可能成了现在这个模样了。他李信也就没有机会在塞外崛起了。

“这个,这个,侯爷,您也是知道的,下官的兵马是最后一个来的,等到下官到的时候,这里面的东西都分光了,下官虽然是一个兵部尚书,也只是分了万两银和二十万石粮草,这些还要赈济灾民,还要重新修建喜峰口,下官这里实在是没有多少银两了。”张凤翼苦笑道。

李信看他的模样,倒是相信了几分,当下笑呵呵的说道:“不知道现在城中灾民如何?可有回家,重新耕种劳作的?”

“侯爷说笑了。建奴刚刚离去,倒是有不少人回来的,可是田地尽数为大户所夺取,家中的财产也没有保存多少。虽然返家的不少,但是同样的,也是等着救济而已。”张凤翼这点倒是没有骗人,李信在城中也确实看到这一些。

“可有兴趣,将这些姓尽数送到云中去?”李信忽然望着张凤翼说道。

张凤翼却是脸色一变,头摇的不知道像什么似的,连连摆手说道:“侯爷,下官身负保境安民之责,岂能将治下姓送到云中去呢?这万一朝廷怪罪下来,下官可是担当不起啊!”

“张大人,你以为你放我们家主公进城,皇帝陛下就不会找你的麻烦?”石元直笑呵呵的说道:“所谓的报保境安民,那朝廷那么多丢失了城池,损失了姓的官员都是该杀的。可是如今这些人还不是活的好好的吗?下官听说尚书大人和首辅大人交好?”

张凤翼闻言一惊,惊讶的望着石元直,他与温体仁交好的事情,还是很是隐秘的,在朝廷中并没有多少人知晓,可是看石元直的模样,显然知道其中的秘密了,这让他很是惊讶。

“石大人说笑话了。下官与首辅大臣乃是君不党,岂会相互勾结?侯爷也说笑了。”张凤翼自然是否认这一点了。

“是与不是,我家侯爷自然是懒的管的。毕竟我家主公只是一个征北侯,并不是朝廷内阁的成员,至于朝廷大员们之间的龌龊事情,我家侯爷更是不愿意看到的。”石元直笑眯眯的说道:“只是我们关心的是这些姓,建奴祸乱一次,然后朝廷的军队再祸乱一次,若是等我们走后,洪承畴的兵马来此,再祸乱一次,朝廷的威望有没有受到损失与我们没有关系,但是与我家侯爷有很大关系,不能让老姓们在背后骂我家主公,相信尚书大人明白这一点吧!”

“这个自然,这个自然。”张凤翼心中暗骂,谁不知道李信是一个其虚伪的家伙,当初这个家伙就是从江南士绅那里夺了许多的粮食,惹的们怨声载道,只是没有想到的是,李信并没有将这些粮草收入自己的囊中,而是尽数散给了山东的老姓,一时间山东姓都称呼李信为万家生佛。眼下李信还是这个模样,真是可恶。

“那好,既然如此,本侯就在城中招徕流民,只要愿意前往云中的,本侯希望尚书大人不要阻拦。”李信望着张凤翼淡淡的说道。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张凤翼心中一阵恼怒,但是却又无可奈何,只得连连点头。

“可恶,可恶。”蓟县外朝廷大营中,一向老奸巨猾的洪承畴大声的咒骂起来,他接到了来自遵化的消息,李信是真的夺取了遵化,而且在遵化大肆招徕流民,准备将这些流民都迁移到云中去。要知道这些流民大部分是当初建奴从中原各地俘虏过来的,后来因为李信夺取了喜峰口,建奴又是匆忙撤军的,导致这些大明朝的姓留在遵化,洪承畴等人虽然收复了遵化,但是没有来得及安置这些流民,军队上下,又将建奴掠夺过来的粮草、金银财宝据为己有,根本就没有分给流民半分,所以这些流民只能是困在遵化城中,如今这些人都成了李信的战利。洪承畴虽然是早有准备,但是事到临头,他还是很愤怒了。

“眼下,我们恐怕是不能将李信如何了?”说话的是高起潜,他还是跟着洪承畴来了,至于,却是领着天雄军继续剿匪,秦良玉也领军回蜀中了。

“军门,不如我们还是派兵前往喜峰口,堵住了喜峰口再说。”左良玉眼珠转动,忽然出言说道:“李信就算是再怎么厉害,相比也不能在短时间内攻克喜峰口。”

“夺取喜峰口?”洪承畴双眼一亮,但是很快又想到了什么,罕见的摇摇头说道:“喜峰口虽然是雄关,可惜的是,那个地方已经让建奴一把火烧的干干净净了,你不会真的以为有张尚书在那里,就将喜峰口修葺完工了吧!”

“末将失言了。”左良玉赶紧说道。明朝官员办事效率很差,除非是有皇帝下圣旨,否则的话,这些事情哪里有那么容易就能办好的。

“实际上,这件事情我们还真不好插手。”洪承畴忽然想起杨嗣昌临走时的那一幕,那尚方宝剑可不是任何人能够承受的住。杨嗣昌不过是去做知府而已,就算以前的宣府特殊,但是随着的失败,李信统一草原之后,宣府这个地方也就不在重要了。就是这么一个地方,杨嗣昌上任居然还带着尚方宝剑,这恐怕是有大动作,而且这个大动作的对象针对的必定是李信。

李信哪里那么容易对付,洪承畴对杨嗣昌十分不屑,这个家伙在朝廷里待着或许还有点上升的空间,能做点事情,可是在边关,尤其是在宣府那个地方,简直就是找罪受。

说实在的,洪承畴或许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反驳了左良玉的建议,一方面是因为喜峰扣或许是真的不适合防御,但是另一方面,在他的心里,未免没有嫉妒杨嗣昌的意思,他从天启朝就开始效忠大明王朝,甚至在崇祯即位的时候,也曾出了不少的力,可是论及信任,或许他都没有杨嗣昌的多。这次联合李信,算计一下杨嗣昌也是潜意识中的反应。

“那此事是不是应该禀报天,请天做主。”左良玉赶紧问道。

“那是自然了。”洪承畴想也不想的说道:“天恐怕也不会想到李信会走遵化,嘿嘿,本官丢了面倒是小事,关键是杨嗣昌那边恐怕要倒霉了。”

“杨大人那里?”左良玉面色一动。

“你还记得与你在午门前比武的那个叫做黄得功的人吗?他跟随杨嗣昌去宣府了。”洪承畴忽然笑呵呵的说道:“不过这次,这个黄闯恐怕要倒霉了。”

“大人,宣府又没有什么战争,怎么会倒霉呢?”左良玉好奇的问道。

“因为他们这次的目标是李信。”洪承畴冷笑道:“你不会真的以为杨嗣昌到宣府去一次,仅仅是一个知府吧!他是要对付李信,对付征北军,所以就将黄得功带去了。嘿嘿,一个黄得功恐怕是不能对付的了李信的,杨嗣昌这次可是托大了。”

“大人,这征北侯不是觐见过皇帝陛下的吗?这怎么可能又对付他呢?”左良玉显然不明白这里面的道理。

“那又如何,李信的军队过于强悍,朝廷的精兵根本不是他的对手,十几万精锐,兵马就在宣府附近,若是攻破宣府,恐怕我们连勤王的机会都没有,北京城就被李信攻下来了。皇上,这是在忌惮他啊。”洪承畴摇摇头说道:“或许皇上不会要了他的性命,但是制衡他还是肯定会的,毕竟,这江山乃是大明的江山。”

“可恶,可恶,洪承畴无能。”西暖阁,接到洪承畴的奏疏,李信走的是喜峰口,顺带进入了遵化城了,占据了遵化城,虽然不知道李信为何如此,但是到底是占据了遵化城,遵化城出喜峰口,就能快速的到达草原上,到那个时候,还有机会对付李信吗?

“皇上不必担心,李信这这是报仇而已。”温体仁在一边劝说道:“当初洪承畴在遵化城下,将李信挡在城外,原本是用来逼迫李信投降的,若不是李信攻破了左良玉的大营,得了一点粮草,恐怕李信现在已经是瓮中之鳖了。想李信纵横草原,无往不利,什么时候遭受过这种待遇了,所以这次回去,狠狠地耍了洪承畴一道,偏偏从喜峰口通过,而且进驻了遵化城。想来不久之后,李信就会撤军。”温体仁一脸的笑眯眯,他却是理解李信,他李信这次可是没占多少便宜,虽然在北京城下耀武扬威了一番,可是却死伤了数千士兵,还损失了一员大将,在以后差点连自己都回不了云中,这个亏虽然表面上他没说什么,但是心中却是一直记恨着。朝廷他是暂时不会发火的,可是洪承畴他总要教训一顿,谁让他作战不力,还要李信来帮忙的。

“哼,李信这是叫胆大包天。”崇祯皇帝也是很愤怒。李信这固然是在教训洪承畴,但是同样是在教训他崇祯皇帝。进入遵化,可是没有朝廷圣旨的。

“皇上,李信这不过就是耍着小孩脾气,当不得真。”温体仁笑呵呵的说道:“若这个李信真是有其他想法的话,恐怕这个时候洪承畴的近十万兵马就要倒霉了。”

“杨嗣昌现在到什么地方了?”崇祯皇帝忽然问道。

温体仁见崇祯皇帝并没有继续询问李信的事情,偏偏又扯到了杨嗣昌那边,心中一动,不敢怠慢,赶紧说道:“根据行程,这个时候,应该已经到了东灵山一带了。”

“慢了。”崇祯皇帝淡淡的说道:“马上派人告诉杨嗣昌,让他加快速,快速赶到宣府。”

“是,臣这就去办。”温体仁心中更加的怀疑了,崇祯皇帝这不是无的放矢啊!若是没有什么紧要的事情,崇祯皇帝不会如此紧张的。他忽然想起了李信,莫不是,崇祯皇帝准备用杨嗣昌去对付李信。

“还有,派人去告诉李信,让李信来京师一趟,朕准备答应他铸造钱币的事情,只是里面的一些问题还需要商议一下。”崇祯皇帝忽然幽幽的说道。

“铸造钱币?”温体仁心中骇然一惊,一方面是崇祯答应李信可以私下铸造钱币,要知道这已经不是私下的,而是正大光明的,从此之后李信铸造的钱币可以自由在市面上流通,虽然眼下,也有不少的私钱在流通,可是一旦发觉,那就是抄家灭族的大罪,李信不同,他是有朝廷下的圣旨的。但是温体仁此刻想的更多,崇祯皇帝到底是有些什么谋划,居然将铸币权都放了下去。崇祯刚烈,这是众人都知道的,崇祯皇帝一向很少低头的,这个时候,他说出这种话来,除非是有大事要发生。

“李信说他的军费不足了,可是朝廷的钱币经常被那些商人弄了私钱来填充,到了士兵手中十之八九不存,所以他准备在草原上寻找银矿,然后铸造银币,或者是金币。”崇祯皇帝笑呵呵的说道:“温先生,这草原上有银矿或者金矿的吗?”

“草原乃是蛮荒之地,牧民们贫困潦倒,哪里会有什么银矿金矿的,若是有,也是很少,否则的历年的草原枭雄们也不会经常南下了。”温体仁嘿嘿一笑。不光是温体仁是这么想的,就是崇祯也是这么想的,草原乃是蛮夷之地,这已经是中原人的公认了,那个地方会有金银财宝?恐怕早就有人过去抢了,哪里还轮到李信,这也是崇祯皇帝为何有胆让李信铸钱的缘故。要知道,这银矿若是少了,就算是铸造了钱币,又没有后续的银钱流通,迟早会被那些贪心之人融化的干干净净。崇祯认为李信这么做只是一个笑话。温体仁也同样是这么认为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