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骑 > 第398章 杨嗣昌的主张

汉骑 第398章 杨嗣昌的主张

作者:堕落的狼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9:10:06 来源:蚂蚁文学

、、、、、、、、、、

“好大的胆,居然想造火炮?”面色一变,顿时乌云压顶了。火炮是战略器材,非国家制造,任何人都是不能制造的,李信居然敢制造,这是明目张胆的想来造反了,崇祯皇帝肯定是生气了。

温体仁轻轻的叹了一口气,这个崇祯皇帝前脚刚刚与李信和好,认可了他割据草原的现状,后面就开始追查他私自铸造大炮的事情了,既然李信要专门对付建奴,铸造大炮也就成了很自然地事情了。

“皇上,要对付建奴,臣听说最近建奴也已经开始铸造大炮了,征北侯若是不铸造大炮,恐怕不是建奴的对手。”温体仁小心翼翼的提醒道。

“朝廷可以铸造大炮,然后调到李信那里就是了。”崇祯皇帝不屑的说道。

众人听了顿时不再说话了,崇祯皇帝连这个话都说出来了,还有什么好说的呢?一门大炮多少钱,恐怕崇祯皇帝没有算清楚过。李信这个家伙要铸造多少门大炮,崇祯也不知道,如此耗费大量的钱财,还要送给李信,简直就是荒唐。

侯恂面色轻轻一变,赶紧上前说道:“皇上,帮助征北军铸造大炮,恐怕朝廷的银不够了,就是朝廷好像为各大军铸造大炮,根本没有那个余钱为征北军铸造大炮。更何况,征北军的各种军用器械都不是从朝廷调拨的,都是自己私下铸造的,还请皇上明察。”

侯恂的话很简单,要铸造大炮可以,但是却没有钱,皇上,你不让他私下铸造大炮,难道你给钱来铸造吗?

就这一句话,就让崇祯皇帝只能无奈的认清了事实,那就是没钱,朝廷中没钱,可是李信有钱,所以他能这么干。

“皇上,微臣倒是有一些办法或许可用。”杨嗣昌眼珠转动,忽然拱手说道。

他的话顿时在大殿中刮起了一阵狂风,众人用惊讶的眼神望着杨嗣昌,这可是在谈钱的事情,而且不是一个小数目,而是一个巨大的数字。温体仁等人每时每刻几乎都是在为朝廷银钱的事情而奔波。侯恂这家伙几乎成了一个守财奴了。眼下好了,居然还有人说自己能够为朝廷赚钱,如何不令人惊讶,这赚钱无非是开源节流四个字而已,温体仁等人已经将这四个字运用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了,就算是崇祯皇帝也不断的削减着自己的开销。这是何等的拮据的皇帝,这下好了,杨嗣昌居然说有本事可以解决此事。

“卿有何良策,快快道来。”崇祯皇帝双眼一亮,对杨嗣昌说道。这个老臣之,已经给自己带来了更多的希望。

“皇上,臣下以为当下筹饷有四种办法,第一当然是‘因粮’了。如果是陈粮食,就需要折算一下,大约以六折合适,一石折合银八钱。第二就是‘溢地’。如果原来在统计的土地田亩数量上重新测量,有多出来的按照实际地亩增加税赋。第就是事例。富裕的木那种,捐出来的银,可以做监生。最后就是驿递。国家前一段裁撤的邮驿人员,节省下来的银可以做军饷。”

“哈哈,你最后一招可是算计到朕的头上来了。”

杨嗣昌听了之后面色一慌,急忙道:“臣觉得,国家都是皇上的,既然是为了皇上办事,用一下您的银,也是应该的。”

崇祯皇帝听了之后很高兴,对温体仁等人说道:“说说,你们认为杨嗣昌的意思如何?能不能筹措到银。”

温体仁等人听了之后,想了想,不得不承认杨嗣昌想的办法能行,当下各个用嫉妒的眼神望着杨嗣昌,只有温体仁双目幽光四射,脸上却露出笑容来,拱手说道:“臣等无能,愧对皇上信任了。杨大人年轻俊朗,这脑袋瓜灵活,臣等自愧不如。”

“嗯!朕也认为这个办法不错,思开阔。比如这个‘因粮’和扩增土地的想法,就很得体。”崇祯皇帝点了点头,用赞赏的眼神望着杨嗣昌,这个时候他更加的信任杨嗣昌了,当下感叹道:“杨爱卿有如此能力,朕应该早早的提拔你才是啊!”

杨嗣昌赶紧说道:“皇上对臣其实早就恩泽多时了,皇上提拔臣也从来就没有迟早这么一说的。”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那温体仁等人则暗骂杨嗣昌滑头,为了巴结崇祯皇帝,什么话都能说的出口,众人眼中忌惮之色也就更重了。朝廷也就这么大,每个位上都已经有人了,再加上一个有圣眷在身的杨嗣昌,这让温体仁这些老臣们该如何是好。

崇祯皇帝这个时候解决了钱粮问题,心情也格外的好了起来,尤其是对自己的宠臣杨嗣昌,当下说道:“你有什么困难可以说一说,难得今日这么多重臣都在这里,平日里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情。”温体仁等人听了更是嫉妒了,连皇上都关心起杨嗣昌的私事了。这可不是一般的圣眷啊!

杨嗣昌并没有因宠而骄,摇摇头说道:“臣哪里敢谈什么困难,唯有精心侍奉皇上,为大明江山社稷日夜操心才是,奋力报效朝廷才是正理,就那臣来说吧!罪臣的父亲曾经给朝廷造成那么大的损失,可是皇上依旧以宽阔的胸怀提拔臣,这是什么,这就是信任,这就是对臣的最高奖赏,臣还有什么理由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呢!”

“好,好,难得你有这份心思,朕心中很高兴。”崇祯皇帝想了想,说道:“你也是名门之后,你的父亲也是久经沙场的人物,朕今日看你练兵也是有模有样的,虽然败在征北军之手,也没有可以惊讶的,征北军乃是天下强兵,败在他手上,并不是一种罪过。”

“皇上圣明。”温体仁笑呵呵的说道:“今日两只大军大战,实际上,两只军队初次合作,难免有些不适应的地方,征北军乃是虎狼之师,一下就能看清楚里面的情况,所以才会轻松击败杨大人,想必只要日后训练久了,两只大军融合起来就更快一点。对付征北军也是不在话下了。”众人听了连连点头,只有杨嗣昌面色变了变。

这个温体仁还真不是什么好东西,这句话粗略一听倒是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仔细一想,里面的问题就有很多了,这是直接指出他杨嗣昌也只是嘴巴上说说而已,真正的指挥作战他还是嫩了许多。他老虽然是犯了错误,可是也只是战略上的错误,但是在每一次剿灭叛逆上是没有错误的。

“嗯,既然你精通练兵,朕原本是让你做一个兵部侍郎的,但是你今天又出了一个主意,朕很高兴。”崇祯皇帝有些迟疑道。

“皇上,臣本是罪臣之,皇上让臣有今日的地位,臣已经感恩戴德了,不敢再有奢望,臣只希望继承父亲的志向,帮助皇上剿灭叛逆。”杨嗣昌想了想,最终决定还是不想留在京师里,温体仁可是一个小人,自己如此受宠,若是再留在京师里,还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杨嗣昌是一个聪明人,决定还是先避开的好。

“好,好,难得你有如此志向。”崇祯皇帝很高兴,叹息道:“可惜啊!满朝武都是如你这般就好了,那些叛逆早就剿灭干净了,也不会有如今的彼此起伏了。”

“皇上,臣恳请皇上下定决心,大力征剿。军队的人数越多越好。”

“这句话倒是不错,朕也是这么想的。”崇祯顿时来兴趣了,指着杨嗣昌说道:“你且说说,还有什么好的计策不成?”

“这个臣认为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明察朝廷各地的军队数量,挑选精兵,加以整训,训练出精兵来,然后再行剿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唯独有精锐军队,才能一举荡平匪患。”杨嗣昌想了想说道:“臣想去宣府练兵,精选精锐兵马,待一年之后,必定可以训练出一只精锐军队来,帮助皇上剿灭匪患。”

“练兵?”崇祯皇帝点了点头,说道:“杨爱卿说的有道理,这兵还是要练的,更是需要有实战经验。宣府,宣府这个地方可是没有实战的地方啊!”崇祯皇帝迟疑了一阵,宣府这个地方关系重大,那里距离李信并没有多少,但是宣府的兵马尽是精锐这点他是知道的。

“皇上,臣以为可以去宣府。”温体仁眼珠转动,忽然说道:“宣府兵马已经多年没有调动过了,虽然都说宣府是精兵,可是常年未曾征战过的军队,算不得精兵,自从征北侯坐镇草原之后,宣府也就成了中原的城池了,算不得边关,十几万将士聚集宣府,却无所事事,这对宣府的精兵是没有好处的,臣以为杨大人去宣府,正好可以杀杀宣府的歪风邪气。想必依照杨大人的本领,一年时间,足以让他训练出一只精兵来的。”

“皇上,臣等附议。”侯恂、王应熊等人纷纷出言说道。

“既然如此,杨爱卿以兵部侍郎衔去做宣府的巡抚吧!先调回京师,另作他用。”崇祯皇帝想了想,方点了点头说道。

“皇上圣明。”温体仁等人纷纷拜道。崇祯皇帝点了点头,又叮嘱了杨嗣昌一番话后,才让众人跪安。

“还是首辅大人高明啊!”乾清宫外的广场上,温体仁等人望着杨嗣昌离去的身影,王应熊笑呵呵的说道。

“此人,也不是什么简单的货色,今天在李信那里吃了一个大亏,若不是皇上信任此人,就这一条就足以让他永世不得翻身了,现在居然还想去宣府,还真以为去宣府练兵啊!”温体仁不屑的说道:“现在的宣府,那可是李信的地盘,晋商七大世家,还有侯家父,这些人要么是李信的下属,要么是李信的朋友,他去宣府就是一个跳骚。”

“反正李信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最后闹僵起来,倒霉的还是他们两个。”侯恂冷哼哼的说道:“他要是真到宣府练兵我也就认了,看看他出的那些主意,还不是从老姓身上弄钱?还监生,这些年监生就是被这样的人给弄坏了的。”侯恂是户部尚书,本来找钱这样的事情就归他负责的,好吧,这个杨嗣昌也在里面弄了一脚,这是想干什么,这简直就是在打侯恂的脸啊!

“这个李信恐怕知道杨嗣昌去了宣府,他也不高兴了。”王应熊笑呵呵的说道。

“早走早好,他这个时候不走,万一让杨嗣昌提前到宣府,拿了宣府的兵权。然后一口气将宣府九边尽数堵死,着洪承畴的模样,李信还真不知道如何是好呢?”温体仁笑呵呵的说道:“除非他真要起兵造反,否则的话,他的兵马只能是困在中原,动弹不得。”

“若李信连粮草都没有的话,那才叫好笑呢!堂堂的征北侯居然就这样被困死在中原了,关外十几万精锐一起猛攻九边,朝廷大员居然就这样逼死了一个有功之臣,传扬出去,岂不是让天下人笑话?”王应熊忽然笑呵呵的说道。

“哈哈,若真是那样,是功还是过,都已经不是你我说的算了,而是天下人说的算,李信就算再怎么嚣张,可是毕竟是朝廷的征北侯,关外的建奴还需要他来收拾呢!有的是恃宠而骄,公报私仇,这样的人,岂能为朝廷大员,为皇上的臣?”温体仁冷哼哼的说道:“侯大人,你说呢?”

“虽然他的办法能给朝廷带来不少的银,可是我看,嘿嘿,最后吃苦的还是老姓,若是这样的人进入朝廷中枢,就算征北侯他们再怎么厉害,朝廷的兵马再多,恐怕也是被那些叛军给拖死,因为满天下的叛军只会是越来越多,想剿灭都是不可能的。”侯恂冷哼哼的说道。

与温体仁等人不同,侯恂自然知道这里面所有的‘因粮’也好,或者是裁撤驿卒也好,所针对的都是一些底层姓。所谓的纳捐,那才能得到多少。裁撤驿卒以前也是干过,第一个猜测的就是诸如李自成这样的人,这样的人也在社会上都是没有地位的人,但是孔武有力,以前好歹还能弄点吃的,朝廷一旦裁撤驿卒,这些人又将如何安排的呢?无疑,无论是崇祯也好,或者是杨嗣昌也好,都没有做好这个准备,或许侯恂虽然是这么说的,他也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一点。

杨嗣昌所提供的策略看上去很完美,可是实际上,只是片面的从老姓中去拿,根本就没有考虑到现在的大明朝中的实际问题。朝廷或许在这方面得到了不少的银,可是同样的,又有许多老姓流离失所,然后为叛军所裹挟,叛军的人数又将继续增加。杨嗣昌的策略就如同往开水里加水,短时间内或许有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倒霉的还是自己。

“不知道李信现在知道杨嗣昌为宣府知府后,将会有什么样的举措。”温体仁忽然笑呵呵的说道。

“还能怎样,还不是赶紧回去,免得杨嗣昌在宣府捣乱,最后倒霉的只能是自己了。”王应熊听了之后,闻言一愣,最后哑然失笑道。

城外,李信大军终于筹集了足够的粮草,正准备领军回草原。大帐之中,李信也是身着盔甲,石元直等人等候在一旁。

“主公,帐外有人自称曹喜有要事求见。”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外面有亲兵大声说道。李信和石元直相互望了一眼,暗自吃惊,李信的大军准备晚上离开京师,免得崇祯等人又出什么幺蛾,曹喜作为京师的密探的负责人,这个时候前来就见,必定是有要紧事。

“赶快让他进来。”李信赶紧吩咐道。

半响之后,就见曹喜神情有些惶急,走了进来,朝李信行礼道:“主公,军师,属下刚刚在温府听到一个消息,说杨嗣昌被封为宣府知府,领兵部侍郎衔了。属下不敢怠慢,赶紧前来禀报主公。”

“杨嗣昌以兵部侍郎领宣府知府?”李信听了之后面色一变,微微有些紧张。

“曹喜,这个消息是你自己查来的,还是温体仁告诉你的。”与李信不同的是,石元直想的更多,曹喜传来的消息,无疑是朝廷还没有下的圣旨,那这里面就有些奇怪了,曹喜是如何知道这些消息的,是温体仁主动透露,或者说是无意中透露的?

“这个?”曹喜闻言一愣,用不解的眼神望着石元直,他不明白石元直为什么这么说。

“主公,若是温体仁主动透露的话,说明温体仁并不希望杨嗣昌去宣府,此人或许与杨嗣昌有矛盾,这个时候将这个消息透露给我们,是希望我们替他好生的教训杨嗣昌一顿。”石元直笑眯眯的说道:“不过,依照属下看来,属下倒是认为这种情况很大,毕竟杨嗣昌得了皇帝信赖,对温体仁也是一个威胁。所以他想教训杨嗣昌也是有可能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