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骑 > 第380章 背叛

汉骑 第380章 背叛

作者:堕落的狼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9:10:06 来源:蚂蚁文学

、、、、、、、、、、

不过很快,两人还是将这个诱人的计策抛之脑后了。一方面,李信暂时还是朝廷的不说,更重要的还是李信手中还有兵马,而且尽是骑兵。建奴不怕李信,因为建奴是精兵,而且多是骑兵,而朝廷的军队是什么,洪承畴麾下的兵马连建奴都抵挡不住,更不要说朝廷的军队了。所以将李信现在就堵在喜峰口几乎是不可能的。

“高公公,你认为我们这样的疲惫兵马能抵挡的住李信铁骑的进攻吗?”秦良玉有些不屑的说道:“李信麾下兵马久经沙场,就算是此刻疲惫不堪,可是要想灭了我们,还是很轻松的事情。”秦良玉扬鞭指着身边的兵马,还是摇摇头。

“嘿嘿,若是想灭李信,有的时候,根本不需要动一兵一卒。”高起潜心中暗恨,但是很快就想到了什么,说道:“咱家有一计,可以轻松的将李信收拾了。就是不知道诸位将军以为如何?”

“还请公公明言。”洪承畴眼珠转动,朝高起潜拱了拱手说道。他也是一个奸诈之人,言语之中,也没有表示赞同,也没有表示反对,只是等待着高起潜的计策。

“遵化城,如何?”高起潜嘴角露出一个阴森森的笑容来,扫了众人一眼,说道:“遵化城内不但有大量的金银财宝,更多的还是粮草。我看着喜峰口的大火短时间内还不会熄灭的,这也就是说,李信短时间内,还不能突破喜峰口,回到草原,他昨天晚上突然袭击,身边根本就没有带多少粮草,若是我们占据了遵化城,他就没有足够的粮草,然后命令九边戒严,朝廷调遣兵马,将李信留在中原,这也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诸位将军以为呢?”

“征北侯劳苦功高,为朝廷立下了不少的功劳,就这样将他困在中原,是不是过了点了。”秦良玉有些为难的问道。脸上也露出迟疑来。说到底,李信突然下关,还不是担心朝廷的军队被建奴所灭的缘故。人家前脚刚刚救了自己,而自己后脚就给别人来上一刀,这种事情传扬出去,还真是不地道。卢象升是一个读书人,秦良玉乃是巾帼英雄,这种事情他们还真是做不出来呢!所以一时间都将目光落在洪承畴身上,等待着洪承畴的决定。

“喜峰口之战已经了落下了帷幕,建奴虽然占领了喜峰口,可是很快他们就会退回辽东的,或许他们现在已经撤走了。我们也该回去了,回遵化。等候皇上的圣旨。”洪承畴望着远处浓烟滚滚的喜峰口,脸上露出一丝神秘的笑容来。

身边的卢象升和秦良玉二人听了之后,心中一冷。无疑,洪承畴已经做出了他的选择,虽然他并没有说什么,可是两人还是知道,洪承畴决定接受高起潜的鬼主意,将李信困在遵化城下和喜峰口之间。正是如同高起潜所说的这样,喜峰口的大火还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熄灭,在大火没有熄灭之前,李信是不可能通过喜峰口而回到草原的。

众人也都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李信身边没有半点粮草了,深夜作战到现在,李信和他的麾下禁卫军弄不好都已经是筋疲力尽了,这个时候就应该饱食一顿,可是偏偏没有粮草,这足以让军心混乱,若是加上喜峰口的缘故,李信可以说是前途无亮,后有追兵,几乎是一个必死的局面。

喜峰口上的熊熊大火终于燃烧起来了,当初作为建奴囤积粮草所在的地方,就算李信运走了不少,但是到现在,还是有不少的粮草囤积在这里。皇为了阻挡李信的追击,一口气,将这些粮草尽数烧毁,整个喜峰口一下就陷入火海之中,无论是第二道关口也好,还是第道关口也好,都被烧的干干净净。就是李信也被这火浪烧的浑身发痛,无奈之下,只得领军推出了喜峰口。

“主公,主公。”大军刚刚退出喜峰口,就有探飞马撞来,一下跳了下来,大声说道:“主公,洪承畴并没有按照主公的吩咐前来支援,反而是走到半道上,又回到了遵化,现在是据遵化而守。”

“不好,洪承畴这是害我们了。”探话音刚落,就听见石元直拍着大腿大声说道:“真是可恶,洪承畴这是要置我数万大军于死地啊!主公,千万不能让洪承畴占领了遵化。”

“恐怕我们现在已经迟了。”李信这个时候也反应过来,洪承畴这个时候占领遵化,就是要断了自己的粮草,让自己的大军解散。

“主公,不如现在就翻越高山,绕一点,还是能走过喜峰口的。”赵广在一边建议道:“或者是在附近寻找点粮食,等喜峰口大火熄灭了,然后再回草原就是了。”

“恐怕是来不及了。”石元直摇摇头说道:“将士们厮杀了一个晚上,正是疲惫的时候,这个时候应该休养生息才是,喜峰口乃是险关,上山很困难,更何况是带着马了。而且看喜峰口这场大火,恐怕没有一两天的时间,恐怕很难熄灭。”

“等到一两天,恐怕将士们早就没力气打仗了,就是我李信,也只能是等着洪承畴来捉拿我了。”李信杀机一闪而过,这次可是吃了大亏,不但损失了一员大将不说,更是陷入了困境之中。

“娘的,主公,待末将去找洪承畴要粮草去,他要是不给,我们就杀上遵化,活剥了他的皮。”高猛大声的怒吼道。

“不错,高猛,你说的不错,既然喜峰口没有,那我们就去遵化,找洪承畴要。我的将士厮杀了一个晚上了,不能让他们饿肚,这个时候的他们就应该吃上新鲜的羊肉。”李信听了之后,顿时点了点头。大声的说道。

“主公,遵化城也是一个险要所在,仓促之间恐怕攻不下来啊!徒劳的损失兵马。”石元直生怕李信愤怒之下做了错事,赶紧劝阻道。

“先生,这洪承畴若是给也就算了,若是不给,我自然有办法获取粮草。”李信好像想了到什么,得意的说道:“遵化城没有,那朝廷大军的军营中总是有得吧!我就不相信洪承畴这个时候,还有心思将城外军营中的粮草都搬到遵化城里去了。要知道建奴留下的无数金银财宝可都是在里面。朝廷的那些将军们恐怕正在讨论着如何分配这些金银财宝呢!”

“主公圣明。”石元直猛的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他怎么没有想到这一点呢?遵化城内的情况,想必洪承畴他们都知道,这个时候恐怕是没心思做其他的事情了,这些将军们大多是关起城门来,讨论着如何分银。

“走,去遵化。”李信面色阴沉,敲了一下乌云踏雪,取着方天画戟,朝遵化杀了过去,虽然他解决了粮草问题,可是却不能浇灭他心中的怒火。就是因为自己的大意,使的喜峰口失陷,连句突都战死了。还有洪承畴,这些朝廷的军队,不但没有感激自己的援救,反而趁机占领了遵化城,堵住了自己的后,让自己失去了粮草。可以说,自己若是得不到什么好处的话,这次出征,他就等于亏了许多。

他最不能容忍的就是背叛,所以他要给洪承畴他们一个教训。大军呼啸而行,朝遵化飞速杀去。而不知道的是,就在前脚离开喜峰口,后脚建奴大军也全部撤出了喜峰口。

在关外的一个小土包上,皇面色阴沉不定,他这次同样是吃了大亏,十万铁骑马踏中原,原本是准备俘获甚多,可是没想到,这彻头彻尾是李信的一个骗局,若非李信在最后关头大意了,恐怕他皇能不能逃脱生天都说不定。

“皇上,该动身了。”范程等人也是骑着马,站在皇身边,望着皇的模样,范程如何不理解皇的心情。

“十万大军现在只剩下七万多人了。这些都是我满人的精锐啊!”皇心情为恶劣,十万大军突破喜峰口,一直打到北京城下,损失也只是千余人而已,可是等到回军的时候,在遵化城下,为了断臂求生,将岳托和两万精锐都丢在遵化城下,两万大军被李信和洪承畴联军所歼灭,还损失了一个岳托,等到了喜峰口的时候,为了夺回喜峰口,有损失了几千人马,加上烧死的两白旗人马,就等于损失了将近万精锐,这可以说是皇做了皇帝以来,最大的损失了。

“李信这个时候恐怕也是不好受的。”范程赶紧在一边劝说道:“此刻的他还在喜峰口外呢!等候着喜峰口大火熄灭,若是属下没有猜错的话,洪承畴等人是见利忘义,此刻已经占据了遵化也不可知。如此一来,李信前有大火挡,后有强敌。滋味恐怕也不好受吧!”

“报,禀皇上,十里开外有大军杀来。”就在这个时候,远处有飞马径自直闯中军。吓的皇面色一阵大变,就是范程也是脸上露出惊慌之色。这个时候,有大军前来进攻,已经成了疲兵的皇还真的不知道能不能抵挡呢!

“快,快,整军备战。”皇终于静下心来,他面色凝重,抽出宝剑,对一边的洪承畴等人说道:“如今也唯独死战了,长生天在上,一定会保佑我大金的。战吧!”

“战,战。”这些战余生的建奴士兵在皇的带领下,发出一声声的呐喊声。这些人刚刚逃出牢笼,还没有反应过来,对面又有敌人杀来。前面就是回家的了,现在就算是一座高山挡在前面,恐怕这些人也会用尽全力,将这高山铲平。这个时候的建奴士兵就是刚出笼的猛虎,为凶猛,又像刚出匣的宝剑,为锋利。士气如虹,就等着皇一声令下,杀下敌人。

“报,皇上,是十四贝勒。十四贝勒领军来了。”然而,又有骑兵飞马而来,口中尽是欣喜之色,刚刚斗志昂扬的建奴士兵听了之后,也都纷纷发出一阵阵欢呼声。

与这些士兵们不同,皇却是面色阴沉,冷冷的望着远方,最后目光落在范程身上,露出一丝费解来。

“皇上,微臣认为此事恐怕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范程想了想说道:“十四贝勒恐怕不是像李信所说的那样,或许是领军来援救我们。”

皇听了之后点了点头,只是没有做任何的表示,而是仍然让豪格等人做好戒严,自己却是迎了上去。远远望去,果然见到无数烟尘冲霄而起,一道道杀气席卷云霄,显然是战精兵。这些精兵身上穿着各种颜色的盔甲,或为正黄,或为镶黄,或为正白、镶白等等,都是八旗精兵。皇看的分明,那为首之人,不是多尔衮又是何人。

“臣弟多尔衮率军救援来迟,请皇上恕罪。”皇正准备上前说话的时候,就见前面领军而来的多尔衮远远望见皇,赶紧滚鞍下马,恭恭敬敬的拜倒在地。

“恭迎皇上。”在多尔衮身后,无数骑兵纷纷滚鞍下马,单膝跪在道两边。一时间就是皇也忍不住震惊了。

“皇上。”范程在一边赶紧提醒道。

“十四弟,请起。”皇认真的扫了多尔衮一眼,见他是真正的跪在地上,心中为激动,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皇原以为多尔衮已经谋反,只是没有想到,多尔衮根本就没有谋反,而是领军前来救援。当下自己也下了战马来,将多尔衮搀扶了起来。

“谢皇上。”多尔衮赶紧站起身来,拱手说道:“臣弟无能,让皇上受委屈了。”

“都是朕考虑不周所致。”皇扫了多尔衮身后兵马一眼,说道:“十四弟,你是如何弄来这么多兵马的?”他仔细算了算日,就算多尔衮再怎么厉害,也不可能到达盛京,弄来这么多兵马。

“回皇上话,臣弟并没有回盛京,而是去了,从大贝勒那里弄来一万五千人。”多尔衮低着头强笑道:“臣弟无能,不能劝阻李信来,只能是领着这些兵马,准备强行攻打李信,就算是不能闯出一条道来,也宁愿死在这里。不过万幸的是,皇上洪福齐天,乃是天命之,臣弟还没有到达喜峰口,在这里就能遇见了皇上。皇上平安归来,乃是我大金的幸事。”

“哎,说来惭愧,若非李信自大,或许朕还真的回不了盛京了。”皇回想起来,忍不住叹了口气。昨夜的一切是那样的惊险,只要李信稍微察觉一下,就能感觉到这里面有问题,若是李信不管明军的死活,皇根本就出不了喜峰口,就算是今天多尔衮两面夹击也是一样。坐镇喜峰口,就足以堵死皇。这也不得不说,皇到底是命大。

“皇上,既然十四贝勒领军前来,那我等就安全了,皇上,还是赶紧班师吧!”范程赶紧劝说道。

“可惜了,若是知道十四弟领军前来,朕就不必烧毁喜峰口了,而是坐镇喜峰口,将李信困死在里面就好了,弄不好,还能联合明军,一起消灭李信呢?”皇又想到当初范程出的计策了。可惜的是,还没有实施,就被李信给破坏了。

“皇上,下次还有机会,再对付李信就是了。”多尔衮也是露出一丝惋惜,但是很快就想到了什么,说道:“皇上,大贝勒那里只有五千人马监视祖大寿,臣弟奏请皇上,先回军辽东,对付祖大寿。”

“祖大寿那里没关系,他没有那个胆进攻我们的。”皇不屑的说道:“恐怕过不了多久,他也要进京勤王了。”

“进京勤王?莫非那些叛军已经打到京师了?”多尔衮有些的惊讶的问道,能让祖大寿出兵勤王的,也只有北京城受到了威胁,现在除掉建奴,也只有高迎祥那些叛军了。

“皇上说的是李信。”范程脸上露出得意之色,将皇摆了李信一道的事情说了一遍,脸上露出一丝欢喜来。这可是李信与建奴作战以来,第一次取得的胜利。

“杀敌一千,自损八。”皇却没有任何得意,只能是叹息道:“这次我们损失了不少人马,李信损失的不过是一些粮草和几千精锐而已,算不得什么。并不能伤筋动骨的。不过,那洪承畴若是真的应付不当,还真有可能激怒李信,让李信闯一闯北京城也是有可能的。”

“明朝将领见利忘义,皇上留在遵化的那些粮草和金银财宝肯定会起到用处,李信现在失去了粮草,又不能通过喜峰口回到草原,也只能是找洪承畴他们去要了,所以两者闹翻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范程解释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