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骑 > 第353章 多样温体仁

汉骑 第353章 多样温体仁

作者:堕落的狼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9:10:06 来源:蚂蚁文学

、、、、、、、、、、

石元直打了一个冷颤,在众人眼中,李信是一个年轻人,同样也是一个仁慈之主,在行军打仗方面或许有些诡诈,但是兵者,自古如此,可是在政事方面却从来显的比较生疏,只是没有想到的是,这位整天脸上都堆满笑容的家伙,却想出如此狠毒的计策来。

杀人或许能杀掉人的躯体,但是却杀不掉人心,李信所杀的就是人心,整个蒙古族的人心。手段也是为高明。就算是在中原,那些读书人终日只想着教化天下,以前蒙古人强大,这些人只是嘴巴上说说,唱唱高调而已,但是现在李信却是给了他们机会。那这些人岂会放弃这样争夺名利的事情?

“属下这就上书天,想必天会赞同的。”一边的张采并没有想到这一点,而是大声说道。教化四方,诸多读书人都想到这一点。

“主公可以命人给温体仁温阁老送上一些议程,祝贺他登上首辅之位。”石元直摸着胡须,接过话来说道。

“温体仁是一个小人,不过温体仁这个人对于我们来说还是有点用处的。”李信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就送他白银十万两,玉璧一对。算是我李信对他的祝贺了。”

“主公圣明。”众人赶紧说道。温体仁这个家伙长久以来,就帮着李信说话,虽然他帮助李信说话,是因为搬到周延儒的,可是不得不说,帮助了李信不少的忙。

北京城中,这日早上,温体仁正坐在书房中,面前香茗一杯,他靠在师椅上,身后还有一美婢轻轻的在他肩膀上捏着,阳光照耀下,玉手晶莹剔透,显的为美丽。只可惜的是温体仁并没有在乎这些,他双目微闭,或是沉浸在背后的舒爽当中,或是又在思着什么国家大事一样。身后的美婢却是不敢打扰他。

“老爷,门外有一人自称老爷的故交前来拜见老爷。”这个时候,身着青衣的门小心翼翼的说道。

温体仁嘴角露出一丝不屑来,自从他当了首辅之后,自己的各种故交、各种亲戚都蹦跶出来,或是上门叙叙友情,或是为了让自己写条打招呼的,温体仁早就见惯了。无疑,在他看来,府外的这个人与别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的。

“我说温贵啊!你又收了对方多少银啊!让你来给他传话啊!”温体仁睁开双眼,不满的瞪着自己的门,这个门是他老家的一个出了五服的堂兄的外孙,温体仁才让他做了自己的门,所谓宰相门下七官不是,温体仁做了首辅,求见的人自然是多了,但是想进来,首先得过门这一关,于是,一些人情世故,你总得表示表示吧!所以,要见首辅大人,你首先得贿赂一下门。

“老爷,这次我可是不敢收银了。”那温贵却是低着头说道。收银也得看人,否则的话,自己就会倒霉。

“哦,不敢收银?”温体仁闻言一愣,摆了摆手,说道:“他又是本官的什么人,让你不敢收银?”

“这个?”温贵眼珠转动,温体仁见状,摆了摆手,身边的美婢赶紧退了下去,缓缓的隐入后宅。

“老爷,你看。”那温贵见周围无人,赶紧从怀里摸出一面金牌来,说道:“那人只是取了一面金牌来,说老爷看到这面金牌,肯定会见他的,小人虽然贪财,但是也知道这样的钱不能要。”温贵赶紧说道。实际上,他并没有找来人要钱,只是来人还是赏了他十两白银,将他给惊呆了。

“李!”温体仁接过令牌,看了一下,只见这令牌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只有一个硕大的“李”字,温体仁还真想不出来,当今世上,还有谁能用这样的令牌。

“那人还说他是从北方而来。”温贵赶紧又说道。

“北方?李?”温体仁脑海之中瞬间划过一道亮光,想到对方是什么人了,赶紧站起身来,就准备上前走两步,但是又想了想,对温贵摆了摆手,说道:“去,请他到书房,不,请他到大堂来。这个人是老夫的好友。”温体仁原本是想请来者去书房商议,但是一想到现在崇祯一朝,对官的监视还是严密的,当下就让来者在大堂商议。这样也算是光明正大。

“此人势大,与我远隔千里,自称一体,现在却来见我,到底是为了什么?”温体仁皱了皱眉头,他还真想不起来,这个时候李信对自己有何求呢?若是以前,他或许很高兴,但是现在做了首辅,考虑的东西就不一样了。

“在下曹喜见过首辅大人。”出现在温体仁面前的是一个面色憨厚的中年人,身上还有一丝酒香,也不知道是哪里蹦出来的。

“哦,派你前来所谓何事?”温体仁点了点头,淡淡的说道。

“侯爷听说大人荣登首辅之位,不胜欢喜,所以命小人前来,代替侯爷,向大人表示祝贺。”曹喜虽然面对的是当朝首辅大臣,但是却不见有丝毫的紧张,而是从怀里摸出一把钥匙来,说道:“这是放在山西福生当铺的一把钥匙,征北侯奉上一些礼物,算是给大人的孝敬,还请大人笑纳。”

“哼,你当老夫是什么人?会收他的东西?”温体仁面色一变,冷哼道,心中却是在感叹这个李信会做人,一般人行贿,都是送上金银珠宝,就算不是大张旗鼓的抬进来,但是也会是大箱,小箱送进来,唯独他居然将东西放在当铺中。就算自己去取,恐怕别人也不会知道什么。

“大人当心,我家侯爷专心塞外,与朝廷关系不大,大人位列中枢,也不要我家侯爷做什么,而我家侯爷也不会求到大人什么,只是前段时间,大人将周延儒赶出了中枢,荣登首辅之位,我家侯爷很高兴,听说,首辅大人家境简陋,才会送上一些孝敬。好让大人专心为国效力。”那曹喜面色平静,好像是在叙说着一件为简单的事情来。

“李信真的如此好心?”温体仁怦然心动,虽然不知道李信这次送了多少,但是能做的如此隐秘的,想来数额很大。更何况,李信说的对,他并不需要温体仁为他做什么,现在就算是李信真的反了,朝廷也没有任何的办法。

“自然如此。”曹喜想也不想就说道:“大人若是不相信,这笔银就放在福生当铺就是了。”

“恩,回去告诉征北侯,老夫知道了。”温体仁想了想,决定还是收下这笔银,一方面他却是需要银,他不像周延儒,有江南士绅们帮助他,他在朝中树敌多,帮助他的人比较少。不管李信送来多少,他都收着。

“日后大人有需要,可以去福生当铺,或者去福生酒楼也行。”那曹喜赶紧说道。

“哦!你下去吧!”温体仁听了之后,心中一动,无论是福生当铺,或者是福生酒楼,都是京师新近才开的当铺和酒楼,听说这福生当铺已经开满了山西、河北一带,不但可以在这里当东西,还能在这里存钱,然后凭借凭据,在山西、河北两地取钱,更为重要的是,在那里存钱,还能收到利息,在京师引起了轰动,但是这种本事也不是谁都能做的,温体仁知道,所谓的福生当铺背后就是晋商们搞出来的,晋商实力雄厚,占据了半壁江山,他们弄出来的东西,自然是有资格做这些了。当然,温体仁更加的知道,晋商的背后站的就是李信。

“李信果然雄心不小。”温体仁又想到了福生酒楼,福生酒楼就是在前门大街上,那里人口密集,为繁华之所,这个福生酒楼推出了各种美酒,或为醇和,或为刚烈等等,吸引了四面八方的客人,这也是晋商弄的,想必是打探消息。至于其他的山西会所等等,恐怕都是明面上的东西,温体仁老奸巨猾,一下就看出了其中的名堂来。

“老爷,宫中传来消息,请老爷到西暖阁见驾。”这个时候,温贵又闯了进来大声说道。

“西暖阁见驾?”温体仁面色一动,赶紧命人备了轿,在几个家人的护送下,朝紫禁城行去,等到了宫门处,却见一个小监等候在那里。温体仁认得他是王承恩的干儿王顺。

“王公公。”温体仁眼珠转动,朝前迎了上去,右手不经意间抖动,一点银光落入王顺的袖当中。动作为熟练,显然不是第一次这么干了。

“首辅大人。”王顺感觉到袖一沉,脸上顿时堆满了笑容,也迎了上去,说道:“干爹怕阁老找不到方向,让奴婢在这里等候多时了。”

“如此就有劳王公公了。”温体仁心中暗骂了一声阉竖,脸上的笑容却是更多了。

“征北侯上书朝廷,准备在草原上推行汉家化,但是手中读书人少,想请朝廷帮助。”王顺赶紧低着头说道:“还有就是地方大,不容易管理,想请朝廷派遣官员前去管理,让他专心对付建奴。皇上正在为这件事情为难呢?”

“哦,多谢王公公了。”温体仁听了之后,心中一动,右手再次一抖,一点银光就落入王顺袖筒中,乐的王顺连连点头。

“最近皇上收到不少的奏折,阁老可要小心点了。”阉人就是阉人,见温体仁又送上了银,又透露出一个秘密来。吓的温体仁面色一变,心中忍不住骂了几句,但是很快又将心思收了回来。他知道,他赶走了周延儒,朝中肯定有许多人都反对,尤其是那些东林党人,这些人一向活跃在南方,为南方那些士绅们所供养,周延儒就是他们的代表,在朝中说话的主要力量,现在温体仁将周延儒赶走,这些人自然就不不愿意了。温体仁最近也收到了不少的风声,只是没想到已经有人将奏折都递到了崇祯面前了。

“看样是要小心了,这些清流们无处不在,若是被对方抓住了把柄,恐怕我也成了第二个周延儒。”温体仁听了之后,心中一阵盘算,摸了摸怀里,那里有李信刚刚送来的钥匙,最后脸上露出一丝惋惜之色。要不想被对方抓住把柄,首先就是不能贪污。看来李信送来的这笔银只能是作罢了。

“臣温体仁觐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不知不觉中,温体仁在王顺来到了西暖阁外,温体仁恭恭敬敬的行礼。

“先生不必多礼。”对温体仁还是很信任的。不得不说,温体仁也是一个奇迹,在史书上,崇祯皇帝是一个刚愎自用的家伙,在他当皇帝期间,内阁大臣换的是最勤快的,而首辅大臣更是如此,很少能做的长的,可是温体仁这个家伙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居然做了将近八年的辅政大臣,知道崇祯十年的时候,才被东林党人找了一个错处,将他赶下台来,否则的话,他的辅政大臣的时间恐怕还要做的更长一点。

“谢皇上。”温体仁仍然是一如既往的恭敬,这让上面的崇祯皇帝看见了点了点头。温体仁与周延儒不一样,周延儒做了首辅大臣之后,在崇祯面前虽然一如既往的恭敬,但是周延儒相貌不凡,看上去风流倜傥,崇祯皇帝总感觉在里面少了点什么。但是看见了温体仁,才知道,温体仁的恭敬是从心里面来的,而周延儒的恭敬还带有人的一种清高,一丝傲骨在里面。

“先生请看,这是李信派人送上来的,说准备在草原上推行汉人儒家教化,只是手上的读书人少了,想请朝廷支援一批读书人,还有一个就是,他说草原大,他手下的官少,想请朝廷派遣官前去治理。”崇祯皇帝面色好了许多,就从一边取了一奏折来,让王承恩递给温体仁。却不知道温体仁早在宫门口,就知道了这个消息。

不管怎么样,温体仁还是恭恭敬敬的将奏章接了过来,仔细的看了起来,虽然以前得了消息,但是实际情况,却没有现实中的那样详细。温体仁看过李信无数次奏章,但是这一次,却是哑然失笑,因为这上面的奏章写的为直白,根本就不像是一个读书人写出来的。

“听传来的消息称,这奏章是李信亲笔所书。”崇祯皇帝脸上也露出一丝笑容来,罕见的摇摇头,都说李信是一个读书人,这字写倒是可以,可是这章却是不行,根本就不像是一个读书人的模样。

“倒是一个粗鄙之人。”温体仁接过话来,说道。只是他的脑海里却是瞬间转过了无数个念头。李信在奏章里所说的内容与自己听到的是一样,唯一的区别就是言辞要恳切的多,而且详细的多,顺带将草原上的情况都说了一遍。呈现在温体仁面前的是一片荒凉,一个即将崩溃的统治。可是这是真的吗?温体仁不相信这一切,可是不管真的假的,只要对自己有利就行了。

“皇上,微臣以为这官可以派遣,但是读书人却是不行。”温体仁思了片刻方说道。

“哦?这是为什么?”崇祯皇帝顿时有些好奇了。按照他的想法,无论是官也好,或者是读书人也好,都不能派出,就算是要派出的话,也只能是让那些读书人前往,毕竟这些官们对治理天下或者地方有着丰富的经验,让这些人去了李信那里,那就很快就能帮助李信恢复实力,消化从那里获得的土地人口。而读书人一群经验不足之人,自然是不用担心了。

“皇上,能中科举,为皇上的臣,都是读书人中的精英,这样的人对皇上,对朝廷为忠心,无论李信花多少银,这些人都是不会投靠李信。”温体仁看法与崇祯截然相反,只听他拱手说道:“而那民间的读书人却是不同,这些人当中,有的人参加过数次科举,对朝廷难免有抱怨之意,而李信那里缺少的就是人,让这样的人去了李信那里,李信肯定会加以重用,皇上,东虏的范程、宁完我等逆贼就是其中的代表。所以臣认为,让这些读书人前去草原,那就是为李信所用。必定会壮大李信的力量,微臣以为,这不可取。”

“这?”崇祯皇帝没想到自己的建议遭到了温体仁的反对,而且似乎温体仁的建议也有几分道理。这个范程、宁完我等人都是读书人,可是却投靠了建奴,相反官中却是没见几个投靠的。

“皇上,不管征北侯是不是忠于中原,朝廷都不能掉以轻心。”温体仁正色道。

“哦。”崇祯皇帝听了之后一阵惊讶,他记得以前温体仁总是说李信的好话,什么时候,开始建议让自己提防着李信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