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骑 > 第334章 扭曲的御史言官们

汉骑 第334章 扭曲的御史言官们

作者:堕落的狼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9:10:06 来源:蚂蚁文学

、、、、、、、、、、

京师,年味很浓,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叫卖声,崇祯六年即将毕竟,且不说过去的一年里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但是最起码,像往年一样,建奴叩京师的事情没有发生,山东虽然有叛乱,可是很快就被消灭了、陕西、河南、四川、湖北或许还有叛乱的存在,可是与京师关系不大,一年的劳作,总算是可以休息一阵了。

然而在这个时候,一个消息在京师里悄然蔓延开来。这四个字一下成为京师的热词,大街小巷都在传闻这个消息。好像没有听过这四个人的人就已经落后了一番。

“得到元朝的传国玉玺了。”

“征北侯在云中大兴宫殿,并且在云中城郊兴建高台,高约九丈九,并且已经设立武官,准备在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登基称帝。”

这样的言语在京师的各个角落都传遍了,而且是传的有模有样,好像是真的一样。不光是这些平民姓在传闻,就是在京中的各个官员们也在传闻此事,只是这些人和平民姓不同,虽然心中也在猜测这件事情,可是却不敢到处说。毕竟李信手握重兵,他要是真的称帝了,还真是没有办法。

然而在武英殿内,却是满脸的阴云,这个消息他是刚刚听到的,不同于其他臣或者老姓的,崇祯皇帝对自己的江山社稷为重视,一听到消息之后,第一个反应就是不相信,但是很快东厂、锦衣卫从市井中得到的消息,让崇祯皇帝坐不住了。

“你们说说,李信这件事情是真的吗?”崇祯皇帝面色阴沉,整个大殿内一片阴云,压的众人都抬不起头。

“皇上,臣以为此事虚乌有,乃是东虏的离间之计。”温体仁这段时间很是不安分,上蹦下跳的,这个时候,他第一个出列说道:“征北侯此刻被围困在云中府,自顾不暇,能不能击败林丹汗的联军都不一定,哪里还能称帝呢?这分明是敌人的离间之计。”温体仁话音一落,引来了众多党羽的纷纷叫好。

“空穴来风,未必有因。”说话的是户部尚书毕自严。只听神情为冷淡,拱手说道:“皇上,此事既然传遍京师,说明征北侯或许有这方面的想法,不管是不是,朝廷都要加以戒备。征北侯拥兵十余万,但是军中却没有监军存在,不符合朝廷的规矩,臣以为必须派遣监军,将这支军队纳入朝廷的监控之中,这对于朝廷,对于征北侯都是一件好事。”

温体仁听了之后,眉毛抽动,他最讨厌有人跟他对着干了,若是周延儒,他是无话可说,可是现在这个毕自严也冒了出来。这不是在挑衅他的权威吗?当下冷笑道:“毕尚书说的轻巧,征北侯手中十余万兵马,这些人大多数是异族军队,只是凭借着征北侯的威望才能镇压的下来,现在再派上监军,恐怕那些人会不服吧!”

“哼,既然征北侯为朝廷的侯爷,那么这些军队也是朝廷的,就应该受到朝廷的约束。”毕自严冷哼哼的说道。

“毕大人何故对征北侯如此苛刻,可是对其他的同僚却是如此的庇护呢?”这个时候,一个冰冷的声音传了出来,众人望去却见是御史余应桂,只听他拱手说道:“皇上,臣弹劾户部尚书毕自严毕大人徇私舞弊,推荐的官员把关不严。”

“哦,这是怎么回事?”崇祯皇帝有些惊讶了,原本是在讨论李信的事情,怎么一下又扯到了毕自严头上了,他很震惊,要知道,这个毕自严可不是一般的人物,深受崇祯皇帝信赖,他担任的户部尚书可是有些年头,自从崇祯的哥哥天启年间开始,后来虽然因为魏忠贤的缘故被罢官了,但是魏忠贤被铲除后,他再次担任户部尚书,并且为崇祯前期的朝廷立下了汗马功劳。

毕自严到任时,明朝国库早被魏忠贤侵吞挥霍一空,国家每年赤字达130余万两白银。财政崩溃,政府只得向人民大肆科敛。饷加派使人民困苦到了点。毕自严从抓节源开流着手,首先提出裁汰冗兵、兴复屯田,地方官吏以经济发展速来考核。毕的建议得到崇祯皇帝的称赞。其后,他广泛征求朝廷老臣的意见,系统地提出了12条解决财政困难的措施。包括增加盐引,令商人运粟实边,裁汰冗兵冗役,检查军饷虚冒,开发京东水田,清查天下隐田,兴办军屯等项,皆得允行。为了杜绝地方官侵吞赋税银两,他亲自主持编订了赋役清册,颁行天下,严格监督审核,使贪污现象受到控制。原来的官屯地亩因年代久远皆被势家豪族侵占,赋税收不上来,毕自严不畏困难,亲自主持核查清丈了官屯地亩,明令按亩起科,增加了收入。在他的精心谋划下,冗兵冗费减下来了,虚报冒领、贪污侵吞大大减少,国家赋税收入增加了不少。如此得到了崇祯皇帝的信赖,被加封为保。

“毕大人,御史郑友元,不知道尚书大人可认识?”余应桂望着毕自严说道。虽然他也只是一个御史,而毕自严乃是户部尚书,位高权重,可是他却不在乎。

毕自严转过身来望着余应桂,点了点头道:“他是我举荐为御史的。”毕自严毫不畏惧的说道。他知道这个时候余应桂为什么要提郑友元,但是他并不认为自己这么做有错误。

“以前皇上曾说明,没有还清在任期间国库亏空的官员是不能举荐为朝廷官员的,这一条不知道尚书大人可知道?”余应桂嘴角露出一丝笑容来。

“郑友元没有还清国库亏空吗?”崇祯皇帝面色阴沉。现在国库空虚,而各地的官员也因为各种理由,还不了国库的空虚,所以这让崇祯皇帝为愤怒。

“或许已经完成了七成了。”毕自严有些不确定的说道:“郑友元早已将七成的欠账还给国库了。”

崇祯皇帝感到意外,扭头又质问余应桂说道:“你说,到底欠了多少银?”在崇祯看来,既然余应桂弹劾毕自严,想必这个余应桂已经掌握了郑友元到底欠了国库多少银。

这个余应桂到底是一个厉害人物,一听说崇祯的言语的,当下朗朗说道:“郑友元到如今欠了国库银、金花银一共两千九辆银。”

“那差不多就有千两了。”崇祯皇帝面色一变,忍不住朝毕自严望了一眼,这个重臣在这些年来,可是支持了自己不少,按照道理,这次应该饶了他,但是一想到干净的连老鼠都不想呆的国库,崇祯皇帝又是一阵心焦。

“皇上,我们正在讨论李信的事情,这件事情等过了这段风声再说。”周延儒看出了崇祯的犹豫,他瞪了余应桂一眼。千两银能做什么,江南的那些富商们,有的时候吃一顿饭也不止千两银。

“这个?”崇祯有些意动。

“皇上,今日一个郑友元不缴清国库欠款,明日就会有无数个郑友元,若是不加以追查,那些人各个都会着样,那底下的官员们谁还会缴清国库的欠款呢?国库空虚,又哪里有什么银来剿灭叛逆呢?”余应桂冷哼道:“若是现在征北侯反了,朝廷大军必须立刻平叛,若是没有银,士兵们又如何打仗呢?皇上,这个口不能开。”

“哼。”崇祯皇帝听了之后,面色一动,面色阴晴不定,最后目光落在毕自严身上,面色阴沉,一边的周延儒见状,知道这个毕自严是保不住了,崇祯皇帝这些日都是在为银着急,连后宫的用都一减再减,就是拼命的捞银,近千两银,可以说足以让崇祯去掉一个户部尚书了。

“千两银也不少了,那就查一查吧!”崇祯皇帝终于开口说话了。毕自严身形颤抖了一下,面色苍白,缓缓的去掉了头上的乌纱,露出满头的银发来。

“老臣告退。”毕自严朝崇祯拜了一拜,将乌纱放在地上,缓缓地退了下去。众人望着毕自严萧瑟的身材,纷纷叹了一口,隐隐有种兔死狐悲的感觉,这崇祯皇帝的官可是不好当的。谁没有一个姻亲,谁没有一个弟门生,千两银就闹到朝廷上来,还逼得一个户部尚书如此狼狈的下台。众人一想到这里,纷纷用不屑的眼神望着余应桂,只见那余应桂却是满脸的笑容,尽是得意之色。他一个御史却能参倒一个户部尚书,传扬出去,也足以笑傲士林了。

“只是一个户部尚书显然是不够的。”余应桂望着众官员之首的周延儒,双目露出一丝疯狂来,满朝武中,最大的奸臣就是这个周延儒。只有参倒了他,换上有杰出才能的人,才能护住大明江山,辅佐圣明天。大明才能中兴,才能恢复祖、成祖时期的模样。

一个原本是商讨军情的朝会,现在变成了一个参奏户部尚书的批斗会,大明朝的朝廷也算是奇葩的存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