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骑 > 第21章大凌河

汉骑 第21章大凌河

作者:堕落的狼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9:10:06 来源:蚂蚁文学

大凌河位于今辽宁省西部,是辽宁省西部最大的河流。汉唐时称白狼水,辽称灵河、金改凌河。有两源:北源出凌源县打鹿沟,南源出建昌县黑山,到大城子附近会合,东北流经努鲁儿虎山和松岭间纵谷,接纳老虎山河、牤中河、西河等支流。如今现在要修建的大凌河城,就位于大凌河北面。明朝之所以要修建大凌河城也是为了在大凌河北修建一个立足点。有了这个立足点,就能将兵员源源不断的送往辽西。与后金决战,自然,后金的皇太极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每次明朝要修建大凌河的时候,就毫不犹豫的派遣大军进攻。这次明朝之所以敢再次修建大凌河,那也是因为后金大军上次小有挫折的缘故,才会前来。

等到李信等人来到大凌河的时候,发现大凌河已经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大凌河城说是城,实际上只是一个硕大的堡垒而已,它是起着军事作用。比其他的城市要小。

“公子,前面就是大凌河城了。”蒋毅面色阴沉,望着远处巨大的工地,不时的可以听见一阵阵惨呼声。这不是劳作而来的,而是那些监工们在鞭笞劳作的人,有的是犯人,有的是劳役等等。

“这就是大凌河城?简直就是一个死地。”李信轻轻的叹了口气说道。

“前面可是李公子?”这个时候,一队骑兵呼啸而来,为首的小旗神情倨傲,扫了李信周围的骑兵一眼,嘴角露出不屑之色。好像根本就看不上这队骑兵一样。这点他倒是实情,李信的骑兵看上去倒是有模有样,但是与号称大明精锐的关宁铁骑比较起来,还是差了许多。这小旗乃是关宁铁骑中的一员,除掉后金的骑兵,他还真没有将任何一支军队看在眼中呢!他口中虽然称呼着李信为公子,但是实际上双目中的蔑视却是让人看的清清楚楚。

止住了杨雄等人的怒火,李信坐在马上,淡淡的说道:“我就是李信,你找我什么事情?”李信根本就不将对方的歧视放在心中,自己的骑兵才成军多久,能有如此模样已经很不错了。骑兵可不是简简单单就是训练出来的,步兵只要他们拿着长枪,遵守军纪,很快就能成军,但是骑兵一般都是需要两年的时间才行。

“大帅有请。”那小旗指了指李信说道:“李公子,请吧!莫要让大帅等的太久了。”说着也不理睬李信,径自骑着战马转身而回,一道烟尘扑面而来。

“太放肆了。”杨雄脑门上青筋蹦出,就要上前厮杀。

“公子,会不会有诈?”蒋毅迟疑片刻问道。

“公子,我陪你进去。”高猛脸上也露出焦急之色。

“不用,祖大寿不会杀我的,要杀我,也不是现在。”李信沉思了片刻,止住道:“毕竟在我的背后不但有邱禾嘉,还有孙承宗,他祖大寿不顾及邱禾嘉的面子,但是一定会按照孙承宗的话来做的,他不会让我死的,但是必定有阴谋诡计,也罢!我就去走一走,看看他们能耍什么花样。蒋毅,你领军在此,不得轻举妄动。免的落了人家口实。”

“是。”蒋毅点了点头,又说道:“那公子小心才是。若是有事,公子只管在里面厮杀,属下等人在外面接应就是了。”

“好,如此甚好。”李信拍了拍腰间的长剑。双腿夹了一下战马,就朝对面的大凌河城飞奔而去。他腰间的长剑这可不是普通的长剑,那是开过锋的长剑。锋利无比。

大凌河城虽然只是这几日才重建的,但是因为是在原来的基础上重建,工程进度小了许多,这大概也是明朝上下觉得自己能在东虏反应过来之前,将大凌河城建好的重要原因之一。数万人一起动工,大凌河城不过两日就建设完工。等到李信进入大凌河城的时候吗,发现也仅仅是从墙壁上的漆黑感觉到这些建筑曾经被破坏过。

祖大寿的将军府实在大凌河城的中间,周围的街道四通八达,门前有两个大树,一对硕大的狮子摆放在门前,极为威武。一万多关宁铁骑都驻扎在校场之中,不时的可以听见一阵阵喊杀声。将军府戒备森严。就算是李信进入其中,也将佩剑取了下来。

“李信见过祖将军。”大厅很大,一个面色清瘦的中年人坐在帅案之后,他双目如电,整个人端坐在那里,却是如同一只猛虎一般,被他盯上却是不寒而栗。

“大胆,李信,不过是一个罪犯,见了总兵大人,为何不跪?”一阵冷喝从旁边传来。却见那祖泽润面色涨的通红,双目中露出兴奋之色,冷冷的望着李信说道。

“我虽然是犯人,但是却没有被革除功名。上跪天地君亲师,不知道何人能让我李信下跪的。”李信风轻云淡,仰头说道。

“就算你是秀才,但是记住,这是里大凌河城,你的一个秀才又岂能如此猖狂?”祖泽润被气的浑身颤抖。

“好了,既然你是读书人,那就算了。”上首坐的祖大寿摆了摆手,止住祖泽润,对李信点了点头,说道:“你是读书人,加上督师大人特地保你,所以,虽然是犯人,本将军也不会让你丢了身份,和那些贱民们一起劳作,所以,让你做一个体面的事情。”

“还请将军吩咐。”李信心中一阵咯噔。眼前的祖大寿恐怕比祖泽润还要难对付。

“你那伯父认为我们在这边修建大凌河城,东虏肯定会派兵前来收拾我们,阻止我们兴建大凌河城。本将军估计最起码要两个月的时间。本将军也不为难你,就让你做监工,令这些贱民们两个月内将这大凌河城修建完工,固若精汤,你可能做到?”祖大寿身形缓缓的朝前倾去,一股杀机弥漫在大厅之内,那李信很是清楚的感觉到祖大寿的杀机。

“大帅。”李信刚刚准备回答,却见身边一个中年将军,面色刚毅,站起身来,拱手说道:“大帅,这大凌河城虽然还有一些基础存在,但是若是两个月内完工,恐怕是有些不妥了。李公子乃是读书人,又没有通天之能,如何能在两个月内筑城?还请大将军宽限一些时日。”

“何兄,不是我祖大寿为难李公子,实在是我们的时间不足,东虏是不会给我们太多的时间,我说的两个月已经是相当的慢了。”祖大寿止住那中年将军,摆手说道:“何兄,若不尽快将这大凌河城修建完工,东虏大军一旦杀来,我们凭借什么来抵挡东虏的进攻?到时候死的可就不是一两个人,而是我们关宁铁骑还有上万名劳役了,更是坏了孙督师的大事,这样的责任你能承担吗?军国大事,我祖大寿也不敢讲情面啊!”祖大寿却是一脸为难之色。那何将军闻言也是深深的叹了口气,望着李信更是一脸的惋惜之色,他祖大寿既然说到这个份上了,也不是他能够劝解的。

“既然大凌河城如此重要,李信就接下这个任务了。”李信朝那何将军点了点头,虽然他不知道这个何将军是什么人,但是最起码也是在言语上帮助了自己。

“好,李公子果然很痛快,既然如此,可敢立军令状否?”祖大寿哈哈大笑的说道。好像对李信接着这个任务极为高兴。

“为何不可?”李信不屑的望着祖大寿,这个祖大寿还是亡我之心不死。自己不是军中之人,居然想让自己立军令状。传扬出去,恐怕要笑掉大牙了。

“好,好。”祖大寿当下就命人上了军令状。

李信接过笔来,正待签字,忽然停了下来,说道:“祖将军,不知道两个月内,李信能调动这一万多劳役吗?能驱使城中的商贾吗?”

“那自然可以。”祖大寿想也不想的说道。只要不涉及他的关宁铁骑,他就能满足。

“那邱大人的卫队,我能调动吗?”李信又问道。

“这?”祖大寿面色一愣,迟疑了起来。

“你是什么身份,也居然想调动巡抚卫队?”祖泽润闻言哈哈大笑道:“你难道没听说了,调动百人以上的士兵,需要大帅亲自下令吗?”

“呵呵!据我所知这支卫队是巡抚卫队,不在关宁铁骑之列,更何况,这只卫队乃是督师亲自下令让邱巡抚派来保护我的。”李信将手中的毛笔丢下,说道:“若是不行,祖大帅还是另请高明,或者干脆杀了我李信就是了。”

“不知道李公子想调动这数百人的卫队是所为何事?”这个姓何的将军这个时候出口问道。祖大寿也用好奇的眼神望着李信。

“护卫粮草。”李信想也不想的说道:“要修建城池必须要有大量的粮草,若是我能调动军中粮草,也就不用调动卫队了。不知道祖将军以为如何?”

“你要调动粮草?”祖大寿哈哈大笑道:“我大军粮草都是从松山运送过来的,每半个月输送一次,你若是无限制的使用,我松山粮草岂不是被你所掌握。不行,这个不行。”祖大寿毫不犹豫的拒绝道。

“那将军是准许我调动巡抚卫队了?”李信淡淡的说道:“在来之前,巡抚邱大人委托在下认真操练这支卫队,将军若是不允许在下调动这支卫队,那你就杀了我吧!”

“将军!吴襄认为既然李公子已经答应两个月内将大凌河城修建完工,让他调动这数百人的乌合之众,又能如何呢?”一个方面大耳的将军站起身来,不屑的扫了李信一眼。

吴襄?那不就是大汉奸吴三桂的老子吗?没想到居然生的是如此模样。也不知道这样的人为啥生出一个大汉奸来,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子也能看出他父亲的一些事情来。儿子尚且如此,父亲恐怕也是有责任的。

“好吧!既然如此,本将军就答应你,不过,若是两个月你仍然不能将大凌河城修筑完工,莫怪本将军不理邱大人的面子了,到时候,可是要军法从事了。”祖大寿恶狠狠的说道。

“李信既然答应了,自然会做到。”李信脸上的一丝讥讽之色一闪而过,毫不犹豫的在军令状上签下了自己的大名。李信可是想的清楚,皇太极的大军肯定会来的,但是什么时候来,李信不知道。两个月之后,李信将大凌河城修建完毕,那自然是好的,若是没有修建完毕,他立刻就领着蒋毅等人遁入辽西草原之中。祖大寿能够拿捏住自己,不就是认为自己有大军在手,能够将自己吃的死死的,可惜的是,李信与他想的根本不一样,他不在乎做一个忠实的大明子民,他要的是安全,自己的安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为了安全,他能抛弃一切。

“好,李公子果然爽快。”望着军令状上李信的姓名,祖大寿哈哈大笑。

“既然如此,李信就告退了。”李信扫了大帐内众人一眼,双目中讥讽更多了,也不理睬祖大寿的面色,就甩了袍袖,转身就走。大厅内,祖大寿见状面色阴沉。但是很快就想到了什么,嘴角露出一丝狞笑。很快又恢复了原来的模样,命人上了酒菜,大厅内传来一阵阵哈哈大笑声。

“公子,怎么这么快就出来了。”等到李信来到城外,那高猛等人立刻就围了上来,脸上的紧张之色一扫而空。

“不出来他祖大寿还能将我怎么样?”李信看着众人脸上的关心之色,心中一阵暖流流过,笑呵呵的说道:“我背后有邱大人,还是督师孙大人的保护,他祖大寿是不能将我如何的?”

“公子,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杨雄迫不及待的问道。

“李公子。”李信刚刚准备回来,背后飞来一骑,李信回头望去,却见正是在大厅内为自己仗义执言的将军,当下不敢怠慢,赶紧跳下马来。

“李信多谢将军仗义执言,不知将军尊姓大名。”李信向来是有仇报仇,有恩报恩的。眼前的这个将军虽然是关宁铁骑中的一员,但是无疑,他刚才的那一句话,赢得了李信的好感。

“不敢,不敢,在下何可纲。”那将军赶紧也落下马来。

“原来是何将军。”李信闻言一愣,但是很快脸上就露出敬仰之色来,这个人在《明朝那些事儿》上出现过,李信也是知道他的一些事情的。他是袁崇焕旧将,天启六年宁远大捷中他也曾经参与过,袁崇焕死后,何可纲率军驻守锦州、宁远、大凌河要塞。崇祯四年被困大凌河,祖大寿欲降,可纲不从,大寿执之,于后金诸将前杀之。何可纲不变色,不出言,含笑而死。城内饥人,争取其肉。后祖大寿编假奏报朝廷曰:“可纲慰阁部,献身为食。”可以说,何可纲是一个难得的将才,也是一个悲剧人物,不是死在敌人的刀枪之下,而是死在自己的战友之手,最后还被祖大寿污蔑了一番,不得不说,何可纲的结局极为悲惨。

“公子刚才太过于草率了。”那何可纲轻轻的叹息道:“我也曾经住宅在大凌河要塞之中,巡查过城中之事,两个月内想要修建大凌河城,十分的困难。若是有人在其中加以阻拦的话,恐怕就更难了。公子刚才就不应该立什么军令状。”

“呵呵,多谢将军关心。我若不立军令状,将军以为祖大帅会放我离开吗?恐怕在大厅内,就被他找了一个借口给杀了。”李信不屑的说道。

“那自然是不会的。”何可纲皱了皱眉头,想也不想的反驳道:“我关宁铁骑又岂会是这样的人,公子可是想左了。”

“呵呵!但愿如此。”李信也不反驳。何可纲到底是关宁铁骑中的一员,自然是相信祖大寿了。

“这大凌河城要是修建的快自然是好的,若是修建的速度慢了,恐怕在祖将军那里不好交差啊!”何可纲扫了周围一眼,指着周围的大凌河城,说道:“公子刚才想要动用你的卫队护送粮草,是不是为了这修建大凌河城的役夫?”

“将军高见。”李信惊讶的扫了何可纲一眼,没想到何可纲居然能看透这一点,当下点了点头说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我刚才看了一下这些人修建大凌河,只是在鞭笞之下劳作,这样一来,不但修建的速度慢了不少,更为重要的是,这质量上也得不到保障,所以只有让他们吃的好,吃的饱,他们才有力气干活,不但速度上能提高,就是质量也能提高不少。”

“这恐怕是一笔大的开支啊!祖将军是不会答应的。”何可纲摇摇头说道。

“我也没有指望他答应。他若是答应了,我还不放心呢!”李信想也不想摇头说道:“求人如不求己,我有这些兄弟们就可以了。”李信扬鞭指着蒋毅等人说道。

“愿为公子效命。”蒋毅等人心中感动,拱手大声说道。声音如雷,就是何可纲也震惊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