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骑 > 第115章奸细

汉骑 第115章奸细

作者:堕落的狼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9:10:06 来源:蚂蚁文学

“你是说山东有人造反了?”在草原上的李信,一方面训练兵马,一方面正在攻占卓索图盟的领地,很快,通过张翼辅的探子,山东所发生的事情很快就到了李信的案头上。

“山东距离我们太远了,否则的话,我们也能插上一脚了。”石元直摸着胡须皱了皱眉头说道:“孔有德此人可是一员悍将啊,若是能将其招降过来,我军的实力就会增加许多。”

“此人是一个反骨仔,是不会投降我们的,他要去投降建奴。”李信却是冷冰冰的说道。没有人比他更加的清楚,这次跟随孔有德投降的,就有两个大汉奸尚可喜和耿仲明,若是加上一个吴三桂,那就是明末三大汉奸了,而这个孔有德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因为他生了一个好女儿,叫做孔四贞,乃是满清的忠实走狗,所以李信对此人很是反感。建奴后来大规模的使用火器也是因为这个孔有德的缘故。

“可惜了。”石元直闻言一愣,却是没有反驳,既然李信说此人是反骨仔,那此人就是反骨仔。

“主公,有句话,属下不知道当讲不当讲。”张翼辅在一边忽然说道。

“怎么有事吗?”李信惊讶的问道。

“主公,今日我们周围的商旅忽然增多了不少。主公,臣以为这不正常。”张翼辅又从怀中取出一张纸条来,恭恭敬敬的交上去。

李信伸手接了过来,面色顿时一片阴沉,只见上面写着“李信神勇,却甚是小心,出入皆有精骑数百护卫,大帐周围有千余骑兵日夜巡逻,召之即来。”

“这是怎么回事?怎么会有人刺探军情?”李信双目中一片凶光,望着张翼辅说道:“我军中机密,别人如何知晓。”李信本身就是军中机密,非一般人不得透露,可是如今却被别人知晓,这显然是有敌人探子在附近。

“主公,这是从附近经常行走的一个探子身上缴获的,属下还听说,这样的人有不少,多是以商旅的形式出现在我大帐周围的。”张翼辅低声说道。

“知道这些人的来历吗?是建奴,或者是朝廷?”石元直双目中露出一丝惊恐来。若是真是有这样的一只探子出现在周围,那就是最危险的事情了,自己大军得一举一动都会在敌人的监控之下。

“来自张家口,是范家的。”张翼辅赶紧说道。

“晋商八大家族?”石元直脸上露出一丝为难来。晋商唐朝前就已初露端倪。《通典》载:唐代北至太原范阳,西至蜀中凉府,皆有店铺,以供商旅。但比起徽商来还不能与之抗衡。在明朝中后期,山西开始连年灾荒,人们被迫“走西口”,即到西北谋生做生意。山西人走西口的大致路线有两条,即从山西中部和北部出发,一条向西,经杀虎口出关,进入蒙古草原;一条向东,过大同,经张家口出关进入蒙古。也许是太渴望财富,也许是别妻离子的痛苦感动了上苍,山西人终于找到了张家口做生意的“绝门”。既然张家口是驻军要地,军士也要吃饭、穿衣,于是他们便成了“军商”,搞起了军需品供应。在“开中制”(明朝实行的一种戍边政策,只要向边防军送粮就可以换取政府的盐引,可以凭盐引买卖私盐,获取利润)的推动下,山西人一马当先,不辞劳苦,行走在万山之间。他们从河南、山东购来军粮,用小独轮车翻山越岭运到张家口,换取盐票。就是这样,山西商人一步一步从小独轮车换成了牛马车,从一而多,再而成了车队,贩盐让山西商人就赚取了大量的财富。

一些山西商人即以张家口为基地,往返关内外,从事贩贸活动,为满族政权输送物资,甚至传递文书情报。据《清实录》载,天命三年,时有山东、山西、河东、河西、苏杭等处在抚顺贸易者16人,哈赤“皆厚给资费,书七大恨之言,付之遣还”。山西商人在关内外的贸易活动,对后金政权在物资上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后金政权对于山西商人也给予礼遇和重视。山西商人对清统治者加强对蒙古地区的统治起到了配合作用。

这其中最厉害的就是属于王登库、靳良玉、范永斗、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发这八个人了,又是属于八大家族,其中最显赫者是范家。

这些人这个时候来到李信大营周围,显然是得到李信征战草原上的事情,加上李信本就是来自后世,也知道商业的重要性,在营地中间虽然命令商人不准进入,但是在营地周围却是不禁商人的,只是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商人胆子不是一般的大,居然监视李信的动静,这让李信很是愤怒。由此可见,这些家伙大概是奉了建奴之命,监视李信的一举一动,然后将这些情报送出去。

“这些家伙真是该死。”高猛主管李信近卫军,没想到李信的一举一动都是在敌人的监视之下,这就是他的失职。

“主公,这八大家乃是晋商中最厉害的人,整个晋商此刻恐怕已经掌控了大明半壁江山的财权。他们有钱。”张翼辅小心翼翼的提醒道。有钱能做什么?有钱能使磨推鬼,晋商有钱,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他不但能私通建奴,更是在明朝内部培养了大批的忠实走狗,这些人都会为晋商说话,否则的话,这么多年,晋商出卖明朝利益,可是崇祯却根本不知道,与朝廷中有一批人有很大的关系。

“晋商,有朝一日,我若是攻下山西,必定血洗了这些晋商。”李信咬牙切齿的说道。商人本就是追逐利润,这点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若是为了钱财而出卖民族利益,无疑是让人不耻的,可是晋商却是做的津津有味,或许十数年,或许已经是百余年了,这些晋商都在干同样的事情,李信岂会与这些人勾结在一起。

石元直等人却是打了一个冷颤,他们都从李信的语气中感觉到一丝浓重的杀机。心中不由的为这些张家口的晋商感到一丝悲哀。

“句突,那些蒙古士兵听话吗?”李信忽然幽幽的问道。

“回主公的话,他们若是不听话,他们的亲人就会去死,如此一来,岂能不听话。”句突得意洋洋的说道。

“那好,今天夜里,你把他们召集起来,我们去干一票大的。”李信阴森森的说道。

“主公,你?”石元直聪慧一下子就想出了李信想干什么。神情极为惊恐的说道:“主公乃是千金之体,不可轻举妄动,还是换一个人去做好。”

“不必了。别人去了,我也不放心。”李信摆了摆手说道:“此次行动,恐怕是要厮杀的,不是一般人可以做主的。”

“不知道主公引多少人马前往?”石元直见劝说了不了李信,又轻轻的问道。

“我军兵马有两万,但是多以在外征战,大队人马自然是不能轻易出动,我领亲卫一千人出发就是了。”李信想也不想,就说道:“命蒋毅回来,坐镇帅帐,暂时主掌军事,先生可以主掌文事。”

“属下遵命就是了。”石元直点了点头。

“张翼辅,你去过张家口吗?”李信扫了一边的张翼辅问道。

“属下去过。”张翼辅脸上露出一丝罕见的凝重来,说道:“张家口原本不叫张家口,叫做堡子里,它是张家口堡的俗称,兴建于宣德四年,张家口乃是兵家要地,尤其是近几年,这里驻扎着明朝边军三千人马,尽是精锐。在张家口外有长城,全长九百里。其中属于桥西境内长城全长七十里,皆沿山势修建,就地取材,以石垒筑,灰浆勾缝而成。在张家口之北有东、西太平山巍然对峙,地势十分险要。其中张家口堡方四里有奇。城高三丈二尺。东南两面开有城门,东门曰永镇,南门曰承恩。张家口堡是长城防线宣府镇的要塞,在阻止蒙古军队进犯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战争中从未失守过,故以“武城”之誉而雄冠北疆。隆庆、万历年间,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朝廷与蒙古俺答部之间化干戈为玉帛,实现了“茶马互市”。张家口堡的功能也相应发生变化,由单纯的军事城堡演变为兼有贸易功能的边境城市。也有因为如此,晋商在这里可以安家落户,极为安全。更为重要的是,在张家口之南数十里处,就是宣府,宣府内有人说有十几万兵力,但是属下观察不过八万左右的精锐明军。其中骑兵也有数万之众,不过几个时辰就能宣府兵马就能到达张家口。”显然张翼辅眼光极为锐利,一下子就看出了李信的打算,就是想冲进张家口,给范家甚至整个八大家族一个狠狠的教训。但是他在张家口的所见所闻,却是认为李信不可能攻下张家口的,所以才会劝阻。

“现在的宣府总兵是何人?”李信思索了片刻又问道。

“乃是侯世禄,巡抚乃是沈啓。”张翼辅赶紧说道:“侯世禄乃是世之悍将,其子侯拱极现在为宣府参将。”

“张家口看样子还不是一般的难打啊!”李信眉头紧皱,却是不曾想到,张家口这个地方居然这么重要,明朝派遣了数万精锐驻守此处,可是让人奇怪的是,在张家口,范家等八大世家出卖朝廷的利益,不但将一些违禁的物品送往关外,更是将情报送给建奴,他就不相信,侯世禄等人不知道这里面的情况,可是就是这种情况,这些人也不愿意对这八家动手,一方面或许是因为这些都得了八大晋商的好处,更或者是,侯世禄等人也参与到这里面来了,不管是哪一样,李信若是强行进攻张家口的话,面对的将会是范家为首八大世家无穷无尽的报复。

“主公,进攻张家口以我们现在的实力肯定是不行,但是若想教训一下那八大世家却是不难。”石元直赶紧说道:“如今我等扼住了这八大世家前往建奴的通道,一方面主公可以让人征收重税,二者可以暂时与这些交好,如此也是好的。或者还有一种办法,那就是作为中间人,从张家口这些家伙手中买东西,这样他们就可能前往建奴那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