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梦回三国 > 第二十二章 以诗见蔡邕

梦回三国 第二十二章 以诗见蔡邕

作者:蓝瞳孩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44: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光和四年夏,宇信一行四人终于来到了东汉都城雒阳。要说这都城就是气派,城高约五丈,东西六里,南北九里,共有十二城门。南有四门,由东向西分别为开阳门、平城门、小苑门和津门;北有两门,东为谷门,西为夏门,直通北宫;东门由北向南依次为上东门、中东门和耗门;西门由北向南依次为上西门、雍门和广阳门。

宇信等人从东而来,走的正是东城的耗门。进了雒阳城,只见城内到处是一片繁华,简直就是用金银玉器和绫罗绸缎堆砌出来的,往来之人更是络绎不绝,当真不愧天子城的称号。

田丰本为儒雅之士,素养向来较高,到了这雒阳城后倒还比较镇定。而紧随宇信之后的,张飞和许褚这两个井中之蛙就不好说了,那两双眼睛自打进了王都就瞪得像铃铛一般。二人牵马走来是东瞧瞧西看看,憨傻之样一看就知道是从乡下来的“土豹子”,把个宇信笑得肚子都疼了。

四人好不容易才在一家酒楼找到了住房,原因自然不是王都无房,而是因为雒阳的物价实在太高。宇信等人虽然不缺钱,可也舍不得花高价钱住上等房,这才花了半天时间在边缘区找到了歇脚处,并决定第二天沐浴后再上门拜访蔡邕。

当天下午,宇信召来三人商议,如何去拜访郎中蔡邕才算好。毕竟蔡邕身居高职,又为当今名士,被尊为士林中的领袖人物。蔡邕家门槛不低,要想踏进去还真不容易。

张飞和许褚是只懂舞枪弄刀的武夫,要让他们和一中年文士动嘴皮子,那比杀了他们还难受。二人倒也有自知之明,安稳地坐在一旁懒得动那肥大的脑子。这种时候二人自然得识趣地闭上嘴巴,静等宇信和田丰拿主意。

田丰年轻时曾被举为茂才,倒也和一些京中权贵结交过。蔡邕的名号田丰是听说过的,对其为人也有一些了解。略微思索片刻后,田丰捋须献策道:“主公,蔡老乃当今高洁之士,为天下士人所爱戴,家中肯定也珍藏了不少文墨珍玩,寻常器物恐怕难入其眼。依丰之见,我们还是送文宝为妙。丰记得昔日随主公北游之时,主公于边塞之地曾作诗一首,名《满江红》,当可装裱后送去蔡府,权当作见面之礼。”

宇信闻言点头称是,脸上却有愧色,心道这《满江红》可不是我作的,那可是后世名将岳大将军的成名作。

张飞一听大哥还能作诗,也是大吃一惊。不想大哥除了武艺非凡外,还精通诗词,这让同样擅长书画的张飞更加佩服,连忙请田丰当场复述一遍。

田丰自是欣然应诺,一边回忆着当日之情景,一边试着将诗词背诵出来。

张飞少时也曾读过书,虽谈不上精通,但大概的鉴赏能力还是有的。听完田丰的复述后,张飞当即拍掌称善,也劝说宇信以此诗求见。

宇信是局中人,但见二人都鼎力支持,无奈之下也只好依计而行。吩咐张飞备好纸笔,飞书将《满江红》默写了下来,并上颖川书院山长的书信,差田丰与许褚前去送礼。

次日,宇信只带上田丰前往蔡府求见蔡邕。二人刚在门前通报完姓名,就见那守卫满脸恭敬地还礼,然后飞快跑入府中通报。

片刻过后,蔡府中门大开。一中年文士笑呵呵地迎了出来,口中还亲切地问道:“可是子贤贤侄与元皓先生来了?老朽已在家中等候多时,快请进府一叙。来人啊,速备上好的茶水招待二位贵宾。”

宇信心知这位就是鼎鼎大名的蔡邕,此番入京求官成败与否全靠此人。宇信不敢怠慢,赶忙弯腰行礼,谦逊地问候道:”学生宇信,见过蔡师!”

田丰为宇信部属,自然也跟着拱手施礼,双方客气一番后,才随蔡邕进府。

蔡邕和宇信等人分主客入座。蔡邕面带喜色,翘起大拇指,连连称赞宇信高才:“贤侄,不曾想你文采竟然如此的好。那首《满江红》老夫看过了,当真是写得妙。有志气,有豪情,尤其是那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子贤真大丈夫也。”

宇信见蔡邕如此夸奖自己,脸上却满是愧色,心里不停地向后世名将岳飞道歉,嘴上却感叹道:“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当尽忠报国,死而后已。只可惜,信虽年过十八,不料因家门衰落,无人举荐,至今仍为白身,可恨报国无门。眼看胡人年年南下劫掠,我却不能保全边地百姓,这心中实在惭愧。”

蔡邕闻宇信之言,感其真诚,当下好言安慰道:“贤侄莫要丧气,文人自有文人报国的方式,不一定非要上沙场厮杀。贤侄文采放眼天下,怕也难找到可以与你媲美的年轻人了。”

宇信又是一声叹息,低头便不再言语。乱世即至,空有一身才学又有何用?不如手提三尺剑,驰骋疆场,为国建功。

田丰现在是宇信身边最亲近的人,他最是理解宇信的难处。自家主公不仅文采出众,更兼有一身好武艺,只是怀才不遇罢了:“蔡师有所不知,我家主公不仅文采斐然,更有无双武功,天赋神力,绝对称得上是文武全才。”

蔡邕闻言大惊,不想宇信还会武功,这就了不得了。若是文武之才,当为国家基石,蔡邕赶紧确认道:“贤侄当真还通武艺,那还真是不得了啊?”

宇信清楚再不抓住机会,机会又要溜走了,连忙起身相告道:“蔡师恕罪,信数年前曾有幸入山随枪神童渊学习枪法,去年刚学成下山。后又四处游览结交才智之士,就是想有朝一日能为朝廷做些事,只可惜……”

蔡邕听说宇信竟然师从过枪王童渊,不由心中大奇,感慨万千道:“如此说来贤侄武艺定是不凡。不瞒贤侄,老夫早年曾在并州与令师见过一面。当时还多亏令师出手相救,否则我全家老小恐怕早为贼人所害。令师救命之恩,邕一直没有机会报答,不曾想今日却遇到他的高徒,看来这是上天的安排啊!”

宇信听了也是一怔,不会这么巧吧?不想眼前的蔡邕竟然还受过师傅他老人家的大恩,这难道真只是一个巧合?

可不管怎么说,如此一来也让宇信安心不少。至少蔡邕会看在师傅的面上多少给自己一些帮助,这样一来自己要获得一个官职也就容易多了。

其实凭宇信的本事,想要谋个一官半职也不困难。也不需要蔡邕帮他走什么后门,只要蔡邕肯帮忙推荐就成。

蔡邕可不知宇信心中所想,只是一脸惊讶地看着宇信,半晌才自言自语道:“想不到贤侄竟然是文武双全,真乃当世之俊杰,老夫眼拙了啦!不知令师如今是否安好?自并州一别,如今已有十年不曾相见了。”

谈及师傅童渊,宇信谦虚地施了一礼:“多谢蔡师关心,师傅他老人家现隐居在常山。每日钻研武学,舞枪自娱,身体还算比较硬朗。只是常年呆在山上,身边缺少个人说说话,难免会有些孤独。”

蔡邕点了点头,见宇信进退有度,颇识礼法,心中感到十分满意,当即承诺道:“贤侄不如今日就住在我府上。明日正好有早朝,你随我一起去觐见万岁。凭你一身本事,必能谋个官职为国效力。”

宇信闻言大喜,急忙离席拜谢:“多谢蔡师赏识,信必不负蔡师期望。”

蔡邕听后更是满意,唤来下人准备宴席,要好好招待宇信田丰二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