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开局一个亚空间 > 第一百四十二章 西巴迪文明

开局一个亚空间 第一百四十二章 西巴迪文明

作者:最终永恒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4:43:20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过了几分钟,又有一位专家道:“我观察到,蚂蚁人,姑且叫他们蚂蚁人吧,已经进入到巨型建筑以及元宇宙时代。他们戴着的头盔,应该是在享受虚拟世界吧?”

巨型建筑也是未来的一种构想,高人口密度下,房地产的价格过高,为了居住更多的人口,出现立体状的巨型建筑也是自然而然的一件事。

当然,巨型建筑的缺点是采光效果不好,必然会有一部分房间无法收到太阳光照。

放在地球,没有光照的房间,大概率卖不出什么价格。而且地球文明的人口增长率不断降低,大概率是无法进入巨型建筑时代了。

这位专家继续道:“如果他们普遍玩上了虚拟世界游戏,意味着他们的算力成本,是我们的千分之一。”

“换句话说,他们的算力等级,大约是我们的一百倍到一千倍以上!我们在地球时期,只有一些旗舰显卡,才能使用虚拟世界技术。民众使用的硬件设备,是很难支撑起虚拟世界技术的。”

听到这个结论后,很多人都快要从座位上跳起来了!

张然有些怀疑地说道:“真的吗?我们的军队早就使用vr设备了吧?怎么就需要一千倍的算力了?”

这位专家顿了顿,解释道:“殿下,我们最顶级的设备,支撑起单一的vr虚拟场景自然是可以的。但联合起来打多人的网络游戏,对服务器的算力要求就太高了。”

“我们必须得使用大量的云服务器,才能支撑住这部分算力需求。”

“而云服务器有比较高的运营成本,在地球时期,还没有出现过正儿八经的大量玩家同时上线的vr网游吧?如果能够盈利,那些资本家早就做出相关的网络游戏来了,主要原因还是成本问题。”

“而这个‘蚂蚁人’文明,显然进入了全民虚拟游戏的元宇宙时代。”

“意味着他们的算力成本远远低于我们。”

张然听明白了对方的意思:“原来是服务端的成本支撑不住啊……”

一千倍的算力!

那绝对是相当可观的数量级,甚至意味着比人类高一个档次的科技水平。

因为硅基芯片中,晶体管密度的提升并不是无限的,理论制程最多也就只能达到3纳米或者4纳米,再进一步便会涉及到量子效应。

而元宇宙时代很可能是人类能够到达的下一个时代,相当于赛博朋克时代的一个变种:有钱人玩转现实世界,享受美好的现实世界;穷人玩虚拟世界,享受美好的虚拟世界,在虚拟世界中养老婆。

得益于发达的娱乐业,穷人基本上不会有反抗的**以及能力。顶多只是心底里骂两句,然后又躺回床上购买虚拟老婆。

人口主要是为了提供消费,资本主义的弊端莫过于如此了,如果消费不足,各行各业便会不断萎缩。于是政府不得不发放较高福利,来养活这些穷人。穷人只要负责消费、生孩子以及偶然的人才就成,如此便构成一个长久稳定的,金字塔型的社会。

当然了,元宇宙时代对vr,ar的设备要求较高,唯有这些东西才能提供廉价的娱乐,也就是对计算算力的要求比较高。

坐在张然左手边的周成峰,喝了一口水,“李教授,你确定吗?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在人们的印象中,摩尔定律即将走向尽头,不是说3纳米,4纳米的芯片基本上是硅基芯片极限了吗?

各大生产商发布新的芯片,性能提升个20%-30%便能吹地天花乱坠,什么“划时代科技”、“领先一个时代”之类的广告词全都出来了。

面对众人的疑问,这位半导体相关的李教授沉思了片刻,说道:“提升一千倍的算力,虽然是一个比较困难的数字,但理论上还是能够做到的。。”

“一般来说,在同等架构的条件下,芯片设计的越大规格越高,性能也就越强。”

“比如电脑芯片和手机芯片的设计标准就不一样,一颗电脑芯片大小在100平方毫米以上是非常正常的,高端的处理器达到200多平方毫米也是家常便饭,因为电脑的体积较大,散热空间更好,可以把芯片规格做大来提高性能。”

“而对于手机芯片来说,一颗只能控制在几十平方毫米以内的面积,手机内部的空间寸土寸金,无法承受过大的芯片。”

“大家也知道的,同一时代,哪怕比较低端的电脑芯片,也不是手机芯片的性能能够比拟的。”

“所以如果摩尔定律走到尽头,一个比较好的方式便是将芯片做的更大,算力自然更强……即便成本可能会更高一些。”

“另外,同样是4纳米,或者3纳米的芯片,也可以不断优化处理框架以及工艺结构。譬如说,在finfet基础上继续微缩finfet的尺寸,预计可以提升3倍密度;引入gaa,从而获得2倍的密度提升。另外还有一些先进技术,也能得到大量的提升。”

“目前能够挖掘的技术厚度,哪怕不将芯片做大,已然得到共计50倍左右的提升。”

“所以按照地球文明的发展轨迹,乐观估计,100年的时间将芯片性能提升一千倍,相当于每年提升2.4%的性能,我觉得没有太大的难度。如果有某些重大理论突破,指不定50年就能够完成。”

“原来我们的半导体,还有这么多潜力可以挖掘啊。”张然喃喃道。

其实昆仑山的人类,就连地球时期的尖端技术都还没有追上,目前正在攻克7纳米的芯片,14纳米的芯片,在六个月前,相应的专家还是有很多的,他们也非常努力,现在已经有一些实验性质的产品了。

“所以,我们可以大胆的认为,他们已经开发出了下一代的芯片,3d半导体!”

这位专家说着说着,反倒自己红光满面,心情激动起来了:“摩尔定律可以通过进入第三维来继续发挥作用,到时候的芯片不是扁平的,而有可能是长方体或者立方体的形式。当然了,制造成本可能更高……唔,如果有更加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支撑,我觉得成本还是可以控制的。”

“卫星呢,卫星上的半导体检测成果如何?”

“还在认定中,不过卫星为了防护宇宙辐射,不会用上太好的芯片。”

张然认真聆听这位专家的介绍,他心中对星球的探索越发坚定!

哪怕上面有着强大到难以想象的敌人!

是的,光是半导体产业,就比人类先进了足足五十年,甚至一百年。

人生有几个五十年?!

再加上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材料学、生物学之类的方方面面,不应该比人类更差吧?

对了,这个文明还处于长期的战争当中,他们虽然失败了……但一场与种族灭绝有关的长期战争,必然会飞速挖掘这个文明潜力,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更多的东西。

故而,这一颗星球,很可能是人类快速崛起的契机!

得到科技文明遗留下来的科技,人们能够跳跃性地发展,不,飞跃性地发展……甚至可以说是一飞冲天也不是不可能!

想到这里,很多人都开始眼红了,就好像打了兴奋剂一样,忍不住开始讨论,星球上到底有什么遗留下来的科技,或者说什么时候才能破解金箔上的内容云云……

“现在最麻烦的还是星球上的怪物,我们绝对不能够惊扰到它们!”

参谋部的上尉赵伟超用力地握紧了拳头,他也同样想通了关键之处,由于心情过于激动,甚至连手指甲都掐进了手掌当中。

但另一方面,良好的职业素养,让他保持了基本冷静。

“我们必须要保持冷静。”

“这些硅基类的怪物在星际战争结束后,全都躲在了地底,它们很显然是有星际战争能力的。否则这个蚂蚁文明不可能放弃自己的母星,灰溜溜地离开。要是被它们发现我们,那可就完蛋了,我们也要和这些怪物打仗,硅基微生物,液态金属什么的……我们也不一定能打得过。”

张然也是愣了一下,皱起了眉头:“我们可能已经惊扰到它们了吧?”

“不,没有……我认为可能没有!”赵伟超大声道,“这些硅基生物……可能没有太高的智慧。”

“如果有智慧的话,硅基生命应该在一个月以内,碾压蚂蚁人文明,也碾压我们。”

顿时在场的人开始议论纷纷,这倒是一个很有趣的观点。

蚂蚁人的战争大本营,是那个珠穆朗玛峰一样的超级工厂,硅基生物只要飞溅一点液态金属进去,把这个工厂破坏掉,就能获得最终的胜利。

从人类的角度,这是很容易实现的。

但事实上,硅基生物方却傻乎乎地开始了“平推”,没有任何的阴谋诡计,就是硬生生地平推,用海量的硅基类怪物,液态金属、各种自爆怪,还有其他的一些地面怪物,把蚂蚁人的文明给平推掉了。

故而认定硅基生物方没有太高的智慧,也算是有理有据。

“一切都是本能吗?依靠本能战斗?”张然抓了抓鬓角的头发,总感觉硅基生物怪怪的,给人一种莫名其妙的错觉。

可能是人类确实不太了解,这些生命体到底是什么吧……

赵伟超继续推演自己的观点:“我们的母舰,东方磐石号,甚至没有进入这一块三维空间,只是挨着这一片空间而已。我们的探索机器人,和这里的怪物产生了一点小小的摩擦。”

“是的,只有小小的摩擦。”

“我们投放的这点东西,对比曾经的战争,只是不入流的小火花。亿万分之一的小火花。”

“难道真的因为这一点小小的火花,让地底的怪物全都冒出来,寻找敌人不成?从目前的表现看,似乎并没有。星球表面依旧平静。”

“我们利用空间门抓了一些生物标本。虽然这些怪物在亚空间中闹腾地很厉害,但信息是传递不出去。故而我们的存在,可能没有暴露。”

张然深吸了一口气:“是啊,探索吧……以隐秘的方式探索!”

“我们不能再去怪物密集的地热区域了。”

“首先,去那些最最荒凉的地带,寻找文字的痕迹,我们得最快破译蚂蚁人的文字,得了解到,他们到底留下了什么遗言!”

此刻已经是晚上的十二点整,所有的知情者都在狂热地探讨着。世界上最奇怪的事情,莫过于如此了,这里有着强大到难以想象的未知敌人,也有着人类崛起的契机!

人们狂热探讨这个文明的历史,探讨他们遗留下来的科技遗产,探讨人类得到这一笔遗产后会有多大的提升。

未知的科技文明,被命名为“西巴迪文明”。

因为蚂蚁人最为高亢的口号“西巴滴耶”,似乎是加油呐喊的意思吧……

这些加收简直比打了鸡血还要振奋,一大波人讨论到大半夜一点都不带困的,一直到后来张然实在熬不住了,眼皮沉重地如同铅块,直接宣布散会……

这群疯狂的家伙居然还在会议室中狂热地讨论,赖着不想走了!

特别是几个半导体方面的专家,像是搞出了什么划时代的大发明一样,脸庞红润,一直在纠缠政府的议会长周成峰, 今后如果迈入新时代,是不是要用信息化的管理体系,是不是要建设那个珠穆朗玛峰一样的工厂?

“周议会长,我已经想好了那个工厂的名字,全自动万能工厂!”

周成峰被他们搞得头晕脑胀,再加上经精神疲惫,整个人都要晕过去了……

是的,这些科技太重要了!

比资源问题更加重要!

少挖点矿,只是延缓了发展,缺少锂元素,用硫酸电池也能代替。

实在不行……让伟大的殿下掏腰包。

但要是得到了科技遗产,可是一下子就快进了50年,甚至100年啊!

张然自己都不敢打包票,人类一定能够在高维宇宙中,幸存50年,100年,所以这一笔遗产的巨大价值可想而知。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