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之寒门天下 > 第八章 大贤良师

三国之寒门天下 第八章 大贤良师

作者:天天不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38: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连三日,郭嘉受到张角的邀请住在了太平道在邺城传教的据点,这三日张角与郭嘉形影不离,食则同席,寝则同榻。虽然张角已是半百之人,面对郭嘉这个少年却十分尊敬,二人从古论今,从古代王朝兴衰到如今天下兴亡,无所不谈。

而郭嘉在看了太平道传教纲领《太平经》之后则深为赞叹,《太平经》既提倡维护封建皇权,又提倡善待百姓。不得不说在这个时代具有建设性意义,当然,相比后世更为先进健全的政体和政治制度而言,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太平经》无疑是符合这个时代的思想与社会现状。

“二哥,你说大哥与那小兄弟有那么多话说吗?这几日我想和大哥说句话都插不上嘴,如今我太平道正是如火如荼之际,大哥不思大事,和一个少年浪费时间,如此下去,岂不坏事?”张梁愁眉苦脸地望着自己的二哥张宝,神色之中颇为焦急。

张宝却神色平静淡淡地说道:“大哥现在做的就是大事。”

“和一个未成年的少年整日凑在一起能有什么大事?”张梁一脸不信。

张宝耐心解释道:“那郭嘉胸有韬略,富有才华,我只听他只言片语便受益匪浅,发人深省,我太平道若日后举事,单凭人多势众恐怕难以成事,如今太平道虽人才济济,可那都是孔武有力的莽汉,若论冲杀,他们与汉庭武将不相上下,可我太平道却缺少出谋划策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师啊。”

“二哥,你是说大哥想要招揽郭嘉做我太平道军师?我看那小子就是个夸夸其谈之辈,纸上谈兵罢了。”张梁一脸不忿,显然不甘心一个少年担任如此重要的角色。

但是张宝却面色一冷,对张梁呵斥道:“三弟,一切以太平道为重,意气用事只会误事!你我也不需要在此妄自揣测了,一切听凭大哥决断。”

正在此时,张角握着郭嘉的手从屋内走出,面带笑容,显然心情极为愉悦,他见到两位兄弟在院中,于是问道:“可是有大事?”

张梁斜眼看了眼郭嘉,欲言又止,郭嘉见状,对张角说道:“大贤良师有正事要办,嘉先行离去。”

说罢欲走,却被张角拉住,恳切道:“奉孝与我乃忘年之交,早已推心置腹,我张角没什么可对奉孝隐瞒的,张梁,你但说无妨。”

张梁无可奈何,抱拳恭敬道:“禀大哥,数日前中原各州传来消息,各州百姓闻听我太平道仁德侠义,不少百姓变卖家产纷纷来投,总数已达数十万。”

“好好好!”

张角大喜过望,抚须长笑不已,而郭嘉也略感惊叹,没想到太平道竟有如此强大的号召力,如今太平道声势滔天,恐怕张角反心更胜往昔,只待谋划便要举事。

随后张角让两位兄弟去传达消息,安排各州安顿来投效的百姓,并准备亲自前往各州视察。

回到客栈后的郭嘉休息一夜,清晨与徐庶一同出城踏青。

山野小道中空气清新,郁郁葱葱令人神清气爽,郭嘉与徐庶不急不缓并肩登山,途中,郭嘉将太平道已聚众百万的消息告诉了徐庶。

徐庶当即面色大变,问道:“张角要反了?”

抬头望着烟云飘渺的山巅,郭嘉摇头道:“太平道虽大势已成,却还远未到举事的时候,空有百万之众却无兵马器械,此时若反,朝廷大军雷霆万钧之势,太平道眨眼间便会灰飞烟灭。”

徐庶想了想,不得不对郭嘉佩服得五体投地,他说:“百万之众举事,声势滔天,张角即便没有军事才华,也会做长远谋划,太平道之中不乏带兵打仗的将才,却鲜有决胜千里的谋士,而太平道又不能公然整编军队,如此百万平民,恐怕就算是蓄谋良久,亦难成气候,但奈何人数众多,势力甚广,大汉若要扑灭这燎原大火,恐怕真如奉孝所料,天子会放权给州郡刺史,届时,军阀割据的日子就到了。”

行至半山,郭嘉驻足回望,俯瞰邺城,目力所及天际无垠,登高望远令人心境豁然开朗。

“元直,我料太平道虽举事必败,却将延续数年不休,待天下大乱军阀割据之时,你我也已成人,那时,你我二人将何去何从?”

徐庶顺着郭嘉的目光瞭望天际,豪情顿生,朗声道:“寻天下明主,救百姓于水火,建千秋万世之功。”

郭嘉情不自禁在脑海中幻想着曹操的模样,历史上说曹操容貌不佳,在这个以貌取人的时代里,曹操的卖相真的十分不堪,甚至称霸一方时接见番邦使臣时都不敢亲自面见,生怕丢了大国的脸面。

转念又想到曹操的行事作风和日后留下的局面,郭嘉就左右摇摆不定,口中喃喃道:“明主?即便英雄并起,四方豪杰谁又敢动天下世家?谁又能真正做到善待百姓?”

曹操做不到,屠城嗜杀。刘备做不到,假仁假义之辈,一己之私报兄弟之仇而远征东吴,陆逊在夷陵一把大火烧得蜀汉元气大伤外,背后又凭添了多少孤儿寡母艰难度日,孙权也做不到,老年的孙权昏昧如猪,有功之臣尚不能在他手下善终,何谈百姓?更何况东吴亡国之君孙权子孙暴虐甚于桀纣!

听到郭嘉的自言自语,徐庶感叹地说道:“诚如奉孝所言,日后天下大乱,豪杰四起,可必然都是名门权贵之后,以名望收天下贤才,由此可见,枭雄也不敢妄动世家,牵一发而动全身,生怕失了天下士子之心。”

郭嘉无可奈何,转身继续登山,边走边说道:“最近几日我与张角日夜倾心相谈,发现了一件事情。”

“何事?”徐庶随即追问。

“张角进餐后必饮一碗汤药,我猜,张角身患重疾。”

“我观张角气色正常,并无病态啊。”徐庶惊讶不已。

郭嘉叹道:“这正是我所忧虑之事,外观无病,内里恐怕已病入膏肓。”

徐庶冷笑不已,说:“太平道以符咒救人,张角自己却饮汤药治病,实在可笑。张角虽一草莽,却能以传教为名煽动百姓为其所用,以图神器,非常人所能及也,倘若太平道能再发展十年,张角举事,胜负难料了。”

这一点倒是解开了郭嘉心中疑惑,张角虽已是年过半百之人,但还身强体壮,若是能再蛰伏十年,太平道遍及江山,筹谋数年再举事,那成事的机会将大增,可为何张角会在两年后就举事?郭嘉通过与张角接触,终于洞悉了原因,张角自知命不久矣,因此仓促间谋划举事事宜,进而谋事不密,被人通风报信上表朝廷揭发他图谋不轨,最终被迫起兵谋反。

其后的日子郭嘉留在张角身边出谋划策,张角也将郭嘉引为心腹,郭嘉给张角提出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都被采纳,而在言谈之外,张角更有意收郭嘉为义子,只不过被郭嘉婉言拒绝。

时至年底,张角欲前往中原各州视察,实际上是为了与手下心腹共商举义大事,张角请郭嘉同往,却遭到郭嘉拒绝。

离开邺城的官道上,郭嘉与徐庶策马缓行,徐庶不解地问道:“这半年来张角对奉孝可谓厚爱有加,赠马送剑,奉为上宾,喜爱程度甚至超过了他的两个弟弟,此次张角南下请奉孝同往,我猜张角是想将奉孝引荐给太平道中核心集团的众人,奉孝为何谢绝?”

郭嘉对张角也是身怀感激,这半年来张角对他是无微不至,关怀有加,而张角膝下无子,更是大限将至,欲传基业于郭嘉,但是,郭嘉却不能要,他淡淡地说道:“你我既已料到太平道举事必败,当务之急是及早抽身远去,待大贤良师南巡归来时,我便当面道别。”

听到这个理由,徐庶心中暗暗点头,一旦太平道举事,任何与太平道牵连的人都将成为谋反叛逆,郭嘉所担忧的事情并无道理。

“奉孝一向对世家豪门嗤之以鼻,为何如今却要亲自登门拜访甄家?”徐庶眼珠一转,口气调侃地说道。

郭嘉知道徐庶话中有意,也不隐瞒,直言不讳道:“即将返回颍川,于情于理咱们都该去甄家走一趟,再者,我与甄家大小姐有一面之缘,一别半年,心中思念,此去,以解相思。哈哈。”

“好你个郭奉孝,倒真的是心里怎么想嘴上就怎么说,如此孟浪言语你半点不遮掩就说出来,真是风流浪子,我倒要瞧瞧进了甄家府门,你会不会被甄家乱棍打出,我徐庶可不相信你敢对甄家坦言此去乃是为解相思之苦!”

郭嘉不理会徐庶,马鞭一扬,胯下骏马奋蹄疾奔,风中传来郭嘉豪爽的笑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