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之寒门天下 > 第六十八章 帝王之心

三国之寒门天下 第六十八章 帝王之心

作者:天天不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38: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纵观大汉万里江山,稍有见识的当权者已经开始积攒实力,厚积薄发,以达平内乱据外患的目的,更有甚者,预见诸侯割据局面的,则开始做起了齐桓公的美梦。

辽西公孙瓒,徐州陶恭祖,西凉董仲颖,益州刘君郎……

可笑帝都皇城之内的文武朋党却还每日勾心斗角,乐此不疲地玩着政治倾轧的游戏。

三个多月前帝都之内最震撼的事情便是郭嘉血战东门,之后倒是有一件小事让洛阳士子们牵肠挂肚:名满洛阳的大才女蔡琰失踪了。

一直没有消息的蔡琰生死未卜,不知让多少青年俊彦愁眉苦脸唉声叹气,私下发动家族势力寻找的也大有人在,就是不知道找到蔡琰之后是送回蔡府呢,还是别有所图,那就只有他们自己清楚了。

两个月前,这位不单让蔡邕夫妇愁苦多时,更让俊彦才子们憔悴了几分的蔡琰终于平安归来,洛阳城中的才子们闻听消息后奔走相告,然后一同前往蔡府探望。

却不料满面风霜的蔡琰染了风寒,卧病在床,大夫看过之后,连连向蔡邕道喜。

号脉的大夫一句“令千金有喜啦”让蔡邕将他直接乱棍打出府外。

关心蔡琰的才子们发现蔡府闭门拒客,心中思恋难耐,只好先去问问那上门给蔡琰看病的大夫,到底蔡琰得了什么病?

谣言起了就有是非来。

蔡琰身怀六甲的消息不胫而走,洛阳城中的俊彦才子们如遭晴天霹雳,眼含酸楚泪光就是摇头不信,于是只好旁敲侧击地四处打听消息,事情愈演愈烈,蔡邕一代大儒,引以为豪的女儿传出这种谣言,自然名誉受损,即便是多年好友上门来探望,他也一概不见。

后来洛阳城中近百士子汇聚一起围在蔡府门口,口口声声说是要拜访蔡邕,请教学问,实际上打得什么主意,大家心照不宣。

蔡府的大门打开了,清秀绝伦的蔡琰终于再次出现在众人视线中,不少士子都当场激动地想要掉眼泪,可是蔡琰接下来的一句话,让他们更加激动地想要嚎啕大哭。

曾经温婉秀雅的蔡琰不见了,这一次,她的目光淡然,微微仰视,似乎府外的士子们入不得眼,过往娇柔的语气消失不见,淡漠平静,更似轻蔑。

“你们想知道我是否真的怀有身孕,我告诉你们,我的确身怀六甲。你们一定更想知道孩子的父亲是谁,我也告诉你们,郭嘉。”

气若幽兰的蔡琰好似说完了一件平常事,转身回府。

府外鸦雀无声,不知过了多久,在沉默中终于爆发的洛阳士子们好似受到了屈辱一般开始咒骂蔡琰,不知廉耻,**荡妇……

这些洛阳士子的宣泄只是小事,但是在朝堂上却引发了大风波。

十常侍借机向士族发难,以蔡琰私通反贼郭嘉为由,要求彻查郭嘉在朝中的党羽。

郭嘉在朝廷上如果有党羽,那么首当其冲的先是荀家,而后就是十常侍中的蹇硕了。

为何?因为当初赦免郭嘉的诏令,就是荀家上表,蹇硕确定无误之后呈递给天子的。

于是你来我往,明争暗斗,外戚,宦官,士族,三方卷入其中斗得不可开交。

荀家遭难,大将军不能坐视,因为荀攸是他的幕僚,担任黄门侍郎。

士族也不能任由宦官借题发挥铲除异己,于是袁家为首保住荀爽为首的荀家子弟。

十常侍最终也偃旗息鼓,毕竟其中牵扯到了蹇硕外加一个他们力挺的皇子协,皇子协是为荀彧撑腰。

朝堂上看不见的刀光剑影结束了,可蔡琰私通郭嘉并怀了身孕是她亲口承认的,这不能善罢甘休,于是,蔡邕被罢免,蔡琰被打入天牢,待腐刑之后流放西北。

如果不是事情牵扯到了郭嘉,而且郭嘉如今是被定性为谋反叛逆,否则蔡琰根本不会受到牵连,充其量也就是有辱家风,遭人唾弃,道德舆论压迫一番罢了。

“琰儿,你,你为什么这么傻啊,为什么要说出来?”

昏暗恶臭的天牢内,蔡母把家中多年积蓄拿出来打通层层关系才见到了女儿蔡琰。

看着蔡琰丝毫不顾形象,举止粗鲁地狼吞虎咽她带来的食物,蔡母一个劲儿地掉眼泪。

曾经被郭嘉囚禁在太行山下时也每餐不过几口的蔡琰此时仿佛食欲大涨,可她明明已经数次噎住欲呕,却还强行往嘴里塞着食物。

比起往日至少多吃了五倍的食量,蔡琰终于停下动作,向后一靠,背贴冰凉墙壁,平静地闭着双眼,嘴角轻扬,似嘲似讽,淡淡道:“傻?我蔡琰心甘情愿委身的男人,为何不能说?”

抹着眼泪的蔡母闻言一愣,见到女儿此时还不知悔改,抽噎道:“难道,难道你就不怕天下人耻笑?”

蔡琰仿佛听到一个笑话,轻声而笑,没有回答母亲的问题。

耻笑?郭嘉,你会让我被天下人光明正大的耻笑吗?有一天,终有一天,天下人可以耻笑我蔡琰,但必须跪在你面前顶礼膜拜,想要耻笑,也只能永远在心里。

“琰儿,现在可如何是好?还有半个月你就要就要……老爷不肯出面去求陛下开恩,难道,难道就没有法子了吗?”

不管女儿做错了什么,蔡母肯定不忍心见到女儿身受腐刑又流放西北苦寒之地,但蔡邕一代大儒,女儿做出如此有损门风的事情,颜面无存,怎会出面求情?朝堂上因此事的明争暗斗刚落下帷幕,谁也不会愿意因此事而再起波澜,惹祸上身。

靠着墙壁闭目养神的蔡琰轻声说道:“能救我的,只有一人。”

“谁?”蔡母仿佛抓住一根救命稻草,眼中露出希冀目光。

“郭嘉。”

蔡母面露疑惑之色,迟疑地问道:“他,他有法子?他会来吗?”

昂起头睁开眼,望着黑暗的天牢之顶,蔡琰眯着眼睛淡淡道:“成霸业者,一城一地得失皆不放眼中,何况一女子?”

郭嘉,你若硬闯洛阳劫狱,那就是我蔡琰看错了你。

我死之后,你的帝王之心,才会彻底萌芽吧。

手轻轻抚在小腹上,蔡琰仰视的眼神罕见地露出一抹温柔。

只可惜,若是早知有孕,我会等孩子出世再回洛阳。

郭嘉,我和你的孩子,一定青出于蓝,一定……

近日来一直谨言慎行的荀彧出了长乐宫后就径直回府。

刚入府门,下人向他禀告说有人来访,声称颍川故人。

荀彧心中疑惑,郭嘉已成朝廷钦犯,断然不可能再入洛阳,而颍川故人,除了郭嘉,还能有谁?

当他走入书房之后,见到来人,先是一愣,而后露出惊喜的笑容说道:“元直!哎呀,我早该想到是你啦。”

徐庶朝荀彧行了一礼,他与荀彧不过数面之缘,相交不如戏志才,郭嘉二人与荀彧情谊深,但彼此信服却毋庸置疑。

二人入座之后,奉上茶水,荀彧开门见山地问道:“奉孝在何处?”

既然徐庶来了,郭嘉必然也来了。

徐庶知道瞒不过王佐之才荀彧,于是点头微笑道:“奉孝身在洛阳城外的北邙山下。”

荀彧听后收起笑容,试探性地问道:“奉孝此行,是为了蔡小姐?”

徐庶并不隐瞒,说:“数日前奉孝得知蔡小姐身陷天牢,便火速赶来。此来,是救蔡小姐。”

对此,荀彧叹息道:“元直啊,我听说蔡小姐蒙难,也是想要援手救她,可如今洛阳城中已经无人能救她了。”

徐庶收敛笑容,说:“在下也是这么认为。能救蔡小姐的只有三人,大将军何进,太傅袁隗,中常侍张让。三人各为外戚,士族,宦官领袖,可三方在朝堂博弈已成微妙局势,此时,谁也不会再起干戈,尤其是帮助奉孝,等同引火烧身。”

时局和处境大家都是明眼人,看得比谁都清楚,所以荀彧有心无力,可他不明白了,以郭嘉的才智不难看出如今局面,想救蔡琰,只剩下最后一条路:劫狱。

可这个办法如同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若是天牢是好劫的,那就称不上易入难出,险峻环绕的天牢了。

猜测到郭嘉或许会铤而走险聚众劫狱,荀彧急忙地问道:“奉孝带了几人前来?”

徐庶料到了荀彧所虑,说:“此来,只我与奉孝二人。”

没想到心中所猜落空,荀彧这又闹不清楚郭嘉有什么打算,于是问:“那奉孝有何妙计救蔡小姐?”

既然不是劫狱,那只剩下智取一途了。

徐庶面带微笑轻声道:“奉孝差我来,只想让文若帮他约个人,前去北邙山见上一见。”

“何人?”

荀彧是猜不到当今局面下,还有谁有能量可以救出蔡琰,毕竟外戚,宦官,士族,都不会有人出面为蔡琰求情。

“皇子协。”

听到徐庶口中答案,荀彧面色一滞,随即恍然大悟,喜形于色道:“奉孝果然思谋若定,此时此刻,也只有皇子协身处局外却又想插足其中将清水搅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