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之寒门天下 > 第五十七章 沉沦寂灭

三国之寒门天下 第五十七章 沉沦寂灭

作者:天天不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38: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走入蔡琰所在的木屋之内,烛光微弱,光线昏沉的屋内,蔡琰坐在墙角,屈膝抱着双腿,埋首其中,看上去楚楚可怜,彷徨无助。

郭嘉走到她面前盘腿而坐,歪着脑袋注视着她。

感觉到有人在面前,蔡琰许久才扬起脸,昏暗之中看清是郭嘉之后,嘴角泛起一抹淡淡的冷笑。

虽然面带风霜,却依然精神不错,郭嘉原本以为像她这样的千金小姐处于陌生险境之中定然方寸全失,惶恐不安,没想到与她那一双灵韵流转的眸子对视时才知道自己错了。

“是杀是辱?”蔡琰一脸淡漠之色,毫不畏死,也不惧辱,光是这份胆色足以令天下八成男儿汗颜羞愧。

郭嘉用手支着歪斜的脑袋,淡淡问道:“你为何行刺我?”

“你不该杀?”蔡琰与他对视,目光炯炯,却毫无恨意。

这让郭嘉有点儿闹不明白,按道理蔡琰行刺他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卫仲道,但是此时此刻仿佛二人之间并无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尽管蔡琰言语咄咄逼人。

“就因为卫仲道?”郭嘉反问。

蔡琰默然不语,只是肃容凝视郭嘉。

长叹一声,郭嘉点了点头,起身说道:“等我身体好转些,会给你一个交代。”

接下来几日郭嘉安心调养,前往周边县城打探消息的张辽和高顺如期归来。

“小太公颍川家业全被充公,据说戏志才率乡亲离去,行踪不明。”张辽将打探来的消息告知郭嘉,至于郭嘉成为钦犯的事情,众人早已知晓。

郭嘉想了想之后说道:“志才与元直定然会去冀州与甄家取得联系,只要甄家一天没有对外宣布解除我与甄姜的婚约,暂时而言,甄家还是朋友。”

众人围在郭嘉面前,目露期盼之色地看着他,甘宁沉声问道:“小太公,下一步有何打算?”

下一步?

郭嘉现在也已山穷水尽,他亦不知前路在何方,可是面前这些人几乎将命都卖给了他,他又怎能辜负他们的一片美意,尽管他已有了归隐山林的打算,但话到嘴边,始终难以启齿。

最终,郭嘉只是说:“明日我要出趟远门,待我回来后再作打算。”

众人一听,萧义立刻慌忙道:“小太公要去何处?我与三哥陪你一起去。”

郭嘉却摇头道:“不必,我虽是朝廷钦犯,但并没有人特意追捕我,只要我遇城不入,走僻静远道避人耳目即可。”

听到郭嘉这么说,代表他心意已决,众人也就没再坚持。

翌日清晨,郭嘉驾着一辆马车朝西面而去。

正如郭嘉所言,他这次走的都是偏远小路,一路上并未遇到什么人。

“你到底要带我去哪里?”

坐在马车中的蔡琰实在忍不住了,终于掀开帘子逼问郭嘉。

看着两旁荒凉山野的景色,郭嘉一边驾着马车,一边吊儿郎当地哼着歌儿,丝毫不理蔡琰。

两日之后,前方一座县城映入眼帘,郭嘉在一处密林之中掩藏好马车,牵马步行,蔡琰跟在他身后一言不发,直到出了密林之后,郭嘉伸手一指前方县城,说:“前方就是安邑县,河东卫家根基就在城中,你可以自己去了解卫家,我就在这林子里等你十日,十日之后,我自行离去,之前,你若想回来杀我,悉随尊便。”

面露疑惑的蔡琰犹豫片刻后,还是抬起莲足朝安逸县城而去。

可是那县城远远望着好似很近,但蔡琰足足走了一个时辰还没进城,身体困乏,腿脚酸软,险些栽倒在路边,幸好一位年长的农户看到她体力不支的样子,将她请入田野边上的茅舍之中,盛了碗水给她解渴解乏。

休息片刻,蔡琰望着这家徒四壁的茅舍,问那好心的老人:“不知老丈是否听过去年发生在安邑县城外的凶案?”

老人面色一变,慌忙摇头道:“没,没听过,没听过。”

蔡琰心中起疑,卫家嫡子惨死连带随行三十六人陪葬,怎么会有人不知道?何况还是住在安邑县外不远的人,距离事发地应该很近才对。

若有所思的蔡琰对老人诚恳道:“小女子来安邑避难,但听闻此处发生过惨案,生怕城中不太平,因此想打探一二,若老丈知道,请知无不言。”

老人苍老的面上浮出犹豫之色,半晌后才下决心似的说道:“唉,去年确实有一桩血案在此处不远的地方发生,也就是不到安邑县城门一里之处,当日,死了三十八人。”

“不是三十七人吗?”蔡琰面露疑惑,当日郭嘉犯下血案,可是留下血字,上面写得清楚一枚铜钱买下河东卫家三十七条人命,怎么就多了一人?

那老人唉声叹气一番后,面露不忍状说道:“河东卫家当日死了一个嫡子和家中侍卫奴仆三十六人,而在此之前,还死了一个不满六岁的娃娃。”

蔡琰难以置信:郭嘉连孩子都不放过?

于是追问道:“当日究竟发生了什么?凶徒竟然连孩子也下得去手吗?”

老人眼角落泪,抹了抹之后才继续说道:“唉……”

当老人将当日发生的一切说完后,蔡琰目露呆滞,好半天才露出一抹凄凉的笑容,低声自嘲道:“其实早该猜到了。”

蔡琰转念一想,又问道:“那这河东卫家在安邑待百姓好吗?小女子将要去安邑城中避难,还请实言相告。”

老人长吁短叹之后只是摇了摇头,再不说什么。

离开老人的茅舍,蔡琰趁天黑前进入了安邑县城。

刚准备找间客栈投宿,却不料一公子哥迎了上来。

“这位小姐,在下卫诚,表字明道,有礼了。”

公子哥还在行礼,蔡琰却淡笑道:“明道兄连小妹都认不出了?”

卫诚听到声音,略有些耳熟,抬起头仔细一瞧,发现面前满脸风尘却难以遮掩国色天香的女子,竟然是旧时,原本应该是已经嫁给他哥哥,成为他嫂子的蔡琰!

这下卫诚半天没回过神,刚才在城里乱转,只觉蔡琰颇有姿色就上来搭讪,却误打误撞碰上熟人,惊喜地说道;“哎呀,原来是蔡小姐,你怎么跑这里来了?蔡伯父可是四处派人找你呢,连我河东卫家都接到蔡府送来的急报了。”

蔡琰知道自己失踪多日,父亲必定各方打探,河东卫家接到消息并不奇怪。

“你来河东可有人随行?”卫诚眼珠一转,试探性地问道。

蔡琰望着一表人才锦衣袖袍的卫诚,微微一叹,轻声摇头道:“无人随行亦无人知晓。”

顿时,卫诚眼中露出了惊喜之色,但很快便掩饰下去,他朝蔡琰提议道:“我在城外有处私宅,可接待蔡小姐小住几日,不知蔡小姐意下如何?”

蔡琰抬头望了望昏暗下来的天幕,心中有些发冷,淡淡道:“明道兄美意,小女子自当遵命。”

“好好好,不如这就去吧,待明日我禀明父亲,过些日子再送蔡小姐归去。”

说罢急忙带着蔡琰出城,一路上时不时左张右望,一副鬼祟的模样,蔡琰面色淡然地随他而去,却早已将他的小动作收入眼底,微微冰凉的心再覆一层寒霜。

城外依山傍水处确有一处私宅,地处偏僻,亦无大道相通,若无人领路,恐怕难以抵达。

蔡琰见这宅院建的隐蔽,外观朴实平凡,走进之后却别有洞天,池塘假山,红木凉亭,百花丛生景致怡人。

宅院很大,蔡琰跟着卫诚走到一间厢房之中,房中摆设倒也雅致,墙上题着名诗绝句,窗台上紫檀香如麝如兰,精美酒具摆放在桌上,青纱罗帐之内,大红合欢被透着喜气整齐铺着。

一只手抚在了蔡琰的肩上,仿佛早有准备一般,蔡琰淡漠道:“明道兄,这宅子该不会早就是为我准备的吧?”

卫诚听她口气,知道名满洛阳的才女已经知道自身处境,一路谨小慎微之后,他此时此刻志得意满地倒了一杯酒,面带得色地说道:“你是第十七个走入这间宅院的人。”

浑身有一种说不出的厌恶感,之前纳入眼底的优美景色全然变得肮脏丑陋,蔡琰昂着脑袋望向窗外的景色,漆黑夜色,山林寂然,一股沉沦与寂灭仿似近在眼前。

“难道你就不怕你兄长泉下有知,不放过你?”

卫诚放声大笑,好像听到天下最可笑的笑话,而后仰头饮下杯酒,一边走向蔡琰一边笑道:“这宅子就是卫仲道留给我的!顺便还有他囚禁在此的十三个小妾,你以为和你吟诗作对的卫仲道是什么人?现在他死了,卫家就是我承继家业,他的一切都是我的,包括你。蔡琰,也许在洛阳,我要百般讨好才能博你看我一眼,可在河东,就是天子来了想喝口茶,也得看我卫家赏不赏给他!”

“为什么世上总有那么多夜郎自大的人呢?郭嘉一枚铜钱就能买下卫家三十七条人命,难道就没有想过旁人若是丢下百钱,你卫家有多少命供人家杀?”

蔡琰轻轻一叹,尽管身后卫诚已经快要逼近,但她毫无惊慌之色,因为她知道无论做什么,都无法改变命运。

卫诚可以玷污她的皮囊,却永远无法让她正眼瞧他一眼。

从前,卫诚需要百般讨好才能让蔡琰投出怜悯的目光,今后,同样也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