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之寒门天下 > 第七十八章 全面反扑

三国之寒门天下 第七十八章 全面反扑

作者:天天不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38: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秒记住【供精彩。

第七十八章

全面反扑

曹魏的八万大军前赴后继涌入函谷关,只进去了不到两万,便遭到了关内早就蓄势待发的张辽反扑,而张辽麾下兵马更多,本部七万,马超带来的新军五万,总计十二万!

赵云一骑绝尘枪挑张颌,那一刻,就在不远处想要逃走的司马懿瞪大双眼,仿佛失去了听觉,眼前只看到了张颌吐血落马的慢动作,心神剧颤

锦马超同样不甘人后,收割敌军性命霸气无双,由赵云与马超冲锋在前,身后太平军气势高涨,片刻便将曹军压回了关城之外,重新占据了城门后,弓箭手和弩兵皆站在城头,面对关外地面上密密麻麻慌乱不已的曹兵,展开无情射杀。

张颌阵亡,司马懿被俘,曹魏三军无帅,这在函谷关的兵马顿时犹如无头苍蝇一般,四处乱窜,是攻是退,没有人知道。

但是在关城上箭雨袭击下,曹魏的兵马也打不进关内,于是将士们本能地选择了撤退。

张辽在城楼上见状,下令停止射击,然后对赵云马超说道:“请二位将军率军十万乘胜追击,务必攻破洛阳。”

马超赵云当然不会推辞,立即点齐兵马,挥军追击,函谷关只留下张辽率军两万镇守。

想起俘虏的敌将,张辽一边命人去打扫战场,一边让人去将司马懿押上来。

关城之上,司马懿一脸灰败之色,瞧见城外马超赵云率领大军一路追击而去,心中叹道:一败涂地。

函谷关东面有段地形是非常狭窄的,这太平军前去追杀曹军,定能大获全胜。

这八万兵马,能回到洛阳多少?绝对不超过一万!

张辽上下打量司马懿,虽然他身穿铠甲,但看起来更斯文儒雅一些,先不询问,张辽把亲兵叫道面前,耳提面命道:“派人收集一些曹兵的衣服换上,去向宛城曹真求援,就说洛阳面临十万敌军围城的困境。”

亲兵肃容领命,阔步离去。

见此一幕,司马懿仰天长叹:“陛下,臣罪该万死啊。”

张辽对这个比他年轻的敌将很感兴趣,或者说他很诧异,张颌镇守洛阳八风不动,可眼前这个人来到洛阳后,便能让张颌率军来袭,可见曹丕对这人的器重非同一般。

“阁下姓甚名谁?”

司马懿双目无神,淡淡回了一句

“司马懿,字仲达。”

张辽想了想,这个名字不算陌生,曹魏那边这一年来的红人。

司马懿仿佛很快便接受了眼前失败的结局,也重新打量张辽,有着勇武的外貌,也有着睿智的儒将风采。

“敢问将军,马超造反既然是假,为何要杀糜芳?”

让司马懿和曹丕理智上倾向马超造反是真的,这与马超亲手杀了糜芳是离不开关系的。

而糜芳的身份地位,绝不是马超要演一场假戏能够挥起屠刀的。

张辽回首望向关内,将士正如火如荼地扑灭火势,他轻描淡写地说道:“他早就该死了。”

司马懿一听张辽的口气,便知糜芳或许犯下过外人不知的死罪,而且郭嘉早就对糜芳动了杀心,只不过将这颗棋子利用到了极致。

糜芳该死,既然不是枉死,那司马懿反倒释然,郭嘉西北这一局,早就开始筹谋。

但他又沉声问道:“如此次马超挥军函谷关与将军血战,我军不中计静观其变,岂不是徒劳一场贻笑大方?”

这样想,没错,司马懿现在认为,他的失败是激进了一些,如果能更沉稳一点,等张辽和马超分出胜负,再看一看局势的话,也许会有不同的结局。

张辽扭过头来望着司马懿,问:“那马孟起攻陷函谷关,我被俘虏,而在此时,长安生变,上至豪族,下到百姓要推翻马孟起,马孟起挥军去镇压长安的造反,函谷关空虚,曹丕还坐得住吗?”

司马懿听后,喟然长叹。

郭嘉这西北的布局,一计不成还有一计,千方百计造势诱敌,司马懿必须承认,即便这一次他没有鼓动曹丕发兵攻袭函谷关,下一次,马超挥军去镇压三辅叛乱时,他肯定不会错过,那结果,不会有任何不同。

临近黎明,司马懿遥望东方,已然预见洛阳失守,宛城曹真去求援的路上中伏。

洛阳,不出意料,明天日落前,就将易主。

而荆州北部的宛城,也会在五日之内宣告沦陷。

郭嘉没能打下樊城,这曹魏防范南方重中之重的一地,但是,郭嘉瞄准了曹魏的心脏地带。

洛阳与宛城一失,震动许昌,樊城陷入孤境,而只要太平军在夷陵取得胜利,那么不光是江东覆灭,曹魏的中原也就完全宣告易主,那时,曹魏只能蜗居河北苟延残喘,等着郭嘉安定统治后渡河北进。

现在唯一的期望,只能寄托在孙权与郭嘉在南方的生死之战中,孙权,能遏制郭嘉吗?

司马懿悚然一惊,扭头看了眼面色平静的张辽。

如果,郭嘉能在西北布下这一局,那甘宁抗命,失掉南郡等地的事情,恐怕另有内情。

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一方枭雄,难道真的会让自己的儿子犯下连营七百里这种荒谬的错误吗?

霞光似火,即将步入秋日的落日看起来极为静美,但是站在洛阳城头的高览却没有这份赏景的闲情逸致。

张颌与司马懿率军去攻打函谷关,无论成败,都应该保持着与洛阳的每日联系,但是一日过去了,前线并没有人回来报信。

心头不安越发沉重,高览派出斥候去打探消息,结果反馈回来的消息让他大吃一惊。

从函谷关方向正有大批曹兵溃逃而来,这些曹兵丢盔弃甲,完全溃不成军,疲于奔命。

败了!

而且绝对是一场惨败!

高览得到消息后立即下令让左右亲信出城去给南北两面的曹真与曹休送信。

只是将这一战况告知对方,没有其他任何要求。

“将军,不求援吗?”

亲信站在高览身边,犹豫不决地问道,他们已经探得,在那些溃逃的曹兵身后,有数不尽的太平军正在追击,正铺天盖地地朝洛阳席卷而来。

高览望向天边,处变不惊,仿佛已知天命般淡定。

“救?来不及了。当年先帝给我与隽乂下令死守洛阳,城在人在,我只是想履行当日立下的军令状。”

左右追随高览的亲信见状,不再言语,立即着手派人去给曹真与曹休报信。

不出意料,在天幕转入彻底黑暗之前,溃逃回来的曹兵来到洛阳城下,但是四面城门紧闭。

他们歇斯底里地朝着城楼上的高览喊叫着,希望高览能够开恩放他们入城苟活。

但是高览却无视这一切,他已然瞧出追在这些逃兵身后的太平军其实早就可以将他们斩杀,但是却没有这么做,为什么?显然就是想用他们来赚开洛阳城门,好让太平军长驱直入。

“放箭。”

高览冷漠地下令,身边的副将微微犹豫。

“将军,这”

高览不带一丝人情,决然道:“临阵脱逃者,死。”

军令不可违,于是洛阳城头的曹军放箭射杀这些逃回来的曹兵。

高览没有看到司马懿,也没有看到张颌,最坏的打算,这二人或死或被俘。

司马懿气节如何,骨头又硬不硬,高览不去考虑,但是与张颌相交数十载,他已然猜到了张颌的结局。

张颌不会投敌,更不会容忍自己被斗了十数载的张辽俘虏,只有一个下场,战死。

虽然张颌与高览都是降将,他们背叛过袁绍,但那几乎是袁绍把他们逼上了绝路,并非他们贪生怕死,而武帝曹操不计前嫌重用他二人,这份迟来的知遇之恩让他们时刻铭记于心,如若此时此刻,他二人再投降太平军,向郭嘉摇尾乞怜,那还有何颜面立足天地?

赵云与马超率领十万大军四面围住洛阳,远远地望着高览下令将逃兵全部射杀,这份场景让他二人升不起丝毫快意,战戈杀戮的无情,本就是一份能够摧毁常人心灵的沉重。

“高览,开城门投降,某饶你不死。”

马超策马阵前,盛气凌人。

要破洛阳,易如反掌,马超只不过不想再添伤亡罢了。

高览俯视城下大军袭来的景象,面不改色,朗声回道:“马儿,别嘴上猖狂,投降,做梦!某的人头就在此,你可敢来取?”

马超咧嘴一笑,略显狰狞,没想到竟然还碰到一个硬骨头,当即也不废话,大手一挥,号令全军攻城。

太平军四面攻城,如狂潮怒浪般向洛阳发起冲击。

日落西山,晚霞炫目,高览面对如狼似虎的太平军,面无所惧。

“隽乂,等我一步。”

从洛阳出发去宛城报信的人还是晚了一步,曹真在得到高览派人送来的消息之前,已经有从函谷关星夜兼程跑来向他报信的人。

曹真得知司马懿和张颌在函谷关几乎全军覆没,惊得面无血色,左思右想一阵,权衡再三,他想到樊城有曹仁与徐晃十万大军,而洛阳现在只有两万兵马,他必然要去救援洛阳,否则洛阳沦陷,形势将岌岌可危。

何况他当年得到曹操的军令,也是洛阳有难,便要他和曹休去援救,这三足之势,必须互为援手,只不过曹真在形势危急之下,没有细想,当年曹操的排兵布阵,与今日的形势,岂可同日而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