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之寒门天下 > 第五十八章 作壁上观

三国之寒门天下 第五十八章 作壁上观

作者:天天不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38: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秒记住【供精彩。

第五十八章 作壁上观

郭嘉与祝融在武场对坐闲聊着,郭盈跑过来在他郭嘉身边拽着他的胳膊晃了晃。

“爹,什么时候去长安玩?”

郭嘉嘴角一扬,反问:“是去玩,还是去看小九哥?”

郭盈嘴巴一撅,扭过头去不说话,半晌不见郭嘉哄她,于是朝郭嘉做了个鬼脸就转身跑开。

郭盈像一阵风似的气呼呼跑出去,朝武场走来的郭瑾吓了一跳,赶紧让开道路闪到一边,对郭盈这个小姑奶奶,郭瑾早就有了退避三舍的觉悟。

走上武场,郭瑾手拿一封信函,恭敬地给郭嘉和祝融行礼之后将信函双手捧上。

“父亲,戏大人让孩儿转交给父亲这封信。”

郭嘉不多问,将信接过后打开一看。

呵呵呵呵

笑声四溢,郭嘉看过之后就将信扬起递给了站着的郭瑾。

“你看一看,看完之后告诉我这封信究竟有什么内容。”

郭瑾表情疑惑之色一闪而过,随即是无比的郑重。

他接过信第一眼,是去看落款署名。

权!

吴侯孙权!

郭瑾知道他们一向与江东没什么过密的往来,毕竟两家中间隔着一个荆州,自然没什么交道可打。

从头开始阅读,郭瑾越看,脸上也洋溢起了笑容。

信函前半部分是歌功颂德,赞美郭嘉这些年的功绩,后半部分是衷心祝福,因为一个月前,吴苋产下一女,孙权便以此为由写信恭贺一番,字里行间还提起了两家以往的交情,从郭嘉与孙坚到郭嘉与孙策,称不上深重,却也绝不是毫无瓜葛。

郭瑾朝郭嘉一拱手,垂首道:“父亲,孙权这是示好父亲,曹操占据河北之后,孙权寝食不安,他现在是希望父亲能在江东有难时伸出援手。”

郭嘉站起身,十多岁的郭瑾个子只到郭嘉的胸口处,郭嘉伸手压在他的肩上,语气柔和地说道:“瑾儿,这封信上百字,你却看漏了一句话。”

郭嘉语重心长道:“我强,孙权弱,他自然要奉承我一番,但他的目的不是巴结我,而是让我和曹操鱼死网破。”

郭瑾低头又打开信仔细看,最后,在末尾处才看到了一句话。

那句话相比全篇溢美之词而言,真的很不起眼。

说长安日渐繁华,远胜许昌,不若请天子移驾西都。

魏晋时代,有四座都城可谓声名赫赫。

其一,大汉西都长安。

其二,大汉东都洛阳。

其三,献帝迁都许昌。

其四,曹操称王邺城。

这四座都城里面,许昌是献帝代表汉室的都城,而邺城,则是曹操晋魏王后的诸侯国,这是国中之国,并不代表天下,而是封王后自我统治的象征,曹操死后,曹丕嗣位大典也是在邺城进行。

许昌是政治象征,却也没有倾注曹操多少心血,而曹魏真正发展壮大后自家王爵的统治中心邺城,才真正是下了血本在经营,当然,这是后话,在现在这个时候,帝都是许昌,许昌本是一个县城,怎么比得上长安和洛阳这般有底蕴?

洛阳虽然落在曹操手中,但因为要防备郭嘉,顶多是一个战略城市,所以一直处于破败凋敝的状态,反倒是经过郭嘉近十年的经营恢复,长安已经是天下仅次成都的繁华之都。

孙权有意支持郭嘉迎天子去长安,明眼人就能瞧出他没安好心,是想挑拨郭嘉和曹操发生战争,江东能不能坐收渔利不重要,重要的是消耗这两个天下最为实力雄厚的枭雄。

这件事在郭嘉眼中,倒不见得需要孙权挑拨,他与曹操本就是水火不容,不管是政治立场还是个人恩怨,两家相安无事只是暂时的,没有孙权的挑拨,两家终有一天也会兵戎相见。

郭瑾有些惭愧地低下头,捏着信函的手渐渐发紧。

郭嘉倒是轻松一笑道:“瑾儿,你知道为何孙权此时写信给为父吗?”

郭瑾抬起头来,想不通。

孙权信里的说辞是恭贺郭嘉得女,实际上这种事情算什么借口?

为什么是现在?

郭瑾又惭愧地摇了摇头。

郭嘉揽着他的肩朝外走去,便走边说道:“两年前,为父收服凉州,现在,孙权料想为父积攒实力已有成效,会有动兵扩张的念头,而恰恰此时,曹丞相欲伐乌桓,孙权不敢挑衅曹操,因为他就算把许昌攻陷,曹操率军返回之时,就不光是收回许昌一座城。所以,这个千载难逢的战机,孙权希望为父能够抓住。”

跟着郭嘉朝外走的郭瑾疑惑地抬起头,问:“父亲会上孙权的当吗?”

郭嘉伸手弹了弹他的脑门,笑道:“这也算不得是孙权在用计,曹丞相去打乌桓,的确是一个机会。”

十年休养十年生息,郭嘉很有耐心,他不急,面对曹操吞下河北的局势,也不心慌。

走出场外,郭嘉低头对郭瑾说道:“你就替为父手书一封回函给孙权,怎么写你自己想,写完后让子勑过目就行。”

郭瑾领命回了自己的房间,提笔手书,一片回函一气呵成,写完之后匆忙跑去拜见秦宓。

秦宓很意外郭瑾的造访,阅过郭瑾这篇回函之后点头微笑。

造词华丽,通篇溢美之词。

郭瑾这篇回函几乎和孙权的书信如出一辙,都是赞颂对方这些年来的作为,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写出来都是让人看着心旷神怡的文字。

反正这是虚与委蛇,即便郭嘉真要去攻打曹操,也绝不会告诉孙权,这点儿心思,郭瑾还是能够揣摩明白的,所以给孙权的回函,不需要表明态度,礼尚往来一般歌颂一番对方就成。

半年之后,曹操率军北上,打算在河北过冬,在来年春天一举越过长城征伐乌桓!

曹操去打乌桓,大本营虽然不是空虚,可也并不见得谁都趁机来犯。

但这绝对是一个天赐良机!

刘表不敢打,孙权打不过,唯独只有郭嘉了,他若出关东进,尤其是在曹操亲征越过长城之后,那么将会给曹操一个沉重的打击。

不光是成都内典韦许褚张燕等等武将向郭嘉请战,就连庞统戏志才,以及在关中的徐庶与法正都亲自连番写信给郭嘉希望出征。

坐在益州府议事大厅的主位上,郭嘉面无表情,堂中文东武西,戏志才与甘宁为首,二人代表文武向郭嘉表达请战之意。

武将们单膝跪地抱拳请命,文臣们躬身拱手,就连贾诩也支持戏志才的提议:进攻中原。

如果要打,那么现在开始准备,明年春天曹操从河北中部率军进攻柳城时,就是郭嘉出关东征的最佳时机。

所以,打与不打的决策,必须现在有个定论。

闭目坐在主位上的郭嘉面对文武一致的请战意愿,轻声地问了一句话。

“曹操是去打谁?”

单膝跪地的武将们全都怔住,一起侧目望向文臣那边。

主公问这个是什么意思?

打乌桓啊!

郭嘉肯定知道,但为什么要问?武将们都不知道答案。

文臣这边,其实不少人心理知道为什么。

贾诩是无奈地随大流,他不喜欢出风头,所以文臣们都请战,他也只好凑个份子,若他反对,岂不是太扎眼了?

而当郭嘉问出这个问题后,贾诩就心中微微一叹。

希望,不是妇人之仁吧。

戏志才面露挣扎,还是一意孤行地向郭嘉说道:“主公,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不可犹豫啊。”

睁开眼睛,郭嘉面色淡然地轻声道:“我从未犹豫,曹操打的是乌桓,我不会在这个时候从中作梗,我与曹操之间的战事,是汉人自家的纷争,而曹操与蹋顿,是汉夷之间的战争,都退下吧,该干什么就各司其职。”

说完,郭嘉站起身,不理会堂中文武惋惜叹息的反应径自离去。

郭嘉心里很清楚他在做什么,撇开此时他东征的胜算不谈,也不管曹操究竟是出于怎样的考量力主去打乌桓,至少他不打算在这个在曹操背后突施冷箭。

有不少人说过华夏民族喜欢内斗,是一个擅长窝里斗的民族,郭嘉没兴趣标榜什么,但在曹操打乌桓这件事上,他要表明自己的立场。

诸侯之间的战争,可以无所不用其极,但曹操不是去打诸侯,而是外族,是一个不断骚扰汉民的外族,这个时候,郭嘉心里反而是支持曹操,所以,在曹操征伐乌丸回来之前,他可以暂时放下两家的纷争。

这是原则问题,可以设想的是,因为袁家与乌桓的关系,曹操去征伐乌桓是解决北方的后顾之忧,这对他自身是有利,而对整个华夏民族,也有利,事情的结果是利于民族。

倘若郭嘉出关东进,曹操肯定要撤军,那么乌桓趁势再进入长城以南掠夺汉民,郭嘉等同变相帮助了乌桓,不但解了他们的覆巢之危,更给他们提供了南下入侵的时机。

郭嘉现在的不作为姿态,不打算教训别人,只希望给他的子孙一个明示:民族利益始终高于一切。

否则,今天郭嘉可以趁着曹操征乌桓而偷袭得益,是不是将来他的子孙就可以为了击败敌人而出卖民族了呢?

正如郭嘉当年一意孤行剿灭南匈奴一样,汉人自家怎么斗怎么乱,是自家事,由不得外人插手,更不能无视外人趁虚而入。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