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之寒门天下 > 第四十七章 树立榜样

三国之寒门天下 第四十七章 树立榜样

作者:天天不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38: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秒记住【供精彩。

第四十七章 树立榜样

马玩杨秋李堪三人面对郭嘉拿剑的举动都面无血色,唯独成公英面色如常动作自如地吃喝,仿佛郭嘉做什么都对他没有任何影响。

见到这四人的反应,郭嘉将剑放了下来。

别说到了现在还有没有对大汉忠心耿耿的人,哪怕是一心匡扶汉室的忠臣在许昌还不是得向曹操摇尾乞怜?

何况马玩杨秋李堪这几人都是西北的军阀出身,以前小打小闹纠集几千近万的人就敢闹**,他们活着,没有宁折不弯的气节,在这个乱世,他们追求的无非就是活的更好,活的滋润,而不是为了别人为了理想而去奋斗。

三个人战战兢兢,闹不清楚郭嘉到底是试探他们还是想要怎样,究竟杀不杀的权力,是在郭嘉手中。

杨秋强自扬起笑容,手在微微发抖,问:“使君这话从何说起?我等愿降,以往得罪使君,冲撞使君,那是我等有眼无珠,使君想要怎么处罚我等都行,但这打打杀杀,就不必了吧?”

郭嘉听后,带着笑意站起身,端起酒杯在堂中走了一圈,站在成公英的桌前望向杨秋,笑道:“你等若愿为我效力,我当然不会拒人千里之外。我觉得吧,人总要有自知之明才是。下面我的话若是说的不对,你等多多包涵。”

杨秋几人赶紧举起杯子对郭嘉说道:“使君但说无妨,我等自会洗耳恭听。”

从成公英桌上拿起酒壶给自己的杯子斟满,郭嘉慢悠悠地在堂中踱步,语气缓慢,话音柔和。

“我若是你等,此生梦想便是舒坦地过一辈子,杀来杀去何时才是头呢?每日想着算计别人,提防别人,这得有多少心眼才不被累死?呵呵,你等投效我,我怎么地都要安排你等提领一营做个校尉吧?这点儿能耐你等肯定有。别嫌官小,换个角度想一想嘛,太平无事,每日花两三个时辰在军营里转一转,练练兵,其余的时间该喝酒吃肉该回家抱着妻妾睡大觉,就纵情欢乐嘛,若是碰上兵荒马乱要打仗了,你等的本事也有用武之地,斩将杀敌立个功,别说自己这一辈子,子子孙孙的家业也就拼出来了,不是吗?不是我自大,这天下有谁敢光明正大来与我开战?曹操?他敢来函谷关,我就敢一鼓作气杀进许昌!诸位,坐在对面的几个年轻人,我来介绍一下。”

郭嘉在典满桌前停下脚步,伸手道:“他叫典满,他爹是我的得力战将典韦,他旁边的两位,一位是许仪,一位是甘瑰,他二人的爹一个是许褚,另一个就是现在在武威城中的甘宁。恶来,仲康,兴霸三人跟着我二十年,今日三人,比之二十年前的三人,呵呵,你等应该明白我的意思。在我手下,你只要不玩忽职守,肯定能过上好日子。”

杨秋三人听完,互相望了望,他们都不是傻子,听得出郭嘉话中的深意。

他们投降是一回事,会不会背叛是另外一回事。

郭嘉之所以说这些,是给他们勾勒一个安定的未来,是从侧面告诫他们,至于若是背叛的后果,真的不用说出来。

张白骑跟郭嘉入益州,背叛的下场是什么?

三族尽灭,而且都是死在张白骑的眼前,一刀一个。

其实现在的情况已经超出杨秋三人预期太多太多了。

他们本以为最惨的下场是斩首示众,好一点的是老死狱中,最好的局面就是能被郭嘉瞧上眼继续卖命。

可现在郭嘉设宴接待他们,还亲自劝降他们,甚至已经替他们设想好了一个安稳的美好生活,作为败军之将,他们还能奢求什么呢?

“罪民愿为使君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杨秋三人赶紧表态,一副受宠若惊的神态。

郭嘉淡淡一笑,随和地抬手示意他们免礼,缓步走上主位。

有一人,却没有表态,成公英。

他只在自己位置上吃吃喝喝,仿佛两耳不闻身边事。

与他们闲谈了几句后,郭嘉让他们先下去,暂且在军营中居住下来,详细的安排,日后再说。

望着四人离去的背影,郭嘉对郭烨招了招手。

典满许仪甘瑰一一告退,郭烨走到郭嘉面前问道:“父亲有何事?”

郭嘉靠坐在主位上闭着眼,语气清冷道:“去探一探成公英的口风,他究竟愿不愿降我。”

郭烨眉头一皱,成公英的态度,他是知道的,于是试探性地问道:“父亲,此人降与不降,对大局无关紧要吧?”

在郭烨看来,韩遂败亡不可避免,哪怕让成公英回去韩遂身边也不可能力挽狂澜。

但是郭嘉却睁开眼,眼神丝毫不见之前的随意温和,反倒郑重之中带着冷酷。

“是否无关紧要,自己想!”

郭烨赶紧低下头领了命趋步退了出门。

盯着郭烨的背影,郭嘉轻轻一叹。

“烨儿,你的路,还长啊。”

因郭嘉没有刻意刁难杨秋几人的意图,因此在军营中四人有单独的营帐,成公英刚被带入营帐就准备休息,这半个月让他身心俱疲,是一点儿精神都打不起来了。

可是偏偏郭烨这个时候走了进来,成公英刚准备脱衣服就停下动作,规矩地给郭烨行了一礼道:“烨公子何事造访?”

郭烨苦笑一声道:“阁下让我难做了,你不愿投效我父,可我父似乎很看重你。”

成公英转过身动作轻缓地铺开床被,说:“不是使君看重我,而是使君希望我能乖乖投诚,也许事后使君不会再问我的名字,甚至转眼就会将我抛之脑后。”

这么一说,郭烨倒是糊涂了。

郭嘉如果不是看中了成公英的才华,为什么要他来探口风?

而听成公英的口气,这个原因,成公英已经猜到了。

“阁下莫非能够猜到我父的心思?”

郭烨惊疑不定地问道。

成公英转过身坐在床榻上,自嘲一笑道:“我猜不猜得到又怎样?倒是烨公子你的表情似乎想要打破沙锅问到底,这是为何?”

郭烨席地而坐,也不隐瞒地说道:“不瞒阁下,八年前我父入关中,我被我父带在身边,我的一位师长说过,若我能洞悉我父在关中的一切布局,将终身受益。可是八年过去了,我研究透了当年关中错综复杂的形势与过程,可如今我父的行事目的,我仍旧摸不着边,这让我深感惭愧。”

成公英望着郭烨,上下打量,他看出来了,郭烨很崇拜郭嘉,人之常情,子以父荣嘛,尤其是有一个成功的父亲,作为儿子想要超越,哪怕不能青出于蓝,至少也不能被人诟病虎父犬子。

“烨公子,你太心急了。在你这个年纪,天下已经找不出几个能比你优秀的人了。人生阅历与经验,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得到的。像你父亲这种人,给他十年,他就会很强,给他二十年,他就无懈可击,给他三十年,他就难逢敌手。你要学他,起码也要再过十年。”

郭烨眉头轻皱,挠头道:“你说的这些,我的师长也对我说过,但是我想跟上父亲的思维节奏,听你口气似乎猜到我父招揽你的意图,不如你说出来让我听听,看看你是在虚张声势还是真的料事如神。”

“激将?呵呵。烨公子,这种事说则说了,你父手下能人无数,你随便去问一个人,或许都猜到了你父的心思。不过我与你也算忘年之交,让我开口也不是难事。不过在我说之前,我想反问烨公子一句,你难道不觉得使君亲自接待我等四个俘虏十分反常吗?”

成公英坐在床边,视线俯视坐在地上的郭烨。

郭烨眉头皱的更深,实际上他也觉得不对劲。

杨秋马玩李堪成公英四个俘虏,郭嘉完全犯不着亲自来接待,或是亲自招降。

你降,那就降了,你不降,一刀砍了谁也不会觉得可惜。

况且郭嘉也亲口说了,杨秋几人降了之后就是个一营校尉的官职,郭嘉麾下超过三十万兵马,难道还会亲自跑来招揽几个统领两千人的小官?

事出无常必有妖,郭嘉行事反常则肯定另有用意。

只不过郭烨猜不到有何用意,杨秋几人对西北的整个大局都不会造成影响。

想要兴风作浪也没那个本事。

“这?我猜不到父亲的意图。”

郭烨沮丧地垂下脑袋,他是真地感到失落。

成公英闭上眼轻声一叹,道:“烨公子,使君这么做,是做给天下人看的,西北已是使君囊中物,下一步,使君自然要为向东进取而做准备了。”

郭烨猛然抬头,茅塞顿开。

脱口而出道:“我明白了。父亲这是打开大门准备迎接投降的人。”

成公英沉重地点了点头。

在郭嘉的麾下,很少有降将,除了一个吴懿之外,几乎没有。

与之相反的是曹操,则是招降纳叛出了名。

郭嘉现在要营造的就是容人之量,用人之量,他要让曹操,刘表,孙权治地的文武都看到,他是如何对待敌人,是如何对待降将的。

如果把西北屠戮殆尽,那么可想而知没有人会愿意在郭嘉来袭的时候投降,尤其是投降之后不但失去了荣华富贵,甚至连性命都保不住的情况下。

所以,征伐西北,郭嘉要杀韩遂,却要尽可能地招降敌将,并且给他们一个更好的待遇,将他们作为榜样竖立给天下人看。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