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之寒门天下 > 第三章 天命已改

三国之寒门天下 第三章 天命已改

作者:天天不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38: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左慈老道虽然在三国历史中并没有留下大放异彩的事迹,却绝对是一个神秘莫测的人物。

本以为这鹤发童颜的老道不过是个招摇撞骗之徒,没想到误打误撞碰到了传说中的人物,郭嘉也不纠缠了,当下在田舍外的长桌前与荀彧和左慈同席而坐,奉上清茶待客。

荀彧对左慈十分好奇,他也知道郭嘉小太公称号的来历,一直希望见一见这方外高人,毕竟能够在郭嘉七岁之时便大言不惭地说郭嘉是姜太公转世,在荀彧眼中,老道并没有言过其实,以郭嘉之才,堪比姜太公,若是日后有“周文王”请他出山辅佐,大事可期!

而能够在郭嘉幼龄之时便看出郭嘉之才者,岂会是泛泛之徒碌碌之辈?

“不知老人家高龄几何?我观你面色红润犹如青年,却又白发苍苍,心中实在好奇的紧,若有冒犯,还请见谅。”荀彧拜了一礼,算是提前赔罪了。

正喝茶的左慈一口水喷了出去,呛住了,咳嗽数声之后才抹干净嘴巴,在郭嘉和荀彧疑惑的目光中狼狈地避开视线,口气生硬地低声说道:“老夫刚过而立之年。”

而立之年?三十而立!这老道如今才三十岁出头?那怎么头发全白了?就连胡须都是白的!这时代有质量这么高的染发剂?

荀彧和郭嘉表情惊讶,郭嘉更是直接地问道:“老道,你这瞎话说的太没水平了吧?你三十出头?骗谁啊,你别说你生下来长的毛就是白的!还有,你都自称老道老夫了,我只听人有把自己说年少的,没见过三十装八十的。”

郭嘉言语粗鄙,荀彧见怪不怪,却也认同郭嘉这个说法,只看左慈如何辩解。

神色尴尬的左慈长叹一声,尽显无奈之色,解释道:“老夫我年幼随方外高人学艺,少年时便常常夜观天象,发现大汉王朝气数已衰,深知乱世将至,入世若求高官必如履薄冰,若敛财求富贵恐死于非命,隧入天柱山潜心学道求长生,奈何少时入山,十数载光阴弹指过,乌发染霜,偶然下山游历时为世人解惑趋吉避凶时,世人皆称我为尊长老者,久而久之,老夫也就习惯了。”

荀彧一脸惊容,还有这等神奇的事情?在山里潜心学道,学着学着,头发全白了?不过世上奇闻异事之多,常有非常理能度之事,以这老道的慧眼识人本事,倒是信了七八分。

而一旁的郭嘉则把心思放在了别的地方,此时他心中暗想:难道天象还真的跟天下大势有联系?左慈观天象便能料定天下走势,而且左慈学道之前的顾虑并不假,乱世之中,做官?玩政治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起的,这是拿人命做本钱的大生意,赔了的话,自己的命玩儿完算是好的了,若是搭上一家老小甚至一族众人,那就是灭族之祸。做生意?乱世生意难做,流民四起落草为寇的不在少数,山贼匪类更是天天打家劫舍成了固定工作,乱世之中,有钱人要么是待宰羔羊,要么是军阀的自动提款机,稍有不慎,恐怕也是不得善终。

由此可见,左慈本事不小。

当知道此人是左慈之后,郭嘉就早已收起了轻视之心,于是也将话题引入正题。

“左老道,那你为何又来此处?莫非三年前害我不够,如今还欲火上浇油?”郭嘉面色不善,实在是被小太公名头坑害不浅。

左慈郁闷不已,心中想道:若是旁人得姜太公之名头,必然欣喜雀跃,这顽童怎么如此抵触?

百思不得其解的左慈也懒得再去想其中缘故,坦言道:“老夫此来,本是想见一见大发善心的小太公,如今嘛,却想与小太公交个朋友。”

嗯?自动送上门?郭嘉心中惊疑,心想我只不过是接济了几百户流民而已,又没有扯大旗造反,你跑来交朋友?这话听起来有点儿投靠之嫌。

“左老道你究竟安的什么心思,不妨直言,交朋友?咱们不必遮掩,我一无权,二无势,你不可能有求于我,而你又避世长久,断不可能轻易与我有交集,到底想干什么,直接说吧。”

左慈面红耳赤,被郭嘉呛得有些难堪,倒是荀彧无奈地轻叹一声,对这个直言不讳的好友无话可说。

不过左慈倒也不恼,毕竟以他行事作风,正如郭嘉所言,不可能平白无故就跑来交友,他的确有所图。

“既然如此,老夫就坦言之,小太公,当日老夫观你面相,说你是姜太公转世,此不过一喻,以你之才,日后不可限量,而你身旁这位朋友,与你当日的面相,有八分相似。”

左慈言毕,荀彧心中大惊,感叹此人果然本事不俗,而郭嘉同样震惊,月前荀彧才得王佐之才之名,如今左慈再一次肯定这一说法,若说老道不会看相,郭嘉如今反而不信了。

但是,疑问来了,郭嘉皱眉问道:“左老道,你说文若与我当日面相有八分相似,难道我今日面相与三年前有所不同?”

左慈犹豫半晌后沉声道:“老夫直言,请小友莫怪,当年我观你面相虽日后前途无量,却有中年夭折之相,今日一见,小友面相却与当日截然不同,老夫识人看相无数,你,却是唯一一个命数气运突然转变之人,老夫看破天机却难以参破其中缘由,故想留在小友身边,看看是老夫学艺不精看走了眼,还是这天下真有命数无常之异类。”

常言道三岁看八十,估计面相命理之说也是如此吧,郭嘉自己清楚历史上自己的什么命,先投袁绍,后投曹操,三十八岁病死在曹操征伐乌丸的途中,说是中年夭折,的确如此。

作为穿越人的郭嘉已知天命,自然不甘被命运摆布,少时便勤于锻炼身体,再者他也不可能整日读书学理,与朋友谈天论地,吟风弄月之余,却显枯燥无比,于是每日做些简单的身体锻炼已经成了生活习惯,一来嘛强身健体,不求长生,只愿长寿,二来嘛,也是打发时间,否则娱乐项目匮乏的时代里,他能被自己逼疯了。

郭嘉听到自己天命已改,顿时喜形于色,暗想自己应该能长寿了吧,而荀彧却面露凝重之色,试探性地问道:“请问道长,如今奉孝之面相如何?可否相告?”

左慈沉吟片刻后摇摇头说道:“如今小太公面相我已无法看破,只知小太公当今命格已贵不可言。”

荀彧默默点头,贵不可言四个字足以令人生畏,在他心中,贵不可言意味着郭嘉日后必位极人臣,必是辅国重臣!

想想也对,以郭嘉之才,若有明主相识,自然如鱼得水前途不可限量。

可是荀彧却忽略了三年前左慈说郭嘉乃姜太公转世,由此而论,成就已然非常人所及,如今,命数大变,却已然贵不可言,其中玄机,恐怕一般人也难以参透。

摸着下巴做出思索状的郭嘉打量着左慈,左瞧右看,让左慈浑身不舒服,忍不住开口问道:“小太公为何如此盯着老夫?”

郭嘉耸耸肩,撇嘴道:“左老道,你既然说要留在我身边,我呢,自然是欢迎之至,可是呢,我这里不养闲人,你虽然有洞察天地玄妙的本事,可在我这里没用啊,要不你做个算命先生如何?在颍川招摇撞骗好歹也能混口饭吃。”

气的两眼翻白的左慈拍案而起,说:“老夫我懂得可不止这些,虽说舞文弄墨不行,兵法韬略也不懂,但老夫我一身武艺不敢说天下无敌,却也不是寻常的武夫能比,再者,天文地理,阴阳五行,我无所不精,我留在此处,并非寄人篱下,糊口度日,我自行解决。”

“哎哎哎,别生气,别生气,你一把年纪了,淡定淡定。左老道,你看这样如何,你呢,就暂且在我这里住下,稍后我便带人给你搭建一所木屋,以后呢,吃饭这种小事不劳你操心,你每天闲着也是闲着,不如你挑几个孩子当徒弟,教他们武艺,另外你懂天文地理,阴阳五行,你看,我这里三百户人家就靠着种地为生,你没事了教教他们这些知识,将来也好能预防天灾,免得收成不好了,咱们都跟着饿肚子,你看怎么样?”郭嘉笑眯眯地望着左慈,荀彧在一旁目瞪口呆,今天又见识了郭嘉的另一面,现在的郭嘉,简直像一只小狐狸。

左慈刚想开口拒绝,却转头一想,留在这里观察郭嘉恐怕需长久之时,整日无所事事确实无聊,郭嘉的提议也算和他胃口,于是,左慈点头答应了下来。

郭嘉正在教导的孩童年幼者不过五岁,年长者不过八岁,总数九十七人,郭嘉从教导他们开始便灌输了相亲相爱的理念,近百的孩童以兄弟相称,食则同席,寝则同榻,遇到问题共同解决,遇到困难互相帮助,一个多月下来,这些异姓兄弟之间少有纠纷,更多呈现出一种默契和情谊。

尽管郭嘉和戏志才不遗余力地教导他们,给他们灌输先进的知识理念,但一样米养百样人,人人各有所长,因此,在学识上的悟性和天赋在这群人中有了很直观的反应,有的孩子一点即通,有的孩子照本宣科不得其意,也因此,郭嘉希望这些孩子各展所长,他真正期待的是这些孩子最终能够出现几个商人,政客,武将等等,而不是清一色的学者。

因材施教的想法没有问题,可是郭嘉一没那么多精力,二实在是他所学有限,自己尚且懵懂,谈何教化他人?他倒是想培养几个武将,可他顶多能打一套军体拳罢了,这玩意上了马拿上兵器,完全不是一个路数嘛。

正好,左慈出现了,老师就有了。

不求左慈能教出万人敌的绝世猛将,至少百人敌千人敌的武将吧,那郭嘉睡觉都能笑醒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