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之寒门天下 > 第一百章 风起云涌

三国之寒门天下 第一百章 风起云涌

作者:天天不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38: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秒记住【供精彩。

第一百章 风起云涌

来到汉中巡视水军大营的郭嘉排场十足,但实际上这里没什么可巡视的,水寨与战船的打造正如火如荼,水军人员的选拔也在有条有序地进行着。

站在江边,郭嘉遥望江水远方雾气昭昭的景致,身后站着一干文武,有吴懿,有阎圃等,而甘宁则站在了郭嘉的身边,并被郭嘉亲切地握住胳膊。

“兴霸,想当年你我在临江初识,到了今日,一晃十多年啊。”

郭嘉不胜唏嘘。

甘宁同样感慨万千,如果十几年前有人告诉他:你会是天下闻名的军中大将。他绝不相信,而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他见证了郭嘉的崛起,同样也实现了自我的人生抱负。

地位的攀升,身份的转变,甘宁却不想将前进的脚步停下。

“是啊,十几年间,天下局势数逢巨变,从汉室崩颓董卓祸乱京师,到今日曹贼挟天子令诸侯,往后局势会如何发展,还真让人不敢妄自揣测。”

郭嘉微微一笑,扭过头来对甘宁说道:“今后的形势,就是诸侯越来越少,活到最后的人,就是新的天子。”

面对甘宁,郭嘉可以口无遮拦,这是推心置腹,他不需要在甘宁面前把匡扶汉室的口号挂在嘴边。

从董卓窃据龙庭,关东联军十八镇诸侯伐董,到李傕郭汜反攻长安,而后再放眼今日,群雄并起的时代即将过去,混乱的军阀割据会即将进入一个清晰的时局中,以前,盘踞各地大大小小有超过三十个诸侯,现在,已经只有十几人而已。

河北的袁绍,公孙瓒,辽东的公孙氏。

中原的曹操,吕布,刘备。

荆州刘表,江东孙策,淮南袁术。

西北的韩遂,马超。

再加上虎踞关西的郭嘉。

以往混乱的格局逐渐清晰,诸侯互相吞并征伐,强大的诸侯属地不断扩大,弱小的诸侯不断被兼并灭亡。

关西的格局在郭嘉取得关中会战大捷之后便已经确立,韩遂马超没有胆量挑衅郭嘉,在关西,郭嘉已然是无冕之王。

而关东的格局,很快将会迎来一场决定性的战役。

冷风骤起,江水波澜大作,站在江边迎风而立的郭嘉望着略显昏沉的天空。

“风起云涌,明火红官渡时,便是我席卷中原的天赐良机”

一个月后,曹操初征张绣,张绣举城投降却最终无法忍受曹操拉拢胡车儿等部下以及叔婶遭辱,曹洪以及曹操长子曹昂赔上性命换曹操逃出生天。

次年春天,曹操二次出征讨伐张绣,曹操兵临宛城却忽然撤军,张绣追击,惨败而归,曹操趁机杀了个回马枪,张绣被迫投降,张绣作为割据宛城的军阀退出历史舞台。

袁术称帝后骄奢yin欲,不光淮南的百姓,就连袁术的军队都要以树皮草根为食。

追根究底,袁术称帝是因野心,同时也因迷信所致,当下民间盛传“代汉者,当涂高”,袁术宣称:袁家祖先是春秋战国时代辕涛涂,应了一个“涂”字。他自己名术,号公路,也均与“涂”字相通,汉朝属火德,因此官服尚红,帝都洛阳的洛字也避忌水字旁的洛。而辕涛涂恰好是大舜的后代,大舜是土德,五行上来理解,火生土,因此袁术作为土德的后代,取汉代之是理所当然的。

不管袁术是因野心而选择了用迷信来助涨底气,还是因迷信而滋生了野心,他短暂的帝王生涯在曹操平定张绣后便宣告终结。

曹操不需要倾巢而出去对付袁术,袁术的势力不攻自破的因素占据了主导因素,以袁术的才能,不足以治国平天下,哪怕是一方属地,他都很难长期经营下去,撤离南阳就是最好的例证,淮南相继南阳之后被他榨干,大兴土木,广设百官,一样一样都要耗费天文数字的钱粮,他的军队军心涣散,是因袁术治下百姓怨声载道,军队将士也有家人,他们的家人活不下去,他们当兵自然就失去了动力与方向。

得人心者得天下听起来只是一句口号,却有着非常客观的道理,正规军不是土匪恶霸,没有人会为了朝不保夕的日子而加入军队,安置不了民生,军队的凝聚力就可想而知会低的可怜。

曹操的大军一到,袁术的军队便一溃千里,曾几何时风光无限的袁公路,十几年的基业就这样土崩瓦解,不复存在。

从寿春奔逃而出,袁术的军队越来越少,追随他亡命的将士也死死伤伤。

袁术即将退出历史舞台,而在徐州,同样风波再起,不管是不是存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的想法,反复无常的吕布将矛头对准了小沛的刘备,刘备实力不济,兵马少得可怜,哪怕他有关张熊虎将,也终究挡不住吕布数万的军队。

小沛沦陷,刘备再一次丧家失所,这一次,他寄人篱下在了曹操这里。

袁术苟延残喘,实在是不想再逃亡下去,于是写信给袁绍,希望兄弟和解,并且将他这个有名无实的皇帝宝座让给袁绍,袁家二子,总要有一人君临天下,才不算辜负了祖上四世三公的苦心经营。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袁术走投无路之下最终还是向亲兄弟求救,袁绍动了恻隐之心,顾念手足之情,答应了袁术,同时袁术有一句话的确说到了他的心坎里。

袁家,必须有人问鼎江山

袁术称帝后,袁绍其实早有了称帝的心思,既然天下已经有了两个皇帝,再多他一个,只会加速汉室的覆亡,他自关中惨败返回河北后,又拉起了七十万的大军,凭兵马数量,他俨然天下第一,他称帝,谁敢来伐?

平常的时候,袁绍还是一个开明的君主,他想称帝,便要试探试探手下的反应,于是让手下一个官员在议事的时候建议袁绍称帝,结果,谋士一致反对,就连许攸郭图都没有附和称帝的提议,众怒难犯,袁绍只好拿那位他指使的官员开刀,堵住悠悠众口,表明立场。

扫平了张绣,曹操还要解除东面的隐患,徐州的局,曹操一直在暗中谋划,不管是之前驱虎吞狼给了吕布可趁之机,还是现在作为暗棋的陈圭父子,这一切都有曹操的影子在里面。

陈圭父子是徐州士族的代表人物之一,徐州内的士族豪族在陶谦在任时便饱受压迫,糜竺选择了刘备作为投靠者,撇开刘备或许有英雄气概能让人敬仰敬佩,实际上糜竺投靠刘备,和甄家投靠郭嘉,十分相似。

可以设想到的是,徐州沦陷,不管是曹操还是袁术攻占了徐州,家财万贯的糜竺肯定不能置身事外,他的家业必定会被巧取豪夺,因此,与其被人掠夺,不如作为一份筹码馈赠给其他值得信赖的枭雄,刘备被吕布夺徐州时,落魄无依,糜竺散尽家财,送钱送粮还送兵马,这样雪中送炭无疑能够在刘备心中留下很重的分量。

而同在徐州城内有着不俗地位的陈圭父子却没有选择投靠谁。

他们瞧不起刘备,糜家是商贾世家,士农工商,糜家家业再大,出身却让人很难高看,陈家是士族,又怎会陪着败仗打了一箩筐的刘备亡命?

这父子俩瞄准机会暗中投靠了曹操,这个机会恰如历史上贾诩建议张绣投降曹操的理由一样,袁强曹弱,两家大战在即,此时投靠曹操绝不是锦上添花

先前陈家父子的顾忌所在是徐州和曹操有着杀父之仇,凶手是谁早已不重要,那时他们只能静观其变,吕布是猛将,却不是文治武功的雄主,徐州在他治下,日渐衰落,陈家没有遭受重创,陈珪已老,陈登却还年轻,他的青春年华不能荒废在这徐州之中,因此父子二人暗中投曹,作为曹操在徐州的棋子,一方面挑拨吕布与刘备,一方面离间吕布和陈宫。

在正式举兵攻伐徐州前,曹操曾写信给吕布,劝吕布投降,吕布有时狂妄自大,却也不敢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别说他在郭嘉手下吃过败仗,之前,他也被孙坚打败,之后,他被李傕郭汜逼得落荒而逃,最重要的是,吕布和曹操有过交手,吕布袭取兖州时,曹操的处境甚至比今天面对袁绍还要岌岌可危,但最终,吕布没有吞下兖州,反而又一次走上了逃亡的旅程。

吕布的心里,可想而知是对曹操有着惧怕心理。

他想投降,但是陈宫极力反对,吕布不得已,硬着头皮与曹操开战,双方在徐州交锋数回,吕布一路败退,最终被围困在了下邳城。

吕布此人,个人骁勇当之无愧天下第一,但他其他方面的才能就上不了台面,在他被围困的时候,连他的手下都选择了出卖他,由此可见,吕布治军的才能,简直不堪入目。

白门楼下,吕布被曹操生擒,相比陈宫大义赴死的面不改色,吕布却再一次说出了乞降的话。

人中吕布?他算什么英雄?

曹操本想收下吕布这员猛将,可刘备一句“明公难道忘记了董卓与丁原的下场了吗?”

曹操当即下令将吕布斩首。

可是,望着吕布的人头。

曹操却丝毫没有喜悦的心情。

他恍然想到:郭嘉能放吕布,我为何不能收吕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