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之寒门天下 > 第三十七章 未来现在

三国之寒门天下 第三十七章 未来现在

作者:天天不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38: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秒记住【供精彩。

第三十七章未来现在

“呵,郭嘉与曹操在洛阳中曾结下死仇,今时今日,曹操虽名义上是朝廷栋梁,郭嘉也是大汉一方诸侯,不过曹操肯定担忧郭嘉在关中站稳脚跟后出关图霸中原,刘君郎可是前车之鉴哪。”

天下形势一目了然,谁都知道郭嘉若是安安稳稳地发展下去,足以形成左右天下局势的一股势力。

刘表看得出来,可他的眼界还是低了点。

郭嘉如果有一天要打曹操,绝对不会是因为洛阳中的私仇。

刘表神色淡然,他不在乎郭嘉强与弱,早年经历坎坷,党锢之祸使他历尽磨难,到了现在这个岁数,能颐养天年就不要搀和枭雄争霸了。

不管是郭嘉也好,袁绍也罢,甚至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曹操,他们谁要一统天下,不都得至少用个十年八年的,要是实力旗鼓相当的话,纷乱还要持续下去,刘表只待寿终正寝,好好享受在荆州的安宁。

“既然如此,主公不妨以扬州袁术,宛城张绣在侧觊觎为由推辞,或者,主公将益州境内兵马实力告知曹操,向他提出要求,攻伐成都不是不行,但荆州兵力不足,若是曹操能借军五万,这就没问题了。”

蒯越不急不缓地说完一番话。

扬州袁术已经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徐州,宛城张绣在接替张济后,刘表为了表达歉意和安抚张绣,主动示好,张绣表面上算是半依附刘表半割据的状态。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刘表却不在乎,这个也不难理解,毕竟张济时是兵马最强的时候,却都在攻打荆州时落了个死于非命的下场,张绣就不足为惧了。

用这个理由来搪塞曹操,恰当不过。

刘表赞同蒯越前面的话,后面的话却让他疑惑起来。

“曹操满共十万兵马,我向他借兵马,他会同意吗?若是他真同意了,名为援军而来,实为图谋荆州,岂不是引狼入室?”

刘表的担忧不无道理。

如果是借军,则给了对方军队进入荆州的理由,这和援军差别不大。

况且请神容易送神难,袁绍谋冀州,其中也有韩馥自已的原因,若不是他请袁绍来帮忙平定黄巾,又怎会被“吓死”后成就了袁绍。

历史上后来的刘备入蜀,打着的旗号也是援军,可惜刘备实际上是去益州安家落户的。

蒯越发出一声冷笑,江北中原,江南荆扬,这一片地域上诸侯林立,是一盘错综复杂的棋局。

“主公也说了,曹操就十万兵马,他要提防东面的吕布,东南的袁术,甚至还有北面的袁绍,他对荆州的确也垂涎三尺,可有先后之分,没有消灭吕布,他就不敢南下,主公担忧曹操若同意借兵,行假道灭虢之计,可曹操却也担忧主公借兵是请君入瓮,曹操冒不起这个险,他的兵马稍有折损,都有可能遭到吕布和袁术的夹击。”

刘表一听,顿时明白过来。

既然曹操用天子名义下诏让他去攻打成都,如果直接拒绝,有违臣道,就目前益州的兵力部署来看,曹操算是刻意刁难他,现在,他要反过来刁难曹操。

不是不打益州,而是有苦衷,兵力不够,又兼有强敌环峙。

“呵呵,异度此计,甚妙。我等就拭目以待,看曹孟德作何反应。”

刘表拍板同意了蒯越的建议,而后欣喜地离去,继续吟诗作赋。

朝外相继离去的谋士们大多意兴阑珊。

刘表无雄心壮志,他们也都是英雄无用武之地,若无大才,求田问舍谋取富贵也就罢了,可终究是有不少人胸怀大志,身负才华,如今在刘表这里,也算是怀才不遇吧,尽管地位都不低,权力也不小。

一南一北,曹操给袁绍发密信,给刘表下密诏,区别对待,因人而异。

当两边的回复传至许昌后,曹操在书房中与一位新晋谋臣密议此事。

矮桌上摆着袁绍和刘表的回复,曹操跪坐在桌前,对面,是一位与他年纪不相上下的中年人。

荀攸,荀公达。

这位比荀彧年纪还大的侄子是刚刚投效曹操,令曹操喜出望外,隆重礼待。

荀攸绝对是当世有魄力和能力的谋士。

早在董卓乱政时期,荀攸就曾经与何顒,郑泰,伍琼等人密议刺杀董卓,意欲解救天子,效法齐桓晋文,一匡天下。

虽说刺杀董卓事败,下了牢狱的荀攸却寝食自若,相比惧刑而自杀的何顒,以此衬托,荀攸过人的气魄便格外突出。

曹操迎天子到许昌,奉天子以令不臣,不但使得他自已名正言顺,更兼收揽名望,才士争相来投,使得曹操实力大涨,荀攸便是其中一位。

“袁本初似乎聪明了一点。”

曹操拿起袁绍的回书,面带轻蔑讥讽之色。

“袁绍虽多谋寡决,但他手下能人无数,能有这个决定,并不意外。”

荀攸平静地说道。

有了徐州刘备攻打袁术的前车之鉴,天下诸侯如果还看不清曹操用天子名义在玩什么把戏,那简直就是愚昧无知了。

“袁绍不想吃亏,呵呵,操就让他如愿以偿。”

曹操看起来打算是让袁绍和郭嘉死磕到底,自已坐收渔利。

现在既然袁绍已经看出了他的意图,可袁绍还是上当,尽管袁绍有了应对措施,曹操也顺理成章满足袁绍。

“袁绍好大喜功,此次出兵,恐怕不下十五万,一来彰显雄威,二来若击败郭嘉,他也好有兵马驻守司州凉州。”

荀攸侃侃而谈,将袁绍的策略一语道破。

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曹操并不意外,袁绍手握四十万雄兵,公孙瓒日薄西山,难以再对袁绍形成威胁,袁绍这次出兵关中,挥军十五万也许都算少的,毕竟郭嘉在关中有八万余兵马,又是守势,袁绍要一鼓作气拿下西北,兵力上肯定要占据绝对优势才行。

“郭嘉非寻常之辈,袁本初大军兵临司州后,看他如何决断,是退是守,还是攻,公达,你有何看法?”

揣摩敌人心思是必备功课,所谓料敌于先,就是要从敌人的角度去分析局势。

荀攸面色平静,他对郭嘉可谓久仰大名,但毕竟没有亲身接触过,只能通过以往郭嘉的行事风格来推断。

沉吟片刻,荀攸抚着胡须,淡淡道:“郭嘉一向兵行险着,他断不会闻风而逃,所以,除非事不可为,否则他求和退守的可能非常低。至于先攻则占先机,虽说以攻代守是良策,既能出其不意,又能震慑诸侯,可郭嘉攻袁绍,于己不利,反倒会让主公从中得利,所以,他也不会先攻。我料郭嘉必定死守关中,除非战败没有余地扭转局势,否则他必定不会让袁本初如愿以偿得到司州和凉州,十年磨一剑,郭嘉自荆州败北已过五年,他蛰伏五年才等来了天赐良机攻下关中,又怎会轻易拱手送人?”

曹操深以为然地点点头。

郭嘉忍了五年才得到了关中,袁本初哪怕倾巢而出,挥军四十万而去,郭嘉也绝不会不战自退。

轻轻一笑,曹操的笑声有些高深莫测。

“公达,你说郭嘉有几分胜算?”

荀攸苦笑摇头道:“难说。关键要看郭嘉的态度,主衰则将士无奋意,郭嘉作为主帅,他守住关中的决心强,则三军用命,他若摇摆不定,畏首畏尾,将帅无法戮力合心,也就战力大减。”

曹操闻言若有所思,不再言语。

对面的荀攸其实也拽摸不透曹操的心思,就好比发密信给袁绍,下密诏给刘表,甚至连袁绍如今回信中苛刻的要求,曹操都准备全部答应下来。

兴师动众去遏制郭嘉?

荀攸觉得曹操想得太远了,郭嘉是远虑,吕布袁术张绣才是近忧。

兖州豫州周边的敌对势力还没有肃清,曹操却大张旗鼓地去对付关西的郭嘉。

也许三年后,五年后,郭嘉的确不可小觑。

可现在的曹操,显然更应该把精力放在对付吕布,张绣这些近敌的身上。

“主公,可否告知在下,主公如此心急火燎地攻打郭嘉,意图所在何处?”

荀攸试探性地问道。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尽管曹操是位知人善任的雄主,但荀攸刚刚投效曹操,哪怕曹操对他有所保留,也是人之常情。

曹操面露凝重,轻声道:“削弱袁绍”

荀攸瞳孔微缩,猛然一惊,心中所思豁然开朗。

一切,都明白了

郭嘉强,是未来。

袁绍强,是现在

只要袁绍剿灭公孙瓒,下一个目标必然是曹操。

曹操还没击败吕布,也没剿灭张绣,袁绍不管这些,只要他一统河北,下一步挥军南下,曹操就目前的实力,实在难以抵挡。

既然郭嘉是未来的大敌,袁绍是眼前的大敌。

那么让袁绍打郭嘉,合情合理。

只是曹操做足了门面,牵动各方势力,似乎就是要把郭嘉逼回益州。

这些,都是做给袁绍看的,不能让袁绍起疑心。

曹操现在只有一个目的,打压袁绍,削弱袁绍,拖延袁绍统一河北的步伐。

只有这样,才能给他赢得喘息时间。

荀攸恍然大悟后,脱口而出:“原来主公已经开始准备与袁绍的决战了。”

曹操闭目点了点头,而后沉声道:“希望郭嘉不要令我失望。”

第三十七章未来现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