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道天下 > 第899章 差之毫厘

汉道天下 第899章 差之毫厘

作者:庄不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4: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虞翻才兼文武,气高凌人,原本就是江东异类。敬畏者有之,忌惮者亦有之,唯独没有敢和他正面冲突的。即使是孙策,被他说两句也只能忍着。

虞翻赴朝,成为讲武堂祭酒,孙策觉得惋惜,但很多人却松了一口气,为不用再面对他而庆幸。

这次虞翻带着讲武堂的一些学生回来,协助孙策作战,不少人是不以为然的。

虞翻固然才华横溢,还有一身好武艺,但他毕竟没有统兵作战的经验。他的学生,又能帮什么忙呢?

但讲武堂学生的优秀表现很快就证明了自己。

他们不仅通晓兵法,还有相当丰富的实战经验。随便一个挑出来,都可以独领一营,不弱于孙策麾下那些身经百战的校尉、军侯。

后来一问才知道,他们入讲武堂之前,大多已经从军多年。进讲武堂是深造,不是启蒙。

这让虞翻的威望进一步提高,不少人都动了心思,想将子弟送入讲武堂,接受虞翻的教导。

但即使是虞翻的同乡,董袭也不敢奢望一定能成。

讲武堂的学生不论出身,但是要求很高,考试合格才能入学。

借着孙策要送孙权入朝为质,董袭也想将自己的儿子送到讲武堂去。

错过了这个机会,他未必有胆气单独向虞翻开口。

孙策瞅了董袭一眼,有些无奈地咂了咂嘴。

董袭如此急切,只怕早有此心,只是没敢提出来而已。如今逮着机会,一刻也不肯放过。

董袭如此,其他人恐怕也差不多。

人心在朝廷,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见孙策面露不怿,张纮笑道:“将军,讲武堂的学制只有一年,肄业之后大多也是各归原部。或许明年征讨辽东的时候,这些人就能助将军一臂之力了。”

孙策有些勉强地点了点头。

张纮说得没错,朝廷是没有强制讲武堂学生任职的规定,大部分人还是回原部。可那些是西凉军——西凉军如今是朝廷倚重的精锐,谁知道他的部下进了讲武堂,将来还能不能回来,愿不愿回来。

可是事已至此,他也奈何不得。

连他自己都要将弟弟孙权送到朝廷为质,又如何限制其他人。

或许虞翻来,就有朝廷索质的意思,只是没把话说得太明白而已。

——

观津。

荀攸翻身下马,将马缰挂在马背上,轻拍马背。

那匹纯白色的乌桓骏马打着喷鼻,甩了甩尾巴,自己去河岸吃草了。

荀攸蹲在水边,掬起水,洗了把脸。

辛毗跟了过来,翻身下马,站在荀攸身边。

“公达,这可如何是好?张郃这时候还主动出击,下手如此之重,一点投降的意思也没有啊。”

荀攸站了起来,甩着手上的水珠。“陈元龙也算是人中豪杰,为何如此不堪?上次遇袭还可以说是对付骑兵的经验不足,一年过去了,竟然还是如此大意,实在说不过去。”

辛毗脸色有些难堪,打量了荀攸两眼。“公达,死者为大……”

“死也要死得有价值。”荀攸转过头,一声叹息。“这么死了,除了被人笑话,还有什么意义?刘玄德用兵向无章法,陈元龙连他都不如,简直令人匪夷。”

“刘玄德身边有法正。”辛毗脱口而出。

他在琅琊时,协助袁熙作战,多次和法正斗智斗勇,对这个对手颇为了解。

“你说,陈元龙遇袭,会不会是法正有意为之?”辛毗突然说道。

荀攸眼神闪烁不定,半晌才幽幽地说道:“就算有这个可能,也是陈元龙自己太疏忽,怨不得人。况且,依军报所说,张益德离陈元龙最近,要增援也是张益德派人增援才对,不会是刘玄德。佐治,你这个想法不太合适,有自欺欺人之嫌。”

“是,是。”辛毗拍拍额头,自嘲道:“旧习难改,有事就习惯性的推诿。”

“那是你没有被逼到绝路,就像黄子美那样。”荀攸转头看着辛毗,抬起手,在辛毗肩膀上拍了拍。“或者,你应该去一趟行在,见见天子。”

辛毗目光一闪,欲言又止。

他听懂了荀攸的意思。

他之所以来找荀攸,没有直接去行在,不仅是因为荀攸与他有亲戚关系,更是不愿意面对天子。

本质上,这也是一种逃避心理。

如果他和黄猗一样,被逼到绝境,没有其他选择,也许就能直面危险,置之死地而后生。

“见天子……就能救出家人吗?”

“不试试怎么知道。”荀攸吁了一口气。“就算天子不肯救,知道他的态度也比在这里胡猜更好。佐治,几百口人的性命,我们总要做点什么才行,不能就这么放弃。”

辛毗思索片刻,咬咬牙。“那行,我走一趟。”

两人商量了一阵,重新上马,向大营奔去。

刚到营门口,就看到了麹义。

麹义穿着一身轻薄的丝衣,敞着怀,一边来回踱步,一边用手扇风,嘴里嘀嘀咕咕的,也不知说些什么。看到荀攸、辛毗回来,他立刻赶了过来,伸手拽住了马辔。

“公达,你可回来了。”

“云天,什么事?”荀攸用马鞭轻敲麹义的手,示意他松开,然后翻身下马,笑道:“看你这一身纨绔,莫不是劫掠了哪个大户?”

“岂敢,岂敢。”麹义哈哈大笑,附在荀攸耳边说道:“有人重金委托我,请你赴宴。公达,千万给个面子。”

“为什么事?”

“还能有什么事?度田啊。”麹义挤挤眼睛。“他们说,愿意支持度田,但是想请你高抬贵手,就像张子布在渤海一样,给他们一个改过的机会……”

荀攸停住脚步,扭头看着麹义。“他们是打算迁到渤海去,还是准备上书朝廷,请朝廷调张子布来河间度田?”

“不不不,他们是希望你给他们一个机会。只要不收他们的土地,他们愿意按土地的数量缴纳赋税,还要补上之前几年的欠额。你想啊,秋收将至,如果他们能将这些年的欠额都补上,我军的粮草不就有了保障?”

荀攸笑了。“你也是这么觉得的?”

麹义嘿嘿一笑。“公私两便,不好吗?反正度田也不是你我的事。只要有了充足的粮草,我们就去邺城,剩下的事管他谁来处理,与你我又有什么关系?”

荀攸一声叹息。“云天,你这是喝了多少酒,才能说出这样的胡话?”

麹义一愣。“不对吗?”

“岂止是不对,简直是错得离谱。”

------题外话------

六月还剩几天了,有月票的赶紧投过来吧。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