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道天下 > 第886章 风云激荡

汉道天下 第886章 风云激荡

作者:庄不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4: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邢颙就在行在住了下来,有时候跟着田畴四处转转,有时候留在帐中阅读那些激烈争论的文章,有时候还跟着田畴一起随驾出行。

他在北疆的时候,就听说过长安的论讲。那件事从去年年初就开始发酵,但期望中的大会并没有出现,邸报上的文章代替了面对面的争论,让石渠阁、白虎观大辩论那样的期望落空,但影响却更加深远。

比起《盐铁论》《白虎通义》这样经过整理的专著,邸报上的文章更接近于原始,少了很多修饰。印出来的文字就改不了了,是对是错,是黑是白,都任由后人评说。

诚如田畴所说,理不辩不明。辩论让每一个参考其中的人都有了改变,有些人的文章前后截然相反,变化之大,令人瞠目结舌。

通过阅读这些文章,邢颙感受到了无数士人的迷茫、疑惑与焦虑。他和他们一样,在疑惑和恍然大悟、愤怒与喜悦中来回振荡。

就在邢颙感觉思想风暴的洗礼时,战场终于迎来了实质性的变化。

首先是刘备率部攻克了魏县。

经过半个多月的准备后,在讲武堂的协助下,刘备发起了对魏县的进攻。陈登、张飞各率本部,从东、北两个方向发起猛攻,仅用了半天时间就拿下了魏县。

可能是受了袁术的刺激,陈登这次发了狠,一出手就是雷霆一击,没给魏县守军半点喘息之机,力压张飞一头。

但这个荣誉是有代价的。

担当主攻任务的都尉徐盛身披重甲,手持铁矛,率先登上城头,撕开了城头的防守。但是在十倍的敌人反扑下,他身受重伤,五十名亲卫几乎全部阵亡,所部将士折损超过三百人。

其他各部的损失也不少,总伤亡近两千人。

相比之下,张飞虽然没能抢到先登的功劳,但损失不到千人,而且以轻伤居多。经过简单的救护后,这些人就可以重新战斗。

正因为如此,刘备将继续进军,直逼邺城的任务交给了张飞。

想找张郃报仇的不仅是陈登,张飞也忍张郃很久了。

陈登虽然不甘心,却也无可奈何。伤亡过大,战斗力最强的徐盛又受了重伤,不能再战,就算刘备将这个任务交给他,他也不敢接。

无奈之下,他只能请诸葛瑾出面,请华佗为徐盛疗伤。

其次就是北海相孙策进入渤海,一路势如破竹,连下数城。在攻克渤海郡治南皮后,孙策又迅速进兵东光,在东光大破冀州军,斩首近万,然后在清河界停了下来,请旨是继续进兵清河,还是就地休整,推行度田。

协助孙策作战的是张纮,负责度田的则是张昭。

张昭拒绝了朝廷的征召,对度田却非常积极。他之前就在北海推行度田,还为此和大儒郑玄论战了一场。郑玄虽然学问精深,但涉及到施政,根本不是张昭的对手,被辩得哑口无言。

张昭推行度田的方法和田畴的建议有点像,没有荀攸那么粗暴,却更有说服力。

想不交出土地也可以,先查你当时购买土地的价格是不是公道,有没有巧取豪夺的嫌疑,再看你这几年有没有逋欠赋税,所有欠的全部补上。

这么多数据,当然不是短时间内能查得清楚的,所以张昭采取了清者自清的方法。

给你们半个月时间,你们自己提供证明,证明自己是无辜的,否则别怪我派兵上门。

半个月时间,谁能找到充足的证据,尤其是卖田者的证词。在几个假冒证据,试图蒙混过关的被张昭识破,当众斩首之后,没人再敢玩花样。

与此同时,张昭还是树立了几个榜样。

有几个豪强土地不多,价格还算公道,而且是最近才兼并的,证据齐全,欠的赋税也不多。补齐之后,张昭就放过了他们,并且大张旗鼓的宣称,只要能达到这样的标准,任何人都可以心安理得的拥有更多的土地。

最后张昭虽然没有强行度田,却还是达到了和强行度田一样的效果。

西北方向也传来了消息,士孙瑞率领扩编后的北军进入常山,在井陉关大破守军。

在射声营的箭阵掩护下,利用行战车校尉马钧制作的登城车,中垒校尉徐晃率领百名重甲步卒,分作十队,同时发起猛攻,一处取得突破后,立刻大量增兵,不给城头守军喘息之机。

城头的守军还没反应过来,城头的防守就被击溃,步兵校尉魏杰大赞后生可畏的同时,派出轻步兵登城。

仅仅半天时间,士孙瑞就攻克了井陉关,随即连取蒲吾、获鹿数县,兵临元氏城下。

在报捷的同时,士孙瑞请求天子派人到常山推行度田。

刘协接到战报,随即让田畴带着一些人赶往常山,协助士孙瑞度田。

考虑到诸将进军速度太快,来不及培训能胜任度田的县令长,刘协不得不接受了士孙瑞的建议,将愿意归降,并且支持度田的一些县令长留任,就地推行度田。

与此同时,他要求诸将不要急于推进,在秋收之前完成合围邺城即可。

此外,他又传书司徒府,要求司徒府再选派一些支持朝廷度田的士子或者在职官员赶赴冀州。

没过几天,刘协就收到了司徒府的回复。

杨彪推荐司徒掾杜畿出任常山相,全面负责常山的度田事宜。

杨彪说,杜畿为人精明强悍,政务娴熟,能独当一面。有他一个人在,常山度田就可以搞定。

刘协倒是熟悉杜畿的,也相信杜畿的能力,立刻就批准了。

几乎就在司徒府的文书到达的同时,河内太守董昭推荐了两个人来行在,一个是温县人,司马懿的长兄司马朗,一个是修武人杨俊。

杨俊虽然是边让的弟子,但为人精明干练,有理政之才,能当大任。

司马懿也上书推荐杨俊。

刘协与杨俊见了一面后,也觉得此人可用,但多少有些名士习气,就将他安排在身边,试守魏郡太守,准备观察一段时间,再做决定。

看着一连串的人事任命,邢颙目瞪口呆。

在反复思考后,邢颙再次求见。

求见之前,他写了一篇文章,托刘和呈给刘协,论述了自己这一段时间读报的心得。

总体来说,他还是反对荀攸那种一刀切的度田方法,认为有失公平。度田虽有利于平民,但也不能伤害守法的富民豪民,所以应该采取张昭那样的方法,区别对待。

当然,他对张昭让人主动自证清白的做法也不赞同,觉得这是陷人以罪。相比之下,他更愿意缓缓图之。

刘协看完邢颙的文章后,接见了他,一番长谈,让他去司徒府,由杨彪安排,尽可能挑选一个合适的县,让邢颙一展身手,试试他的缓图之术。

------题外话------

兢兢业业寂寞哥盟主加更第二十六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