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道天下 > 第777章 分而治之

汉道天下 第777章 分而治之

作者:庄不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4: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益州这几年的情况有些复杂。

简而言之,大致可以分为刘焉、刘璋前后两个时间段。

刘焉死于兴平元年。当时朝政控制在李傕、郭汜手中,朝廷自顾不暇,对益州更是鞭长莫及,能做的只是任命一个新的益州刺史。只是奉命接任益州刺史的扈瑁到了汉中,就被益州人拒之门外,无法前进。

无奈之下, 朝廷只得接受益州上书,承认刘璋子继父业,领益州牧。

益州成了益州人的益州,却并非从此太平。

益州人拥立刘璋,是因为刘璋为人温仁,易于操纵。但刘璋温仁,不代表刘璋就蠢。刘璋易于操纵,也不代表益州人就可以为所欲为。

事实证明, 益州人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拥立刘璋接任益州牧后, 主事的赵韪就率部赶往朐忍,准备进攻荆州,报刘表进攻益州之仇。但事与愿违,赵韪不仅没能报仇,反而丢了性命,并造成了今日益州大乱的局面。

关于赵韪之死,现在有不同说法。有说赵韪死于进攻荆州的战事,有说赵韪死于叛乱,也有人说赵韪死于刘璋安排的刺客之手。

不管真相是什么,赵韪之死都是益州人的重大损失,权力落入了刘璋及其亲信手中,激起了益州人的愤怒,反对刘璋的叛乱就此起彼伏,一直没有停过。

赵温到达益州之后, 听到了截然相反的控诉,无法决断是非。要想搞清楚真相, 他不得不四处奔走, 询问叛乱者的意图。

益州很大,而且山高水深,耽搁了不少时间。一年下来,赵温大部分时间都在路上,调停的进展非常有限。

之前他的大部分行程还在益州北部的蜀郡、广汉、巴郡,还时常有消息来。现在去了益州南部的犍为、越嶲等地,路途遥远,信息不通,好久没消息来了。

也可能赵温有消息,但是被人截了。

听完杨彪的叙述,刘协问了一句。“这个赵韪和赵公同族吗?”

杨彪苦笑着摇摇头。“赵韪是巴郡人,曾任太仓令,是不是和赵子柔故旧,臣不清楚,但他们肯定不是同族。”

“那赵公是想为赵韪鸣不平,还是想为益州人洗脱罪名?”

“赵子柔虽是益州人,做人还是公道的,应该只是为了查清真相吧。”

刘协没有再问, 问也问不出结果来。

赵温做人如何, 他心里还是有数的。说他做人有底线,不会颠倒黑白,这大概没错。但要说他没有为家乡人谋福利的想法,也不太现实。

毕竟都是人,谁还没点私心。

益州人在朝堂上虽然不像凉州人那么受人排挤,却也属于弱势的一方。因为交通不便,益州不仅文化不如中原,入仕更难。除了蜀郡、汉中出了一些高官之后,总体上话语权有限。

如果被扣上叛乱的罪名,以后就更难在朝堂上立足了。

在不违背公义的情况下,赵温想凭一己之力,为益州人争取一些机会,再正常不过了。

只是如此一来,以刘璋为首的外地人就难免会有想法。

如果猜得不错,张温之前入蜀应该是听了刘璋等人的一面之辞,还夸下了海口,无形中拔高了刘璋等人的期望值。如今张喜死了,连谥号都没有,再加上赵温的益州人身份,刘璋等人自然会对朝廷缺乏信任。

仔细想来,安排赵温去益州调停有些疏于考虑。

但事已至此,后悔也没用。

“益州大族迟迟不肯称臣,除了对刘璋等人不满之外,恐怕还有反对度田的想法吧?”

“陛下所言,臣以为极是。”杨彪说道:“当然,刘璋等人也未必赞成度田。只不过他们在益州没有土地,度不度田,与他们关系不大。倒是多留些时日,利用当地人对度田的不安,多敛些财更实在。”

“杨公倒是直言不讳。”

杨彪笑笑。“陛下面前,臣无须避讳,徒生枝节。”

刘协也笑了。

杨彪开始也反对度田,但他不是出于私心——虽然不能说弘农杨氏的土地不超标,但数量肯定有限——而是担心度田太急会引起激烈的反抗。在他表达了不打算在山东强行度田的态度之后,杨彪就改变了态度,转而支持度田。

心中无私,天地自宽,他们之间说话自然也就坦诚得多。

这也是他即使和杨彪政见不同,却不会怀疑杨彪忠诚的原因所在。

“传书赵公,让他注意身体。让太医院安排两个对瘴气有研究的太医过去,随行照顾他的起居。”刘协叹息道:“有些事,急不来,养好身体,慢慢等,总有成功的时候。”

杨彪大喜。“臣代赵子柔谢过陛下。”

刘协让他转告赵温,而不是直接下诏书,自然是要让赵温放心。诏书太官方,有时候未必可信。由他转告,等于加上了他的担保,可信度大增。

“如果征刘璋入京,谁可以接任益州刺史?”

杨彪仔细想了想。“臣以为可任吴懿,或者庞羲也行。二人皆是刘璋故旧、姻亲,是刘璋的打膀右臂,也是阻止刘璋应征的主要力量。他们担心的并不是刘璋本人的安危,而是自己的利益是否会受损。如果委任他们其中一人为益州刺史,他们就不会阻止了。”

刘协点了点头,觉得杨彪这个方案可行。

看似软弱,实则老辣。

之前朝廷任扈瑁为益州刺史,为什么连益州腹地都进不去?看似是益州人反对,其实刘璋等人也不支持。

堡垒只能从内部攻破,分而治之,再各个击破。

“你们商量商量,拿个方案出来,最好再征求一下赵公的意见。此外朝廷正是用人之际,益州有什么人才,不妨推荐一些,朝廷当予大用。”

杨彪心领神会之余,又不禁感慨落泪。

天子明明很生气,却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做出如此周全的安排,可见他越发自信,也越发沉着。如此年纪,便有如此心性,着实令人欣慰。

想当年,孝灵皇帝若有这等城府,朝政何至于糜烂至不可收拾的地步,最后让董卓钻了空子,酿成大难。

或者这便是天意。

天降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天子必须经历这些苦难,才能当起中兴的大任。大汉命中有此一劫,才能浴火重生。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