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道天下 > 第760章 士别三日

汉道天下 第760章 士别三日

作者:庄不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4: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孔融靠在案上,一手端着牛奶,一手拿着散发着油墨香的邸报,一边喝一边看。

案上的盘子里有薄薄的羊肉,有酥脆的胡饼,还有一颗鸡子。

一个侍妾跪坐在一旁,剥好鸡子,递到孔融嘴边。孔融歪着头,将鸡子含在口中,又吸了吸鼻子。

“好香,用的什么粉?”

侍妾娇羞地笑道:“祭酒赏的堕林粉。”

孔融恍然,满意地点点头。“不愧是益州名粉,香而不腻,诚为上品。你若是喜欢,我托人从益州采买一些。”

“谢祭酒。”

孔融大笑,凑到侍妾娇嫩的面庞上,深吸了一口气。

“老贼,几月不见,你竟堕落如斯?”祢衡大步走了进来,正好看到这一幕,当即瞠目大喝。

孔融抬头一见,又惊又喜,放下邸报和牛奶,挺身而起。

“正平,你什么时候到的,怎么没事先通知一声,我好去接你。”

“通知你,还能看到你这老不羞的真面目吗?”祢衡扬了扬手中的塵尾,瞅了一眼花容失色的侍妾,随即看到了她微隆的小腹。“你一把年纪了,还如此不知节制,是嫌死得慢了?”

“嘿嘿。”孔融也不生气,一边拉着祢衡入座,一边命人准备早餐。手摸到祢衡的手臂,他不禁惊讶,用力捏了两下。“正平,汉阳的水土如此养人吗?你竟如此强壮,简直是赳赳武夫。”

“你想知道,去汉阳住几个月不就知道了。”祢衡低头看了一眼案上的食物,不禁皱眉。“朝廷钱粮如此紧张,官员俸禄都不能全额发放,你竟如此奢侈?你还真是……”

他摇摇头,没有再说下去。

孔融的脸上有些挂不住。“正平,你不会是在汉阳受了苦,回来找我出气吧?我这可是自己的俸禄,问心无愧。”

“不知道北海死于黄巾之乱的百姓和将士会不会这么想。”

孔融的脸顿时涨得得通红。

“你满腹经纶,五经贯通,却连一郡都治理不好,可见这学问华而不实。以华而不实的学问为太学祭酒,你不仅误人子弟,还辜负了朝廷的俸禄,安能问心无愧?”

孔融眯起了眼睛。“看来正平汉阳一行,是修成了正果,以后要凭胸中所学安邦定国,报效朝廷了。不知你回来之后,有没有先见过天子。见到你,天子一定很满意。”

“还行。”

“什么?”

“我昨天到长安,晚上就进宫见了天子,与天子谈到半夜。天子虽说不是非常满意,却也觉得朽木可雕,非冥顽不灵之辈。”

“你见过天子了?”孔融顾不上生气,连忙拉着祢衡入座,催他快说。

祢衡将他与天子见面的经过大致说了一遍。

孔融耐心的听完,抚着胡须,沉吟半晌。“这么说,正平汉阳之行,所得不过‘深根固本’四字?”

祢衡郑重地点点头。“这四个字虽简单,却是正道,从之者荣,逆之者枯。山东士大夫妄图以螳臂当车,将来只会被碾为齑粉,绝为幸免之理。”

“有这么严重?”孔融将信将疑。

“易于秦灭六国。”

“这可不是什么好例子。”孔融笑道:“你在我面前说说也就罢了,在别人面前说,难何不会有人告发你引喻不当。”

“我在天子面前也这么说。”

孔融一愣,随即又问道:“天子如何说?”

祢衡斜睨着孔融,嘴角轻挑。“天子说,腐儒只会空言道德,言必称暴秦,却不知道秦灭六国自有其必然之理。”

“……”孔融无语,恼羞成怒,却又无从发作。

他与祢衡相处多年,知道祢衡是什么脾气。真要吵起来,祢衡可不会给他留面子。

“这么说,三家分晋也是势在必然?”

祢衡没有回答,取过案上的邸报读了起来。

孔融虽然年纪不小了,但他是个聪明人,有举一反三的能力。以前迂腐,是没人给他点破其中关窍,如今他以亲自经历证明了这一点,孔融很容易想通其他的道理。

他只是不肯承认而已。

从他的语气就可以知道,这只是最后的挣扎。

祢衡迅速看完邸报,啧了啧嘴,眉心紧皱。“朝廷费了如此多的心血办邸报,是为了研讨度田之事,怎么这几篇文章不是训诂,就是考证虚无之事?周武王伐纣早一年晚一年,有什么影响?”

“怎么没影响?”孔融忍不住反驳道:“武王伐纣,岁在鹑火,月在天驷,日在析木之津,晨在斗柄,星在天,乃是周奉天命之象。若是早一年,或者晚一年,还能应天命吗?”

祢衡嗤之以鼻。

孔融又道:“你别不以为然,天子华阴之战前,不是也有赤气贯紫宫?”

祢衡摆摆手。“就算有,也只是巧合而已,不足为训。在我看来,与其说武王灭商是天命,不如说是地利、人和。”

“怎么说?”

“周能克商,一是因为周据关中,有地利可用,又和羌蛮,有巴蜀蛮夷为之前驱。而商据朝歌,不知防守上游,却不断用兵东夷,便是必败之局。”

祢衡笑笑。“如今袁绍据邺城,不敢西进,只敢在中原耀兵,与纣王何异?”

孔融吸了一口气,有些牙疼。

祢衡又道:“周据关中而灭商,秦据关中而灭六国,高皇帝据关中而灭项籍,这都是地利所致。据以地利,继以人和,便立于不败之地,天命在此在彼,又有什么关系?夫子生于鲁,孟子生于邹,荀子生于赵,董仲舒生于广川,儒家诸贤皆生于山东,山东可谓天命所在。可是有史以来,何尝有山东一统天下的?”

孔融按捺不住,眼睛一瞪。“你别忘了,高皇帝便是山东人。”

祢衡冷笑。“没有萧何坐镇关中,征兵运粮,高皇帝不知道死多少回了。”

他抬起手,打断了孔融。

“事实俱在,你非要掩耳盗铃,我也没办法。不过我想提醒你一句,你说得再好,文章写得再多,挡不住兵精粮足的大军,终究只是空话一句。山东不肯度田,将来只好等朝廷平定山东,将关东大族迁到偏远之地,再行度田。到时候,希望你们还能如此从容不迫,高谈阔论。”

孔融愕然,盯着祢衡看了半晌,才幽幽说道:“正平,你现在一点也不像儒门中人,活脱脱是个蛮夷。”

“那是你见识小,没见过真正的蛮夷。”祢衡反唇相讥。“真正的蛮夷根本不会给你说话的机会,哪会像我这样,苦苦相劝。”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