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道天下 > 第751章 有志之士

汉道天下 第751章 有志之士

作者:庄不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4: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祢衡一愣。“府君,我想去长安论道。”

“这也不冲突。你先去长安论道,回来之后去豲道做教师。马上要入冬了,也不可能让他们集中起来读书。”

祢衡有点犹豫。

杨修又道:“你在汉阳大半年,对新政也算是熟悉了。再去豲道考察一番,岂不更好?比起汉阳,豲道更穷, 更需要有志之士的参与。”

祢衡瞅了杨修一眼,点了点头。

杨修莞尔一笑,直起身,拍拍手。“好了,庞子温,你不用去告御状了。我刚刚为你找了一个教师。祢衡祢正平, 青州名士,不仅学术渊博,而且与时俱进。曾与天子廷争论道, 深谙新政意旨。有他去豲道任教,一定能培养出一批俊杰来。”

祢衡登堂时,庞柔就看到了他,见他一身短衣,手里却拿着塵尾,还以为是哪个外出公干刚回来的小吏。听杨修说是青州名士祢衡,不禁大吃了一惊。

他虽然不在冀县,却听说过祢衡的名字,知道他来汉阳之后,和杨修发生过多次辩论。

杨修的学问是公认的好,能和杨修辩论,足以见得祢衡的学问不差。

“当真?”庞柔长身而起。

杨修点头笑道:“当真, 不过他要先去一趟长安,回来后再去豲道。”

“我和他一起去。”庞柔立刻说道:“从现在开始,他就算是我豲道的县学教师, 我们承担他往来长安的食宿。”

庞柔话音未落,一旁就有人酸溜溜地说道:“庞子温,你真是大方呢。去长安公干,食宿皆在驿舍,要你花什么钱?”

随即又有人说道,同样酸得可怕。“刚才还哭穷,一转眼就大方起来了。你这变脸的本事,不做巫师真是可惜了。”

角落里一声叹息。“还是会哭的娃娃有奶吃啊,老子还是太要脸了。早知如此……”

话音未落,另一厢已经有人站了起来,大声说道:“府君,我也要去长安,告御状。”

此言一出,无数人如梦初醒,纷纷攘臂而起,大喊大叫,表示要去告御状,请天子调派博士到县中任教。

杨修与王唯面面相觑。

祢衡站了起来,伸出双手,往下一压。“诸君,请听我一言。”

众人立刻收声,紧紧地盯着祢衡。

“不就是缺教师么?说吧,你们要几个?这次我去长安, 面见天子时,一并替你们请来。”

“此话当真?”有人离席而起,喜出望外。

“我祢衡言出必践,绝无虚言。”祢衡甩了甩塵尾,傲然说道:“诸位应该知道,这次天子召集天下贤良,于太学论讲,规模甚大。这些人中固然大多迂腐之辈,但也不乏有担当之士,只是囿于眼界,不知凉州情形。只要我出面说明情况,多了不敢说,三五十人还是不成问题的。”

祢衡转身看向杨修,笑道:“府君以为如何?”

杨修点头赞同。“我也有此意,只可惜公务在身,不能亲至。有正平代劳,我无忧矣。”

众人听了,相视而笑,立刻化干戈为玉帛。

——

等议完公务,众人散去,杨修看着案上的厚厚一摞文书,轻轻拍了拍。

“正平,这次上计的事就拜托你了。”

“蒙府君招待数月,多有启迪,无以为报,衡愿意走这一趟。再者,我本来也想去长安参加论讲,敲打敲打那些颟顸之辈,让他们清醒一些。”

杨修无声一笑。“那些清谈客何足道哉,你最想做的,应该是再与天子论道吧?”

“是。”

“那我劝你还是谦逊一些。”杨修幽幽说道:“你我的眼界虽大有不同,但与天子相比,还是差得太远。以登山为喻,你我最多是登东山而小鲁,天子却可能是登泰山而小天下,相去不可以道里计。”

祢衡大笑,甩着手中的塵尾,意气风发。“纵使如此,我也要与天子一论究竟。不如此,安能知自己所得深浅?”

杨修想了想,表示赞同。

“既然如此,那我就要将汉阳这几年的施政情况详细地解说一下,好让你与天子论道时有理可据。须知施政之道,不仅在圣人典籍之中,更在百姓衣食之间。”

祢衡躬身道谢。

上计的事本不该由他负责——这是留给本地人的机会——可是杨修将这个机会留给了他,他就不能辜负杨修的期望。

——

荀谌下了车,掸了掸衣袖,抬头看向书坊门口全副武装的卫士。

这么热的天,还穿着皮甲,看来这书坊还真是守卫森严。

一个军侯听到声音,从里面走了出来,打量了荀谌两眼,拱手施礼。“敢问足下是求购书籍、邸报还是访客?”

荀谌大感惊讶。

眼前这个军侯面色黝黑,脸颊上还有两块红色,相貌也有些胡人的感觉,言谈举止却非常客气,一点也不粗鲁。

“求购如何,访客又如何?”

“若是求购书籍、邸报,可往前走,大约五十步,有一个院子,进去就有人接待。若是访客,就看你是访坊中的匠师,还是三位主笔。匠师们在这里,一般不见客。主笔在卖书的小院旁边,你到那儿就可以看到了。”

荀谌满意的点点头,随从上前,递上名刺。

“我要求见唐夫人。”

军侯低头一看名刺,看到荀谌的籍贯和姓氏,知道是唐夫人的亲戚,不敢怠慢,连忙将荀谌让到前院,亲自奉茶接待,又让人进去通报。

荀谌心中奇怪,却也没有多问。

一会儿功夫,唐夫人快步走了出来,面露喜色。

“友若,你什么时候来的?”

荀谌起身行礼。“刚到。”

“太好了,你早该来了。”唐夫人随即入座。“你是准备参加论讲,还是见驾?若是论讲,我就给你安排一个住处。若是见驾,你就在坊里住两天。”

“见驾是要见的,却不急,我还是先看看太学的情况吧。”

唐夫人会意,叫过一个随从,吩咐了两句。

随从与荀谌的随从见礼,引着他去了。

“附近有一个院子,不大,还算清爽。”唐夫人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附近可能还有一个你应该认识的人。”

“颍川的?”

“不,冀州的。”唐夫人笑笑。“姓崔,名琰,字季珪,据说是郑康成弟子。文武兼备,曾在中原游历数年,见识与众不同。到太学没多久,就成了人人称赞的名士。”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