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道天下 > 第720章 知止不辱(菩緹盟主加更第九)

汉道天下 第720章 知止不辱(菩緹盟主加更第九)

作者:庄不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4: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荀攸策马冲上缓坡,翻身下马,将缰绳扔到马鞍上,拍了拍马臀。

战马甩甩脖子,到一旁吃草去了。

荀谌跟了过来,勒住坐骑,下了马,也学着荀攸的样子,将马缰扔上马鞍。只是他接连扔了也没成功,索性不管了,由着坐骑拖着缰绳散步、吃草。

“费劲,早知道带个马僮好了。”荀谌嘀咕道。

荀攸看看他,笑出声来。“马僮再好,也不如自己方便。到了战场上,胜负生死都是眨眼之间的事,平时的训练是否扎实,可能决定着你的生死。”

“我又不是冲锋陷阵的斗将。”荀谌悻悻地说道。

“你我的确不需要冲在最前面,但你做得不够好的时候,很难做到令行禁止。”荀攸缓步而行。“军中只讲实力,不讲其他。你想让他们言听计从,就要让他们服你。要是他们不服,就算不得不接受你的命令,执行时也不会全力以赴,随时准备观望。”

他顿了顿,又道:“人人观望,你的计划再好,执行起来也会大打折扣。优势明显时,或许没什么问题,一旦遇到旗鼓相当的强敌,想取胜就难了。所以要练精兵,首重于择将。”

荀谌打量着荀攸,越看越觉得陌生。

他们年纪相当,从小一起长大,他知道荀攸是什么样的人。因为父母早丧,由祖父的抚养成人,荀攸更加早熟,也更加独立,不仅读书用功,还勤于练习剑术,是真正的文武双全。

但他从来没想过荀攸会成为这样的将领。

“公达,你当初不来冀州,是否因为本初过于推崇儒雅,不能沙场争锋?”

荀攸想了想,摇摇头。“当时没想这么多,我只是觉得他言过其实,在朝堂弄权或许还行,未必适合短兵相接。真要有这胆气,当初就不会让董卓得逞。”

他笑了一声,又道:“其实不仅是他,世家子弟有几个见过血的?他们看起来无所畏惧,是因为知道对方不敢伤他,有恃无恐。真要遇到董卓那样的武夫,一时血气之勇或许会有,事后想想,大概都会选择避祸。”

荀攸幽幽一声叹息,说不出的怅然。

荀谌没有多问。他知道,荀攸大概是又想起了何颙。

何颙身兼党人和游侠的两重身份,剑术高超,经历过不少危险。可是谁能想到,这样一个人,居然会因为一次误会,忧惧而死?

回想起来,何颙的勇不是真正的勇敢,他根本没遇到过真正的危险。

反倒是荀攸表现出了真正的无畏,幸免于难。

但何颙于荀攸有师友之恩,荀攸从来没有别人面前提过这件事。何颙忧惧而死的事,也只有几个人知道。

“你是什么时候认识到这些的?”

“见过天子之后。”荀攸收回思绪,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我是说,到华阴之后。”

“天子……是大勇?”

荀攸回头看了一眼荀谌,露出一丝浅笑。“阿叔应该去见一见天子。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你看到他,就知道他是真正的英主,而不是虚有其表的名士。”

荀谌吐了一口气。“或许吧,只是现在还不行。”他摇摇头,转换了话题。“我该说的都说了,你什么态度,不妨明言,我也好赶回去回复郭公则。”

荀攸眼神闪烁,淡淡地说道:“天子将这个重任交给我,我不能辜负他的信任。冀州内乱,规模有限,应该也不需要幽燕都护府出手。我建议你最好也不要去找钟元常,有士孙君荣出兵足矣。”

“这么好的机会就放过了?”

“知止不辱。”荀攸淡淡地说道:“士大夫如此,汝颍人如此,我荀氏更是如此。”

荀攸郑重的看着荀谌。“阿叔,我还是希望你能去长安,与天子见一面。见过他,你就知道凭借战功与天子抗衡的想法有多虚妄了。”

荀谌微微一笑,不置可否,与荀攸拱手作别。

看着荀谌上了马,在几个亲卫的簇拥下离去,荀攸的眉心微微蹙起。他看了一会儿,撮唇而啸。

坐骑奔驰而来,荀攸飞身上马,拨转马头,飞驰而去。

——

荀谌回到易县,将荀攸的建议转告郭图。

郭图有些意外,还有些失望。

他最希望能因此立功的就是钟繇。

郭钟是姻亲。在他与天子有旧怨,不能出仕的情况下,他当然希望钟繇能因功升迁,将来好拉他一把。

荀攸的态度究竟是出于理智,还是出于维护荀氏利益的私心?

好在袁绍已经松了口,郭图也没想太多,对袁谭说,荀攸已经答应了他们的要求。一旦袁绍反悔,或者审配引兵来犯,荀攸会出兵幸援。

有了荀攸的承诺,袁谭算是放了心。

经过几次磋商,袁绍最终接受了逢纪的建议。

以身体有恙为由,立袁谭为嗣子,将河间、渤海两郡交给袁谭管理。

最后,袁绍提了一个要求。

他已经向朝廷称臣,理论上,冀州也是朝廷的冀州。他立袁谭为嗣子这件事不用朝廷批准,但是将两郡交给袁谭管理,必须得到朝廷的正式批准。

否则朝廷很可能否决这个任命,还有可能以此为由,对冀州用兵。

得到朝廷的诏书之前,他不能正式下达这样的命令。

郭图等人虽然有些意外,却还是答应了。

他们知道袁绍想干什么,无非是借朝中老臣之手,以天子的名义否决这个提议。但张喜已死,谁还会冲出来为袁绍打抱不平?

有机会分裂冀州,天子凭什么不答应?

袁绍上表朝廷,郭图也与许攸、荀谌商量派人去长安,至少要去河东,与荀彧见一面,别让袁绍有翻盘的机会。

荀谌主动请缨。

郭图也觉得荀谌最合适,便要求袁绍以荀谌为使者,带着袁绍的上表,赶赴长安。

袁绍强烈反对,他认定荀谌已经背叛了他,到了朝廷也不仅据实以告,届时犯了欺君之罪算谁的?

反复讨价还价后,郭图等人做出了让步,由骑都尉崔琰带着上表赴朝。崔琰是清河人,郑玄的弟子,为人正直,与郭图等人也没什么关系,与审配等人也没有太多的瓜葛。

由他代表袁绍赴朝,双方都能接受。

当然,这并不影响荀谌以私人身份赶赴河东。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