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道天下 > 第666章 自取其辱

汉道天下 第666章 自取其辱

作者:庄不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4: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祢衡大怒。“你这是什么话?我哪一句说错了?”

“你哪一句说对了?”年轻人反唇相讥。

“我……”祢衡一时语塞,竟不知如何应答,等他反应还来,年轻人已经走远了。他指着年轻人的背影,战意盎然,用力拍打着车壁,连声说道:“追上去, 追上去,我要和他理论!”

车老大轻咳了一声。“祢君,你看到他腰间的刀了吗?”

祢衡一愣。“看到了,那又如何?”

“按照这关中的规矩,祢君想和他理论,先要赢了他手中的刀,否则就是自找没趣。”

“这……这是什么规矩?”

“这就是关中的规矩。”车老大同情地看了祢衡一眼。

他本不想说,但他深深地为祢衡担心。对关中的情况一无所知, 就跑到关中来指手划脚, 迟早被人割了舌头去。

“这……还有王法吗?”

“这就是关中的王法。”车老大有些不耐烦了。这祢衡看起来是像个聪明人,怎么犯起倔来这么笨呢?“朝廷手里要是没刀,袁绍能称臣吗?”

祢衡大怒,刚要说话,却被孔融拽了回去。

“那少年相貌不凡,腰间刀、胯下马都不俗,想必不是普通人家子弟吧?足下往来关中,见多识广,可认识他是谁?”

车老大认真的想了想。“听他口音,不像是本地人,猜不出来。不过他旁边那个人倒是有些眼熟,像是金家的子弟。”

“金家?”

“京兆金家,他父亲金元休大大有名, 可惜被袁术那个路中悍鬼害了。”

孔融“哦”了一声,没有再说什么。

祢衡好奇地问道:“你认识?”

孔融点点头。“听说过,京兆三休之一。初平年间,曾被委任为兖州刺史,被曹操所逐, 未能到任。”

“京兆三休?”祢衡摇摇头。“没听过。”

孔融皱了皱眉,没有再说什么,眉宇间却有一丝不安。

进了城,孔融直接来到太尉府,求见杨彪。

一会儿功夫,杨彪便从里面走了出来,一见孔融就伸出了手,笑容满面。“文举,你怎么现在才来?”

孔融微微一笑,与杨彪见礼,又将祢衡介绍给杨彪。杨彪不认识祢衡,也没太在意,只是颌首致意,便引着孔融进了门。

“文举,你从东方来,可知司空张季礼的事?”

“听说了。”孔融有些尴尬。“我这么急着入朝,就是为这事来的。听说拟谥有些问题?”

“嗯,别的还好说,他死在袁本初营中,难免令人生疑。”

“生疑?生……什么疑?”

“他是不是被袁本初所害,又或者……被袁本初气死。”杨彪将孔融引到堂上,分宾主落座,命人上酒食。“回来报丧的侍从说,张季礼死之前,你去见过他?”

孔融沉默了片刻。“我的确去见过他,而且……还出言不逊。”

杨彪叹了一口气,脸上的笑容渐渐淡去。

他收到消息,知道张喜死之前,孔融曾去见过他,他就怀疑张喜的死和孔融有关。如今见孔融这副表情,他仅存的一丝希望也没了。

“文举,既来之,则安之,先在我这太尉府做事吧。”

孔融皱了皱眉。“多谢文先关照,但我此次西行,并非为求官,而是想为张季礼的身后哀荣尽一分力。”

“怎么尽力?是你说错了,还是他做错了?”

孔融眉头皱得更紧。“是我意气用事,说得太重了。”

“既然如此,谁还信你?”

“错了就不能改么?”孔融忍不住提高了声音。

“当然可以改。”杨彪慢慢说道:“可是在此之前,你是不是要将你说了什么一一道来,让天子知道你错在何处?”

孔融倒吸一口凉气,眼睛瞪得溜圆。“还要……这样?”

杨彪摇摇头。“文举,你对天子一无所知。”

孔融无语。

杨彪的父亲杨赐为司徒时,他曾任司徒掾,与杨彪很熟,也清楚杨彪能力很强,而且是个务实的人。他既然说出这样的话,那自己暂时还是不要见天子为好,否则不仅办不成事,还可能惹来更大的麻烦。

祢衡说道:“依太尉之意,又当如何?这么拖着,司空如何入土为安?”

杨彪转头打量了祢衡一眼,又看向孔融。孔融说道:“正平是我小友,无话不谈。”顿了顿,又道:“当时他也在。”

杨彪哼了一声:“眼下最着急的不是入土,而是补缺。司空乃是三公之一,主水土之事,不能久缺。这一点,想必也是张季礼的遗愿。如果你想弥补过失,可以在这方面花点心事,而不是求着为张季礼请谥。”

祢衡刚要说话,孔融拦住了他。“文先,胜利司空的人很多啊,为何……”

“你说,谁合适?”

“周嘉谋。”

“他在江东,无法就任,而且他现在只是光禄大夫。”

“他虽然现在是光禄大夫,之前却曾……”

“之前的履历,无法证明他能胜任司空,除非孙策、周瑜立刻入朝。”

孔融张了张嘴,终于意识到问题所在。

如今朝廷委任三公并不是由大臣推举就行,而是要得到天子的认可。如果其人的履历无法说服天子,推举就没有意义。

这是好事,也是坏事。

之前三公虚位,大权在天子,在大将军,所以谁来做三公,天子也不怎么在意,大臣们爱推举谁就推举谁。如今天子要还政于三公,对三公重视了,就不是大臣们达成一致就可以。

他们必须推举能够胜任的人,而不能仅仅考虑名望、德行,事功才是关键。

眼前的杨彪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他这个假太尉曾在北疆主持军事多年,却一直没有得到天子的真正认可,所以还是假太尉,不是真太尉。

孔融想了想,又道:“士孙君荣呢?”

杨彪的嘴角歪了歪。“你就不怕张季礼死不瞑目?”

孔融愣了片刻,懊丧地拍拍额头。

士孙瑞和张喜的关系的确很好,但张喜死后,朝廷三公没有一个是关东人,这肯定不是张喜愿意看到的结果。

士孙瑞的确符合三公的条件,但他是关中人。

就算士孙瑞以士人自居,张喜也不会觉得他一定会为关东人代言。他肯定还是希望由一个关东人来补这个缺,代表关东人的利益。

就目前来看,还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自己一时意气,毁了张喜所有的心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