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道天下 > 第653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

汉道天下 第653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

作者:庄不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4: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田丰站在帐外,听到袁绍的怒吼,一下子愣住了。

半晌,他转过头,看着因用力而挣得面色通红的沮授。“公与,主公这是……疯了吗?”

趁着田丰不挣扎,沮授拽着田丰远离大帐,用央求的口气说道:“元皓兄,你就别说了。形势如此,又岂是你能强求的?趁着还有时间,赶紧传书审正南,让他接受命令,莫作无谓之争。只要审荣肯降,曹操没有必要取他性命。”

“主公……是疯了吗?”田丰喃喃自语。

沮授吓了一跳,伸手在田丰面前晃了晃。田丰一动不动。沮授吓坏了,连忙命人去请医匠。

袁绍疯不疯,他不清楚,田丰明显要疯。

他理想田丰的心情。

田丰的计划看似冒险,却是袁绍不多的取胜机会之一。

天子要在山东度田的消息一旦坐实,山东士大夫的态度必然会有转变,就连三心二意的徐州人都会变得坚定起来。如果趁着这个时候调整策略,让出一部分权力,将兖豫青徐四州的力量整合在一起,袁绍还是有机会反败为胜的。

迟迟不撤,既是等诏书, 也是等机会。

以放弃睢阳的代价撤退, 既是放弃了城中的那五千冀州兵,更是放弃了转机, 放弃了田丰苦心谋划的计策。

田丰焉能不急?

一会儿功夫,医匠来了,为田丰诊了脉,说是气急攻心, 要多休息。

沮授放了心, 让人服侍田丰服药,自己去打听了一下情况。

袁绍的命令已经发出,无可挽回。沮授来不及多想,叫过一个亲随, 让他赶往睢阳, 通知审配,千万不要违抗命令,进一步激怒袁绍。

让审荣投降吧, 应该能保住性命。

——

使者入城,向刘备传达了诏书。

刘备这几天过得很忐忑。

他被困在城中,音讯不通,不知道外面的情况如何。如果不是袁绍停止进攻,或许他已经崩溃了。看到使者,知道援军已到,袁绍也已经上书称臣,他如释重负, 腿一软, 险些坐在地上。

接了诏书,得知天子决定提前兑现诺言, 恢复他的宗籍, 刘备狂喜。

虽说守住了彭城,但徐州其实已经丢了, 他并没有完成天子交待的任务。天子如果不恢复他的宗籍, 他也没有可说的。只是这一次机会错过了, 下一次机会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有。

甚至这辈子都不会有了。

如今天子不仅承认了他的功劳, 而且提前兑现诺言,他岂能不喜。

刘备来到庭中, 对着西方,跪倒在地, 磕了三个响头,大声说道:“徐州牧臣备,叩谢陛下天恩。臣愿为陛下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接着,他又起身,向幽州的方向叩了三个响头。

“涿郡刘氏列祖列宗,不孝子孙备,重回宗籍了。”

话还没说完,他就伏在地上, 失声痛哭。

使者手足无措,就连简雍、孙乾等人都没想到刘备会这么激动, 一时不知该怎么做。

直到孔融闻讯赶来,见此情景,上前扶起刘备, 递过手绢。“玄德,君子喜怒不失礼。你再高兴,也不能乱了礼法。天子使者在此, 还是尽快完成礼仪吧。”

“孔公教训得是,教训得是。”刘备惭愧不已,连忙抹去脸上的泪水,重新请使者入座。

使者又转达了天子没有在诏书中写明的意思。

大局已定,袁绍虽然还没有撤兵,但他上书称臣的奏疏已经送到了长安。朝廷正在讨论相关的事宜,担心刘备会有疑虑,所以先恢复他的宗籍,以示诚意,并鼓舞士气。

袁绍撤兵之后,刘备何去何从,大臣们有不同的意见。但是有一条是肯定的,朝廷相信刘备的忠诚, 更相信刘备的能力,希望给他进一步发挥的空间, 让他实现更大的抱负,而不是止步于恢复宗籍。

现在有两个方案,一是刘备继续担任徐州牧,择机试行度田;二是刘备转战辽东,平定公孙度父子。将来如果有可能,可以封在朝鲜,为大汉藩国。

这两个方案都有人提,但天子没有做出决定,以私人口信的方式转达刘备,询问他的意见。

当然,如果刘备有其他的想法,也可以上书。

总而言之,朝廷愿意和刘备商量着办,取得一个双方都能认可的结果。

听完使者的话,刘备心潮澎湃。

他虽然还没做出决定,却感受到了朝廷的诚意。

孔融也很意外。都说天子虽然年少,却很强势,为了独揽大权,甚至将三公都赶得远远的。现在看来并非如此,他还是愿意听取大臣的意见嘛。

难道是有人故意造谣,污蔑天子?

这种事太多了,孔融就听过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嫌疑人就是袁绍。袁绍一度声称天子并非先帝血脉,想立刘虞为帝,激起了无数人的反对,连刘虞本人都不肯接受,这才罢休。

污蔑天子不肯纳谏又算得了什么。

孔融一打听,又听说司空张喜就在城外的袁绍大营里,心里便老大不满。

张喜是朝廷派来安抚山东的大臣,你到了城外,却不入城,整天在袁绍的大营里厮混算怎么回事?你难道是袁绍的司空吗?

不过想想也是,张喜是汝南人,和袁绍同郡,两人勾结在一起也是很正常的事。

孔融越想越复杂,决定出城去见张喜,要好好的骂他一顿。

为了增强战斗力,他带上了祢衡。

刘备不知道这件事。

恢复宗籍,他心情激动,和简雍、孙乾等人畅谈未来,讨论天子提出的几个方案。

简雍等人不想打了。

从中平元年起,他们就跟着刘备出生入死,无数次陷入绝境。这次终于立了一个大功,刘备恢复宗籍,他们就算不能位至公卿,弄个二千石不行问题。

既然如此,又何必再征战?

他们想过几天安生日子。

张飞却有不同意见。打了十几年,只有这次守彭城最过瘾,让他意识到应该如何为将。他还没打够,极力建议刘备转战辽东,将来在朝鲜封王。

大丈夫当马革裹尸,岂能死于床箦之上,儿女之手?

大家吵得不可开交,刘备却听得津津有味,兴之所致,命人上酒,边喝边聊。

兴奋之下,他虽然派人去请孔融,却没留意孔融迟迟没有露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