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道天下 > 第650章 与时俱进

汉道天下 第650章 与时俱进

作者:庄不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4: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刘协本来想说“为人民服务”装个逼,只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这句太超前了,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误解。

“天下为公”是套话,很正确,但没有实指,可以随意解释。

“万民皆民”就比较实在了,而且暗含了君臣的分别,不会自废武功。

所谓周秦之变,就是取消了世卿世禄的贵族制度,将天下人分成了两类:一是皇帝,一是臣民。

臣也是民,哪怕是皇帝的儿子、将来的储君。在他没有登基继位之前,他就是臣,是民,不是君。

但思想的演变落后于制度的革新,加是儒学天然的保守思想,汉代虽然推行皇帝制度,思想体系却还停留在分封时代,有浓厚的先秦遗风,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二重君臣制。

比如一郡太守、一县县令,对于皇帝来说,他是臣。对于他治下的掾吏、百姓来说,他就是君。

这是先秦分封制的遗韵,也是士大夫与皇帝争权的底气所在。

两千年的封建史, 就是皇权不断加强, 臣权不断削弱的历史。虽然中间经过了无数反复,但君权最终还是战胜了臣权, 将大臣变成了奴才。

这里面既有儒家思想的自我束缚,也有生产力水平的限制。

在那种生产力水平下,只有皇帝集权制维持国家运行的效率最高。按照社会演化动力学,所有的政权都会向皇帝制度演化, 只不过不是所有的政权都能成功。

但刘协想要做的, 绝不仅仅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帝,他更想成为华夏文明的推手。

他知道皇帝集权制的优点,更清楚其中的弊端。要想将华夏文明推向更高峰,最终必须要打破皇权, 走向人民当家作主。

但那是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之后的事, 不是眼下要考虑的事。

甚至不是百年之内能考虑的事。

在当前形势下,维护皇权的存续,在集权的基础上保持开明, 才是最合理的选择。

这时候讲“为人民服务”或者“人人生而平等”,只会坏事,不能成事。

士大夫天天想着要从皇帝手上夺权,然后自己作威作福,这时候说什么“人人平等”,他们还不像打了鸡血似的,一蹦三尺高,然后喊一句“陛下圣明”, 反手捅死陛下, 由他们当家作主。

所以只能是“万民皆民”,士农工商平等, 朕却还是朕。

等他们反应过来皇帝也不能例外, 也许就是百年之后的事了。

朕看不到了,喜闻乐见。

一瞬间, 刘协觉得自己真是天才, 走钢丝的水平一流。

诸葛亮等人都没表示反对。纵使他们都是聪明人, 甚至是天才, 但他们毕竟从小读儒家经典,君君臣臣的道理深入骨髓, 倒也没激进到要天子与他们平等。

在刘协面前,他们也没有这么想的勇气。

天子虽然年少, 但不论是气度还是见识,都足以碾压他们,让他们由衷的敬畏,发自内心的臣服。

“陛下,陈公台任九江太守,谁任扬州刺史?”诸葛亮最实在,把话题拉了回来。

庞统也迅速跟进。“就是,陈公台虽然有才智,却没做过太守, 他能处理好九江度田的事吗?”

“朕也不知道,但你们能找到更合适的人选吗?”

诸葛亮等人面面相觑。

讨论谁来接任扬州牧或者扬州刺史的人选已经有几天, 但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

天子来找陈宫,也只是让他出任九江太守,而不是扬州牧、扬州刺史, 用意其实也清楚。

在九江、庐江两郡度田,暂时不推广到整个扬州。

如此,选谁做扬州牧、扬州刺史, 就不那么重要了。九江太守才是关键。

袁术虽然没有明说,但他推荐阎象出任庐江太守的心思就写在脸上。既然要将袁术调集扬州,不能不给他这个面子。

“陈公台有才智,更重要的是,他很务实。”刘协解释道:“西来两年有余,他虽然没有做官,但他思想上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以他的才智,只要思路没问题,具体事务很快就可以上手。退一步说,他在九江度田失败了,也不是坏事,可以积累经验嘛。”

诸葛亮还是有些担心。“陛下, 陈公台虽是山东名士,却不熟悉九江情况。虽说没有人情干扰, 却难免不熟悉情况, 为人左右。”

“的确有这可能, 所以我要交给你一个任务,尽可能的收集九江郡的地理水文,供他参考,让他别被人牵着鼻子走。”

“唯。”诸葛亮点头答应。

“孔明,你熟悉九江吗?”

“不熟悉,不过我可以去打听。”诸葛亮笑了。“虎贲仆射鲁子敬是东城人,毗邻九江,想必熟悉九江的情况。后军师刘子扬更是九江本地人,我写信向他打听,他一定能提供不少参考。多方打听,再配合之前收集的资料,应该可以做到大致不差。”

庞统和法正互相看了一眼,不约而同地点点头。

在这方面,他们不及诸葛亮有经验,以后要多留心才行。

——

考虑了两天后,陈宫给了刘协答复,愿意出任九江太守,在九江推行度田。

在感激了天子的信任后,陈宫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心。

他既不熟悉九江的情况,也没有治理一郡的经验。虽有雄心,却未必能成事。

刘协鼓励他说,有心最重要,能力可以慢慢锻炼,谁都有第一次做太守的时候。

朕还是第一次做皇帝呢。

他又给陈宫出了几个主意。

其一,到九江之后,与袁术交接时,多咨询袁术及其旧部的意见。袁术虽然不靠谱,他手下还是有一些人才的,肯定能给你提供一些帮助。

其二,多征辟一些年轻俊杰。年轻人有干劲,成见少,更容易接受新思想。只要他们能认可你的理念,会不遗余力的协助你推进。

其三,配合你的掾吏,你就留用。不配合,你又不方便惩处的,就将他们送到朝廷来,我来处理。

最后,刘协给了陈宫一摞资料,都是诸葛亮这两天整理出来的。

陈宫感激不尽,抱着资料,恭恭敬敬地向刘协拜了一拜。

“陛下,臣去了。请陛下给臣四年时间。四年之后,度田不成,臣自诣廷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