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道天下 > 第641章 先来后到

汉道天下 第641章 先来后到

作者:庄不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4: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袁绍很恼火,更觉得悲哀。

既因为被袁术羞辱,更因为被冀州人左右。

兵权都在冀州人手中,田丰说不行,就是不行。那些将领都听田丰的,不听他的。即便他强行下令,那些人也会阳奉阴违,不会真的执行。

此时此刻,他非常想念袁谭、郭图等人。

没有汝颍人牵制,冀州人的跋扈已经让他忍无可忍。

但他无可奈何。

袁绍气得病倒了,卧床不起。

张喜、逢纪昼夜兼程,赶到彭城,听说袁绍病倒了,也吓了一跳。

张喜直入袁绍大帐。

袁绍躺在病床上,昏昏沉沉。听到脚步声,知道有人进来,想起身看看,却浑身无力。

“本初,本初。”张喜赶到床前,看着脸色苍白的袁绍,连声呼唤。

袁绍定了好一会儿神,才反应过来。“是季礼公?”

张喜松了一口气,在侍从取来的席上就坐。“本初啊,你怎么成了这般模样?我记得你应该未到半百啊,怎么看起来比我这老朽还不如?”

袁绍在侍从的帮助下坐了起来,抱着被子,苦笑道:“惭愧惭愧,力浅德薄,任重难当。”

“你太累了。”张喜拍拍袁绍的手。“战场辛苦,过于朝堂。当初你若是听我劝,入朝主政,何至于此?本初啊,岁数不饶人,你应该在朝堂上运筹帷幄,而不是在战场上风餐露宿。”

袁绍喘了一会气。“季礼公,我……还能入朝吗?”

“能。”张喜信心满满地说道:“你不仅能入朝,而且必须入朝。我们几个也老了,坚持不了几年。你不入朝,山东士大夫又能指望谁为魁首,难道是公路?”

提到袁术,张喜就一肚子气。

这悍鬼,干的什么事嘛,伏击颜良也就罢了,兵不厌诈。你把庐江大族全抓起来,还将几个代表槛车征送长安是什么意思?

在庐江度田,你有没有想过汝南袁氏占了多少田?一旦度田,袁氏几代人的积累都会化为乌有。

他肯定是疯了,为了和袁绍斗气,不顾不管,玉石俱焚。

看到张喜对袁术的怒气,袁绍的心情舒缓了一些。他想起了田丰的意见。虽然他现在非常讨厌田丰,甚至不想看到田丰那张脸,但他不得不承认,田丰的计划是对的。

袁术这么干,看似得意,却把朝廷逼到了墙角。

如果朝廷支持袁术,那就等于声明朝廷将在山东推行度田。这必然激起山东士大夫的激烈反抗,暴政实至名归,山东诸州必然同仇敌忾,与朝廷对抗。

如此一来,他不仅可以拥山东之众与朝廷对抗,甚至可以打出改朝换代的旗号。

如果朝廷不支持袁术,那袁术不仅白忙一场,还会自取其辱。他可以趁此机会重夺袁氏家主之位,将来在冀州也好,入朝也罢,同样能一呼百应。

只是……这口气实在咽不下去。

咽不下去,也得咽。

张喜苦口婆心,逢纪也跟着帮腔,费了好多口舌,终于让袁绍接受了现实,上书议和。

——

二月的长安依然春寒料峭,草木荒疏。

上林苑中,刘协一手握弓,一手挽缰,看着几个俏丽的身影在树林间出没,如母狮,如雌虎,矫健而充满危险。

吕布端坐在赤兔上,眼睛盯着女儿吕小环的身影,得意洋洋。

“陛下练兵有方,臣女越来越沉稳了。”

刘协转头看了吕布一眼,差点笑出声来。自从吕布从凉州赴朝述职,几次见面,总是在有意无意的提醒他吕小环已经成年了这件事,急迫的心情几乎已经到了露骨的地步。

“这可不是朕的功劳,是马督以及袁主簿的功劳。”

“对,对。”吕布连声附和,然后又补了一句。“不过知女莫若父,臣女从小顽劣,之所以如此用功,还是仰慕陛下所致。”

刘协点点头,随即反戈一击。“你儿子也像你,将来必是猛将。温侯,你要努力再生几个,也算是为国储才。”

吕布脸色微变,迟疑了片刻。“陛下,臣……尽力,尽力。”说着,拨转马头。“臣去看看他们处理好了没有,待会儿亲手为陛下烤几只野兔,请陛下尝尝臣的手艺。”

看着落荒而逃的吕布,刘协无声一笑。

要治吕布,唯有魏夫人。

三十如狼,四十如虎,如狼似虎的魏夫人是克制吕布的真正大杀器。

“陛下,温侯心急,情有可原。”一旁的诸葛亮轻声说道:“黄猗立功,温侯眼红了。”

刘协点点头,随即又道:“孔明,你觉得袁绍会议和吗?或是他肯议和,山东的战事很快就能结束了,吕小环入不入宫,其实并不重要。”

诸葛亮诧异地看了刘协一眼。“陛下是说,希望她立功之后再入宫?”

刘协轻笑了一声。“凡事总有个先来后到。你只有阿楚一人,不知道这其中的难处。”

诸葛亮微微一笑,有些不好意思。

“刚入值的那个法孝直如何?”刘协岔开了话题。

他现在最烦的就是这些。随着形势渐好,想在后宫占一席之地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吕布这种没什么家族背影的寒门武夫,连最基本的矜持都不要,恨不得让吕小环直接扑倒了他。

诸葛亮收起笑容,斟字酌句的说道:“法孝直为人聪明、机警,也熟悉益州的形势,只是为人性急了些。若能得陛下调教,假以时日,当是和庞士元一般的军谋之才。”

“孟子敬呢?”

“孟子敬勤于军事,也够聪明,如今在讲武堂受训,成绩很突出。只是听贾侍中说,他还有些名士习气,不够踏实,将来可能会有些挫折。”

“挫折不可怕,吃了苦头,他自然会改。”刘协说道。

进驻关中后,一批关中青年才俊先后入仕,法正、孟达都是其中的代表。法正为郎,孟达却对军事更感兴趣,成了讲武堂的第三期学员,正在接受贾诩的培训。

刘协经常和诸葛亮谈论这些人,一是培养诸葛亮的识人能力,一是潜移默化的改变诸葛亮的用人观,打开他的视野,不要被固有观点所限。

要想开创一个新时代,一两个天才是不够的,要一大批天才,甚至是有缺陷的天才。

团结就是力量,包容才能兼收并蓄。

“陛下,陛下。”法正策马飞奔而来,将一份军报送到刘协面前。“庐江大捷,扬州牧收复庐江,临阵斩杀袁逆大将颜良。”

刘协吃了一惊,接过军报,迅速看了一遍,忍不住脱口而出。

“这路中悍鬼,真他娘是个人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