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道天下 > 第627章 身不由己

汉道天下 第627章 身不由己

作者:庄不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4: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大致上,刘协赞同诸葛亮的意见。

迅速达成议和看似有助于实现天下太平,但那只是表面的太平。山东大族得不到应有的教训,将来必然会成为推行新政的阻力。

如果朝廷不能实现对山东的有效控制,以山东财力补凉州产出不足就无法实现,长治久安也就没有现实基础,山东、山西的对立依旧存在,文化共同体的意识也无法形成。

因此,他更希望能慢一点,稳一点。

但形势不由人,所有人都渴望和平的时候,阻碍和平的实现就是绝对的政治不正确。

尤其是对深受儒家思想熏陶,非常容易走极端的读书来说。

一旦有人从中蛊惑、煽动,再来一次上书的群体性事件,脸上可就不好看了。

所以,明明不想谈,也只能谈,他能做的就是尽想把握节奏,并将责任推到袁绍一方。

希望袁绍能硬气一点,不要轻易跪。

刘协和诸葛亮讨论的重点是振兴关中。

关中曾经是陆海,八百里秦川为秦统一天下奠定了物质基础。但汉帝国初期对秦政的反思在取得了丰硕成果的同时,也留下了一些严重的后遗症,尤其是儒学大兴之后。

学者对秦政的反思大多着眼于道德层面,却没有对经济、军事层面做足够的细致研究,仿佛秦统一天下只是残暴而已。

这显然是片面之辞。

没有一个政权可以仅靠残暴就统一天下,包括后来的蒙古和女真,胜利的背后必然有更为复杂的原因。如果不能实事求是的进行研究,只是从道德层面进行批判,所得的结论很难起到指导作用。

刘协希望诸葛亮等人对秦政进行梳理,取长补短,做到真正的以史为鉴。

在赤眉毁坏关中之后,时光又过了近两百年,因户口太多,垦荒过度造成的环境破坏渐渐恢复,关中又有了成为都城的物质基础。

在刘协到达关中之后,就有人提过,天子不必回洛阳,可以在关中建都。

刘协没有立刻给出答复,借势进行深入调研,对之前的度田成果进行复验。

他对司徒赵温不是很信得过。

赵温老了,不复年轻时的豪迈和勇气,很多事情做得很敷衍。后患不小。

这是老臣们的通病,谨慎有余,开拓不足。

罢免大司农张义,越级提拔少壮派刘巴,就是希望能有所触动。

“关中能供养的户口有限。”诸葛亮列举了一串数字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南有秦岭阻隔,益州的钱粮运到关中的代价太大。东有砥柱之险,山东的钱粮也很难西运。从长远来看,关中只能做为陪都,不能做国都。”

刘协点点头,又道:“但定都洛阳的弊端也很明显,太安逸了,朝臣的心态迟早会发生变化。”

诸葛亮表示赞同。

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没有完美的答案。

可是就当前而言,关中的户口还远远没有到达可以承受的上限,这个问题还没有到必须面对的时候,他们可以慢慢研究。

有郎中来报。“陛下,大司农刘巴求见。”

“请他进来。”刘协说道,想了想,又道:“孔明,你去迎一下。”

“唯。”诸葛亮应了,快步走了出去。

不一会儿功夫,诸葛亮和刘巴并肩走了进来,有说有笑。刘巴来到刘协面前,躬身施礼完毕,直接说道:“陛下,臣冒昧,敢请孔明为丞。”

刘协微微一笑。“你的确太冒昧了。”

刘巴也笑了。“臣自知冒昧,但不能不试一试。如此聪明而务实的年轻人太少了。之前的大司农丞程1虽然务实,却不够聪明,一门心思只在屯田。遇事也不知忍让,一味硬抗。虽然没错,毕竟耽误了正事。”

刘协眉梢轻扬,暗自赞叹刘巴有识人之明。

诸葛亮的高明之处不仅在智商,更在情商。他能让被他收拾过的人都没有怨言,反对他敬佩有加。即使是骄傲如关羽,也被他顺着毛撸得眉开眼笑,这一点是很多人都做不到的。

“朕可以让他去见习,却不能让他担任大司农丞。”

“见习也行,不如就让他做户曹尚书吧,臣以后的公务就与他交接。”

刘协哭笑不得。

少壮派有干劲,却也特别自信,一点也不把自己当外人。

朕身边的人如何安排,还要你来说三道四?

诸葛亮的确很适合做户曹尚书,但他不仅仅能做户曹尚书,朕对他有更高的期许。再说了,现在的户曹尚书做得也不错,总不能因为不满你的意就撤了吧。

刘协示意赐座,让刘巴坐下说话。

刘巴谢了恩,随即取出一些账本,开始汇报眼下关中的各项事务,以屯田为主,包括水利、桑田、牧业、渔业、运输,林林总总。

账本是为刘协准备的,刘巴根本不用看,大量的数字张口就来,刘协连翻都来不及翻,不得不多次打断刘巴,让他慢一点。

在刘巴汇报工作的时候,不断有郎官来汇报有人求见。等刘巴说完,殿外已经有十来批人候着。

刘巴视而不见,泰然自若地对刘协说道:“陛下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臣一并回答。”

刘协点点头,将手中的账本合上。“具体的数字,朕会安排人核实,明日再找你商议。你先说说荆州来的丝帛是怎么回事,又准备如何处理。”

“唯。”刘巴从另一个袖子里掏出一卷纸,送到刘协面前。“这是最近几个月从武关来的荆州商人及丝织品等级、数量,臣已经命人全部扣押,准备统一收购,以免他们各自为战,扰动价格。”

刘协接过纸卷,迅速扫了一眼,随即皱起了眉头。

名单中的一大半是南阳大户,剩下的一小半是南郡大户,以襄阳周边的为主。除此两项之外,只有零星几个,数量也很有限。

“这是荆州的商户?”

“南阳是荆州第一大郡,户口占南阳之半,商户多也是正常。这两年南阳无战事,物阜民丰。”

刘协立刻听出了刘巴的言外之意。“既然南阳这两年物阜民丰,为什么给朝廷赋税却少得可怜?”

刘巴笑笑。“南阳是帝乡,又有很多功臣之后,不用交税。所以,臣打算借此机会收点商税。”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