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道天下 > 第611章 乐府新编

汉道天下 第611章 乐府新编

作者:庄不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4: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荆州牧刘表同时迎来了两个客人。

一个是袁绍派来的阴夔,一个是朝廷派来的周忠。

阴夔进城之后,直接去见刘表,大谈特谈袁绍的兵力,又许诺只要刘表愿意响应袁绍,不需要他千里迢迢的赶到彭城去,只要能牵制住张济,让张济不能轻举妄动,便是有功。

周忠进城之后,却没有急着去见刘表。

他第一时间来到王粲的住所。

王粲是故太尉王龚的曾孙、故司空王畅的孙子。刘表曾就学于王龚,又与王畅同为党人,对王粲很照顾。

王粲虽然没能担任官职,在荆州却住得很安邑,有一座不小的宅子。每天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很是惬意。

周忠进门的时候,王粲正与一群人谈诗论赋,说得很开心。看到周忠走进来,王粲吓了一跳,连忙起身相迎。

“周公什么时候来的?怎敢劳你大驾,你让人通报一声,我当去见周公。”

周忠摆摆手,径自上了堂,环顾四周,微微一笑。

“都是些青年才俊啊,幸会,幸会。”

王粲笑道:“青年才俊都被周公带到朝廷去了,我等哪能入周公的眼?”

众人不约而同的笑了起来。

周忠虚晃一枪,从隆中带走了诸葛亮的事没过多久就在襄阳传开了,被不少人引为笑谈。襄阳聚集了这么多人,周忠一个没带,偏偏带走了诸葛亮,也不知是刘表看得太紧,还是周忠没眼力。

周忠笑而不语,等众人笑声渐息,他才说道:“仲宣,我今天来见你,是受人之托。”

“不知周公说的是谁?我在朝廷好像没有故旧。”

“蔡伯喈女蔡琰,如今官居兰台令史。”

众人愕然,面面相觑。

周忠说得明白,蔡琰是官居兰台令史,也就意味着蔡琰不是普通的后宫女官,而是正式的朝廷官员。女子为官,不再是传言,而是事实。

“蔡伯喈当年送了不少书给你,蔡令史想请仲宣保管好这些书,将来她可能要借阅。另外……”

周忠勾了勾手指,一个随从走了过来,将一只小小的书籍递到周忠手中。周忠将书籍摆在案上,打开精致的别扣,取出一部装订好的书,高高举起。

“这是蔡令史收集的乐府新编,都是凉州汉羌百姓传唱几百年的古曲,其中有一些与中原典籍暗合,可互相参证。特赠与仲宣,请仲宣斧正。”

王粲眉头稍皱,接过周忠手中的书。一入手,便叹了一声。

“好纸,好墨,好书法。”

周忠点点头。“纸是河东书坊的宣草纸,墨是稷山松烟墨,书法则是梁孟皇的手书。”

“梁孟皇去了河东?”众人颇为惊讶。

梁鹄梁孟皇也曾在荆州避难,以书法著称,只不过他人品不太好,不为人称道。天子定边后,梁鹄就离开了荆州,据说是回家乡安定去了,没想到他会在河东书坊。

王粲却没有参与讨论,他几乎一目十行,很快就翻完了一本书,赞了一声。“这书的样式很好,方便。只是内容却有些粗俗,当作消遣或可,作为学术,未免不足。”

“这是为了保持原貌,而且保留了不少古音。”周忠淡淡地说道:“仲宣只看文字,未曾听人吟诵,不解其中妙处也是正常的。”

王粲的脸色顿时涨得通红,忍不住反呛道:“蛮夷之地,也有古音?”

“蛮夷之地?”周忠嘴角轻撇。“你可知伏羲的龙兴之地在哪里?”

“在哪里?”

“在天水,也就是现在的汉阳郡。这是蔡令史在汉阳访古得出的最新结论,正在撰文,你很快就可以看到。若有异议,到时候还请畅所欲言,不要客气。不过你没去过天水,估计也说不出所以然来。”

“我……”王粲顿时语塞,眼睛瞪得溜圆,却说不出一句话。

周忠这是说我孤陋寡闻吗?

“诸君刚才说到诸葛亮。”周忠又道:“你们可知诸葛亮现在官居何职?他在天子身边为侍郎,与天子朝夕相处,见习朝政。我老眼昏花,天子可是圣君,不会看错人吧?”

众人尴尬地笑着,无言以对。

“还有,我经过关中时,荆州人刘子初刚刚由安邑令转大司农。”

“哦——”有人惊呼出声。

刘巴是荆南名士,知道他的人不少。之前听说他去了河东,任安邑令,不少人都觉得朝廷不会用人,如此名士,居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安邑令。就算天子在安邑建都,安邑令也很重要,毕竟也只是千石官,算不上重用。

可是如今刘巴由安邑令一步转为大司农,这就有些离谱了。

按理说,安邑令做得好,下一步应该是转为太守。在太守任上做得出色,才有可能转入九卿。

周忠露出一丝满意的微笑。“天子用人,不拘常礼。你们可知刘子初为何转为大司农?”

“敢请教。”

“刘子初任安邑令期间,大力鼓励种桑,不惜为此借贷。当时有不少人都觉得他行事荒唐,可是如今西域商道复通,丝帛供不应求,各郡县的桑叶都不够用,唯有安邑产出最多。如今安邑百姓富足,皆是刘子初的功劳。”

有人忍不住问道:“丝帛的销路这么好?”

“供不应求。如今河东、关中的每一架织机上的丝帛都被人定走了,根本等不到完成,织妇们恨不得能生出八只手。关中有个姓马的年轻匠师发明了一种新的织机,可以将效率提高三成,刚试验成功,便有人上门定购,几天之间,仅是定金就收了三十万。”

众人议论纷纷。“怪不得今年襄阳的丝价一涨再涨,原来如此。”

“不仅襄阳,江南的丝帛也涨了,据说还买不到。我本想做两件新衣的,拖到现在也没做成。”

周忠含笑看着众人。“你们啊,就别想着做新衣了。就算你们有万贯家财,如果没有进项,以后只怕也穿不起丝帛。据说那些丝帛运到西域,与黄金等价,就算是达官贵人也难挡其诱惑。”

王粲抬起手,打断了众人的争论。“周公,你这次来襄阳,总不会是做生意的吧?”

“这倒不是。”周忠笑道:“我本是来招揽学子的,没想到你们对经商也这么有兴趣,一时扯远了。既然说到生意,我就再多说几句,你们有什么大作想印行天下吗?河东书坊的品质最佳,我可以帮你们联系,又快又好,价钱还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