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道天下 > 第493章 高开低走

汉道天下 第493章 高开低走

作者:庄不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4: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王稚再一次整理了一下衣冠,朗声报进。

“请进。”帐中传出一个清亮的声音。声音不大,从容不迫,却自有威严。

王稚心中一动,不禁喜上眉梢。

这个声音很年轻,却与他之前几个的荀恽等人不同,很可能是天子本人。如果是真的,那说明天子对天师道的重视非同小可,这一次千里迢迢的赶来行在,或许会有一个完美的结果。

帐门掀开,热气涌出,王稚被朔风吹得僵硬的脸为之一热。他缓步进帐,帐门在他身后落下,热气包围了他,眼前明亮,几个人围着火塘坐着,手里捧着杯子,正看着他。

“王道长,请坐。”坐中正中的刘协招呼道。

王稚不敢怠慢,连忙在刘协指定的位置就坐,正准备行跪拜大礼,刘协伸手托住了他。“道长是世外之人,不必行俗世之礼。”

“臣岂敢。”王稚受宠若惊,犹豫着还要再拜。

“今天只论道,不论政。”刘协笑着指指一旁的贾诩、蔡琰。“所以这位是凉州上士贾君,而不是贾侍中。这位是陈留蔡君,而不是兰台令史。这位荀君,你是熟悉的,就不用我介绍了。至于我,也不是天子,而是诚心问道的后生小子,还请道长不吝赐教。”

王稚一一见礼,连称不敢。

入座之后,刘协亲自给王稚倒了一杯茶,寒喧了几句,这才切入正题。

“天师道这天师二字,如何讲?”

“天师者,以天为师。”王稚放下茶杯,稽手答道:“汉安元年,老子降世,授正一之法,命家师修习,传于百姓。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蔡琰问道:“既是道法自然,为何以天为师,不以自然为师?”

“自然无所不在,人所难见,难以为师。能见者,天地人尔。以天为师,便是师法自然。”

“那为何不法地?”蔡琰又道:“天道玄远,地道亲近,以地为师此不更方便。”

“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若是为方便故,弃天道而就地道,不免有遗珠之失。是以视野之内,以天为师,胜于以地为师。”

刘协听了一阵,打断了话题。这种论道过于虚幻,没什么实际意义,也论不出个所以然来。如果只是清谈,大可随意,但他的目的可不是消磨时间。

“听说天师、系师都是得道飞升?”

“是的。”

“他们是肉身飞升,还是魂魄飞升?”

王稚愣了一下,不解地看着刘协。

刘协微微一笑。“他们在巴蜀的坟茔是衣冠冢,还是有不腐肉身的棺木?”

王稚顿时紧张起来。

刘协说只是论道,他却不敢真把刘协当作问道的少年。

一直以来,他们对信徒都说是张陵、张衡父子是得道飞升,从来没有人问得这么细。而且眼前的少年不是普通人,他是天子,说谎可是欺君之罪。

如果说是衣冠冢,万一刘协要去挖坟验证怎么办?说肉身不腐也不行。虽说用了不少香料,但四十多年过去了,非烂不可。

“不清楚?”刘协扬扬眉,又道:“我还听说,系师夫人是被刘璋杀害的,是真是假?”

王稚额头沁出一层冷汗,连忙说道:“的确如此。系师夫人道法未能大成,是以被奸人所害。”

“她修的是什么道?”

“吐纳导引,辟谷养生。”王稚心虚地低下了头。

卢夫人当然通晓吐纳导引、辟谷养生,但她最擅长的并不是这些,而是房中术和符咒驱鬼。可是这些不宜在天子面前提及,只能避重就轻。

天师道的经典不仅有《老子想尔注》,还有《黄书》。《黄书》是标准的房中书,《老子想尔注》也是以房中术来解释老子的思想,只是更偏向于理论构建。

《老子》一书尚阴尚柔,里面本来就有大量的女性隐喻。有汉一代,将《老子》和房中术揉和在一起的门派很多,天师道不过是影响比较大的门派而已。

但王稚从荀恽处了解到,天子对房中术没什么兴趣。他虽贵为天子,身边却没几个女人,有时候连续几个月不与女人接触。即使是生活安定之后,他也不是那种对男女之事非常上心的人。

对这样的天子讲房中术是好是坏,王稚没把握。

没把握的事,就不能轻易尝试。第一次见面,还是说点靠谱的事。

荀恽说了,天子不轻易相信别人,尤其是那些听起来很玄,但无法验证的事。

“吐纳导引,辟谷养生,大约需要修习多少年,才能有明显的效果?”

“有一日修行,便有一日效果。但是要看出明显的区别,还是需要时间的,正如圣君治世,三十年可致太平一般。为人修道,也要三十年才能见效。”

“就比如道长?”刘协说道:“道长修道不止三十年了吧?”

王稚尴尬地说道:“臣童蒙习修,至今有六十余年。只是资质太差,进展太慢,愧对师尊教导。”

“你们除了吐纳导引,辟谷养生,还有其他的道法吗?”贾诩不紧不慢地说道:“像我这样,怕是活不到三十年了,修道是不是太晚了,有没有外力可用?”

“可以合药服饵,虽不能长生,却可以延年益寿。”王稚说着,从袖子里取出一只小盒,双手递到刘协面前。刘协打开盒子,里面放着几丸药,散发着淡淡的药香。

“这药能治什么病?”

“精力不振,身体困乏,神思不宁,多梦难寢,都有效果。”

“除了这样的药,你们可有其他针对具体病症的药?”刘协盖上盒子。“巴蜀多山林,虎豹毒虫多,百姓多病,你们总有类似的药物吧。”

“有的,内用外用的都有。”说到这些,王稚总算有了底气。

在巴蜀传道几十年,他们除了施食,就是靠医术为百姓治病来吸引人入道,只不过他们的医术中不仅包括医药,还有大量的符咒之类的巫术。符咒之类不敢随便说,医药还是有一定把握的。

“你们都用什么样的药?”一个声音在帐外响起,随即帐门掀开,华佗带着一身寒气走了进来,拱拱手。“陛下,臣来迟了,没错过什么吧。”

“没错过,你来得正好,闻闻这药,看看都是什么制成的。”刘协将手中的盒子递给华佗,又向王稚介绍道:“这位便是山东名医,太医丞华佗华元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