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道天下 > 第489章 缓缓图之

汉道天下 第489章 缓缓图之

作者:庄不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4: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刘协眉梢微扬,抬起手,刚准备说话,念头一动,又改了主动,顺手夹起一块羊肉,在火锅里涮了涮,又蘸了酱料,送入口中,慢慢地嚼着。

荀恽是荀彧的长子,一直带在身边培养。他的意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荀彧的意见。

荀彧是这么看程壹?

刘协不认识程壹,但他知道这样的人在官场上不多见。为了一些不是自己的土地,拦司徒的车,状告自己的上官,说得好听,这是理想主义者,说得不好听,这是幼稚病。

从这个角度来说,荀恽说他是乱群之吏也不为过。

但,如果这样的人就是乱群之吏,那不乱群的人对度田又是什么态度,这度田还能推行得下去吗?

之前在关中负责屯田的大司农张义是什么态度,如今在关中负责度田的司徒赵温又是什么态度?程壹的事一字不报,想来是被他们联手摁了下去,结果也可以想象得到了。

关中这一年究竟在搞什么?

一瞬间,刘协想了很多,心情莫名的烦躁,不得不借吃肉来调整情绪。

荀文倩与刘协相处日久,也和刘协有过多次交流,最清楚刘协的施政理念,一听荀恽这句话,意识到这不符合刘协的想法。她偷偷看了一眼刘协,看到刘协平静的脸色下略显凌厉的眼神,不禁暗自叹息。

但她什么也没说,只是静静地听着。

荀恽说完,伏雅很客气地附和了几句,便闭上了嘴巴,仿佛是个局外人。

刘协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这或许正是他期望的结果。如果伏雅像荀恽那么积极,他反倒有些担心。

“长倩,说说河东的事吧。”刘协说道:“河东这两年恢复得如何?”

说起河东,荀恽兴致更浓。

他没有提荀恽的治绩,这些自有公文汇报。他提起了刘巴有屯田兵中招募掾吏的事。

经过两年的教化,屯田兵中出现了大量粗通文墨,能够处理公文的人。这些人大多出自平民,与河东大族没什么瓜葛,反倒有些旧怨。因为有数万屯田兵为后盾,这些人本身又有作战经验,办起事来也颇有行伍之风,一言不合就拔刀动武。

他们做了掾吏后,那些冷眼旁观的大族再也无法保持镇静,不得不主动向荀彧、刘巴示好。

“这些人如此行事,不会为祸乡里吗?”荀文倩忍不住问道。

“不会,刘子初手段高明,事先公布了几条规矩,第一条就是不准欺压百姓。如果触犯,轻则杖责,重则免职。反正可用之人很多,换起来很简单。最初上任的一批人不知轻重,被换掉大半之后,后来者就收敛多了。”

荀恽喝了一口酒,又道:“屯田兵更换了军械后,有一些武器流散到民间,百姓几乎家家有刀有弓。除了闲暇时习武之外,但有盗贼上门,示警铜锣一响,邻居便会赶来增援。只要能守住一个时辰,最近的屯田兵就能赶到。就算有人想鱼肉百姓,既难得手,也很难瞒过别人的眼睛。弄不好,反倒可能丢了官职。”

“荀尹对此是什么态度?”刘协问道。

“原本有些异议,但刘子初有把握,便让他试行了。开始有些乱,如今已经习以为常。”荀恽忽然一笑。“只是刘子初才高,可以乱中取胜,其他县能否效仿,眼下还不敢说。我来之前,臣父说,打算借着年终的机会,挑几个县推广。”

刘协笑笑,没有表态。

河东的事,他本来就决定全权委托荀彧,不想过多干涉。

但关中的事,他不能不问。

或许可以将刘巴调任关中,大展拳脚。只是如何操作,却需要斟酌。

首当其冲的,是要搞清楚荀恽所言有多少是事实,有多少是道听途说。

——

家宴结束,刘协回到御帐,派人将贾诩请了来。

关中有很多西凉人,度田的目的之一也是为了能让西凉人能够在关中定居。出了这么大的事,西凉人居然忍气吞声,一言不发,多少有些令人不解。

贾诩听完,神情淡然地笑了一声。“臣略有耳闻。”

“你略有耳闻?”刘协不解地看着贾诩。

“嗯,臣还给谢广、夏育带了话,让他们不要干涉地方政务,安心做好自己份内的事。”

刘协明白了。怪不得西凉人没动静,原来是被贾诩这尊大佛镇住了,不敢乱来。

见刘协神情疑惑,贾诩笑笑,又解释道:“陛下,关中广阔,抛荒的地很多,几万屯田兵还不至于和本地大族发生冲突。李傕、郭汜在关中时过于放纵将士,这才兵败身灭。殷鉴未远,岂能让谢广、夏育重蹈覆辙。至于程壹其人,用心或许是好的,但手段过于激烈,受点挫折也是好事。”

“依先生之见,当如何处置关中之事?”

“臣以为,陛下不防等一等。”

“等到什么时候?”

“等到关中百姓主动迁往河东、汉阳的时候。”

刘协恍然,琢磨了片刻,点头表示同意。

张义也好,赵温也罢,这些老臣都是指望不上的,荀彧、杨修才是希望所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让他们各自按照自己的理念施政,最后用事实说话吧。

“程壹现在何处?”

“不清楚,但应该没事,免职而已。陛下若是想见他,可以派人去问问。”

刘协想了想。“还是先搞清楚他的情况再说,不宜仓促征召,免得那些老臣又有想法。”

贾诩笑了。“那还是由臣出面吧。如果能用,臣倒是希望他能出任姑臧令。臣听说,此人虽不通官场礼仪,屯田却是个好手。”

刘协同意了,随即又说道:“先生,你的学员肆业以后,先派一些人去关中吧。那些老臣怎么折腾,朕可以暂时不管,军队不能乱。而且,刘巴的施政表明,从屯田兵中挑选掾吏是个不错的办法。人才多了,挑选的余地大了,也许能挣脱门生故吏的束缚。”

“唯。”贾诩想了想,又道:“既然皇后已经到了行在,少傅留在河东也没什么必要了,不如请他到关中开设讲堂,教屯田兵读书。臣估计,三五年时间,便有足够的人才可用。”

刘协眼神微闪,看向贾诩。

贾诩含笑面对,从容不迫。

四目相对,刘协的眼角露出一丝笑意,微微颌首。

“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