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道天下 > 第474章 闻风而动

汉道天下 第474章 闻风而动

作者:庄不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4: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姜叙与杨阜交换了一个眼神,不约而同的拱手施礼。

“还请王兄指点。”

“凉州出将,有董卓那样贪残好杀的,也有皇甫规、张奂那样注重安抚的,段太尉居其间。董卓自不用说,皇甫规、张奂过于重视安抚,事实证明也只能起一时之效,是以天子皆不取。”

“天子是欲行段太尉之策?”杨阜问道。

“是,又不完全是。”

“哦?”

“天子的治胡之策,其实就是两句话:服者教化,不服者诛。段太尉只有诛杀,未有教化,并不全面,是以只能解一时燃眉之急,不能治其根本。”

杨阜若有所思。“是教化,而不是安抚,这便是天子与皇甫规、张奂等不同之处?”

“正是。”王唯点点头。“连羌胡都要教化,汉家子民又岂能不读书知礼?医匠改为医师、医士,那战士呢?凡战者,皆士也。知如何而战,知为何而战,不负为士之道。你们练兵时,应着重这一点,则三千骑不仅可保汉阳平安,更能随天子征讨天下。”

“教化虽好,却不是一日之功啊。”姜叙苦笑道。

他自然知道教化,杨修以太守之尊,与普通郡兵朝夕相处,教他们读书识字,极受欢迎。但读书识字并不能帮助将士攻必取,战必胜,说到底,还是流于形式。

王唯说道:“一年树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河西四郡为大汉疆域也有三百多年了,如果当初就能推行教化,今日之凉州就算不如关东,与应该和关中一般了吧,又怎么会成为动乱之源?”

姜叙还待再说,杨阜伸手阻止了他。“王兄,这是天子的意思么?”

王唯点点头。“义山,你身为州从事,这件事的意义,你比我更清楚吧。教化当然不容易,不仅需要教师,更需要笔墨纸砚,但只要你去做,总会有成绩。我听说,河东的文秀纸坊正在研究一种快速印书之术,一旦成功,书本的抄写就会变成极其容易,对教化很有帮助。你若是率先在凉州建印书坊,推行教化,何愁功业不兴?”

杨阜目光一闪。“快速印书术?”

王唯点了点头,却没有再说什么。这件事也是王异的家书中提起的,目前还没有公开。天子打算怎么用,他还不清楚,所以不能说得太明白。

杨阜却抓住了其中的要害。

河东已经有了纸坊,如果再有了印书术,书本的抄写将变得极其简单,对教化的推行有什么样的影响显而易见。用不了多久,人手一两部书都不是难事。

那么,开设纸坊、印书坊就是有利可图的大生意。若是办得好,还能获得朝廷的嘉奖。

名利双收啊。

“这么说来,天子在凉州推行教化是既定之策,绝非说说而已。”杨阜抚着颌下短须,眼中露出光芒。“数十年后,凉州或许能像关东一样人才济济……”

“不不不。”王唯连连摇手。“天子可不是希望凉州步关东后尘,而是取长补短。凉州应该文武兼备,文质彬彬,而不是饱食终日,清谈论道。”

王唯看了赵昂一眼。“杨府君、黄子美这样的士子,才是天子青睐的人才。义山,你庶几近之,只是还需努力,以期更进一步。”

赵昂面色微红,尴尬地避开了王唯的目光。

杨阜谦虚了几句,心中多少有些得意。

诚如王唯所说,他是这几个人中综合实力最强的,要不然也不会四姓子弟并坐,甚至略胜一筹,成为杨修看中的人才,许以厚望。

王唯本人是杨修的心腹,女儿王异又在天子身边为官,这些消息应该是有依据的。

这么说来,天子对凉州的期望的确很高。

这可是难得的机会,抓住了,一举超越四姓都是可能的。

姜叙听了,心里却有些着急。他的武艺最好,但他的学问却远远不够。在凉州,学武很容易,高手很多。学文却不容易,读书识字的本就不多,有传承的名家更少。

四姓之中,阎氏的家学最为深厚,却也只出了阎忠一人。

四姓之外,则以杨氏最高。四姓子弟娶妻,首推阎氏,求之不得,则为杨氏。他的母亲杨氏便是杨阜姑母。在家里,凡有大事,能拿主意的人不是父亲,而是母亲杨氏。

现在看来,不读书是不行了。

姜叙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姜冏。听说姜冏得到镇西大将军韩遂推荐,入学员营,随贾诩学习兵法,前途一片光明。

或许,我也应该去见一见镇西大将军韩遂,求一个推荐名额?

只是平时和韩遂没什么来往,怕是连门都进不去啊。

姜叙转念一想,太守杨修是天子心腹,与其求韩遂,不如求杨修。只要这次训练成绩出色,想来求杨修推荐一下应该没什么问题。

一念及此,姜叙也没心情坐了,匆匆说了几句,起身告辞。

杨阜也有心事,和姜叙一起走了。赵昂本来也想走,却被赵氏留下了。

王唯与赵昂等人说话时,赵氏就在后面听着。她力劝赵昂用心习武,找机会报考,师从贾诩学习兵法。贾诩是阎忠看中的人才,如今又是天子身边的智囊,凉州人的代表。能跟着他学习,这是难得的机会,赵昂应该极力争取。

更重要的是,如果赵昂能够成为贾诩的弟子,就有机会经常与王异见面了,这门亲事还有可能。

赵昂有些畏难,却还是听赵氏的劝,决定回去好好习武。

千叮咛,万嘱咐的送走了赵昂,赵氏回来,又与王唯商量,希望王唯能出面,请杨修帮忙,推荐赵昂参加选拔。凉州户口虽不多,却也有十来万户,一期才招二百人,名额很难得。姜家已经有了姜冏,赵家也应该争取一个名额才行。

王唯很得意。没本事的人才要推荐,你看我女儿,也没人推荐,直接就成了女营主簿。

赵氏又开心又恼火,狠狠地啐了王唯一口。“老贼,看把你得意的。女儿再优秀,将来不也是要嫁人么。你看不上伟章,莫不是想将她送到宫里,将来好做皇亲国戚?”

王唯哈哈大笑。“皇亲国戚不敢想,但我女儿这么优秀,岂能随便嫁人?我跟你说,我可以帮伟章要个推荐名额,但是能不能考进去,就要看他本事了。天子将这些学员看成凉州的未来,想混进去可没那么容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