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道天下 > 第448章 喜忧参半

汉道天下 第448章 喜忧参半

作者:庄不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4: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荀攸除夕之夜奇袭弹汗山,大破对汉境威胁最大的步度根部,斩首万余,鲜卑人闻风丧胆。

消息一出,整个大营都轰动了。

无论是否认识荀攸其人,都为这一战感到莫名兴奋。几十年来,汉军出塞作战罕有胜绩,即使是凉州三明那样的名将也没有主动出击的战绩,尤其是对鲜卑人。

如果说上次天子大破扶罗韩还有意外的成份,是在塞内作战,又有马腾、韩遂的增援。荀攸这一战足以证明即使没有凉州军,朝廷也有足够的实力击破来犯之敌,而且是主动出击,破敌于草原之上。

有人欢喜有人忧,荀文倩双喜临门,韩遂压力加倍。

贺完天子之后,韩遂回到大营,立刻组织进攻。

不出意外,攻取枹罕城的进程非常顺利,丝滑如水。仅仅半天时间,在全方位的精准打击下,枹罕城的防线就全面崩溃,韩银所部将士率先登城。在山沟沟里存在了十几年的独立王国宣告灭亡,河首平汉王宋建肉袒牵牛,浑身颤抖地来到韩遂面前,随即又被送到了刘协面前。

至于那些大将军、三公九卿,单衣薄裳地在雪地里跪了一片,冻得瑟瑟发抖。

刘协站在宋建面前,打量着这个一身白肉抖成波浪的河首平汉王,什么也没说,挥手下诏。

这没什么好商量的,族诛!

不是他好杀,实在是不能开这个头。今天不杀宋建全家,明天就有无数人想称王。

杀一儆百,不得不行。

一声令下,宋建家大小几十口被押到漓水边,砍下了首级。

宋建的公卿重臣也被斩首,家属没为官奴婢,府库里的财物都成了战利品。

鲜血汩汩而出,染红了漓水,又很快被冲淡,不到半个时辰,河水就恢复了清澈。

立国十几年的河首平汉王国就这么悄无声息的没了,连一点浪花都没留下。

——

“画得不错。”刘协看着案上的画卷,含笑点头。“韩卿以为如何?”

韩遂面红耳赤,无地自容。

请蔡琰作画纪念,自然瞒不过天子的耳目,韩遂对此心知肚明,但他他没想到天子会以这种方式将平叛图卷交给他,尤其是在收到荀攸大捷的消息之后。

他平定宋建的战绩,如何能与荀攸的战功相比?

天子说“画得不错”,而不是“打得不错”,其中调侃的意思已经不明自明。

“朕一时手痒,想题个跋,韩卿不会介意吧?”

韩遂一愣,连忙说道:“陛下,这……臣如何当得起。”

“当得起,当得起。”刘协笑容满面,卷起袖子,拿起笔。韩遂连忙上前一步,为天子磨墨。虽然知道这幅图卷终将成为笑话,他也只能忍着。自己酿的苦酒,含着泪也得喝下去。

天子题了跋,他想拒绝都拒绝不了,更不能有所损坏,以后还得当传家宝似的收着。

刘协略作思索,在画卷上题了几句诗:

山高路远城小,河首平汉逍遥。谁能正本清源,唯我韩大将军。

韩遂看得仔细,耳根一阵发热。

“如何?”刘协歪着看着韩遂,笑容满面。

“好,好。”韩遂笑得比哭还难看,除了说好,什么也说不出来。

刘协放下笑,欣赏着自己的书法,也欣赏着韩遂的尴尬。这是他给韩遂的最后提醒,如果韩遂还不放弃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那就怨不得他了。

不得不说,荀攸这一战,打得正是时候。

从此凉州不再独大,朝廷也不再独木难支。

当然,情况也更复杂了。关东人的崛起势不可当,那群老臣又有了说话的底气,该蠢蠢欲动了。

——

抱着画卷,韩遂出了御营。一路低着头,不愿与任何人对视。画卷更是藏得好好的,不想让人看出半点端倪。

尽管如此,那小小的画卷还是像千石重担一样,压在他的心头。

尤其是天子题的那几句诗。

回到中军大帐,韩遂命人去传成公英。他脱了外衣,坐在火塘边,将画卷搁在手边,伸手烤火,有一种控制不住的冲动,很想将这花费百金买来的画卷扔进火中,烧个精光。

可是他又不敢。谁知道哪天天子兴趣来了,又想再加几句?

韩遂很苦恼。

过了好一会儿,成公英赶来了,见韩遂在帐中独坐,不免有些意外。战事结束,将士们都想回家,解散之前如何分战利品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他作为韩遂的心腹,承担了大量繁杂的事务,这时候韩遂将他叫来,他还以为是要商量什么大事。

“坐。”韩遂头也不抬,指了指对面的位置。

成公英脱了大氅,又解下腰下的刀带,挂在一旁的兰锜上,偷偷看了一眼韩遂的脸色。

“将军有什么吩咐?”

“看看这个。”韩遂伸手一指画卷。

成公英倒是知道画卷的,也没多想,在大腿上擦了擦手,拿起画卷,缓缓展开。

画卷很精美,崇山峻岭之下,城池、河流,严整的军阵,气势宏大却又有条不紊。最开始是天子为韩遂符的场面,接着是行军,然后是最精彩的攻城。镇西大将军韩遂的战旗在画卷中占据了中心位置,既体现了尊卑,又不影响韩遂的主角身份。

“好啊。”成公英赞了一声。“不愧是大家,布局、笔法都很精彩。”

韩遂点点头,却不说话。

蔡琰的丹青无话可说,绝对值那一百金。

成公英看到最后,也发现了那几句题诗,不禁眉头微蹙。“这几句……是谁所题?不像是蔡大家的笔迹啊。”

“还能有谁?”韩遂没好气的说道,带着一腔挥之不去的怨气。

成公英略一思索,便明白了。能在蔡大家的画作上题字,还让韩遂无可奈何的人,一只手数得过来。“天子?”

韩遂点点头,直起腰,一拍大腿。“我费心费力,最后却落了个姑息养奸的罪名,真是白忙一场。”

成公英盯着画上的题诗看了一会儿,又道:“将军,惩前毖后,焉知非福?”

韩遂转头看向成公英,轻笑一声,充满自嘲。

成公英凑到韩遂面前,指了指“正本清源”四个字。“将军,宋建不过是一匹夫,河首平汉王也只是笑话,天子也未必当真。大汉真正的叛臣不在河首,而是河北。天子将正本清源的任务交给了将军,这难道不是莫大的期许?”

韩遂愣了一下,眼中露出疑惑的光芒。“这一句……能作如此解?”

“怎么解,全在将军一念之间。”成公英笑道:“你看,天子说的是大将军,可不是镇西大将军。若是别人,这自然可以当成行文省略,但天子金口玉言,绝不会信口而言。”

韩遂又惊又喜,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么说,天子有可能授我平叛重任,而不是荀攸?”

成公英点点头。“荀攸是关东人。他舍近求远,以兵力最少的臧洪为副,而不是以张辽、高顺为副,其意甚明。天子岂能不防?”

韩遂如梦初醒,眉宇间的愁苦一扫而空。他哈哈大笑,背着手,在帐中来回踱了几步。想到将来真有可能率十万大军东出,平定袁绍叛乱,官至大将军,心情激动得难以自持。

贾诩之前和他说过这样的前景,如今又得到了天子的书面承诺,机会已经切切实实地摆在他面前,能不能成真,全在他自己有没有这个实力。

我能做到吗?兴奋之余,韩遂又不免忐忑。

办法不是没有,天子已经像他展示了真正的用兵之道,拿下枹罕城就证明了这种用兵之道的巨大潜力。只要能推而广之,假以时日,将麾下将士练成天子禁军营那样的精锐也并非不可能。

唯一让他担心的就是自己年纪大了,未必还有那么多时间,而儿子韩银又是个中人,未必能体会这样的用兵之道。成公英倒是一个合适的人选,但他偏偏又不是自己的儿子,甚至连女婿都不是。

或者可以收他为义子,但这样一来,又难免会影响韩银的地位。

凉州与关东不同,更注重实力。与成公英相比,韩银的文才武功都差得太远。一旦给了成公英义子的身份,将来他的部下就有可能拥立更具实力的成公英,而放弃韩银。

韩遂一声长叹,伸手拍拍成公英的肩膀。“后生可畏。元伟,可惜我只有一个女儿,要不然……”

成公英拱手道:“英视主公如君父,又何必婚姻?”

韩遂满意地点点头。“是啊,你我情同父子,又何必那些虚礼。我只是遗憾啊。元伟,子义粗鄙,不肯读书,以后你可多帮衬他,要像兄长一样的教导他。”

成公英连忙说道:“岂敢,我当兄事子义,报将军知遇之恩。”

韩遂盯着成公英看了又看,有些惭愧。上次斩杀白马铜的就是成公英,但功劳却被他一个人得了,成公英只得到了一些微不足道的赏赐。

这一次,不能再这么干了。

“元伟,此次攻取枹罕,你是首功。”

成公英吃了一惊,连忙说道:“将军不可,此战有功将士甚多,我并无异于常人之处。如此超拔,只怕影响将军清誉。再者,首先登城的也是子义所部,我……”

韩遂笑着摆摆手,胸有成竹。“你不用担心,我自有料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