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道天下 > 第406章 如日中天(兢兢业业寂寞哥打赏加更)

“宪和,坐。”刘备引着简雍来到案前,对面而坐,又倒了一杯水,端在水中,浅浅地呷了一口。

简雍盯着刘备,目不转睛。

关羽向来与他不睦,突然给他写信,他也很意外。但他更清楚关羽这么做的原因,不敢有丝毫怠慢,第一时间来向刘备报告。

袁绍拜刘备为左将军、徐州牧的使者随时可能到达,一旦刘备接受了印绶,君臣名份已定,就很难再回头了。

这可不是成为公孙瓒下属那么简单,袁绍的名望和实力绝非公孙瓒可比。

“宪和,若我拒绝了袁本初,如何立足于徐州?”刘备放下了水杯,眼睛看着杯中水,如倒映的灯光一样明灭不定。“当然,我也可以如云长一般离开徐州。可是你想想,云长是河东人,有万夫不当之勇,不过在轵关任一假都尉。我又能如何?”

简雍轻轻地点了点头。他明白刘备的意思,归结结底,刘备还是舍不得放弃徐州。

“主公,我亦觉得不宜离开徐州。”

刘备眼神一闪,抬起眼皮,看着简雍。

简雍伸手蘸了一点水,在案上画了几道线。“袁绍渡河,深入兖豫青徐。袁术在淮南,既无精兵,又无猛将,必然不是袁绍对手。曹操虽善战,但杀边让,屠雍丘,人心尽失,恐怕也支撑不了太久。纵有朝廷的战马支援,也只能退洛阳,守旋门、轘辕诸关。”

刘备嗯了一声,却没说话。

“若徐州附袁绍,袁绍无后顾之忧,可先破袁术,尽取淮南之地,再与刘表联合,夹击曹操,曹操又能守得几时?长则一年,短则数月,洛阳便入袁绍之手。届时,袁绍纵使不鼎立新朝,亦可请天子还都。”

刘备叹了一口气。“如此,则朝廷颜面扫地矣。”

“诚如主公所言。可若是徐州不称臣呢?”

“那徐州将成袁绍眼中之敌,而袁术、曹操则可安坐。”刘备看着简雍。“你觉得我能坚持多久?”

“以徐州论,可能只是覆掌之间。以主公论,数年不足道。”

刘备愣住了,眼神中尽是不解。

“主公不称臣,陈登等人必不肯罢休,群起而攻之,则徐州不为主公所有。可若是主公退守泰山,与臧霸、孙观结盟,袁绍又能奈何?眼下虽失徐州,但主公牵制袁绍有功,将来大汉中兴,天子还朝,论功行赏,主公又岂止左将军,徐州牧?”

刘备屏住了呼吸,半晌才缓缓吐出来。

简雍的办法的确是一个选择,只是风险极大。在袁绍的强大兵力面前,纵使退入泰山,也未必能策万全。

再者,简雍的办法还有一个破绽。

如果他退守泰山,徐州依然为袁绍控制,他又能对袁绍有什么威胁可言呢?袁绍只要委任陈登掌徐州事,就能逼得他无所作为,而袁绍自己依然可以毫无顾忌的进攻袁术、曹操。

换句话说,就算他肯冒险,也未必能影响局势。就算大汉中兴,天子还朝,他无功可叙,依然默默无闻,与庶人无异。

黄巾起事时,他有过类似的经历。出生入死,大小十余战才换来的安喜尉,说免就被免了。

“我再考虑考虑。”

简雍有点失望,却无计可施。“请主公三思而后行。”

——

刘备虽然没有立刻接受简雍的劝告,却还是犹豫起来。

三天后,当袁绍的使者陈琳即将到达郯县时,刘备命简雍接待,自己却带着人出城去了。说是袁术有用兵广陵的可能,他要去查看个究竟,以备不虞。

陈琳也没说什么,天天和简雍、孙乾饮宴。

刘备称臣的程序暂时停滞,袁绍进军的步伐却没有停下。

八月末,因曹操委任的东平相程昱转任河南太守,等于放弃了兖州中部,袁绍长驱直入。所到之处,各县郡望风而降,夹道欢迎。

汝南最是热情,几乎倾巢而出,四处攻击曹操委任的官吏。

曹操迫不得已,只能收缩兵力,退守陈留、颍川。考虑到袁绍大概率会返顺汝阳老家祭祖,曹操将大部分兵力都转移到了许县、长社一带,阻止袁绍趁势西行。

正值秋收结束,袁绍不仅获得了大量的兵力,更获得了充足的粮食,声势更盛。

九月初,袁绍到达汝阳,举行祭祖仪式。

——

天高云淡,秋高气爽。

袁绍素服,致哀于墓前。先祭了父亲袁成、母亲李氏,然后又祭了生父袁逢、叔父袁隗。他涕泪俱下,极尽哀婉,令人动容。

无数大臣穿着白衣,肃立在墓前,带着悲切的面容,心里却充满了欢喜。

臧洪弃守东武阳之后,袁绍的征服之旅一下子变得顺利起来,几乎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兖州、豫州,徐州同样不战而降,刘备虽然还没有称臣,但他出身寒微,受制于人,坚持不了太久。

至于袁术、曹操,同样是釜底游鱼,不堪一击。

可以说,关东已经尽入袁绍之手,扬州、荆州、益州也将传檄而定。

祭祖只是第一步,等进了洛阳之后,还有更盛大的仪式需要进行。

不少人已经开始考虑到时候自己应该站在什么位置了。

要想在新朝出人头地,就要有足够份量的功劳,最好是攻城掠地的战功。剩下的敌人不多,该选谁为对手,是每个人都应该考虑的问题。

在袁术、曹操、张济三者之中,袁术无疑是名声最响、实力最差的一个。拿下他,为袁绍除一心头之患,出力最少,收益最大。

就在众人各自想着心思的时候,有人来报,袁术派使者来了。

听到袁术的名字,好几个人抬起了头,眼中露出担忧之色。

不会是袁术请降了吧?

袁绍却很满意,命人招使者前来。他打算在祖宗的坟前接受袁术的投降,让列祖列宗为他做证,看着他向那个位置更近一步。

一会儿功夫,一个中年文官快步走了过来。也不知道是走得急了,还是天气有点热,他满头是汗,连脸色都有些苍白。

袁绍目光一扫,便认出了来人,袁术的长史,弘农杨弘杨文明。

“文明,别来无恙?”

杨弘挤出一丝极不自然的笑容,脸色更白了。他躬身一拜,送上一封书信。

袁绍剑眉轻挑。“公路的?”

杨弘点点头,将双臂向前送了送。

袁绍有些失望。他本来希望听杨弘亲口说出袁术请降的话来,不想杨弘竟是这般不知趣。

他接过书信,一眼就看到了袁术那张牙舞爪的字,不禁冷笑一声,嘴角轻挑。

他还是这么张扬啊。

拆开书信,袁绍看了两行字,嘴角的笑意便凝固了,脸色随即变得血红,随即又变成苍白,反复数次。他抬起眼皮,怒视着杨弘。

“文明,这是何人蛊惑,令公路出此狂妄之言,逼我兄弟反目,欲我兄弟兵戈相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