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道天下 > 第372章 老谋深算

汉道天下 第372章 老谋深算

作者:庄不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4: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士孙瑞驻扎在榆次城东的凿台。

太原户口有限,能供养的兵力也有限,士孙瑞只能尽可能的收缩防线,亲率主力守郡治晋阳,太行山腹地的大量关口只留少量兵力驻守。

即使如此,他的兵力依然捉襟见肘,只能狠抓训练,以备不虞。

陈宫来访时,他正在演练阵法。

听了陈宫的来意,士孙瑞抚着胡须,沉吟了良久。

演练结束,步兵校尉魏杰、射声校尉沮俊来大帐复盘,检讨得失,见陈宫在座,又惊又喜。

他们迫切的想了解北疆战事。

虽然从邸报中知道了大致的经过,但他们还是对具体的细节非常感兴趣。天子以三千骑出征,先破匈奴,再破鲜卑,前后击破胡虏近三十万,这样的战绩堪称神奇。

即使去除水份,那也是以一敌十。

有华阴之战的先例在前,他们都意识到,这可能和天子动员普通将士有关。面对如此悬殊的兵力,也只有万众一心,才有可能连战连捷。

陈宫并不清楚具体的细节,也没关心过这些事。面对魏杰、沮俊等人的询问,他说不出什么有价值的信息,让魏杰、沮俊很失望。

士孙瑞也很失望。

他越发不明白,天子为什么会派陈宫这样一个书生去东武阳。

怎么看,陈宫也不像是能完成任务的人选。就连张喜都看出了这一点,所以让陈宫到他这儿来。

向他请教只是一方面,请沮俊出面联络沮授才是关键。

郭图、荀谌北上之后,沮授是袁绍最信任的谋士之一。

士孙瑞咳嗽了两声,打断了魏杰、沮俊的提问。“公台奉诏出使,关系到朝廷体面。当初关东州郡讨董,臧洪既是首倡,又是主盟。如此义士,不当令其枉死。”

沮俊会意。“让王凌去一趟吧,我再给公与写封信,请他劝劝袁绍,或许能有用。”

士孙瑞表示同意,命人去传司马王凌。

士孙瑞又道:“公台,我有个建议,也不知道有没有用,你斟酌着办。”

陈宫连忙躬身行礼。看到沮俊,再听到沮授的名字,他就知道张喜让他来见士孙瑞的用意了。如果说真有能帮他的人,只有眼前的士孙瑞和沮俊。

“你到东武阳后,暂时不要向袁绍表明使者身份,想办法进东武阳劝降,向臧洪出示诏书,劝他忍让一时。留得有用之身,以待将来。”

陈宫如梦初醒。

他起身离席,向士孙瑞躬身一拜。

士孙瑞一句话,纠正了他最大的思维误区。

不是袁绍要杀臧洪,而是臧洪要杀袁绍。只要能让臧洪暂时忍让一时,不要与袁绍针锋相对,袁绍未必会取臧洪性命。

杀了臧洪,对袁绍并没有好处。

当然,如果他以天子使者的身份去劝和,那结果就正好相反了。

就算袁绍不想杀臧洪,也不可能让臧洪去投朝廷。除非臧洪向他称臣,否则他一定会杀了臧洪,以免留下后患。

所以,只能让臧洪知道他是天子派来的使者,绝对不能让袁绍知道。

否则他的任务必然失败,弄不好还会赔上自己的性命。

想通了这一节,陈宫后背全是冷汗。

他早就知道天子的这个任命没按好心,却没想到会如此阴险。

荀攸,我记住你了。

——

王凌二十五岁,身材高大,容貌英武。

奉士孙瑞之命,王凌率领十名骑兵,随陈宫、陈容一起赶往冀州。

他对天子的河南之战也非常好奇,几次向陈宫打听。当他发现陈宫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时,态度便有些冷淡,不复之前的热情。

陈宫有点后悔。

他虽然没有随天子出征,却有很多机会打听更详细的消息。吕布父女亲临战场,张辽、高顺更是积累军功升职,他们都是战场亲历者,了解很多人无法了解的内幕消息。

但他却错过了这样的机会。

好奇之下,他反问王凌,你们为什么对河南之战的细枝末节如此关心?

听了陈宫的问题,王凌瞅了陈宫一眼,不由自主的笑了一声,眼中也多了几分不屑。

怪不得吕布被袁绍打得落花流水。身为吕布的首席谋士,陈宫就这水平?

你以为作战就是看看地图,排兵布阵?如果不了解每一个将领的性格、能力,如果不了解对手的底细,所谓的计策就是空谈,根本不可能打得赢,更不可能以少胜多。

尽管如此,天子的大捷依然让人觉得匪夷所思,所以他们都迫切的想了解更多的细节,尽可能复盘当时的战况,分析得失。

正如对弈之后的复盘能够增涨棋艺一样,复盘战役也能提高战术水平和指挥能力,尤其是对王凌这种初入行伍的新人,尽可能的了解一场真实的战役格外重要。

这些都是真实发生的例子,有大量鲜活的细节,而不是史书里简略带过的几句话。

这是士孙瑞再三强调的事,几乎刻在了王凌的脑子里。

王凌略微解释了几句,陈宫听了,若有所思。

陈容也觉得受益匪浅,看向王凌的眼神多了几分羡慕。

入仕之初,就能在士孙瑞这样的老臣麾下受教,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机会。

王凌将来的前程不可限量。

他问陈宫道:“天子身边是否也有像士孙瑞一样老臣,悉心指导他用兵,所以才能取得如此大捷?”

陈宫愣了片刻,想到了贾诩、荀攸,但他转念一想,又改变了主意。

“天子圣明,何须他人指导?”

“天子圣明固然不假,可是他毕竟年少,又从来没有指挥过战事,总不会生而知之吧?”

不等陈宫回答,王凌说道:“天子的确不是生而知之,但他却知道应该谁向学习用兵之道。”

“谁?”陈容好奇的问道:“天子身边有哪位老臣擅长用兵?不会是故太尉杨公吧?”

王凌忍不住哈哈大笑。“天子身边没有知兵老臣,却有老兵,成千上万的老兵。”

“老兵?”

“正是。”王凌昂然说道:“我亲耳听士孙公说起过,从华阴之战起,天子便深入军营,与普通士卒共饮共食,商讨战法。能够击败李傕、郭汜,并非天子生而知之,而是他能将无数普通士卒的作战经验总结起来,熔为一炉,自出新意。”

陈容将信将疑。

陈宫若有所思,想起了之前不曾留意的点滴。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