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道天下 > 第307章 何去何从

汉道天下 第307章 何去何从

作者:庄不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4: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服了吕布,陈宫陪着荀攸往回走。

外面的风太大,他很不适应,还是喜欢躲在帐篷里读书。

“公达,你之前就与温侯相识?”

荀攸不紧不慢地道:“其实也算不上相识。我与何伯求谋刺董卓,被人识破,就是温侯带人来抓捕的。”

陈宫恍然,随即回归正题。“天子鉴别功过,是不是操之过急?”

“公台,你觉得汉室还有复兴的机会吗?”

陈宫愣了片刻,郑重其事的点点头。“虽然很难,但并非全无机会。”

“没错,众志成城,才有一线生机。当此之时,若不能坦诚相待,如何能同心同德?功过皆摆在明处,总比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为好。”

陈宫领着荀攸入了帐,据案而坐,倒了一杯热水,递给荀攸。

“若曹操来投,天子也会如此对待么?”

荀攸垂下眼皮,盯着手中的水杯出了一会儿神,重新抬起头。“公台是为边文礼(边让)鸣不平,还是为兖州、徐州的百姓鸣不平?”

陈宫一时语塞,面色泛红。“有区别么?”

“有区别。”荀攸淡淡地道:“公台若是为边文礼鸣不平,觉得曹操罪不可赦,那你不如趁早回去,哪怕是去太原、河东,也比留在这里好。天子要救的是大汉,是天下百姓,无暇为边文让鸣不平。”

“那徐兖百姓呢?”

“黄巾之乱至今,徐兖死伤何止百万?曹操屠城,人性泯灭,罪大恶极,可是比起天下大乱,生灵涂炭,还不是最紧要的。如果不能尽快平定天下,受灾受难的恐怕就止是徐兖百姓了。”

陈宫气息粗重,怒视着荀攸,不敢相信荀攸会出这样的话。

荀攸一声长叹。“公台,谋国当从大局着手,不可因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曹操虽小人,残暴不仁,然联军讨董,百万大军盟于酸枣,他却能进兵死战。这样的人尚不能用,天下还有可用之人吗?”

陈宫冷笑道:“公达这么,我倒是理解天子忘过记功的用意了。恕我不能苟同,也不愿与曹操之流同朝。温侯已到,我心愿已了,还是回兖州,披发入山,耕读隐居,以待盛世。”

荀攸嘴角微颤。“既是披发入山,何必兖州,这里的山不比兖州多么?你不妨先在这里住几天,等天子大破匈奴、鲜卑凯旋,你再决定去留,如何?”

陈宫扬扬眉。“天子何时能凯旋?”

“不知道。”

“不知道?”

“匈奴、鲜卑合兵二十万,征西将军马腾仅万骑,度辽将军张杨更少,只有千余骑,陛下有两千余骑,加上温侯带来的骑兵,总数不到一万五千骑。以一敌十,谁敢必胜?别不知道何时凯旋,能不能凯旋都不好。”

陈宫大惊失色,不禁心生后悔。

千里迢迢的赶来,竟是这样一个结果?

荀攸站了起来,掸掸衣摆。“此战正如当前的大汉,每一战都有可能是生死之战。是胜是负,是生是死,天子不知道,我们也不知道。我们能做的只是全力以赴,死不旋踵。当此之时,别是曹操,就算是董卓复生,天子也愿意捐弃仇怨,并力赴敌。”

“公台,你三思而行。”荀攸看了陈宫一眼,拱手告辞。

陈宫起身,将荀攸送到帐外,看着荀攸翻身上马,奔驰而去,心中五味杂陈。

他从荀攸身上看到了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豪迈,但是一想到与曹操同殿称臣,又觉得无比讽刺。

他不远千里来到朝廷,难道就是为了有一日与曹操同殿称臣?

听了荀攸的汇报,刘协没有多什么,只是点了点头。

吕布的反应在他的预料之中,陈宫的反应也没什么好奇怪的,让他意外的是荀攸的处理方法。

这么简单粗暴,不像是荀攸的作风。

但仔细想想,这又是最有效的手段。

对陈宫来,与其将来再纠结去从,不如现在就认清现实,做出选择。

得残忍些,他如果不肯面对现实,这天下真没他的立足之处。

在陈宫与曹操之间,他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曹操。

他才不愿意像吕布一样,接受一个表里不一,随时可能背刺的谋士。

“如何安排吕布为好?”刘协直接问起了眼前最关键的问题。

他需要吕布效力,但吕布初来乍到,与其他诸将都不熟,甚至还有仇,如何配合就成了很实际的问题。安排得好,可以众志成城。安排得不好,很可能还没遇敌,内部先打起来了。

“让他赶去成宜,协助张杨守城。”

刘协非常赞同,一口答应。

晚餐后,张辽、高顺等人都退下,回去准备。

吕布留下了陈宫。

两人各自盯着面前的残羹冷炙,相对沉默。

有一种异样的心情在他们之间悄无声息的弥漫,让对方的面容变得模糊不清,难以看得仔细。

“公台……”

“君侯……”

两人同时开口,随即又看着对方,四目相对,神情尴尬。

迟疑了片刻后,陈宫道:“君侯,你在担心请罪的事么?”

吕布点点头,面色通红,却又松了一口气。

他正不知道如何开口,陈宫主动提起,倒免了他的麻烦。

荀攸走后,他考虑了很久,也不知道该如何请罪。他做过那么多事,哪些是罪,哪些不是罪。哪此是轻罪,哪些是重罪,他也搞不清楚,也从来不想搞清楚。

如今面对天子,他不得不认真考虑这个问题。

想来想去,还是只能向陈宫请教。

陈宫是名士,熟悉儒家典籍和礼仪,应该知道如何处理这一类事情。

“君侯听过廉颇的故事么?”

“自然是听过的,公台是……负荆请罪么?”吕布神情有些纠结。

陈宫摇摇手,示意吕布稍安勿躁。“廉颇为赵将,以功拜上卿。率重兵御秦,使秦师劳而无功。后因与乐乘不和,奔魏,魏不能用。入楚,又不能用,郁郁而卒。”

吕布眨着眼睛,不知道陈宫想什么。

陈宫抬起头,看着吕布。“将军初在并州,号为飞将,匈奴闻风丧胆。及至中原,一败于长安,二败于兖州,以至于无处立足,寄人篱下。与廉颇何其相似?”

吕布扼腕而叹。“公台所言甚是,如之奈何?”

“君侯,当初廉颇无罪,尚肯负荆请罪,与蔺相如为生死之交,将相和而赵国强盛。如今君侯掘陵取宝,罪十倍于廉颇,若不能深自反省,如何能让陛下信你?关东、关西,君侯行之大半,如今有机会重返并州,若不能抓住机会,莫不是要廉颇入楚?”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